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心理咨询师二、三级基础知识要点总结
2020-10-30 | 阅:  转:  |  分享 
  
二、三级基础知识要点总结

一、《基础心理学》

第一节绪论(心理的本质)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三节感觉、知觉和记忆

第四节思维、语言和想象

第五节意识与注意

第六节需要与动机

第七节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八节能力和人格(气质、性格)

第一节绪论(心理的本质)

一、定义

1、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学科,或叫边缘学科。

2、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动物的、儿童的、变态的心理现象不属于基础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但上述四种心理现象都属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原则

1、四个方面:认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需要和动机;情绪、情感和意志(意志是心理对行为的支配);能力和人格。

2、分类: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绪情感、意志。(知、情、意)。心理特性包括需要动机、能力、人格。如下图: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心理活动的动力(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世界观)

心理特性对实践活动的适宜性(能力)

人格特征(气质、性格)

(P295心理学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原则之一,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指的是知、情、意等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P296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也是从知、情、意等心理过程方面来分类描述的,包括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障碍等)

3、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速记:观察实验、调查个案)

三、人的心理的本质

人的心理(从功能上讲)是脑的机能,(从内容上讲)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观的现象,但并不是大脑活动的物质产品。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有思维功能,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人的心理也叫思维、意识、精神。

人的心理有主观性、能动性,是脑活动的结果,是客观世界在脑中的反映。心理反映的形式包括事物的形象、概念、体验、欲望和要求等。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来客观的研究人的心理。

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思维萌芽三个阶段。心理现象的产生以能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刺激做出反应为标志,或者说以形成条件反射为标志,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仅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植物或低等动物都有,但并不能说它们有心理现象。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

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是:人类有思维,能够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发展简史

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人们主要通过思辨、总结个人经验的方法。19纪中叶,开始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科学心理学诞生。

1、构造心理学(创始人:冯特,铁钦纳)

用内省实验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找出意识组成部分和它们联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意识,意识由哪些元素构成,而不管意识的来源、意义和作用。

2、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杜威、安吉尔)

在达尔文的进化论、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影响推动下产生,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因素,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和实际应用,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3、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

主张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间的规律。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认为查明了刺激和反应(S-R)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通过控制环境可以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心理学的刺激和平时的所说刺激意义有所不同,光线对眼睛在心理学上讲就是一种刺激。外界客观事物对人体感觉器官所发生的作用都叫刺激。

4、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德:魏特海默、克勒、科夫卡)(速记:维可可)

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墨(M.Wertheimer)于191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创立。格式塔在德文中意味着整体,又称为完形心理学。5、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分析被压抑的本能。主要包括五大理论(观点):潜意识论:意识、潜意识、前意识;

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动力学观点:发展观点:口欲期(0-1岁)、肛欲期(1-3岁)、生殖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生殖期(12岁以后);适应观点: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



二战以后,当代心理学理论出现整合趋势。

1、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

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认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本主义与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两大传统学派有明显分歧,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2、认知心理学

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3、生理心理学

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包括脑与行为的演化;脑的解剖与发展及其和行为的关系;认知、运动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等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神经过程和神经机制。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1、神经系统

由神经细胞即神经元组成,分为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树突接受外界刺激并转化成神经冲动,或者接受前一个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现将神经冲动传至细胞体。轴突将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到其他神经元。两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分叫突触。神经系统的灰色部位是树突和细胞体集中的地方,白色部位是轴突经过的地方。神经元分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三种,也叫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2、外周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是把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运动和内脏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结构。从解剖上看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从功能上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植物神经)系统。躯体神经是到达感觉和运动器官的神经,支配控制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分布在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肠胃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一般不受意识的支配,与情绪反应有密切关系。

3、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脊髓和脑。脑由脑干、间脑、小脑、端脑(大脑)组成。

脑干是脑的最古老的部分,包括延脑(延髓)、桥脑、中脑。从大脑两半球和身体两侧来的神经纤维,经延脑的椎体交叉向对侧传导,产生对侧传导和支配状况。延脑中还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又叫生命中枢。脑干上的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速记:延髓是脑与脊髓相连的部分,所以叫延髓。经过一座桥脑,到达中脑。整个组成脑干。)

间脑位于脑干之上。包括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丘脑是大脑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除嗅觉外,其它感觉器官来的神经元都要在丘脑换一个神经元,才能到达大脑)。下丘脑是大脑皮层下调节自主神经活动的中枢,调节内脏活动。

