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5911902371704.pptx
2020-06-21 | 阅:  转:  |  分享 
  
临床中成药应用中医四诊——望诊(望神色)主讲教师:秦建设(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20.05?学习目标掌握神色异常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熟悉各
神色变化的区别了解望神色的的原理《难经》说“望而知之,谓之神”神神喜心魂怒肝魄悲肺神肾脾志恐意思失神少神假神神乱得神得神即有神,
是精气充盛的表现少神临床表现神志清楚,两目精彩,呼吸平稳,语言清晰,面色荣润,肌肉不削,动作自如,反应灵敏。失神假神临床意义神乱健
康的表现,或虽病而正气未伤得神即神气不足,是神气不旺的表现少神临床表现精神不振,两目乏神,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面色少华,肌肉松软,
动作迟缓,倦怠乏力。失神假神临床意义神乱脏腑功能减弱,虚证或恢复期患者得神即无神,是精神严重丧失的表现临床表现少神精神萎靡,面色无
华,两目晦暗,息微或喘,言语错乱,形体羸瘦,动作艰难,反映迟钝。精亏神衰失神邪盛神乱假神临床意义神乱正气大伤,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
得神即无神,是精神严重丧失的表现临床表现少神壮热烦躁,四肢抽搐;神昏谵语,撮空理线,循衣摸床;卒然昏倒,牙关紧闭,两手紧握。精亏
神衰失神邪盛神乱假神临床意义神乱邪气亢盛,气血逆乱的急性病人得神即本是久病重病患者,突然出现暂时性“好转”的虚假表现少神精神萎顿—
转佳似清(烦躁不安);面色晦暗—泛红如妆(颜色浮红);目光晦滞—目似光亮(转动不灵);久病卧床—忽思活动(不能自动);久不饮食—忽
欲进食(食而不多)。临床表现失神回光返照残灯复明假神临床意义神乱脏腑功能衰竭,死亡之征。得神即神志错乱失常少神精神错乱不发如常人
临床表现失神焦虑恐惧—脏躁或自卑狂躁不安—狂病淡漠痴呆—癫病,痴呆卒然昏倒—痫病假神神乱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常色(1
)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惊风证、肝病。如面色青黑或苍白淡青,多属阴寒内盛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属心血瘀阻,血行不畅;小儿高热,
面色青紫,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明显,是惊风先兆。(2)赤色主热证。实热证,满面通红;虚热证,仅两颧嫩红。面红如妆者,多为戴阳证
,是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上越所致。(3)黄色主湿证、脾虚证。如面色淡黄憔悴称为萎黄,多属脾胃气虚,营血不能上荣于面部所致面色发
黄而且虚浮,称为黄胖,多属脾虚失运,湿邪内停所致黄而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为湿热熏蒸所致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属阴黄,为寒湿郁阻所致
。(4)白色主虚寒证,血虚证。如面色?白而虚浮,多为阳气不足面色淡白而消瘦,多属营血亏损面色苍白,多属阳气虚脱,或失血过多。(5)
黑色主肾虚证、水饮证、寒证、痛证及瘀血证。面黑而焦干,多为肾精久耗,虚火灼阴目眶周围色黑,多见于肾虚水泛的水饮证面色青黑,且剧痛者
,多为寒凝瘀阻。小结:1.神色都是外在症状或体征,易受影响,要快速、准确、全面。2.神有五种,即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神志异常
。3.色有五种,即赤、白、黄、青、黑。赤色主热证谢谢!什么是神?中医基础理论中已学习过,神有二方面意识,一是广义之神,即指整个的
生命活动过程;二是狭义之神,即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大家都读过,这是中医“望而知之谓之神”的经典故事。为什么望
神就可测病呢?这是因为,神是脏腑功能正常的外在反映,其根本在心,与五脏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所以,通过望神,即可以了解精神意识活动状
态,又探查整体生命状态,还可以推测脏腑功能。根据机体神的表现,中医把神分成五种情况,即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神乱。得神,即有神,
即表现为神志清楚,两目精彩,呼吸平稳,语言清晰,面色荣润,肌肉不削,动作自如,反应灵敏。
献花(0)
+1
(本文系舟渔zy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