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渤海湾盆地基岩油气藏勘探新思路-林隆栋
2019-09-17 | 阅:  转:  |  分享 
  
渤海湾盆地基岩油气藏勘探新思路

—盐山和荷泽地区可能存在基岩油气藏

林隆栋1?袁学诚2?李玉琪3?陶士振4?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0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3.西安石油大学西安7100654.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摘要

渤海湾盆地是我国中、新生代以来发育的古裂谷内陆相沉积盆地。经历了断陷、断坳、坳陷发育过程,到新近纪、第四纪才成为统一沉积盆地,其中古近系、新近系最发育,第四系为盖层,组成一套最年轻生、储、盖组合,是当前七大油区最主要油源。盆地最古老基底是太古宇、下元古界变质岩,之上有三套沉积:最下面是地台型的海相沉积的中、上元古界—寒武系、奥陶系,是一套碳酸盐岩地层,中间是海陆交互相的中石炭统、二叠系地层,最上面是陆相沉积的侏罗系、白垩系,常有火山岩侵入。所谓基岩是指白垩系以下,包括最古老基底在内所有地层。

盆地所有基岩在六大油区都不同程度发现有油气藏,以辽河油区、冀中油区最多,唯独中原油区至今尚未发现。现今观点认为是上面最年轻生油岩系生成油气,聚积在下面的基岩中,是上生下储或新生古储模式。作者认为这是错误思路,根据盆地壳、幔深部构造特征,提出油源是来自壳、幔低速高导层内幔源油气,和在各沉积层中有机物,在深部流体带上来的加氢、加温、催化作用下转化成的油气,靠断裂或破碎带,从下往上进入各种岩性、各类圈闭中去的,是多油源、多期次、多压力系统下的产物。提出基岩油气藏勘探应以中、上元古界—寒武系、奥陶系那套碳酸盐岩地层为主,兼顾上、下层,是提高我国当前油气产量最好的捷径。提出兴隆台变质岩古潜山加深勘探、盐山边务乡、荷泽巨野,这三个有利地区,作为新思路验证点,以引起勘探界重视,望能在老油区获得新突破,打开新局面!关键词:基岩油气藏、新生古储、倒灌说、软流圈、幔内低速高导层?壳内低速高导层,油气本源共同体。

1、渤海湾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和基岩发育简况渤海湾盆地位于我国东部,地跨渤海及沿岸周边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及辽宁、河北、河南和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面积19.5万km2。北为燕山、西为太行山、东为胶辽山地,南与华北南部盆地相通[1]。是我国七大油区所在地(即辽河油区、渤海油区、冀中油区、大港油区、冀东油区、胜利油区、中原油区)(图1)。盆地结晶基底是太古宇和下元古界变质岩系,之上是中、上元古界——古生界海相地台沉积盖层基础上,又叠置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晚侏罗世—古近纪是众多的断陷群组成,新近纪、第四纪是统一的大型坳陷。盆地经历吕梁运动、蓟县运动(缺震旦系)、加里东运动(缺志留系、泥盆系、),海西运动(缺下石炭统)、印支运动(缺三叠系)、

第一作者:林隆栋,男,1937年9月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获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59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勘探专业,先后就职于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地质研究所、新疆石油管理局库车依奇克里克油矿、及局机关地质处,历任地质员、地质师、主任地质师、油气勘探处处长等职,长期从事油气地质研究与技术管理工作,1998年退休至2006年底,被返聘为新疆油田公司油气勘探专业专家委员会主任。lldong@petrochina.com.cn.