小脑的功能包括:保持躯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

端脑即大脑。被纵裂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外层为大脑皮层(大脑皮质、大脑灰质),内部是大脑白质,白质内有灰质核团,称为基底核。大脑半球的外侧面以沟和裂为界可以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额叶上靠近中央沟的回叫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顶叶上靠近中央沟的回叫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279题错了)

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结构是对称的,但其功能是不对称的。对大多数人惯用右手的人来说,左半球言语功能(概念、逻辑、数学)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功能(音乐、美术、情绪表达和识别等)占优势。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通过割裂脑的实验(切断胼胝体,即连接左右半球的神经纤维束)证明了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1860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了运动性言语中枢,患者左半球额叶损伤,右半球完好,导致运动性失语症,虽然发音器官没有毛病,也能听懂别人说话,能写字和阅读,但自己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二、内分泌系统与心理(不考)

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肾上腺、甲状腺、胸腺、胰腺、性腺等组成。



三、高级神经系统的反射学说

1、巴甫洛夫学说的概念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反馈是把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到神经中枢的过程。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的,与生俱来不学就会的,如吃食物流口水、光照使瞳孔收缩等。

条件反射需要通过模仿和学习形成。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如看见酸梅流口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叫操作性条件反射,或称工具条件反射。如马戏团的动物、大白学会走迷宫、大白在斯金纳箱里按压杠杆等(共同特点是都有操作或经过训练)。



2、几个基本规律

抑制:条件反射有时会受到抑制,包括外抑制、超限抑制(保护性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等。条件反射正在进行的时候突然出现的强烈刺激导致的抑制叫外抑制;刺激过强或工作时间过长导致的抑制叫超限抑制;不再对条件刺激进行强化而导致的抑制叫消退抑制。

扩散和集中:

相互诱导: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分为正诱导和负诱导(如废寝忘食时感觉不到饥饿),同时性主导和相继性诱导。

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动力定型。刺激形成固定的顺序,反应也跟着形成固定顺序。



第三节感觉、知觉和记忆

一、感觉

1、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种类:按刺激来源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温觉、冷觉、触觉、痛觉、压觉、振动觉。速记:温冷触痛压振动);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速记:饥饱渴憋性便痛累和恶心。)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能力强,感受性就越高。可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2、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是反比关系,感觉阈限低则感受性高,能感觉到很微弱的刺激。感觉阈限是一个范围,有下限和上限,下限上限之间的刺激都是可以引起感觉的范围。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3、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也叫绝对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绝对阈限越小,表示感受性越高。

4、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也叫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j.n.d。(共4个名称,说的是一个概念)差别阈限越小,说明差别感受性越高。

5、韦伯定律:1840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定律,即韦伯定律,即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公式为ΔI/I=K。ΔI是差别阈限,I是原来的刺激强度,K是韦伯常数。

6、费希纳定律:1860年,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发现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或者说刺激的物理强度按对数级增加时,所引起的心理强度按算术级增加。用公式表示为S=K.lgR。S是心理量,R是物理量,K是常数。因此,我们不能拿刺激的物理单位来代表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的单位。

三、感觉现象

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入芝兰之室,手放冷或热水、光适应、暗适应等)

对光适应:从暗处到亮处,开始光很强,后来不再刺眼。是在强光作用下,视觉感受性降低即视觉感受阈限提高的过程。光适应一两分钟即可完成。(柿子红质分解快合成慢)

对暗适应:从亮处到暗处,开始看不见,后来慢慢看见,视觉感受性提高即视觉感受阈限降低的过程。暗适应需要的时间长,一般30分钟左右。要保护对暗适应,就要设法不让视紫红质分解,办法就是带上红色的眼镜,红光能保护对暗适应。

2、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如灯灭了,眼睛里还有灯的形象;声音停止后,耳朵里还有余音萦绕。各种感觉器官都能产生感觉后像。可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正后像的后像性质和刺激物性质相同;负后像的后像性质与刺激物性质相反。彩色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正后像和负后像可以相互转换,后像持续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3、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糖更甜;黑背景上的灰显得更亮,而白背景上的灰显得暗,所以黑色纸上的灰比白色纸上的灰暗;彩色对比时产生补色,如红花还要绿叶配。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相继对比。各种感觉器官都可以发生感觉对比。

4、联觉: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如看到红色感觉温暖;听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觉得灯光也在闪动;冰箱用白色等。



四、各种感觉

共九大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平衡觉、运动觉、内脏感觉和痛觉;

1、视觉: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也叫光波。

器官:视觉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明视觉器官)和杆体细胞(暗视觉器官)。锥体细胞呈圆锥状,集中在视网膜的中央窝及其附近,在强光下起作用,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

