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8章CAD2010教案
2020-02-17 | 阅:  转:  |  分享 
  
第8章绘制与编辑复杂二维图形绘制、编辑多段线绘制、编辑样条曲线绘制、编辑多线本章要点:8.1绘制、编辑多段线
多段线是由直线段、圆弧段构成、且可以有宽度的图形对象,如下图所示。8.1.1绘制多段线命令:PLINE。菜单:“绘图
”|“多段线”。工具栏:“绘图”|(多段线)。执行PLINE命令,AutoCAD提示:指定起点:(确
定多段线的起始点)当前线宽为0.0000(此提示说明当前所绘多段线的线宽为0)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
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如果在此提示下再确定一点,即执行“指定下一个点”选项,AutoCAD按当前线宽设
置绘出连接两点的直线段,同时给出提示: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
W)]:此提示比前一个提示多了“闭合(C)”选项。(1)指定下一点确定多段线的另一端点位置,为默认项。用户响应后,Auto
CAD按当前线宽设置从前一点向该点绘出一条直线段,而后继续给出提示“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
/放弃(U)/宽度(W)]:”(2)圆弧使PLINE命令由绘直线方式改为绘圆弧方式。执行此选项,AutoCAD提示: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
S)/放弃(U)/宽度(W)]:用户可响应各选项,以不同的方式绘制圆弧。(3)闭合执行此选项,AutoCAD从当前点向多段
线的起始点用当前宽度绘一条直线段,即封闭所绘多段线,然后结束命令的执行。(4)半宽确定所绘多段线的半宽度,即所设值是多段线宽度
的一半。(5)长度(L)从当前点绘指定长度的直线段。(6)放弃删除最后绘制的直线段或圆弧段,用此选项可以及时修改绘多段
线过程中出现的错误。(7)宽度确定多段线的宽度。8.1.2编辑多段线命令:PEDIT。菜单:“修改”|“对象”|
“多段线”。工具栏:“修改II”|(编辑多段线)。执行PEDIT命令,AutoCAD提示:选择多段
线或[多条(M)]:在此提示下选择要编辑的多段线,即执行“选择多段线”默认项,AutoCAD提示:输入选项[闭
合(C)/合并(J)/宽度(W)/编辑顶点(E)/拟合(F)/样条曲线(S)/非曲线化(D)/线型生成(L)/反转(R)/放弃(U
)]:(1)闭合(C)执行此选项,AutoCAD会封闭所编辑的多段线,然后给出提示:输入选项[打开(O)/合并
(J)/宽度(W)/编辑顶点(E)/拟合(F)/样条曲线(S)/非曲线化(D)/线型生成(L)/反转(R)/放弃(U)]:即把
“闭合(C)”选项换成了“打开(O)”选项。若此时执行“打开(O)”选项,AutoCAD会把多段线从封闭处打开,而提示中的“打开(
O)”项又换成了“闭合(C)”。(2)合并将非封闭多段线与已有直线、圆弧或多段线合并成一条多段线对象。(3)宽度(W
)为整条多段线指定统一的新宽度。(4)编辑顶点(E)编辑多段线的顶点。(5)拟合(F)创建圆弧拟合多段线(即由圆
弧连接每一顶点的平滑曲线),其中拟合曲线要经过多段线的所有顶点,并采用指定的切线方向(如果有的话)。(6)样条曲线创建样条曲
线拟合多段线。(7)非曲线化反拟合,一般可对多段线恢复到执行“拟合(F)”或“样条曲线(S)”选项前的状态。(8)线型生
成规定非连续型多段线在各顶点处的绘线方式。(9)反转(R)该选项用于改变多段线上的顶点顺序。当编辑多段线顶点时会看到此顺
序。(10)放弃取消PEDIT命令的上一次操作。执行PLINE命令后,AutoCAD给出的提示为“选择多段线[多条
(M)]:”。前面介绍了对“选择多段线”选项的操作,“多条(M)”选项则允许同时编辑多条多段线。在“选择多段线[多条(M)]:”
提示下执行“多条(M)”选项,AutoCAD提示:选择对象:在此提示下选择多个对象后AutoCAD提示:[闭合
(C)/打开(O)/合并(J)/宽度(W)/拟合(F)/样条曲线(S)/非曲线化(D)/线型生成(L)/反转(R)/放弃(U)]:
