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早春二月 ( 姚晶晶)
2018-05-04 | 阅:  转:  |  分享 
  
早春二月




小时候,爸爸带我去南通博物苑,他指着展览厅墙上的一个人名教我念,从此我知道,“张謇”,全国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的创建者,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而能深入了解张謇,则是缘于宾城点灯人读书会所赠阅的陈有清先生著作《早春二月的惊雷》。
读此书,我惊讶于张謇与如东的渊源,感叹张謇的人生起伏,钦佩张謇的才干胆识,扼腕张謇的溘然离世,感念张謇的福泽后人。期间,我去了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原址访友,坐在厂房改建的高端家装公司1979顶楼,闻花香,听鸟语,品香茗。此情此景更让我念叨起了张謇,多少代人都受惠于他啊!张謇先生恩泽绵长矣!
基于这样的情愫,农历二月十五日,也是三月的最后一天下午,我和孩子参加读书会寻访如东儿女活动,共同走访陈有清先生。简朴是我的第一感受,老旧的公寓楼,几十年前的简单装修,窗帘盒子空落落的,客厅里各式不同的椅子凳子沙发,凑出了十几张座位,白墙上挂着四副字画,颇有年代感的书桌上摆着两台电脑显示屏和一个打印机。坐定后,叶校长做了开场发言,我们做了自我介绍。陈老起身招呼我们吃香蕉,说是因为香蕉里有一种物质会让人心情愉快,大家都笑起来,一扫刚刚略显拘谨的气氛。陈老先生很幽默,我的第二感受。陈老对自己的求学之路、动笔写作、研究张謇的经过等侃侃而谈,讲了三个小时,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七十九岁的老人家。一些过往的人物、掌故都呈现在我们面前。如果说,前面我读《早春二月的惊雷》是一本书,这天下午我则是听陈老讲述了一部人生大戏。谈到陈老先生即将付梓的新书,孩子立刻接上话题,还很专业,大家笑着说有时候要向孩子学习。老先生爱护后辈,赠书一本,在孩子的名字后题的是“朋友”二字,拍照时,一直欢喜的拉着孩子,告辞时,又执意把一箱水果送给他。
早春二月,院中盛开的蚕豆花在雨中出落得格外清明。这些蚕豆是小区做绿化的阿姨去年种的,说长点蚕豆方便收拾,又好吃。年后,孩子收了她送来四块年糕和四只粽子。但我却久不见她,最近从做卫生的阿姨处打听到,她回家中店里帮忙,不来小区工作了。我恍然明白,原来那次是她来结账时与我道别。
生活就是这样吧,偶然间遇到一些人,结了善缘,然后再也难见,但他们留下了经过时或深或浅的痕迹。张謇之于南通,陈老之于张謇,我们之于陈老,清明节祭扫的亲人之于我们,皆是如此吧!
                                               姚晶晶写于戊戌年清明
 
 
 

































1

















献花(0)
+1
(本文系双月楼图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