特性:彩色的特性包括:色调、明度、饱和度。色调取决于光的波长,明度取决于光波的物理强度,饱和度取决于彩色中灰色所占的比例。灰色是非彩色,没有色调,其饱和度为0,只有明度这一种特性。彩色中灰的比例越大饱和度越小,反之饱和度越大。

混合:两种或多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一种新的颜色,叫颜色混合。包括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在色光混合中,混合后变灰的两种颜色叫互补色。

异常:分辨颜色有困难或不能分辨颜色。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三种。红绿色盲者看不见红和绿,把光谱上的红绿看成不同明度的灰。色觉异常的人自己觉察不到,不经科学鉴定他自己不见得知道自己有色觉缺陷,别人也难以发现,他们对明度敏感,在儿童期就自然地完成了通过明度来说出颜色。色觉异常大部分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遗传途径是:外祖父->妈妈->男孩;外祖父+色盲爸爸->女孩。(速记:根在姥爷身上,姥爷可通过妈妈传给外孙,还可通过色盲爸爸传给外孙女。色盲爸爸当姥爷后,他的外孙又会是色盲。)女性色盲仅占男性的1/10。



2、听觉:听觉的适宜刺激是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也叫声波。

人在听阈范围内对1000-4000赫兹的声音感受性(最敏感)和耐受性比较高。老年人首先丧失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年龄增长,丧失范围逐渐从高频向低频方向发展。听觉掩蔽是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听觉疲劳是声音强度太大或作用时间太长,引起听觉感受性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的现象。如果听觉疲劳不断积累,长期得不到恢复,将会导致职业性耳聋或永久性听力丧失。

器官:包括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组成。听觉的感受器是内耳中的科蒂氏器官,是听觉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它将空气振动转变为神经冲动,传至颞上回和颞中回,引起听觉。

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愈大,声音越响;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噪音不仅由声音的物理性质决定,而且也取决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人们不愿听的,并对造成消极影响的声音均可视为心理上的噪音。



3、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感受器是鼻腔上部黏膜上的嗅细胞。

4、味觉:最基本的味觉是酸、甜、苦、咸。适宜刺激是能溶解、有味道的物质。感受器是舌面、上鄂上面的味蕾。

5、皮肤感觉:皮肤上能分辨出来的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速记:温冷触痛压振动)表示触觉灵敏度的指标叫两点阈;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

6、平衡觉:又叫静觉,感受器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包括耳石和三个半规管,反映了人体的姿势和地心引力的关系。

7、运动觉:又叫动觉,反映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其感受器分成在肌肉、筋腱和关节中,分别叫肌梭、腱梭和关节小体。

8、内脏感觉:又叫机体觉,包括饥饿、饱胀、渴、窒息、疲劳、便意、性、痛等感觉(速记:饥饱渴憋性便累痛和恶心)。内脏感觉性质比较模糊,定位也不准确,所以又叫“黑暗”感觉。痛觉还具有放射的性质,如心绞痛时会觉得肩胛骨疼。当各种内脏器官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感觉,异常或病变时才会有感觉。

9、痛觉:有机体受到伤害时产生的感觉。痛觉没有适宜刺激。痛觉遍布全身所有组织中,虽痛苦但对有机体具有保护性作用,所以具有生物学意义。痛觉难于适应。人们之间痛觉的感受性有很大的差别,主要与一个人对疼的认识、态度、性格、意志特点有关。

五、知觉概述

1、定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与感觉的区别是:感觉是单一感官活动的结果,反映物体个别属性,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是各种感官协同活动的结果,认识物体的整体,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知识和经验越丰富,对物体的适应越完善和全面。联系:知觉和感觉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2、基本特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整体性是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特性。选择性,如花瓶人脸的两可图形。恒常性,大小、形状、颜色、明度、运动均有,如一个人离我无论远近我都觉得他高矮没有变化、石灰在暗处也觉得比明处的煤块亮、桔黄色的灯照射的白纸看起来还是白色等。理解性,“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

六、知觉种类:四大知觉:空间、时间、运动、错觉(时空运错)

1、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距离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又叫远近知觉、深度知觉、立体知觉)。

方位知觉判断可以以自身或双耳为参照,利用双耳最容易判断的方位是左右。

距离知觉判断依据有三个:一是肌肉运动线索:眼睛的调节作用、双眼视轴辐合;二是单眼线索:对象重叠、线条透视(铁轨交叉)、空气透视、明暗阴影、运动视差;三是双眼线索:两眼瞳距大约为65毫米,看同一物体时在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两个略有差异的视像叫双眼视差,是形成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线索。立体电影、立体摄影即利用了双眼视差原理。