燕山运动、喜山运动(经历晚侏罗—早白垩世、始新世、渐新世等三期块断活动)等多次

大的构造运动。由地台型海相沉积变成海、陆交互相,再演变到陆相沉积。构造运动形态,由升降运动为主,变成挤压、拉张到剪切。









盆地古近系是目前最主要含油气层系,其次是新近系和基岩。渐新统沙三段为主力生油层,沙四段—孔店组和东营组一沙一段为次要生油岩。油气储集层系众多,下自太古宇,上到新近系,全有油气,一片红。储油岩性类型多种多样:沉积岩,变质岩,火山岩全有。生、储、盖组合有:自生自储型、下生上储型、甚至还有所谓上生下储型等。圈闭类型,名目繁多,尤以逆牵引背斜、披覆构造和古潜山是油气藏最主要类型。盆地基岩自下而上,依次为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和中生界。可分为三个构造层:1)太古宇、下古元界变质岩系,2)中、上元古界和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石英岩夹碎屑岩沉积建造,3)中生界陆相碎屑岩夹火山侵入岩建造。基岩中所有层系在六个油区中普遍都发现有储油气层,尤以辽河油区、冀中油区最为突出,全盆地基岩油气田已发现34个,以中、上元右界—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层居多,占64.7%(图2)。



2、基岩油气藏勘探二种不同思路

2.1当今盛行的思路,从上往下倒灌说

该思路是1960年兰德斯(Landas)在《基岩中的油气资源》中简单分析了许多基岩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对基岩和基岩油气藏进行了定义,认为不整合面和侵蚀面以上沉积的年轻生油岩系所生成的油气,聚积在其下伏的古老变质岩和火成岩等岩石类型中,不论其地质年代为前寒武纪、古生代、还是中生代,都叫基岩油气藏。[2]

我国首次在基岩中获得工业油流的是1957年克拉玛依油田九区222探井,石炭系,井段1076-1191.5m,日产油7.25t。接着1959年在酒泉盆地发现玉门鸭儿峡潜山油田,志留系中部全脑沟组轻度变质的千牧岩、板岩、变质岩。1972年胜利油田发现义和庄潜山油田,奥陶系、石炭一二叠系,日产油935t。影响最大的是1975年冀中凹陷,任丘油田古潜山,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上元古界青白口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灰岩、白云岩地层,打出28口日产油千吨井,其中任4井:1014t/日,任9井:5435t/日,掀起古潜山勘探高潮!

此后做的最多最好的首推辽河油区,它揭示出基岩油气藏勘探中鲜为人知的许多亮点,如古潜山有油,无潜山甚至低地(负向构造)也有油;凹陷带有油,凸起带也有油(是他们自己突破了勘探禁区,如中央凸起,西部凸起);基岩内含油深度距基岩顶界面由原来200-300m,向下延伸至2100m,甚至更深;提出“含油底界可以大于生油岩底界深度”;“源下有油、源边有油、源外也有油”;提出“油层之下找油层,水层周边找油层,干层之下找油层”新的找油理念,等等,何等好啊!这简直是向基岩油气藏的老祖宗——兰德斯挑战!让人大开眼界。

这思路有二大缺点:1)最年轻生油岩系,如果没有上地幔软流圈内深部流体上来加氢、加温、加催化剂等作用,它生不了油。2)最年轻生油岩系生成油气后,从上往下倒灌或侧向运移灌进,于理不通。因为它基于沉积盆地是孤立、静止、全封闭系统,不和深部有任何关联,也无地层水存在这样设想的。这二个条件自然界都不存在。所有盆地都是破盆,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发现没有断裂的盆地。同样破盆,只有利害、不利害之分。如辽河坳陷属于破的特别利害一类,三条断裂(营口一佟二堡断裂、辽中断裂、台安断裂)从新近系之下一直断到地幔软流圈,深达86km,而且这些断裂,都成陡倾花状的[3](图3),基岩内压力还是很大的,油比水轻,油气总是在浮力作用下,永远自下而上运移的,所以倒灌说、侧灌说都不能成立。



2.2现在新思路认为油气是从下往上来的幔源油气

这是作者总结了克拉玛依油区和华北地区及我国中部地区几个油田后提出的新思路,之后发现我国东北几个大油田(大庆、吉林、辽河、渤海湾油田)也是如此,所以才敢写这篇文章。其要点是:油气资源是地幔流体在地幔软流圈、中上地壳、沉积盆地内,由流体带来的氢、碳和起催化作用的金属元素参与作用下合成反应产物。换句话说,没有地幔流体,就没有油气资源[4]。根据杜乐天先生研究,来自地球深部地幔流体,富含HACONS幔汁,其中H是氢、卤素和热,A是碱金属族、C是碳、O是氧、N是氮、S是硫族。地幔流体中各种金属元素则是碱型地幔流体,从岩浆和岩石侵出、萃取、清扫出来的垃圾成分。

