黄埔师生---忆父亲---戊戌年清明 父亲八十岁时曾自述诗一首: 我今八十感茫茫,勤俭家风继为长。 面对东瀛冲冠怒,忆昔西陵少年狂。 历尽劫波思田里,遍寻岐路获亡羊。 长夜惊魂伤往事,慨叹人生梦一场。 由毛笔字书写。据说曾由姑父(余慕浩字清若,上海著名书法家)书裱,但可惜遗失。 在民族危难之时,父亲毅然弃文从武,投身黄埔。集学生,教官于一身,为抗日民族大业作出贡献。 勤俭,贯穿父亲一生。而且勤奋好学,他用颜体自书颜真卿《劝学》以自勉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晚年直到去世前,还不顾病痛,坚持参加参事工作,为市建设出谋划策。同时为俞老(俞育之,辛亥革命最后元老)笔录和整理资料,并在爱我中华等刊物上发文写稿,为两岸的交流,为国家的统一竭尽全力。 我们后辈,虽然也算勤俭,努力勤奋,但远远不够。
在《黄埔军校将帅录》一书中有父亲的简介: ”胡起祥(1911~)南京中央军校第七期电信科毕业。湖北黄陂人。武昌中华大学文学院教育系毕业。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中央军校第六分校学员总队政训室中校主任,陆军大学西南参谋班上校政治主任教官,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人事处上校科长。1946年起任国防部政工局专员,北平陆军第六训练处少将政工组长,第一兵团司令部政工处少将处长。1949年随部参加湖南和平起义。后任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参事等职。 《黄埔军校将帅录》陈予欢广州出版社1998.9p1108“ 补充的是1995年去世,安葬于九峰革命烈士陵园,后由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追授抗日爱国将领。终能盖棺定论,含笑九泉。
父亲一生坎坷。幼年家境贫寒,据母亲讲往往只吃几颗蚕豆上学。后经舅父推荐在武昌中华大学做工友并上学。作为恽代英的学生,青少年就受当时中学部主任恽代英的关怀教育和影响,并参与其组织的“抵制日货”“反对二十一条”等抗日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和当时广大热血青年一样,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 抗战初曾参与庐山军委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作训育员,(团长陈诚,副团长周恩来}。 国难当前,一切爱国力量均团结一致对外,作为桂系李宗仁也极力抗日,让所属南宁军校由中央统一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宁分校(后改为黄埔桂林六分校)。后由黄维(黄埔一期)任主任。黄维在武汉汉募集一批人才去广西,父亲于是随之到柳州之后到六军校新地址桂林李家村(现奇峰镇)(我也是在哪里出生)(父亲曾有未发表遗作:孕育抗日战争干部的摇篮---李家衬。我将于整理后发表。)。 其实父亲早年与教育有缘,大学时读的是教育系,他本来可去武大,成为一名教授。就因为抗日,选择了去黄埔桂林六分校军校作教官,教导抗日的将士。与此同时,曾在桂林李宗仁夫人郭德洁为培育广西人才创办的德智中学任教。并跟随蒋百里先生在陆军大学西南参谋班任教。 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父亲在艰苦的环境里,同抗日爱国的人士一道,为抗战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抗日将士,这些人深入各条战线,还有到缅甸的和日寇作战,表现特别英勇,不少壮烈牺牲。 摘录一个片段:“抗日战争爆发后,人员的消耗极大,往往一个战役下来,就是成千上万人的死亡,这样军员的补充就极为重要,而作为各级领导的军政干部,更是奇缺。黄埔军官学校(改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为适应战争的需要,于是在全国分别设立八个陆军分校。以快速为抗日战争培养和输送军政干部。 中央陆军军官学六分校设在广西桂林李家村,由原桂系南宁军校改编。学员大多来自满怀抗日激情的流亡学生和从抗日前线部队中的抽调的中,下级军官,通过学校的军事训练后,提高部队的素质和作战能力,成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抗日精炼干部。 在军校担任政治教官和指导员,总队政训室主任兼战术研究班指导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鼓舞抗战热情,增强抗日斗志。研究班学生后来都成为抗日部队的骨干。 抗战中到末期是艰苦的年代,尤其在广西这个比较穷苦的地方,学生除规定补给的粮食充饥外,菜很难吃到,很长时间吃不到油,更不用说吃肉了。而且要进行繁重的军事训练。很多人都吃不消,但大家仍然情绪高昂,因为都懂得,在这民族生死存亡时刻,唯有刻苦地训练,才能在战场上给日寇致命地打击。 因战争紧迫,每期时间都不长,但那些广西学生的民族意识很强,经过军事和政治训练之后,抗战情绪高涨,分发到前线部队后都带来部队英勇奋战,多次重创日军。不少壮烈牺牲。”