2、时间知觉: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人对时间的估计可以借助计时器、日出日落昼夜交替、一年四季、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影响时间估计准确性的因素包括感觉器官、要估计时间的长短、活动内容的多少、对所发生事件的态度和情绪。准确度上听觉最高、视觉最低、触觉居中。机体生理变化的节律会引起人的行为活动也表现出一定的节律,给人提供判断时间的信息,叫生物节律,也叫生物钟。

3、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包括真动;似动(动景、Φ现象),如电影、霓虹灯的动感、建筑物轮廓装饰灯的效果等;诱导运动,如月亮从云彩中钻出来;自主运动,如紧盯屏幕上的光点。似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都是视觉的错觉运动,都是把不动的东西看成是动的,(337题答案错误)

4、错觉: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往往带有固定倾向。只要具备了相应条件,错觉一定会产生,主观努力无法克服,所有的人都是一致的,没有例外。每种错觉的产生都有它特殊的原因,不可能用某些原因来解释所有的错觉。

错觉的种类包括线条长短、线条方向、面积大小等。不同感觉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产生错觉,如形重错觉(两个大小不同但质量相同的盒子,拿起后会觉得大的轻)、视听错觉(老师讲课的声音从扩音器传出,但仍被认为是从讲台传出)。错觉有时会带来消极影响,如飞行员的倒飞错觉。

七、记忆及记忆过程

1、定义: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应。过去的经验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操作过的动作等。

2、种类

按内容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速记:情景+语义+形象+动作+情绪;可以联想话剧排演现场:在特定情景(布景)和语义(台词)下,人物形象(演员)的动作和情绪)。语义记忆指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按意识到否:外显记忆、内隐记忆。外显记忆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影响,叫内隐记忆,又称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按能否陈述: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可用语言传授并一次性获得,但需要意识的参与才能提取。程序性记忆需要多次识记,利用时往往不需要意识参与,主要包括对知识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按时间方式:瞬时记忆(1")、短时记忆(1ˊ)、长时记忆。瞬时记忆容量较大;短时记忆容量7±2,也称记忆广度;(与注意广度一致)。在短时记忆里,对语言文字材料记的是声音,即听觉记忆,对非语言文字材料记的是形象。长时记忆种类和数量的容量都是无限的。

3、过程

识记-保持-回忆(再现)-再认。知识经验的学习和取得过程叫识记;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从大脑中提取的过程包括回忆(再现)和再认。回忆也叫再现,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也是对其的检验,并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不能回忆但重现时有熟悉感并确认接触过的过程叫再认,如学生回答选择题。

4、遗忘、规律、原因

定义: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错误的回忆再认。

保持(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对记忆和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保持曲线说明,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随时间推移呈负加速形。所以要及时复习,才能事半功倍。

原因:自然衰退或干扰。干扰分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则相反。

系列位置效应: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产生的影响。系列开头和末尾的材料比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分别叫首因效应(首位效应)和近因效应(新近效应)。(千万注意,没有开头效应和末位、末尾效应这样的说法)



第四节思维、言语及想象

一、思维概述

1、定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2、特征:作为一种反映形式,思维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概括性。间接性指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没有直接作用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加以认识,从已知推出未知。如早上看到皑皑白雪就判断昨晚下雪了;通过实验认识原子核内部结构;预报日食、月食和天气等。概括性指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认识;或者是说把事物的特性抽取出来,加以分类并用词标示出来。概念的形成就是概括性认识的结果,以词的形式来表现,如树的概念。人们可借助于概念支认识那些还没有认识的事物。正因为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人的认识才具有了超脱现实的性质。

3、操作过程

思维操作的基本形式是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二、思维种类

1、按形态: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词的思维或逻辑思维)、动作思维。(速记:两只大象玩皮球的思维形态)动作思维如儿童垒积木;形象思维如画家作画;抽象思维:以词为中介来反映现实,是思维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人的思维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

2、按方向:辐合思维(求同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合思维按照已知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如用公式解题,调试家电;发散思维指按不同方向探索问题答案。

3、按创造性: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三、概念形成与问题解决

1、概念形成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以词来标示和记载。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也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每个概念都有内涵、外延。内涵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指概念所包含的范围,即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内涵越深,包含属性越多,外延就越窄。内涵和外延之间是相反关系。

概念形成也叫概念掌握,指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2、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人工概念是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是认知心理学家在实验室里用来进行概念形成研究的实验材料。

