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地震预测预报的时间点勘要
2018-04-19 | 阅:  转:  |  分享 
  
地震预测预报的时间点勘要

一河两岸一闲人???????????一直想系统一下地震预测的时间分段问题,总也理不出头绪,查相关资料也没有什么值得参考的东西,我们接受的官方说辞一直是地震是不可预报的,所以他们提供的所谓远中临三期预测预报的时间概念连他们自己都认为是糊弄人的,他们自己都不相信,也许你们认为我是在胡扯,不过我认为一群坚持地震不可预报的东西是没有资格谈论地震的预测时间分段的,至少现在是这样!过去我国地震界在李四光时代普遍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不过那时期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已经被现在的地震不可预测派完全否定了。

???无论官方如何高调宣传地震不可预测的东西,但民间还是一直坚持不懈的进行努力,并完成了很多地震的临震准确预报,这个是地震预测中最难得一个时间段预测,也说明了所谓地震不可预测的说辞是一种懒政和不负责任的。

我查了一下百度百科,关于地震预测时间段的分期是这样的:地震预报按照时间长短,划分为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分别为:(一)地震长期预报:预报未来10年内破坏性地震的地域;(二)地震中期预报:预报未来1~2年内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三)地震短临预报:预报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三要素;(四)地震临震预报:预报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三要素。以上关于地震预测时间分段的说法很实用,不过我认为还有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地方。根据我本人几年来的观测统计,认为地震预测的时间段分三个阶段即可,也就是长期预报、中期预报、临震预报三个时段即可,其中(一)长期预报实际是对构造地震活动性规律的评估,是一句历史地震记载分析发现的地震发生规律,比如郯庐地震构造的活动周期是300年左右,这里的时间长度其实反映了一个地震构造的稳定性;(二)中期预报需要预测未来3年内可能发生的地震三要素动态指标,即震级、震深、发震时间;(三)临震预报最为实用和重要,是指对7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依据地震源动力的惯性动量不均衡分布理论和这几年的经验总结,认为7天,也就是四分之一月更为合适?更能反应出地震发生的周期律。?以上三个时间分期是依据理论推算和实践观测验证得出来的,不是传统想当然的分期方式。---------------未来所有的地震研究,无论多么困难,所有的参数界定都必须有理论依据,否则就不是进行地震研究,而是久已存在的江湖骗子!

????这里远期预报无需过多的解释!中期预报的时间是本人依据旱震前兆出现的始点确定的,按照板块漂移和地震原动力来源的惯性动量不均衡分布理论,地震发生的周期一定与天体运行周期密切相关,本人一直认为这个时间段与沙罗周期是有关系的,对于某一确定地点而言,平均每3年左右才可以看到一次日偏食,300多年才可以看到一次日全食,从构造稳定性和活动实测的角度,郯城大地震的构造活动规律似乎是与沙罗周期具有高度的弥合性,这不该是被定义为简单的巧合,这其中的日偏食发生规律和引起构造应力累积的最大值之间是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已经人所共知的了,就算是不需要知道本人提出的地震原动力来源理论也能理解;我国相关的研究已经证明天文条件、强震和特大水灾有很好的对应性。相关的天文条件有18.6年的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11年和22年的太阳黑子变化周期和潮汐周期,7年、11年和18年的无月食年周期,日食和月食的18年沙罗周期。在它们相互叠加时,对地震和洪水有激发作用,因此选用和天体运行规律密切相关的气象循环小周期3年作为中期预测预报的时间段;临震预报是依据地震源动力的惯性动量不均衡分布理论和这几年的经验总结,认为7天,也就是四分之一月更为合适?更能反应出地震发生的周期律,尽管目前根据地震云判读的时间多是为更为小的时间单位,也就是一天,这里考虑到少量的云彩和云图观测比对期达到了七天。

????以上本人对地震预报的三个时间段划分,可满足一个地区或是一个地震构造的远中近三期地震活动性评估要求而且具备对应的理论基础,尽管依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

?????这里需要明确一点,这个时间段的设置是以破坏性地震预测预报为前提的,对于非破坏性地震预测预报的时段分期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



献花(0)
+1
(本文系地震云与地...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