上地幔软流圈,是上地幔内低速高导层(低速、低阻、高温),在这里碳、氢体系当压力大于30kpa、温度大于700℃时,可以聚合成超临界态烃碱流体,这是油气最主要来源[5]。主要以高碳烷烃类及质子氢(H+),原子氢(H)、分子氢(H2)、甲烷(CH4)、一氧化碳(CO)等挥发性、强还原性流体、富碱金属流体出现,并富含各种金属元素。质子氢、原子氢,氢化力最强、反映能量更大,是油气母质。通俗说,这里是巨大的碱库,气库[6]。

中上地壳内低速高导层,实际上是幔源底辟,当软流圈上来的氢、一氧化碳在铁族元素催化作用下,温度300-400℃,压力200mpa时,可在此进行反应,合成烃,形成幔源油气。

沉积盆地中有机物,当深部上来的加氢,加温,铁族元素催化作用下,也可以转化成油气,特别是氢流中质子氢(H+)和原子氢(H),具极强渗透力,可以和含碳地层中所有碳质颗粒(包括主要烃源岩和次要烃源岩中的碳质颗粒)化合成甲烷和石油[7]。特别是碳酸盐岩地层中有机物转化成油气,温度(200-400℃)和压力(50mpa)条件不苛刻,全世界一半的石油与碳酸盐岩地层有关。

是断裂带或破碎带,把这三者(软流圈、中上地壳、沉积盆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了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油气本源共同体。软流圈是本源(深源)、中下地壳是中间站(中源)、沉积盆地是终点站(浅源)。即油气生成是多源、运移也是多期次(根据辽河油区兴隆台油田变质岩古潜山压力系统资料看,至少三期以上)。年轻生油岩系生成油气,只能聚集在地表浅处各类圈闭中,形成浅处油气藏,它很可能仅起类似油气苗作用,预示着中部、深部、不论什么年代地层,何种岩性类型,只要有圈闭,都有可能聚集成更大、更多油气藏,过去基岩油气藏勘探中所有疑惑全都化解了。辽河兴隆台油田于1969年9月发现的,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主要生油岩,2000年前含油层系是古近系的东营组,沙河街组砂岩层、房身泡组玄武岩及部分太古宇花岗混合岩,井深1400-2850m,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200多万吨。后经10多年来基岩深化勘探,至2012年兴隆台变质岩古潜山,已揭开基岩内2100m,井深4700m(未见底水),已具有2亿吨储量规模了。

3、盆地壳、幔深部构造特征

盆地于中、新生代发生地台活化,根据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东部地区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资料,现已查明这阶段就是发生华北地区古裂谷。近地表处经历断陷、断坳、坳陷过程,地表才形成坳、隆相间的断陷盆地,其深部上地幔软流圈在活化区变得异常膨大和高高上隆,其上岩石圈地幔减薄、拉张,出现一系列大体相互平行的多为高角度正断层的断裂束,形成一个高度渗透带,软流圈顺此带从150Km深处强势上升,通过岩石圈地幔直迫地壳,之后又向二边侧向流动形成软流圈蘑菇云构造(图4)。根据袁学诚先生研究,华北地区发育大小蘑菇云构造有5个,其中最大就是本区渤海湾盆地,软流圈所在地出现热块、软块,原来地块则是冷块、硬块,现已发现的所有油气田,都处于热块、软块中。部分软流圈地幔流体侵入到地壳,发生地壳内幔源底辟,形成地壳内低速高导层,有的在地壳中下部,成厚层块状(如克拉玛依油区)、有的在地壳中上部成多层状(如冀中坳陷、冀东地区)(图4-1),此壳内低速高导层与其上沉积盆地又有许多隐伏断裂共存,并为沉积盆地内断层错位提供让位空间。这样就出现上地幔软流圈—地壳—沉积盆地,靠断裂或破碎带上下贯通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即油气本源共同体。