3、问题解决影响因素:迁移、原型启发、定势。迁移指已有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分正迁移、负迁移两类。学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摩托车(学会普通心理学有助于学习其它心理学)叫正迁移,但会影响学三轮车,叫负迁移。原型启发指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如瓦特发明蒸汽机、鲁班发明锯子、牛顿万有引力、阿基米德浮力定律等。定势指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对活动产生影响。如一大一小同样重的两个盒子,掂起来觉得大的轻。老师对印象好的同学阅卷时不自觉多加分;13放在字母中会读成B等。



四、语言和言语

1、语言言语

语言以语音或文字为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对象;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对象。言语活动离不开语言。(天底下最大的实话,题目中竟也有,无语。)

2、言语形式:外部言语(用来交际)、内部言语(不用来交际)



对话言语:交往中的言语

口头言语

外部言语独白言语:如演讲、报告、讲课

言语书面言语

内部言语:隐蔽性、缩减性、速度快。用于支持思维活动,不出声。



3、中枢机制

言语活动包括听、说、读、写等形式,大脑皮层上有相应皮质部位参与。言语中枢受到损伤后会造成以下四种症状:

中枢 病症 时间 发现者 症状 运动性言语中枢

(布洛卡中枢) 表达性失语症 1860 布洛卡 发音器官没有毛病,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能写字,认字,但自己说话困难迟钝,费力不连贯(只要说话困难即运动性言语中枢问题) 听觉性言语中枢 接受性失语症 1874 威尔尼克 颞上回损伤,仍能听到声音,却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词也失去了理解的能力

(能听到却理解不了,即听觉性) 视觉性言语中枢 失读症 能看到字词,但不能理解含义 书写中枢 失写症 运动机能正常,但不能写字、绘画 五、表象和想象

1、定义: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是形象记忆,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表象的可操作性指表象的形象在头脑里可以放大、缩小、翻转,使表象可以成为想象的素材。想象来源于表象,是运用已有的表象(或者说以表象为素材),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具有创造性,是思维活动。作家、画家、音乐家的创作都是想象活动。表象属于记忆范畴,想象属于思维范畴。

2、想象种类

按是否有意识、有目的,分为无意想象、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

有意想象是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影响下,有意识的想象,分为创造想象(作家、画家、音乐家、设计师)、再造想象(读者看到文学作品后头脑中产生的人物形象)和幻想(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不是对过去的回忆。科学幻想和理想都积极的幻想)。



第五节意识和注意

一、意识

1、定义

意识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的根本区别,是物质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也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包括对外界事物和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如知觉、思维、情感和欲望,也包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

无意识是相对意识而言的,指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既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如听而不闻),也包括无意识的行为,即无需意识控制的行为(如骑自行车)。

2、不同意识状态

睡眠:大脑安静和休息时α波(8-13Hz);清醒和警觉状态β波(14-30Hz);睡眠时θ和δ波。根据脑电波的变化,睡眠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0分钟)+第二阶段(20分钟,睡眠锭)+第三阶段(40分钟)+深度阶段(20分钟,δ波),之后进入快速动眼睡眠阶段(5-10分钟),开始出现梦境和类似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眼球快速上下左右移动。睡眠周期不断循环,快速眼动阶段的时间越来越长。

梦:特点包括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等。梦境的不连续性是最主要特点。梦剥夺实验证明:①做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②人人睡梦都做梦,③且一夜不只做一次梦,④做梦并不妨碍人的休息和身体健康。

教材P58:睡眠和梦是两种特殊的意识状态。但它们到底属于意识还是无意识?题378



二、注意

1、定义

注意是心理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活动的特点、心理过程的状态,而不是心理过程,它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任何属性。

2、种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就能维持。如专心听课时门被撞开,不由去看。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才能维持。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原来的有意注意转化为无意注意。如骑自行车。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可以相互转化。

3、特征

注意广度(注意范围):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了把握的对象的数量。简单任务下,注意广度大约是7±2,即5-9个项目。(与记忆广度一致)

稳定性:对选择的对象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与稳定性相反的是注意的分散,即分心,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对象吸引过去。注意的起伏(动摇)指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是一种人人都有的普遍存在的现象,由生理过程的周期性变化引起。

注意转移:由于任务变化,注意从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与分散不同,转移是根据任务要求而变化。

注意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条件是其中一些活动必须是非常熟练的,同时活动之间有内在联系。如边听讲边做笔记、边拉边唱等。不能在同一感觉通道内完成,或者说不能用同一心理操作完成,如很难一手画方,一手画圆。



第六节需要和动机

一、需要

1、定义: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的欲求。①需要都有对象,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②人的需要受社会的制约,带有社会性。③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④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2、种类:

按产生角度分:自然需要、社会需要。自然需要(生理需要、生物需要),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与有机体的生存和种族延续有关,如饮食、休息、求偶;社会需要(获得性需要)是反映社会要求而产生的需要,如求知、成就、交往。

