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14节 六经辨证阳明病辨证(上)
2020-06-28 | 阅:  转:  |  分享 
  
中医入门?《伤寒论》六经辨证之阳明病(胃家病)?上六经辨证——阳明(胃家病)上1、什么是阳明病?6、阳明实证7、阳明胃腑虚寒证2、阳明病的特
点8、阳明湿热发黄证3、阳明病形成的原因?4、阳明经表证9、阳明病的传变10、阳明的预后5、阳明热证1、什么是阳明病?阳明病是:医
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辨别疾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包括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6种阳明病包括:大肠、小肠、胃在内的整个胃肠系
统2、阳明病的特点阳明病是外感病病程中,邪入阳明经、腑(胃)、正邪斗争激烈,邪热亢盛,津伤化燥,成为了实证!所以:阳明病主要为里证
、热证、实证3、阳明病形成的原因?1、阳明经本经(足阳明胃经)被风寒邪气所伤,邪气循经入里化热2、太阳病或者少阳病误治3、太阴病引
发阳明病(太阴病后面课程会详说)4、阳明经表证阳明病也有表证,具体症状为:额头疼痛,面赤,目痛鼻干、夜卧不宁、发热恶寒无汗等;因为
阳明病的主要病位在肠胃,所以恶寒时间一般较短(一两日),所以平时见到的阳明表证也就不多。5、阳明热证(1)热在上焦:阳明经证误下,
邪热扰胸症见:心烦不得眠、心中懊恼治则:清热、宣郁方用:栀子豉汤5、阳明热证(2)热在中焦:主要是胃热弥漫、津气两伤症见:身热、多
汗、烦渴、脉浮滑或洪大治则:辛寒去热、益气生津方用: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5、阳明热证(3)热在下焦:主要是下焦阴伤,邪热与水相结症
见:脉浮、发热、口渴想喝水、小便不利治则:滋阴利水清热方用:猪苓汤谢谢观看THANKS记得关注、点赞、转发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9751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