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宇宙生命之谜》部编版.docx
2019-12-07 | 阅:  转:  |  分享 
  
10.宇宙生命之谜教学目标:1.认识“酶、碳、析、揭、磁、陨”等9个生字,会写“谜、摄、磁、御”等12个生字。会写“揭开、轨道、拍摄、枯萎、
稀薄、抵御、沧海一粟”等10个词语。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
了哪些科学知识?3.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重
点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2.难点是通
过了解宇宙生命之谜,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
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的资料。2.教师准备《宇宙》音频、微课《宇宙之谜》、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资料、生字卡片。教学课时:2课
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课件播放《宇宙》音频)师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茫茫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
,还有很多不可计数的星球,你来猜猜这些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存在呢?(学生自由回答)你们的观点是否正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科学知识
的说明文《宇宙生命之谜》,文中向我们介绍了科学家们对“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这一课题的探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吧!生齐读课题:《
宇宙生命之谜》,师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掌握不认识的字,
并标注读一读。2.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指名读生字。重点指导:辐(fú)射轨(gǔi)道土壤(rǎng)陨(yǔn
)石厌氧(yǎng)菌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着重分析指导“谜、嫦、揭、摄、御、倾”。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谜”是左右结构,注意“迷”,相互要结合紧凑。“嫦”是左右结构,右边书写时要瘦一点写。“揭”是左右结构,右边里面是“人”字,书
写时要注意。“摄”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右边要紧凑。“御”是左右结构,注意中间下是“提”,书写时要正确。“倾”是左右结构,右边最
后一笔是点,书写时要注意。4.趣味识字词(1)出示词语:揭开轨道拍摄枯萎稀薄抵御沧海一粟(2)指名读
,正音。(3)开火车,练读。(4)做游戏巩固字词。a.“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b.
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
的阅读方法朗读课文。温馨提示:请同学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长句子注意停顿。如“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
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同学们,全文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展开说明,
仔细阅读全文,标注段落,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请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学生交流分享:根据学生的交流分享,概括为:①第一部分(
1自然段):提出问题: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②第二部分(2-9自然段):分析问题:宇宙有没有生
命③第三部分(10自然段):得出结论: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3.复述课文
的主要内容。师: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生交流:师总结:先提出问题: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
然后分析问题:生命存在至少有四个条件,根据这些条件进行推测,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就是火星,研究证明火星表面还没有生命存在,但仍相信
地球以外的太空有生命存在。最后得出结论,这仍是一个谜。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
握情况。2.复习旧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宇宙生命之谜》,谁能复述这篇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
学知识?生:回忆课文内容并复述。3.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地球之外如果有生命存在,至少要有四个条件,根据这些
条件进行推测,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就是火星,但研究证明火星表面还没有生命存在,这仍是一个谜。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根据不同
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科学知识小品文的语言特点。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一)小声朗读课文,整
体把握课文内容,完成表格。阅读目的阅读方法关注内容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科学家是怎样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呢?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
星?(1)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关注课文内容。(2)生交流完成表格内容。师点拨:①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
否存在生命,可采用浏览阅读的方法,关注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这一问题。②作者写科学家是怎样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呢?可采用仔细阅读和
反复阅读的方法,关注生命存在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的内容。③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可采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关注科学家近年来对火星的研究新
发现。(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学生交流: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
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三)研读课文第二部分2.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2—9自然段。(1)思考:科学家是怎样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
生命呢?人类和生命存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师:引导学生用原文来回答问题。学生找:第3自然段,至少应有四个条件:一是保证一定的
温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质,三是有适当的大气成分。四是有足够的光和热。(2)仔细阅读课文第4.5自然段,思考:作者提到地球外的哪些
行星?它们符合生命存活的条件吗?师:引导学生找“不符合条件的星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学生通过排除法,
知道作者根据四个条件证明,认为火星唯一符合这些条件,但却一直被科学家们所争论。(3)仔细阅读课文第6-9自然段。思考:为了揭开火星
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奥秘,作者先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最后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找出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师引导学生谈出:①作比较
:作者把火星与地球进行比较,找到了两个相似点:一是自转时间相似;二是有昼夜,有四季,两极也都寒冷。由此比较,又引出科学家的两种猜测
:一是火星表面的黑色线条是运河;二是火星表面颜色随季节变化,认为那是植物在变色。这两种结果证实了火星上有人类、火星上有植物的两种说
法是错误的。②列数字:作者为进一步证实火星上没有生命,阐述了宇宙飞船的发现。还采用列数字的方法,证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气稀薄、温度
低、无磁场,这说明“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③举例子:作者为使读者更加心服口服,通过到火星进行实地考察,列举了两个结果:一是土壤中未
检测到有机分子,没有有机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长;二是未发现微生物存在,也就是火星连微小的生命都没有存在。这样又否定了火星上有生命的说
法。(四)研读课文第三部分3.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第10自然段,作者得出结论: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思
考:虽然火星上没有生命,但是火星和地球很相似,人类会不会移居火星呢?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只要学生回答的有理有据,即可。此环节让
学生展示出课前所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加以判断。)三、开展活动,升华主题。1.播放微课《宇宙之谜》拓宽学生的视野面。学生谈谈观看后的感想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搜集资料,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2.课件出示: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段落,(集体读、男女生读、师生合作
读)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问题相关的内容要仔细读,必要时要多读几遍。四、巩固延伸,作业设计。小练笔:结合“神州六号
”的发射成功,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与环保或飞往太空有关的作文。要求:(1)题目自拟。(2)能运用上本节课所学的说明方法,有理有据
的证实自己的观点。(3)书写认真,卷面规范、整洁、大方。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让学生主动查阅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相关资料,培
养了学生从小热爱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运用《宇宙》的音频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了“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学习中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读书,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习兴趣。3.运用微课导学《宇宙之谜》,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谈出自己观看后的收获,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宁夏固原市大疙瘩小学
献花(0)
+1
(本文系zh53550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