按需要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二、动机

1、定义: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2、产生: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诱因指能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在诱因的作用下,即使机体内部没有推动平衡,也会引起活动的动机。情绪也有动机的作用。

3、种类

按产生根源: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或叫(内)驱力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社会性动机以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动机。兴趣爱好是社会性动机。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的品质包括:倾向性、广阔性、持久性、效能。爱好指人的兴趣指向了某种活动而非对某种对象的认识。

按能否意识到活动目的:有意识动机、无意识动机。能意识到自己活动目的的动机叫有意识动机;没有清楚地意识到活动目的的动机叫无意识动机。定势往往是一种无意识动机。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①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对推动个体行为、活动都能发挥作用。②外在动机只有在不损害内在动机的条件下才是积极的。③个体的活动如果只靠外部奖励推动的话,会有损内在动机。

三、需要层次理论

1968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

1、需要的层次: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安全需要指人对安全、秩序、稳定及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爱和归属需要指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及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自我实现境界只有少的数人能达到。

2、层次关系: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越早,需要力量强,关系个体生存,又叫缺失性需要;高层次需要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又叫生长需要。“衣食足而知荣辱”说明需要具有层次性。(下面三个是缺失性需要,包括爱和归属;上面两个是生长需要)。

第七节情绪、情感和意志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1、定义

感情: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感情发生和反映的过程叫情绪,这一过程中的体验叫情感。所以说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情感是不同于认识过程的一种心理过程。

2、与认识活动相比:①反映内容: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认识过程是对事物本身的认识。②反映形式:情绪情感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内心体验;认识以形象或概念反映外界事物③外在表现:情绪情感有外部表现形式即表情;④生理表现:情绪情感会引起一定的生理上的变化。

3、区别联系:①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受。②情绪动物和人都适用,情感只适用于人;③情绪具有情景性和易变性,伴随着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表现。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更为深刻,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联系是情感要通过情绪来表现,并能制约情绪的表现方式。

4、功能:信号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适应功能(调整了顺序,更方便记忆)

信号功能: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动机功能:情绪和情感构成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

组织功能:对其他活动具有组织的功能,表现在,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协调和促进的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瓦解和破坏的作用。

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生存、发展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

5、表情:指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包括①面部表情、②动作表情、③言语表情。

①表情既有先天的,不学而会的性质,②又有通过后天模仿、学习获得的性质。③全人类都相同的是先天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是学习得来的。

二、两极性和变化维度

1、两极性:情绪和情感的变化有不同的维度,每一维度上的变化都具有对立的两极,即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状态。如有爱就有恨,有紧张就有轻松,有激动就有平静。

2、变化维度(动力、紧张、激动、强度)

动力性:增力--减力;激动度:激动--平静;

强度:强--弱;紧张度:紧张--轻松

三、种类

1、按生物进化分:基本情绪、复合情绪。基本情绪包括喜、怒、哀、惧;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不学而会的,又叫原始情绪。

2、心境、激情和应激

按情绪状态,也就是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长短,(速记)可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的状态,通常叫做心情。①强度较小但持续时间比较长,②往往由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引起,有某种原因但人们常常意识不到,③对人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④心境并不是针对某一事件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事件,让其都具有当时心境的性质。如心情愉快时风含情水含笑。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①强度大但持续时间短,②往往由重大或突发事件或激烈意向冲突引起。③会激发出人的意想不到的潜能的发挥,④但也会使人的认识范围变窄,分析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行为可能失控。(这就是热恋中的人会变傻的原因,也是愤怒时不要做重大决定的原因呵。)

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个体对应激事件做出的反应叫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引起应激反应的事物叫应激源。强烈而持久的应激反应会①损害人的工作效能,②造成对许多疾病或障碍的易感状态。

应对应激的办法很多:①重新评价应激源以调整自己的情绪,②采取饮酒、听音乐、体育活动,③调用社会资源包括寻求亲友安慰帮助等,④集中精力解决或不具备条件时回避。

3、高级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还有宗教情感、母爱等。



四、意志

1、定义:意志是①有意识地确立目的,②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行动,③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只有有目的、并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即受意志支配的行动,才是意志行动。

2、基本阶段:准备阶段、执行阶段

准备阶段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双重趋避式

双趋式冲突:两个目标都有吸引力,都想得到但不能同时获得。如“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双避式冲突:两个目标都想避开,但只能避一个。如存钱怕贬值,花钱无东本可买。