图4-1华北地区地震速度结构

上地幔软流圈实质上就是超高压、高温、高密度的充气体,也是一个孕震体,特别是在此体的顶部及其上的脆性岩石,乃是最易产生地震的震源所在地。

可见,裂谷区软流圈上升到地壳很浅处,是造成高热流、岩浆、热液、热沉积、地热(或称干热岩)、温泉、华北许多油田储层异常高温、地震和地表升降、断陷等大规模地壳动荡最主要原因。(图5)





本区在晚侏罗世至新近纪出现多个层位的水平产状火成岩,与三期块断活动相对应,也是深部壳幔构造运动一种表现形式。在辽河坳陷的中侏罗统义县组出现安山岩、古近系房身泡组、沙河街组、东营组均出现玄武岩;冀东油区、胜利油区新近系馆陶组出现玄武岩等,这是上地幔软流圈内深部流体在上升到一定深度时,由超临界态向液相进行相转变时必然伴随的释能现象——爆炸。在这里这种爆炸表现为上覆整体地层岩系(即水平火山岩之上整个地层)被高压气体膨胀顶托,产生顺层虚脱空间,而导致岩浆顺层贯入形成水平产状,(简称“气枕效应”[8])。这种爆炸是氢和氧瞬间反应结果,玄武岩浆产于深度60-80km,说明那时爆炸深度已达60-80km了。辽河油区兴隆台油田,太古宇基岩古潜山内水平产状侵入岩达7层,可见太古代壳幔深部流体活动何等强烈。据俄罗斯学者斯科别林报导,西伯利亚地台盖层中的暗色岩床是气体顶托造成的虚脱而贯入,此岩床有5-7层,有时超过20层,厚约200-500m,有时1000m以上,长达1200km。

黄骅坳陷的沙三段已圈出46个喷溢体和三个喷溢中心,所以大港油区出现枣园油田、王官屯油田火山岩储层,也就不奇怪了。济阳坳陷惠民断凹,夏8、夏5井沙河街组中玄武质熔岩及凝灰岩分别达778m(共148层)和1027m(共184层),玄武质火山岩在横向上呈串珠状分布,在纵向上呈垛状叠置,表明二者同为火山喷溢环境下形成。东濮凹陷火成岩在中上石炭统和古近系都有发现。中上石炭统的火成岩为流纹岩、闪长玢岩和煌斑岩;古近系内多为玄武岩、辉绿岩,研究表明火成岩分布与黄河断裂有关。断裂带为上升通道[9](煌斑岩、辉绿岩都是岩墙岩,是深部油气上升通道非常重要标志物)。

热液蚀变碱交代,在各油田中普遍存在,即纤闪石化、纳黝帘石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长石化、云英岩化、方解石化、纳长石化、硅化等,使原来为黑色玄武岩变为白色(长石化)、鲜绿色(绿泥石化);安山岩变成草绿色(青磐岩化)或粉红色(长石化碱交代);流纹岩的流纹恰恰是蚀变的原岩地层的层理,明明是碱交代了的砂页岩地层。辽河坳陷结晶基底可见石英片岩及混合岩化热液形成的阳起石交代岩。渤海湾油区蓬莱9-1的中生代花岗岩基底古潜山油藏,此花岗岩体不是标准的,很可能是元古界变质岩被从软流圈上来的地幔流休碱交代产物(花岗岩化),和越南白虎油田花岗岩储油体形成类似。

4盆地基岩油气藏勘探应主攻碳酸盐岩地层兼顾上、下层

上已述及碳酸盐岩地层中有机物,在深部上来的加氢、加温、镍、铁元素催化作用下,转化成油气所需温度(200-400℃)、压力(50mpa)条件不苛刻,所以当今世界一半的石油与碳酸盐岩地层有关。