提示中的各选项与前面介绍的同名选项的功能相同。利用这些选项,可以同时对多条多段线进行编辑操作。但提示中的“合并(J)”选项可以将
用户选择的并没有首尾相连的多条多段线合并成一条多段线。执行“合并(J)”选项,AutoCAD提示:输入模糊距离或[合并类型(J
)]:下面介绍提示中各选项含义。(1)输入模糊距离确定模糊距离,即确定将使相距多远的两条多段线的两端点连接在一起。(2)
合并类型(J)确定合并的类型。执行此选项,AutoCAD提示:输入合并类型[延伸(E)/添加(A)/两者都(
B)]<延伸>:其中,“延伸”选项表示将通过延伸或修剪靠近端点的线段的方法实现连接;“添加”选项表示通过在相近的两个端点处添加直
线段来实现连接;“两者都”选项表示如果可能,通过延伸或修剪靠近端点的线段实现连接,否则在相近的两端点处添加直线段。8.2绘制
、编辑样条曲线8.2.1绘制样条曲线命令:SPLINE。菜单:“绘图”|“样条曲线”|“拟合点”,或“绘图”|“样条曲
线”|“控制点”。工具栏:“绘图”|(样条曲线)。执行SPLINE命令,AutoCAD提示:指定第一个点或
[方式(M)/阶数(D)/对象(O)]:如果执行“方式(M)”选项,AutoCAD提示:输入样条曲线创建方式
[拟合(F)/控制点(CV)]:即此时有两种绘制样条曲线的方式:拟合方式和控制点方式。拟合方式是指通过指定拟合点来绘
制样条曲线,控制点方式则表示通过指定控制点绘制样条曲线。1.通过拟合点绘制样条曲线如果在“输入样条曲线创建方式[拟合(F)
/控制点(CV)]:”提示下执行“拟合(F)”选项,AutoCAD提示:指定第一个点或[方式(M)/节点(K)/对象
(O)]:其中,“指定第一个点”选项用于确定样条曲线上的第一点。“节点(K)”选项控制样条曲线通过拟合点时的形状。“对象(O
)”选项将样条拟合多段线转换成等价的样条曲线并删除多段线。2.通过控制点绘制样条曲线如果在“输入样条曲线创建方式[拟合
(F)/控制点(CV)]:”提示下执行“控制点(CV)”选项,AutoCAD提示:8.2.2编辑样条曲线命令:SPLIN
EDIT。菜单:“修改”|“对象”|“样条曲线”。工具栏:“修改II”|(编辑样条曲线)。执行SPLINEDIT命
令,AutoCAD提示:选择样条曲线:指定第一个点或[方式(M)/阶数(D)/对象(O)]:其中,
“指定第一个点”用于确定样条曲线的下一个控制点。“阶数(D)”选项用于设置样条曲线的控制阶数。“对象(O)”选项用于将多段线拟合成
样条曲线。在前面的提示下选择样条曲线,AutoCAD会在样条曲线的各控制点处显示出夹点,并提示:输入选项[拟合数
据(F)/闭合(C)/移动顶点(M)/优化(R)/反转(E)/转换为多段线(P)/放弃(U)]:(1)拟合数据。编辑样条曲线
的拟合点。(2)闭合。封闭当前所编辑的样条曲线。(3)移动顶点。移动样条曲线上的当前点。(4)优化。对样条曲线的控制
点进行细化操作。(5)反转。该选项用于反转样条曲线的方向,主要用于第三方应用程序。(6)转换为多段线。将样条曲线转化为
多段线。(7)放弃。取消上一次的修改操作。8.3绘制、编辑多线多条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直线构成的相互平行的直线,且
这些直线可以具有不同的线型和颜色。8.3.1绘制多线命令:MLINE。菜单:“绘图”|“多线”。执行MLINE命令
,AutoCAD提示:当前设置:对正=上,比例=20.00,样式=STANDARD指定起点或[对正(J)/比例
(S)/样式(ST)]:提示中的第一行说明当前的绘图格式。本提示示例说明当前的对正方式为“上”方式,比例为20.00,多线样式
为STANDARD;第二行为绘多线时的选择项。8.3.1绘制多线命令:MLINE。菜单:“绘图”|“多线”。执行MLI
NE命令,AutoCAD提示:当前设置:对正=上,比例=20.00,样式=STANDARD指定起点或[对正(
J)/比例(S)/样式(ST)]:提示中的第一行说明当前的绘图格式。本提示示例说明当前的对正方式为“上”方式,比例为20.00,多线样式为STANDARD;第二行为绘多线时的选择项。(1)指定起点确定多线的起始点,为默认项。执行该默认项,即确定多线的起始点后,AutoCAD将按当前的多线样式、比例以及对正方式绘制多线,同时给出提示:指定下一点:在此提示下的后续操作与执行LINE命令后的绘制直线时操作过程类似。
献花(0)
+1
(本文系本元大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