趋避式冲突:想获得一个目标,它对自己既有利又有弊。想吃糖又怕胖。想考好学校又怕报名人太多。

双重趋避式冲突:有多个目标,每一个对自己都有利有弊。如两种工作。春运回家买票等。

3、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速记:剪子果子的品质)

自觉性:对行动目的有深刻认识,能自觉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相反的是受暗示性、武断行事。

果断性: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相反是优柔寡断、鲁莽草率。(带断字)

坚韧性(毅力、顽强性):指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相反是虎头蛇尾、执拗。(速记:用蛇串联)

自制性(自制力、意志力):(速记:三制)善于管理控制自己情绪行动的能力。相反是怯懦、任性。



第八节能力、人格(气质、性格)

一、能力

1、定义: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如音乐能力、美术能力等。智力是①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②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等。在组成智力的各种因素中,③思维力是支柱和核心,它代表着智力发展的水平。正常的智力是从事任何一种实践活动的基本条件。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概括,技能是完成活动的动作方式和系统,通过练习而获得和巩固。

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能力①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决定所能达到的水平,②决定方向、速度、巩固程度。③在些过程中,能力也得到发展。按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为能力、才能和天才。

3、分类

按能力的结构:一般能力(智力)、特殊能力

按先天禀赋和社会文化因素关系:液体能力、晶体能力。

液体能力,又叫液体智力,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取决于个人的禀赋。受教育和文化的影响较少,与年龄有密切关系,20岁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晶体能力,又叫晶体智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在人的一生中,晶体能力一直在发展,只是25岁之后,其发展速度渐趋平缓。

按涉及领域: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按创造程度: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创造能力。

4、个体差异:发展水平差异、能力类型差异、发展早晚差异

发展水平差异特点是个体差异呈正态分布,两头人数少,中间人数多。类型差异包括感知能力、想象力及特殊能力方面的差异。发展早晚差异原因可能是①早期没有得到良好的受教育和发展的机会;②早期生活道路比较坎坷;③成果的创造需要长期准备积累。

5、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主要指一个人的素质,或叫天赋,即一个人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他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构造和机能的特点。素质①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②决定了能力发展的速度;③决定了能力发展可能的范围。

环境教育因素:包括儿童正常发育的物质条件、家庭、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在遗传的基础上,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

相互关系:遗传决定能力发展的范围或限度,环境决定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遗传潜势好的环境对他的影响大,遗传潜势差的环境对他的影响小。

二、人格

1、定义: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包括人的气质和性格。

2、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整体性指包含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具有整体的风貌。功能性指外界环境刺激通过人格的中介起作用,即人格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调节的功能。稳定性指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但在一生中也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430题缺D)。



三、气质

1、定义: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相当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2500多年前,古希腊医生、哲学家希波克拉底将人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体质类型。

2、特性:①感受性和耐受性、②反应的敏捷性、③可塑性、④情绪的兴奋性、⑤指向性。感受性和耐受性是神经过程强度的外在表现,敏捷性和可塑性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外在表现,兴奋性是神经过程平衡性的外在表现。神经过程强的人感受性低、耐受性高,能经受较强的刺激,坚持长时间工作而不疲劳。神经过程弱的人感受性高、耐受性低,不能长时间工作,容易疲劳。

3、类型学说:体液说、体型说、血型说、激素说

4、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巴甫洛夫指出,高级神经活动的两种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它们又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由两种基本神经过程的三个特性的不同组合构成。四种最基本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即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



表1-1神经过程的特性、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气质类型 强度 平衡性 灵活性 强 不平衡 兴奋型 胆汁质 强 平衡 灵活 活泼型 多血质 强 平衡 不灵活 安静型 黏液质 弱 抑制型 抑郁质

5、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胆汁质,强但不平衡;多血质,强、平衡且灵活;黏液质,强、平衡但不灵活;抑郁质,弱,兴奋过程更弱。(速记:弱型即抑郁质;其它三个均是强型的,而胆汁质是不平衡型的,灵活性指的是兴奋和抑制转化的难易程度,黏液质一定是不灵活的,多血质是灵活的。总之,见到弱即抑郁质,灵活即多血质,不灵活即黏液质,不平衡即胆汁质。)还有每种类型的详细特点。不再具体描述,P86。

6、如何看待气质类型:气质类型是由神经过程的特点决定的,主要是先天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没有好坏之分,影响工作效率但不决定成就高低,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



四、性格

1、定义: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性格①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②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的意义,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③气质多体现人格的生物属性,而性格多体现人格的社会属性,④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差异。

态度是一个人对人、物或思想观念的一种反应倾向性,在后天生活中习得,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三个因素组成。(ABC模型,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的重点。)

