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老年失眠症患者心理因素分析_郑毓玲
2020-06-09 | 阅:  转:  |  分享 
  
《中国医学创新》第17卷第8期(总第506期)2020年3月
经验交流Jingyanjiaoliu
理影响因素特点[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4(2):
示,失眠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
186-192.
效率、日间功能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而
[2]郑金枝.失眠患者中医体质辨析与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关系
催眠药物评分低于正常组(P<0.05);两组睡眠障
探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12):1428-1430.
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
[3]马心锋,王共强,叶群荣,等.基于多导睡眠监测失眠患者
失眠组自身对睡眠质量不满意,确实存在各种非躯
的心理因素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10):
体及环境因素引起失眠症状。失眠组LSIB总分低
6-8.
于正常组(P<0.05),表明失眠症患者对生活的满
[4]卢梅,郭俊霞,种小妮,等.原发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损
害及心理状况的临床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
意度要明显低于正常人,失眠症患者对目前的生活
(4):671-674.
不满意,未达到自身的期望值或多未来生活较为悲
[5]BirlingYoann,张锦花,汪卫东.失眠相关的心理因素研
[13]
观。有相关研究表明,失眠症患者的PSQI总评
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7,4(3):133-137.
分与LSIB评分为负相关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较
[6]杜宁.睡眠—觉醒障碍数据库的建立及失眠障碍患者相关因
差的睡眠质量对患者的生活、工作等方面造成困
素、神经心理特征分析和相关随访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
扰,幸福感下降,痛苦感加深,直接降低了对生活
大学,2016.
的满意度,同时生活、工作的困扰又加重了失眠,
[7]郝兴华,郭先菊,王艳,等.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健
[14-15]
康状况及心率变异性的关系[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6,
形成不良循环。
26(1):35-37.
相关研究表明失眠症患者均存在一定的心理问
[16][8]谢晨,赵娜,杨文佳,等.失眠的心理研究现状[J].长春中
题、心理健康情况较差。本研究在对两组心理健
医药大学学报,2015,31(6):1149-1152.
康症状自评分析发现,失眠症患者强迫症状、焦虑
[9]安保增.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失眠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
及抑郁因子突出明显,说明失眠症患者多伴有抑郁、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0):5-6.
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多与其自
[10]孟庆立,张福英,陈成雨,等.失眠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分
[17-19]
我追求高、敏感、谨慎、内心感知丰富有关。
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5,25(4):257.
同时失眠组患者SCL-90评分中人际关系敏感、躯[11]夏仲.68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心理特征分析[J].世界最新医
学信息文摘,2015,15(51):205-206.
体化及敌对因子评分也要高于正常组,其反映了患
[12]陈美玲.原发性失眠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的研究[D].
者存在人际关系差,存在疑病症状。以上多项心理
苏州:苏州大学,2015.
原因均有可能影响睡眠质量,而睡眠质量又容易加
[13]洪兰,周璇梓,梁秋语,等.基于MMPI的失眠患者相关心
重上述不良情绪,说明失眠的产生与加重与患者的
理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4,1(5):269-272.
基础个性有较大关系。
[14]贾燕燕,张红菊,张斌,等.原发性失眠患者神经心理及
积极的生活应对方式可以减少负面情绪的产
认知功能研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4,41
[20]
(4):301-304.
生,有利于心理健康。本研究中失眠症患者对
[15]刘军.60例失眠患者抑郁情况及心理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
生活的应付方式多为逃避、自责、幻想等消极的应
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36-38.
对方式,不能很好地处理生活中的事件。同时两组
[16]李玲,曾秀珍,周丽娜,等.女性失眠症患者心理健康状
的EPQ评分对比发现,失眠症患者多为不稳定个
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19,32(3):242-
性,面对生活不良事件及压力时具有焦虑、神经质
246.
的特性,不能很好地采取成熟的应对方式,情绪敏
[17]包淑芝,草要乐吐,包龙梅,等.失眠症与心理因素及其治
感脆弱。
疗中的注意事项[J].中国蒙医药(蒙),2018,13(2):80-
83.
综上所述,失眠症与患者的心理因素有极大的
[18]滑宏巨,张淑娟,雷冰冰,等.慢性失眠症病因及相关危险
相关性,对于失眠症的治疗应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因素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5):532-535.
进行对应的心理健康治疗,才能达到更理想的治疗
[19]葛旭玲.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失眠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外医
效果。
学研究,2018,16(22):65-67.
[20]杜辉,张良,张锦花,等.失眠症状与常见心理因素的相关
参考文献
性研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3):348-353.
[1]李亚莉,宁文雅,谭立文,等.不同临床亚型失眠患者的心
(收稿日期:2019-09-24)(本文编辑:田婧)
MedicalInnovationofChinaVol.17,No.8March,2020
-138-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