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化学14答案
2020-02-24 | 阅:  转:  |  分享 
  
化学14答案

1.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在见光或受热时会发生分解

B.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金属与硝酸反应不产生氢气

D.可用铁和铝制品盛装浓硝酸

解析:4HNO3(浓)4NO2↑+O2↑+2H2O,A项正确;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分别是NO2和NO,没有单质生成,故不属于置换反应,B项错误;硝酸是氧化性酸,金属与硝酸反应均不产生H2,而生成水,C项正确;铁与铝遇冷浓硝酸钝化,故可用铁或铝制容器盛装浓硝酸,D项正确。

答案:B

2.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湿润后贴在玻璃片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65%硝酸、98%的硫酸、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终变成()

A.白、红、白 B.红、黑、白

C.红、红、红 D.白、黑、白

答案:D

3.相同质量的四份铜片,分别置于足量的下列酸中,所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硝酸 D.稀硝酸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NO2的物质的量最多。

答案:C

4.下列关于硫酸和硝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分解生成的有色产物溶于浓硝酸

C.在铜分别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反应中,两种酸都表现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D.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

解析: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分解产生的NO2溶解其中,B正确;浓硝酸不具有脱水性,D错误。

答案:D

5.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两者相同

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

解析:比较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和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可知,当Cu的质量相同、HNO3过量时,两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相同,消耗的HNO3前者多,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深。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浓硝酸与铜反应的速率比稀硝酸快得多。

答案:B

6.往两支分别装有浅绿色的Fe(NO3)2和FeSO4溶液的试管中分别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

A.前者基本没有改变,后者变棕黄色

B.前者变棕黄色,后者也变棕黄色

C.前者变棕黄色,后者基本没有改变

D.前者、后者都基本没有改变

解析:Fe2+和N、S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但加入盐酸后,N在酸性条件下表现出强氧化性,把Fe2+氧化成Fe3+,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S与H+在水溶液中不能结合成浓硫酸,不能把Fe2+氧化成Fe3+,溶液颜色基本没变。

答案:C

7.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

B.浓硝酸与浓盐酸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做王水

C.硝酸电离出的H+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

D.常温下,向浓硝酸中投入铁片,会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解析: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的酸,它的氧化性主要是由+5价的氮元素表现出来的;王水中浓盐酸与浓硝酸的体积比是31;硝酸是强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一般不产生H2;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钝化,不会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答案:A

8.3取38.4g铜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反应后,共收集到22.4L(标准状况)气体,反应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mol B.1.6mol C.2.2mol D.2.4mol

解析:可以将硝酸分成体现酸性的硝酸和体现氧化性的硝酸,体现酸性的硝酸可以根据反应的铜的物质的量计算出来,0.6mol铜反应,生成硝酸铜0.6mol,所以体现酸性的硝酸为1.2mol。根据N守恒,22.4L气体不论是NO2还是NO,还是两者的混合物,只要是22.4L(标准状况下),被还原的N的物质的量就是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所以是1mol。因此反应的硝酸共2.2mol。也可以应用守恒思想,计算出22.4L(标准状况)气体中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各多少升。根据电子守恒,0.6mol铜共失去电子1.2mol,说明硝酸转化成氮的氧化物时得到1.2mol电子。设NO的物质的量为x,NO2的物质的量为y。则有:3x+y=1.2mol,x+y=1mol。因此可以求出两种氮的氧化物的物质的量和体积。

答案:C

9.非金属单质A经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ABCD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D的化学式是;?

在工业生产中,B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而污染了环境。?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

A、C的化学式分别是:A;C。?

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1)若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则B是SO2,C是SO3,D是H2SO4;若大量排放SO2,则会形成酸雨。

(2)若C是红棕色气体,则C为NO2,B为NO,A为N2,D为HNO3,浓硝酸可与Cu反应:4HNO3(浓)+CuCu(NO3)2+2NO2↑+2H2O。此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1)H2SO4酸雨(2)N2NO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属于

10.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1)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现象为?。?

