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丛萌:俗话为何说“父母是条龙,向谁谁最穷?”
2019-11-30 | 阅:  转:  |  分享 
  
丛萌:俗话为何说“父母是条龙,向谁谁最穷?”俗话说,“父母是条龙,向谁谁最穷”。看身边的人,确实是这样,父母偏向哪个孩子哪个最穷,哪个发展最
不好。哪个孩子最省心,哪个发展最好。有了父母的支持,应该好,为何会穷?表层看,因为穷,过得不如意,父母才担忧,挂念,不忍心,就要多
给这个孩子一些,“向”不是心里真的最喜欢这个孩子,而是一种挂念,担忧。深层怎么解释这个现象?传统文化认为让父母担忧操心是不孝,亏了
孝道,损了自己的福报,福报不够的人怎么会顺利?所以就陷入一个怪圈,发展不好---父母操心---亏孝道---德行有损---福报有损-
--发展不好。反之,孝顺父母,让父母欢心,能增长自己的福报,前程顺畅。孝子们都得天地之助,自古至今没有哪个孝子发展不好。为什么孝顺
父母会有福?传统文化认为一个人要心想事成需要有福报的支撑力,福报不会凭空产生,它有个来处,就像庄稼从土地上长出来,福报要从福田产生
。福田有三种,恩田,敬田,悲田。恩田是孝敬父母。孝顺父母能增长自己的福报,孝了就顺了,所以有词叫“孝顺”。孝顺有四个层次,即孝身,
孝心,孝志,孝慧。最基本的孝是孝身,给予父母物质的供养。俗话说:羔羊尚知跪乳,乌鸦亦求反哺,如果不给父母物质的供养,畜生不如。第二
层孝是孝心,让父母高兴,知道父母想什么,需要什么,满足他们,更重要的是要有恭敬心,要和颜悦色,不能顶撞父母耍脸色。孔子曰,“今之孝
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请教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今天许多人把孝单纯理解为赡养父母。狗和马不也有
人养吗,如果不尊敬父母,与养狗养马有什么不同呢?”。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即只给吃的而不给关爱,和养
猪是一样的;给予关爱而不给予尊敬,就跟畜养宠物是一样的。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吃穿不愁了,甚至很多退休的父母钱花不完还要给孩子,物质的
孝真算不上什么。重要的是心孝,没有心孝就做不到后面的孝志,孝慧。第三是孝其志。孝父母的志向,有什么未完的志向要帮助父母完成,现在的
大多数父母有什么志向呢?父母向往子女家庭幸福,孙子听话,事业顺利。可是你把家经营的鸡飞狗跳,把他孙子教育的没礼貌,见了人不知道打招
呼,给老人丢脸,能算的上孝吗?第四点是孝其慧。慧就是智慧,让父母有智慧地活着。现在的人物质不缺,缺精神生活,缺智慧,父母也一样。他
们在家干什么?无非是看电视、打麻将、干点活,很无聊。引领父母学传统文化,做义工,让父母有智慧的活着,自得其乐,不是在家闲着没事,数
着孩子又几天没回来了。不要从外面寻求快乐,让父母获得内在的乐,才是真的快乐。所以一定要警醒,不要看父母偏向了哪个兄妹就妒忌、生气,
而应该庆幸你不用父母操心,所以你最有福。人一定要好好地活着,努力进取,不光是为自己,还为那些关爱你的人,更为你的父母。父母是树根
,自己是花果。要想花果好,要孝顺父母,滋养好树根,必然枝繁叶茂,果实丰硕,人生顺畅吉祥!
献花(0)
+1
(本文系谋易福慧堂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