本区这套碳酸盐岩地层,跨年代较长,从中、上元古界至寒武-奥陶系,跨13.61亿年,其中缺失震旦系、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即在沉积完中上元古界后就抬升至地表,间断2.3亿年没有沉积震旦系,后又下降海水下沉积寒武-奥陶系,之后又抬升到地表,又间断1.12亿年没有沉积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可见在沉积中期,、沉积后期都遭受多次裸露、剥蚀、淋滤、风化,时间很长(中期2.3亿年,后期1.12亿年),所以喀斯特地貌发育,地下长短暗河,地下大大小小溶洞,应该非常发育,加上本区中生代后期至古近纪古裂谷发育阶段,基岩二组方向断裂(北东向和北西向)非常发育,是深部流体(包括幔源油气)上来的好通道,又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产生多方位构造裂缝(有挤压型的,拉张型的,剪切型的),促使储层进行多方位改造,所以碳酸盐岩这套储层,应是非常理想的好储层。任9井,日产油5435吨,是最好例子,很可能还会有万吨井的出现。它还有来自地壳内低速高导层中幔源油气上来的补充,所以油气源应该也是非常丰富的。

现在有二种思想阻碍这套碳酸盐岩地层进一步勘探:第一种思想认为所有基岩油气藏,也包括这套碳酸盐岩层,都是上面古近系生油岩生成油气后向下倒灌形成的。如大港油区千米桥古潜山凝析油气藏:“它是一垒块状奥陶系古潜山构造,之上古近系生成的油气通过断面灌进奥陶系灰岩溶孔洞裂缝中,形成新生古储型油气藏”,这是受兰德斯错误思想误导结果,使大港油区没有再往深处打,去发现太古宇、下元古界变质岩油气藏(像辽河兴隆台变质岩古潜山油气藏那样);也没有沿大港整个油气富集带探索,去发现之下可能存在比古近系、新近系更大、更多油气藏,这带油气田140km长,平面上呈串珠状东北向展布,剖面上很可能也呈糖葫芦状一串串分布,不可能仅有一个千米桥,它可能是带路的,当前很可能捡了芝麻又带出西瓜。其它六个油区,都犯有不同程度同样毛病。

第二种思想认为我国渤海湾盆地这套碳酸盐岩地层是古老地层,不像国外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以中、新生代为主。二者虽有不同点,也有相同处,恰当说各有千秋。须知四川盆地,积70多年油气勘探经历表明,井越打越深,气田规模越找越大,大气田都在古老地层中,如安岳气田,震旦-寒武系碳酸盐岩地层,气探明储量近万亿方。

对这套碳酸盐岩地层该怎样勘探呢,提出新的做法,供参考。建议把渤海湾盆地作为整体来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再择优钻探。

做五张小比例尺(如1:30万-1:50万)图:

第一张:上地幔软流圈发育情况深部构造图

软流圈顶面高低形态、厚薄、层数变化、断裂发育情况,软流圈蘑菇云构造发育情况,玄武岩分布、金矿分布,填好表画出图。

第二张:地壳内低速高导层发育情况构造图

地壳内低速高导层位置、深度、层数、厚薄变化与断裂带的关系,填好表,画出图

第三张:盆地内油气勘探成果图

油气田、油气藏、油气井、油气苗、沥青、油页岩、页岩油气、二氧化碳、碱泉水与断裂带分布关系

二维、三维地震模糊带很可能是油气上升通道。

注意基性岩墙岩(如辉绿岩、辉长岩、煌斑岩,也是深部油气上升通道,有可能反映更深油气。如胜利油区中生界煌斑岩储集层。馆陶组底部水平产状玄武岩储集层等。

地层或岩体发红(钾钠长石化、碱交代处)。有可能本身或不远就有油藏。现在各油田岩芯中,都有此蚀变标本,建议系统调查岩芯库,重新作岩芯热液蚀变平面,垂向分布图,会提供新的找油标志。如冀东油区,馆陶组中部玄武岩水平产状,其上明化镇组是棕红色与灰绿色互层。大港油区孔店组2500m是红层,膏盐层。馆陶组、明化镇组厚度大于3000m,是红色河流相砂泥岩层。辽河油区红层更多,元古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一二叠系,都有不同程度红层或紫红层!