抗战后期去重庆军委政治部,在张治中将军麾下继续为抗战作出贡献。 武汉解放前由喻育之(辛亥革命老人)和陈时(原中华大学校长)引荐参与“武汉和平运动”,并为当时地下组织营救武大进步学生提供帮助。 解放初起义投诚,但因与黄杰(黄埔一期。桂林六分校主任,原第一兵团司令)关系密切,被错判入狱,后经高等法院改判平反昭雪。任市政府参事室参事。为市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
父亲吃苦耐劳,六十多岁高龄,在黄陂老家务农,不辞劳苦,每逢过年,还和别人合伙打豆丝(黄陂特产)給我们带来。他不论做什么事都能想办法做得很好,在农村喂养的鸡长得又大又壮,衬里的鸡都发瘟时唯独他的完好。(因提前打了疫苗)记得带给我一只芦花老母鸡,一直生蛋。回汉开始时炸面窝,卖米酒,售书画,什么都干。 后去政协图书馆,工作也是兢兢业业。改判平反后作为市政府参事室参事,工作更是努力。本来可以安闲养老,但他是特别积极,不顾一再的病痛,那种学习方针,政策文件的劲头,很少人能比。 提建议,撰文写稿,并努力为祖国的统一竭尽全力,一刻也不停息。同时为辛亥革命的最后老人喻育之口述代写和整理文稿。喻老当时已超过一百岁,特别喜欢父亲(父亲称俞老为三叔)。所以父亲也经常去,还曾带我去过两次,看得出来俞老对父亲这个侄儿的喜爱。
喻老一百零四岁辞世,为最后一位辛亥老人。我摘录父亲当天日记:“3.15星期一---去他家见老人在卧床上安详的睡着。红绣绸被覆盖了全身,他们揭开被面,看到他老人家面不改色,好像是睡觉一样。我不禁老泪横流,泣不成声。他老人家是最爱听我讲话的,再也听不到我的声音了。我含泪痛哭只能喊出一声”三叔“了。” 喻老的挽联由父亲书写。从挽联看出父亲做事的认真,原来写好又修改。后来还觉得应改为:“三楚举义旗曾八谒中山废除帝制建民国, 一生存正气羡百年人瑞德高望重满乾坤。 喻老擅长书法,曾为黄鹤楼等名胜题词。这可能也是能长寿的原因之一。父亲也尚可,但由于早年太坎坷和长年患心血管疾病,能到八十几岁也属不易。 由于突发脑溢血,父亲走得比较快,也比较安详。只是未能留下任何话。不过也了却了他的心愿,他早前曾对我说:”如果万一不行了,会设法决不会給你们带来麻烦和负担。”
作为国家的一员,父亲是伟大的,在民族成亡之际,毅然投身抗敌。培养大批抗日将士,抵御外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根基。晚年更是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和统一竭尽全力。 作为勤奋努力,他是成功的。没有任何背景,关系都是因对他的赏识和能力的认可。一个后来的年轻人,竟也能跻身于黄埔将帅的行列。 作为丈夫,他是称职的。母亲是农村几近文盲的女子,也不太漂亮(父亲很英俊)。但她有中华民族女子的美德贤惠,宽容。而且永远谦让,得到任何相处人的赞誉。父亲带着她走南闯北,不弃不离。尤其是在过去曾花天酒地的年代,他也不曾娶二房。(这在当时官级高一点的人中是少见的) 作为父亲,由于历史客观原因,我们和他接触不是很多。但在他晚年情况略有好转的时候,从未想到自己的安乐,一心尽力要给子女以能及的帮助,并努力不给子女以任何麻烦。 他牢记勤俭,正直清廉。过去曾一度身居高位。但不贪不拿,不发国难财。未留给我们一丝财产。也正是如此,才使我们能受到贫苦的锻炼,并勤俭自立成才。
父亲最终是幸福瞑目的。根据他的遗愿和对国家的贡献特许安葬九峰革命烈士陵园。后来追授为抗日爱国将领,得到国家和人民的认可,终含笑九泉。 他的子女,虽然都很平凡,但都也正直本分,也能勤奋刻苦。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尽自己一份力。 父亲在天上也会感到慰藉,我也是从事的教育,把一切献給了学生,培养了一批有用的人才。
补一挽联,以作怀念: 勤奋刻苦投笔从戎呕心沥血黄埔师生怒御倭寇 起伏安然历尽劫波出谋划策爱国将领笑傲九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