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红林悟道《韩非子-三守》第六章 明劫
2019-11-27 | 阅:  转:  |  分享 
  
红林悟道《韩非子-三守》第六章明劫红林悟道《韩非子-三守》上一章韩非子主要讲了君劫的实质—君无君权,臣无臣职。君劫,劫的是君主的权力与权威
,并不是虚名,这是权臣的高明之处。君主一旦处在名不逼实的境地,也就不是真正的君主了,臣子一旦处在名不副实的境地,也就无法忠君忧国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最多的是名副其实、在其位谋其政、名正言顺。孔子用其一生恢复周礼,就是要达到以上三点。社会的不良风气与秩序的混乱
其根源也在于以上三点的缺失。我们反对和讨厌名不副实、侵权越位、师出无名,就是因为这三点破坏了法制,扰乱了秩序。权臣篡权,导致产生君
无君权,臣无臣职的政治局面,这就是最大的名不副实,最高的侵权越位,最强的师出无名。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是国家最大的资源
浪费。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看,这是最大的社会混乱。从律法的角度看,这是最大的违法乱纪。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这引起了韩非子的高度
重视,经过深思熟虑与大量的社会调研,韩非子得出了结论:以法治国。在这一章,韩非子发表了一个著名的反问?这句反问,上问君主,下问臣子
,中间问百姓。同时也是韩非子深思的表现。这一反问,可谓千古一问,直到现在一样有力度。这一反问,能问醒昏君,也能问醒庸臣。这一反问可
以是自问,也可以是他问。是什么反问,有如此大力量呢?“国无臣者,岂郎中虚而朝臣少哉?”就是这句,意思是国家没有臣子,难道是近侍缺而
朝臣少吗?是啊,难道是国家真没有臣子吗?有,只是没有忠君忧国的臣子,有的只是屈服于权臣的臣子。从形式上看国家是有臣子的,但从实效来
看相当于无臣,形同虚设。这样的臣子占着国家行政职位,拿着国家俸禄,却不能忠君尽职,干着欺君乱政扰民的事,他们浪费了国家的行政资源与
财富。韩非子将权臣与这样的时局定性为君劫之明劫。“群臣持禄养交,行私道而不效公忠,此谓明劫。”意思是群臣用俸禄去豢养党羽,营私谋利
而不尽忠报国,这叫公开篡权。韩非子将篡权定义到是否履职上,定义到是否尽忠报国上,而不是律法规定的实际行为上。韩非子的明劫论,已经将
大臣结党营私,不尽忠报国列为大逆不道的重罪——公开篡权。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说:“君子思不出其位。”说的都是一个人
应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思考自己不该思考的事情。完整地理解这句话,就是“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通俗的讲,就是要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自古以来人人都懂的道理,也是职场官场的基本准则。制度与秩序的本质就是要让一件事情按工序顺利完成,所以要在其
位要谋其政,把自己工序内的事情做好。还有就是不要做自己工序外的事,这很容易产生混乱,所以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不是不负责的表现,恰
恰是负责专业的表现。【国无臣者,岂郎中虚而朝臣少哉?群臣持禄养交,行私道而不效公忠,此谓明劫。】在公司管理中,岂少臣哉?应该是老板
经常思考与自省的问题。以这个问题为中心,为切入点,诊断公司的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的管理,人是事物的主体,公司出事一般都会归结于人力
货源管理不到位,不科学。岂少臣哉?在公司管理中,一问公司老板是否君无君权,二问是部门负责人是否臣无臣职。二个问题可以单独问,也可以
联系问。少臣,要么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要么有职无能,要么有能无职。
献花(0)
+1
(本文系红林主人v5u...原创)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