注意沥青脉分布、产状、密度,这是确切无疑古油源通道。

第四张:这套碳酸盐岩地层发育、分布构造图。

这套碳酸盐岩地层分布范围,深、浅、厚、薄变化、断裂发育情况。现已发现油气田、油气藏、油气井标出。把基岩中发现所有油气藏分不同颜色标出。

第五张图:把以上四张图综合成一张“四合一”图,即今后勘探部署图。断裂与壳、幔低速高导层分布规律,一定会暴露很清楚。如何优选地区,如何优选圈闭,才能心中有数。

5盐山和菏泽地区可能存在基岩油气藏

5.1盐山边务乡可能存在基岩油气藏

盐山县属于天津南边沧州市管辖,距天津116km,处于大港油区范围,位于黄骅坳陷与埕宁隆起交界线上。2013.5.21大港油区于盐山边务乡打过一口探井,井深1270m钻遇火成岩(花岗岩),一直打到2000m而停钻。6月15日岳棋柱先生(1952年北大物理系毕业生),用他毕生研究发明的,用之于深部油、气藏精准预测——天然电磁辐射测深装置,进行探测,他发现此井在钻井时已钻遇石膏层,并于3000-4000m处均有厚达100m高阻层,可能有无机生成的油气层。没打下去,实在很可惜。任丘油田有口6800m深探井请岳老探测,他仅用15分钟就测出此井仅在3000m有油层。与实际完全吻合,让现场人员大吃一惊。

在盐山西北20多km处王官屯油田,枣园油田都已发现有火成岩出油的储层,盐山与它们很可能同处于北西向断裂带上。大港油区除现在存在塘沽油田-千米桥气田-乌马营油田,140km长,北东向油气富集带外(很可能也是断裂带),很可能还存在一条与它平行的油气富集带:即张巨河油田、赵东油田-羊二庄油田油气富集带。而盐山正处于这条北东向构造线和北西向断裂线相交点上,很值得进一步工作再探索验证。

5.2菏泽市巨野县、郓城县,可能存在基岩油气藏

作者于去年11月底-12月中,在巨野县中医院针灸科治病期间,获得一次机会参观独山镇名胜古迹-金山公园,此山高仅133.2m,是菏泽地区保存完好的唯一高峰,包括北边的金山和南边的红土山二个园区,面积0.54km2。金山保存完整的寒武-奥陶系九龙群地层,主要是灰岩为主,部分白云岩化夹黄绿色页岩,北倾,灰岩溶洞发育,长达2km,金山原称神农山,到汉代因凿石得金,才改为金山[11]。红土山因第四系底部中更新世羊栏河组是棕红色土层而著名[12](图6),这层应是钾、钠交代长石化碱交代岩,预示着它之下和周围可



能存在油气藏,这是引人入胜起点,从县志了解到,这里是断裂发育区,存在北东向和近东西向二组隐伏断裂。巨野县在地下石炭一二叠系海陆交互相地层中,井深600-1200m已发现七个煤矿矿井,均成北东向和近东西向展布,应是这二组断裂反映[13](图7),很可能是深部上来的甲烷半氧化或是深源一氧化碳歧化反应,都可以造成碳的富集形成煤矿,郓城矿井,郭屯矿井与彭庄矿井为交点所在地。作者推测在煤矿层之下的寒武-奥陶系地层,很可能有油气藏存在(如果获得突破,那么山西省许多大煤矿之下,是否也有可能找到油气藏呢,值得引起重视,进一步探索);红土山之下,也有太古宇-下元古界变质岩油气藏存在可能。



中原油区上地幔软流圈发育,隆起70km(50-120km),壳内有二层低速高导层,大地热流值达2.20,壳、幔深部构造与大港油区、胜利油区相比毫不逊色(图8),为何这套碳酸盐岩地层在七个油区中,仅此一家没有任何发现呢?很可能已越出东濮凹陷东边界范围了。此东边界是古近系的边界,当时沉积范围相对较狭窄,而它之下这套碳酸盐岩地层沉积时范围要宽广的多,早已向东延伸很远了。同样,胜利油区南边界也是古近系沉积边界,沉积这套碳酸盐岩地层时早已在此边界之南了,所以北到济南,西南到菏泽,东南到枣庄、临沂,这个约4万多km2,被人忽视范围,很可能是寻找基岩油气藏有利地区,济南所在的鲁西断隆之下,是否有太古宇-下元古界变质岩油气藏存在可能,值得进一步做工作。菏泽距中原油区白庙气田才15km;甄城距文留油田也才18km。这条东边界不应作为找油的高压线,应予以破除!中原油区也应该加深钻探,已到了该揭开这套碳酸盐岩地层神秘面纱时候了!







