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观测风》教学设计
2020-10-21 | 阅:  转:  |  分享 
  
《观测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科学探究目标学会自制简易小风旗。能用自
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科学态度目标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利用工具能使
对风的观测更准确。【教学重难点】重点:自制简易小风旗。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难点:观测风向【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制作小风旗材料——1块长约35厘米,宽20厘米的轻薄软布、1张长40厘米,宽6厘米的硬纸板、1个订书器;制作风向标的
材料——1根硬吸管、1张边长大约15厘米的硬纸板、大头针。教师准备:风向图、蒲福风力等级表、有关台风的视频。【教学过程】一、聚焦
1.谈话:我们怎样知道风的存在呢?让学生描述今天感受到的风。了解学生是通过什么来观察风的。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关于风的前概念,同时,
学生在描述过程中会意识到风不容易观测。2.聚焦: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观察风的方向和大小。二、探索1.列举风吹动风向袋、树枝、风旗的情
况(视频或图片),说一说这些风的特点。风的大小可以用风速来描述。2.教师出示自制的小风旗,介绍小风旗是用来测量风向与风速的简单装置
,为了可以随时测量风速,每个人都来做一面小风旗。每人用准备好的材料,按照教科书上的步骤自制小风旗。3.介绍用小风旗测风速的方法,让
学生举起小风旗,用嘴吹气,分别制造微风、大风,练习小风旗的使用。4.介绍用小风旗测风向的方法,教师出示“风向图”介绍用八个方位来描
述风向,强调“风吹来的方向表示风向”。5.带领学生到室外测风向与风速。教师带领学生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如远离楼房的操场中央,可将确定
好的方位用粉笔画在操场的地面上。学生在画有方位的地方进行测量并记录风向。如果在测量时,风旗的指向不是固定地指向一个方向,可指导学生
作2分钟的观察,看看在这期间,风旗指向在哪个方向的时间比较长,就把那个方向确定为此时的风向。观测风旗的情况,让学生用0、1、2来表
示当天的风速。看看他们的测量结果是否一致,达成一致后,将它记录在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室外观测风的活动,要注意先做好场地踏勘、分组等准
备工作。设计意图:观测风的活动必须在室外,实际观测更加复杂(因为风速和风向通常不稳定),教师通过细心地指导帮助学生完成观测任务。6
.利用视频、图片等简单介绍蒲福风力等级表。三、研讨学生汇报、交流怎样利用自制的风旗测量风向与风速,并说一说判断的理由,比较各组测得
的数据。比较通过观察地面物体判断风速和方向,与利用小风旗测定的不同,感受工具的作用。四、拓展幻灯片出示风向标的制作步骤,建议每个人
课后制作一个风向标。在使用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时应注意:第一,明确所在的方位是正确判断风向的基础。第二,风向的观测活动一定要在室外
空旷的地方进行。第三,比较风向标与小风旗在观测风时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制作风向标是适合学生的内容,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将制作风
向标作为了拓展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或另外安排一节课来制作。【板书设计】观测风风向风速(风吹来的方向)
(风的大小)北风北西东西风东风南风大风微风无风南【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本节课的活动记录只有一个内容:用不同的工具对当天的风向与风速进
行测量与记录。观测风向和风速,学生选择的第一件观测工具自然是自制风旗。当学生拿着自制风旗在室外进行观测时,应该要求学生及时记录观测
的结果。当然也可以选择风向袋、风向标等工具进行观测,还可以选择对红旗、树枝等物体进行观测,并把观测结果记录下来。最后需要学生对不同
观测方法进行小结性思考,结果都相同吗?希望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测量的情况进行回答。因为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测量地点可能不尽相同,所以会导致我们对风的大小和方向判断不完全相同。1
献花(0)
+1
(本文系一只小美丽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