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弱智
2018-09-03 | 阅:  转:  |  分享 
  
“弱智”测试引发的思考

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课题是由《“弱智”测试引发的思考》。这个问题是在安徽一个芜湖市狮子山小学,有一个学生叫龚廷,由于他成绩比较差,被老师要求做智力测试。测试的结果被认为是轻度“弱智”。因此,龚廷在升入中学时遭到了校方的拒绝。那么对于这种现象,作为我们家长,作为我们老师应该怎么思考这个问题?这样做法对不对?那么讲到这个问题的话,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叫弱智?在我们生活当中,总会表现出有的人比较聪明,有的人不是特别聪明。那么心理学家说有没有一种工具,去量化这个人的智力到底是怎么样。早在1905年,法国人比纳最先研究出一个智商量表去测验每个年龄组,看他的智商有多高。一直到现在,这个IQ的智商量表还在作为一种参考,它是衡量一个人聪明跟能干的标准之一。通过这些智商测验项目,结果发现智商在71到130的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76%,称为正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的称为弱智儿童,约占2%;智商在131以上的称为超常儿童,约占2%;智商在140以上的就是神童和天才。

通过智商测试我们知道,弱智是存在的,天才也是存在的,但是,他们是人群当中极少数,大部分都是中间这一块。那么我们下面说,对于真正弱智的孩子,我们能不能改变他的命运。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孩子的发展,有遗传的因素,但是也有后天教育的因素,某种意义上来讲,教育的因素应该还是很大的。所以现实里的人告诉我们,智商很高的也不一定成才。当然这里也有成才的,智商高的,也有智商高的并不成才,也有智商不太高的成才了,那么这个现象,IQ没法解释。所以我们说,每个人都没有一个人是相同的,都有差异的,在智慧方面,有的人这些智慧比较好,有的人那些智慧比较好,有的人呈现得比较早,有的人呈现得比较晚,这就叫做差异。今天我们的教育是一个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得到有差异的发展,都要发展,我们孩子发展了,我们社会才能前进,没有人,社会怎么前进,没有人才,没有创造性,奔小康,如何奔小康。

献花(0)
+1
(本文系游过记忆的...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