结语

基岩油气藏之油源,决不是其上覆的古近系生油后向下倒灌进去的。兰德斯58年前错误结论,误导、毒害不少勘探工作者,使对基岩油气藏勘探畏缩不前,应坚决地抛弃,扔进历史垃圾堆!基岩油气藏之油源,是从深部壳、幔低速高导层内幔源油气和在各沉积层中有机物在深部流体带上来的加氢、加温、催化作用下转化成的油气,靠断裂或裂隙、裂缝等破碎带,从下往上进入各种岩性,各种类型圈闭中去的,是多源、多期次、多压力系统的产物。

从七个油区各油田平面分布特点来看,主要是受北东向深大断裂带控制的串珠状展布;而从各油田剖面分布特点来看,很可能是一串串糖葫芦状。我们找到上面新近系、古近系油气藏之后,别忘了,它的下面、两边,可能还有更大、更多油气藏正等待我们去发现!辽河油区勘探尖兵,已突破了勘探禁区,认为不仅凹陷带有油,凸起带也有油。渤海油区勘探成果表明,中生界、古生界和太古宇含油气层系,主要分布在凸起单元,据此对沧县隆起,埕宁隆起等,要有新认识,值得进一步做工作!

中东地区碳酸盐岩地层蕴藏着那么多油气资源,而渤海湾盆地之下也有这套地层啊,过去仅靠倒灌说指导都已找到22个油田了,它的单井日产油量是全国之最,达5000多吨。现在要是确认,油源是从深部上来的话,全方位,大胆的找,肯定会出现更加红红火火场面,它甚至可能还会扩大到整个中朝地台,将近50—60万km2面积,正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呢!从油源、储盖组合,圈闭类型等多方面分析,碳酸盐岩这套地层,都应该做为基岩油气藏勘探主攻对象,兼探它之下的变质岩油气藏,和它之上的石炭-二叠-白垩-侏罗系碎屑岩油气藏,就是走提高我国油气产量最现实、最快、最好的捷径!

盐山、菏泽地区的提出,是对兴隆台变质岩油藏再进一步加深勘探有可能证实为幔源油气藏之后,第二、第三个新思路验证点,望能引起勘探界足够重视,推陈出新,在老油区闯出新名堂,为国解忧,为民造福。





参考文献

[1]李国玉,吕鸣岗,等.中国含油气盆地图集(第二版)[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12:14

[2]谢文彦,孟卫工,李晓光,蔡国刚,单俊峰,等.辽河坳陷基岩油气藏[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8.1:2

[3}卢造勋,夏怀宽.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至辽宁东沟地学断面说明书[M].地震出版社,1992.7

[4]李扬鉴,崔永强,栾俊霞,戴想.大陆层控构造与油气资源[J].?休闲读品·天下?,2013.4:175~176

[5]袁学诚,李善芳.无机生油假说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J].中国地质,2012,39(4):843-854.

[6]杜乐天.新地球科学原理导论[M].兰州大学出版社,2017.6:276

[7]杜乐天,张景廉,欧光习.石油天然气藏幔汁加氢和碱交代成因的再认识[J].地质论评,2015,61(5):1007-1020.

[8]杜乐天.新地球科学原理导论[M].兰州大学出版社,2017.6:116~119

[9]张景廉.论石油无机成因[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6:144

[10]陈伟立.世界领先水平的天然电磁辐射测深装置——用之于深部油、气田的精准预测2017、11、22内部资料

[11]李峰,刘富轩,王东山,等.巨野金山[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10:149

[12]颜景生,刘洪亮,梁浩,等.走进金山——山东巨野金山省级地质公园[M]山东省巨野县人民政府第29页

[13]王昌华,朱传成,赵艳君,等.巨野县志(1986—2005)[M].方志出版社,2015.5:303





2018、9、22二改

10、5三改克拉玛依市





































2







献花(0)
+1
(本文系地球多重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