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蒋绍宗
2018-12-05 | 阅:  转:  |  分享 
  
蒋绍宗《读诗知柄》研究_安庆师范学院_硕士论文-学术天下网

安庆师范学院2015年

关键词:

诗经论文??批评论文??文献学论文??文学阐释论文??

摘要:清代经学复兴,《诗经》作为权威性的典籍著作,自然也走向兴盛。在历朝历代,学者们对《诗经》的阐释都是经学阐释为主,并且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因此在此大背景之下,《诗经》的文学阐释得到进一步的深化,走向集大成时期。本人所论的《读诗知柄》就是清人蒋绍宗撰写的一部文学性极强的评析类作品。该书艺术特色显著,但遗憾的是该书目前未得到专门性的研究。本文从文本出发,以文献为基础来做这本书的文学阐释性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蒋绍宗《读诗知柄》的成书背景以及其著述概况对蒋绍宗的著作进行评点,首先要从时代背景出发,探讨《读诗知柄》的成书背景。同时要考证清楚蒋氏生平以及其著书方式,为整体性研究打下基础。二、《读诗知柄》对《诗经》的艺术揭示蒋绍宗《读诗知柄》作为评析类《诗经》学研究的代表,没有采用传统的评点符号,且不录经文,抓住诗篇的主旨句,从诗篇的体裁与形式出发,在此基础上去挖掘《诗经》的审美价值。《读诗知柄》在分析每个具体章节时,都是在“诗柄”的基础下去赏析,纵使诗歌结构千变万化,未曾背离“诗柄”的束缚。通过对蒋绍宗《读诗知柄》的评析,能够明显地发现其不同于《毛诗》与《诗集传》的特性。同时,在“诗柄”的基础之下,其明确指出了《诗经》在文字与谋篇布局方面的特色。三、《读诗知柄》的审美理想《诗经》不仅仅是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思维方式,是产生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意识的重要基石。蒋氏以《诗经》作为纯粹的文本,带着对《诗经》的欣赏和赞叹,从文学的角度来对此进行解读,感受着其浓郁的艺术魅力。他大胆地抛弃了经学的束缚,完全从文本出发,驰骋自己的想象,张扬自己的思想,去挖掘其中的美学意蕴。?隐藏



献花(0)
+1
(本文系xianfengdu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