(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4)若将12.8g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消耗完时,共产生气体5.6L(标准状况),则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解析:第(2)题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不断减小,故反应后阶段发生的是铜与稀硝酸的反应。第(4)题中,n(NOx)==0.25mol,故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消耗n(HNO3)=2n(Cu)+n(NOx)=2×+0.25mol=0.65mol。

答案:(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溶液逐渐变蓝,有红棕色气体逸出

(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加入稀硫酸后,H+与原溶液中的N构成强氧化性的环境,又能与过量的Cu反应,离子方程式3Cu+8H++2N3Cu2++2NO↑+4H2O

(4)0.65mol

能力提升

1.铜与1mol·L-1硝酸反应,若c(N)下降0.2mol·L-1,则c(H+)下降()

A.0.2mol·L-1 B.0.4mol·L-1

C.0.6mol·L-1 D.0.8mol·L-1

解析:铜与1mol·L-1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H++2N+3Cu3Cu2++2NO↑+4H2O,H+和N的物质的量的消耗量之比为8∶2=4∶1,它们浓度的变化量之比是4∶1。

答案:D

2.下图装置可用于制取、提纯并收集表格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选项 气体 a b c A NO2 浓硝酸 铜片 NaOH溶液 B SO2 浓硫酸 Cu 酸性KMnO4溶液 C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 D CO2 稀硝酸 CaCO3 浓硫酸

解析:A项,氢氧化钠溶液会吸收生成的NO2,最后收集不到NO2;B项,铜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故该装置不可行,另外,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提纯,二者发生反应;C项,碱石灰是固体干燥剂,而题给的装置适用于液体干燥剂且收集NH3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答案:D

3.14g铜银合金与一定量某浓度的硝酸完全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L(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水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

A.9.6g B.6.4g C.4.8g D.3.2g

解析:铜银合金与HNO3反应过程如下:

Cu、AgNO2、NOHNO3

Cu、Ag与HNO3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u、Ag失电子,HNO3得电子,生成NO2或NO。由于NO2、NO、O2都被水吸收生成HNO3,即NO2、NO又将电子转移给O2,所以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相当于Cu、Ag失的电子转移给0.05molO2,0.05molO2得电子物质的量=0.05mol×4=0.2mol。设Cu的物质的量为x、Ag的物质的量为y,则有:



解之得,

所以铜的质量为:m(Cu)=0.05mol×64g·mol-1=3.2g。

答案:D

4.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的NO2气体和336mLN2O4气体(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9.02g B.8.51g C.8.26g D.7.04g

解析:n(NO2)=0.2mol,n(N2O4)=0.015mol,由HNO3转变为NO2、N2O4过程中得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0.2mol+0.015mol×2=0.23mol,由得失电子守恒知:2n(Cu)+2n(Mg)=0.23mol,64g·mol-1×n(Cu)+24g·mol-1×n(Mg)=4.6g,知n(Mg)=0.069mol,n(Cu)=0.046mol,沉淀总质量为m=0.046mol×98g·mol-1+0.069mol×58g·mol-1=8.51g。

答案:B

5.下图甲是学过的验证铜与浓硝酸反应的装置,乙、丙是师生对演示实验改进后的装置:





(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共同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

(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

先关闭弹簧夹,再打开弹簧夹,才能使NO2气体充满试管。?

当气体充满试管后,将铜丝提起,使之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应如何操作???。?

解析:(1)三装置中发生的都是铜与浓硝酸的反应:Cu+4H++2NCu2++2NO2↑+2H2O。(2)乙装置有尾气吸收装置而甲装置没有,所以,乙比甲环保;并且,甲中铜片与浓硝酸的反应不能控制(直到反应完毕为止),而乙装置可通过提拉铜丝来控制铜丝与浓硝酸接触与否,从而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3)此问是仿照使密闭容器中NH3与水接触形成喷泉的操作方法而设立的,也可使用原来的方法完成此操作:先关闭b,再关闭a,然后打开c,用手焐住(热水、热毛巾加热)试管。

答案:(1)Cu+4H++2NCu2++2NO2↑+2H2O

(2)①可以控制反应进行;吸收NO2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3)ca、b先关闭b,再关闭a,然后打开c,用手焐住(热水、热毛巾加热)试管(合理答案均可)

6.在100mL混合酸的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5mol·L-1,向其中加入5.76g铜粉,微热,使其充分反应。

(1)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若要使5.76g铜粉恰好完全溶解,且溶液中只存在一种盐,则原溶液中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解析:(1)由题意计算得:n(N)=0.05mol,n(H+)=0.08mol,n(Cu)=0.09mol,由离子方程式3Cu+8H++2N3Cu2++2NO↑+4H2O判断H+不足,则根据H+的量求算产生的Cu2+的量。

生成n(Cu2+)=0.03mol,c(Cu2+)=0.3mol·L-1。

(2)3Cu+8H++2N3Cu2++2NO↑+4H2O

0.09mol 0.24mol 0.06mol

c(HNO3)=0.6mol·L-1c(H2SO4)=0.9mol·L-1

答案:(1)0.3mol·L-1

(2)0.6mol·L-10.9mol·L-1











8















献花(0)
+1
(本文系TangMouXio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