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去年的树 教案
2020-08-02 | 阅:  转:  |  分享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去年的树》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的一篇童话故事,它是日本著名童话家新美南吉一篇广为流传的作品。它讲
述了一个凄美的友情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还答应明年春天回来还要给树唱歌。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
,树却不见了。她四处寻访,问了树根、门先生和小女孩。最后找到被火柴点燃的灯火,唱起了去年的那支歌。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蕴含着守诺言,
重情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文精神。文中角色鲜活感人,语言质朴,耐人寻味,平淡中透者深挚透明的美。学情分析:对于步入三年级的学生来
说要读通这篇课文并不困难,课文的语言非常质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在通俗易懂的语言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文道理,要读懂并不容易。在
教学中以鸟儿与树、树根、门先生和小女孩的几组对话为原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鸟儿和大树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从而激发他们爱护自然、
保护自然的情感。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2.联系课文展开想象,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分角色朗
读课文,读出鸟儿心情的变化,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3.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能和家人交流自己的感受。4.对“信守诺
言,珍爱友情”这一道理有所感悟,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展开想象,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读出鸟儿心情的变化。教学难点:对童话蕴含的“信守诺言,珍爱友情”这一道理有所感悟。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老师:多媒体课
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去年的树》。这是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新
美南吉创作的一篇非常广为流传的作品。(介绍作者)2.课题质疑:板书课题,齐读。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交流。二、初读课文,整体
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标记下来。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指导生字的练读。3.检查朗读情况,适时纠正发音等错误。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小组交流。5.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指导概括:鸟儿和大树是(),鸟儿天天给树()。冬天来临,鸟儿去
南方之前答应大树()。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来后却发现(),于是鸟儿(),最后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三、品读课文,研读对话(一)品
读第1-5自然段1.自由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找出体现鸟儿和树之间那种深厚友谊的句子。2.体会语句,交流感受(1)体会句子“鸟
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想象自己心目中的鸟儿给树唱歌的画面,添加提示语体会画面感:什么样的鸟儿、什么样
的树、在什么地方唱歌、什么时候唱歌。抓关键词“天天”,感受鸟儿和树的深厚友谊。提出质疑:作者为什么把开头写得如此平淡?老师:故事的
开头是这样写的。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多么美好的画面啊,一棵树、一只鸟儿、
一首歌,树高兴地听,鸟儿快乐地唱,多么美好啊。再一起读读这两句。?(学生齐读故事的开头)老师:想一想,鸟儿可能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
方给树唱歌?(学生积极回答)老师:哦,可能在树开心的时候唱,伤心的时候唱,在大森林里给树唱。考虑到了树的心情,很不错。还有别的可能
吗?(学生积极回答)老师:哦,你想到了唱歌的季节。你是从句中什么地方发现这种可能的?(学生回答)老师:对,天天,将这两个字圈画出来
。再次齐读开头,注意读出“天天”的感觉。(学生齐读故事的开头)师生:在春天,风和日丽,百花盛开,树抽新芽的日子——“鸟儿站在树枝上
,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在夏天,骄阳似火,晴空万里,树枝叶茂盛的日子——“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
听着鸟儿唱。”在秋天,瓜果飘香,树掉光了身上的叶子,伤心难过时——“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在清晨,
第一缕阳光照进森林时——“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在夏夜,月儿高悬,满天繁星时——“鸟儿站在树枝上,
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在风雨交加,鸟儿依偎着树时——“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它们一
起走过春,走过夏,迎着风,迎着雨,鸟儿依旧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依旧天天听着鸟儿唱。老师:从这两个“天天”,你体会到了什
么?(学生积极回答)老师:是啊,深厚!多么深厚的友谊啊,多么长情的陪伴啊,这是怎样的一对好朋友,怎样的鸟儿,怎样的树啊!我们想象中
的鸟儿和树是什么样的?老师:小巧玲珑、活泼可爱的鸟儿,真好,树呢?(学生积极回答)老师:哦,高大的、茂盛的树。森林里有千万棵树,而
我们的鸟儿却只为这一棵树唱歌,森林里也有千万只鸟,而我们的树只听这一只鸟儿唱歌。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我们再读读故事开头。(学生齐
读故事的开头)老师:故事的开头,写了树的高大、茂盛吗?写了鸟儿的小巧玲珑、活泼可爱吗?(学生回答)?老师:既没有写树的外貌,也没写
鸟儿的外貌,这样的开头生动吗?具体吗?(学生回答)老师:这样的开头,太过平淡了吧。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义呢?难道接下来他依旧写得如此
平淡吗?(2)体会鸟儿和树分别时的对话。分角色读对话,体会对话中鸟儿和树分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读出这种心情。自由找朋友读,男女生读
。(3)添加提示语再读对话,比较前后两次差异。再次提出质疑: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平淡?(4)比较句子“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
唱歌,请等着我吧!”“好的,我明年春天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体会关键词的重要性。(二)品读第6-16自然段1.冬去春又来
,想象鸟儿春天又来时,飞回来找自己好朋友树的心情,她会想些什么。2.出示鸟儿的三次问话,想象体会鸟儿寻找过程中的心情,她会想些什么
,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自由讨论交流。(1)“立在这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2)“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你知道吗?
”(3)“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任选一句自由练读,指名读。师生评议。3.小组分角色朗读鸟儿与树根、门先生、小女孩
的对话,老师读旁白。需要读出鸟儿越来越焦急的心情。4.在语句中添加有关心情或语气的提示语,再次分角色朗读课文,比较添加提示语前后,
朗读句子的感受,体会提示语对帮助理解人物心情和语句朗读的重要性。再次提出质疑:作者为什么把故事过程依旧写得如此平淡?(三)品读第1
7-19自然段1.自由朗读课文第17-19自然段,交流讨论读了这三个自然段后的疑问和体会。(1)小组交流讨论,提出质疑学生质疑
:“鸟儿为什么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为什么唱起去年唱过的歌?”“为什么唱完歌,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
儿才飞走?”“鸟儿看见了朋友,她会想些什么”……(2)多媒体展示关键性问题,交流讨论,想象说话:a.鸟儿终于看到自己的好朋友了,为
什么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会想些什么?b.鸟儿唱完了歌,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又会想些什么?2.教师总结:这两个“看”
字饱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恋啊!第一个“看”是在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之时,虽然只是用好朋友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睁大
眼睛,仿佛在说,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第二个“看”,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仿佛在说,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
这两个“看”字饱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和留恋,多么信守诺言、珍爱友情的鸟儿啊!3.解答疑惑:故事结尾,作者依旧写得很平淡,他这样平
淡的写法却给我们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我们想象中的鸟儿和树可以是可爱活泼、高大粗壮的,可以是艳丽漂亮、翠绿茂盛的,可以是很多很多。
鸟儿在寻找树的过程中,它的心情和想法也可以是不同的。鸟儿看着变成灯火的朋友,它心中的想法也不会是单一的。四、总结学法1.通过抓关键
词和对话,添加提示语等方法感悟鸟儿和树之间深厚的友谊和鸟儿信守承诺的品质。2.感受这篇童话的魅力所在——平淡的写法后创造的无限的想象空间。五、拓展延伸,作业设计1.面对这只美丽的鸟儿,面对这个美丽的童话,你想对这对好朋友说些什么呢?课后分享这个美丽的童话给你的朋友和家人,向他们述说你的想法。2.展开想象,编一编树与鸟儿这对好朋友曾经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或者将它们的故事改编成诗歌。去年的树六、板书设计:天天信守诺言珍爱友情树鸟儿平淡深厚树根门先生小女孩
献花(0)
+1
(本文系任三年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