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农艺基础知识课 时 教 案
2019-11-01 | 阅:  转:  |  分享 
  
课时教案课题概述第一节农业的作用和特点课型新课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农业的作用和特点,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须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教学重
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教学难点农业生产系统及其环节教学准备讲解,交流,实践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导入新授图片导
入农业的地位和现状特点1.我国农业70年来的发展变化。我国用不足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粮食产量从建国之初时2000多
亿斤到2018年13158亿斤。增长了4.8倍。棉花产量610万吨,比1949年增长12.7倍。油料3433万吨,增长12.4倍
。糖料11937万吨,增长41.1倍。木材8811立方米,比1952年增长6.1倍。油茶籽产量263万吨,增长9.6倍。森林面积2
0769万公顷,比1978年增长80.2%。森林覆盖率21.6%。森林蓄积量151亿立方米,增长67.6%。畜,水产品产量也得到
快速发展。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绿色优质产品快速发展。农业的作用和特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俗
话说:“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不慌”。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人类需要的生活资料,绝大部分来自农业,尤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
,诸如粮,油,菜,果,蛋,肉,奶等都是农业生产出来的。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一.农业为工业提
供原料。第二,农业是工业品的巨大销售市场。第三,农业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大量的劳动力。第四,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是我国出口创汇的
重要物资。二.农业生产的实质和特点1.农业的生产的实质狭义而言,农业生产是人类利用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的水分和养
分,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从而获得食物,纤维,木材和燃料等基本生活资料和能源的过程。广义而言,
农业生产的实质就是以环境资源为原料,以生物体为机器,通过有机体的生命活动,从环境中转化出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各种产品的过程。2.农业生
产的特点1.严格的地域性。2.强烈的季节性。3.生产的连续性。4.各业的综合性。5.产品的商业性。三.农业的生产系统及生产环节
(一)农业生产系统:由农,林,牧,副,渔各业有机结合而成。只有各业并举,才能地尽其力,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二)农业生产的环节1.植物生产是农业生产的第一环节。2.畜牧生产是农业生产的第二环节。3.土壤培肥管理是农业生产的第三个环
节。上述三个环节,是合理农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生态结构。只有在土壤,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保持高效率的能量转移和养料循环,才能形成一
个强有力的农业生产体系。听讲听讲和阅读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归纳作业农业生产的意义对于国民经济的意义是什么?农业生产系统和环节都有哪
些?板书设计第一章,第一节农业生产的作用和特点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人类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2.国民经济发展
的必要条件二.农业生产的实质和特点1.实质分狭义和广义2.特点:地域性,季节性,连续性,综合性,商业性。三.农业生产系统及生
产环节课后反思通过阅读教材并查阅网络来进一步了解我们国家农业发展变化,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发生的变化。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和对农业的正确认识。
献花(0)
+1
(本文系成男0605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