2、结构

静态结构:态度特征(核心)、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态度特征指一个人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关系的性格特征,即他对社会、对集体、对工作、对劳动、对他人及对自己的态度的性格特征。意志特征可从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上来考察。(对意志的复习)情绪特征表现在情绪对他的活动的影响上,及他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理智特征表现在认知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依存性、想象中的现实性、思维活动的精确性。

动态结构:①态度特征是性格的核心特征,决定了性格的其他特征。②其中对社会、对集体的态度又是最为重要的态度。③各种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组合,在不同的场合下会显露出不同侧面。应从性格结构几个方面的联系上和不同的生活情景中来考察性格。



五、人格结构理论

1、动力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①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次,②是人的原始的无意识本能,特别是性本能组成的能量系统,③包括人的各种生理需要。④遵循快乐的原则,寻求直接的满足。

超我①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②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③起着抑制本我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以及追求完善境界的作用。④遵循道德的原则,是道德化了的自我。

自我①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次,②是在本我的冲动与实现本我的环境条件之间的冲突中逐渐发展起来的。③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着调节的作用。④遵循现实性的原则。

2、类型理论:荣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内向型、外向型)

3、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特、人格五因素模型

G.W.奥尔波特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认为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评价人格的基本单位。(后两句书上没找到)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个人特质。把个人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卡特尔找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据此编制了“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艾森特把许多人格特质归结到内外倾、神经质、精神质三个基本维度上。

二、《社会心理学》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是以他人的存在和他人的合作为条件的。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影响的科学,研究社会对心理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关注社会影响既是个体生存所必须,也是许多人的兴趣所在。某种意义上说,人人都是业余的社会心理学家。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社会化、角色身份与自我

第三节社会知觉、印象与归因

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5种动机、4种情绪)

第五节态度形成(ABC)与态度转变(4因素、3理论)

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吸引、互动)

第七节社会影响(从众、促进懈怠、模仿暗示感染)

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一节概述

对社会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学科有: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哲学。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一、定义和研究范围

1、定义

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192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1925年,社会学家艾尔乌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

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2、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

1936年,德国心理学家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提出社会行为公式:B=f(P,E)。其中,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情境。含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认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3、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指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有关,还与其过去的经验及其人格特征有密切的关系。

4、研究范围(4个层面)

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

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二、社会心理学简史

1976年,美国学者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哲学思辨(启蒙期)、经验描述(形成期)、实证分析(确立期)三个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经验描述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起到了直接的催生作用,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独孤)、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实证分析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特点是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使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的两位先驱是美国学者特里普力特和德国学者莫德。(人名速记:TMD)态度测量领域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是瑟斯顿和李科特。(人名速记:涩李)二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是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社会行为的方方面面;二是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很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行为;三是开始重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1、主要原则

价值中立原则:秉承价值中立的立场,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使研究客观公正。但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系统性原则:把研究对象纳入系统,并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研究。

伦理原则: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或被试者,注意不良刺激所产生的后果,尽量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主要守则:制定计划要评估道德可接受性、说明情况征得被试同意、采取保护措施、对资料保密、不建立工作外的其他关系等。

2、主要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档案法(速记:观察实验,调查档案)

观察法:通过感官或借助仪器搜集资料的方法。分自然观察、参与观察。自然观察是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提供“类别”及“数量”的信息,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自然观察是所有研究方法的基础。参与观察是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观察者通常要隐瞒自己的身份,作为被观察者群体中的一员进行观察,并应尽量减少相互作用造成的负面影响。参与观察可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

调查法:也称询问法。分为口头调查(访谈)和纸笔调查(问卷)。(1)访谈法:是一种直接搜集资料的研究方法,是访谈者与被访者双方互相影响的过程。不是普通的聊天,要取得成功,访谈者必须创造相互信任的氛围,取得被访者的积极配合。(2)问卷法:问卷一般由七个部分组成,包括(速记:2+2+3)题目+前言、指导语+结束语、问题及备选答案+人口学数据的记录+计算机编码。特点一是标准化程度高,严格按一定程序进行,确保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二是收效快,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主要原则包括:目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非歧义性原则(避免出现歧义)、非暗示性原则(避免暗示与诱导)、适度规模原则(尽量针对特定主题,不要牵涉面太广)。

档案法: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的资料(过去的和现在的),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方法。优点是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小,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数据的难度大。心理咨询过程中,常需要追溯求助者的个人既往史,考察求助者的成长报告,属于档案法的应用。

3、研究结果

存在“生态学效度”,不能任意推广到现实情境中,学习理论时,要把握其局限和适用范围,20世纪70年代“社会心理学危机”,是因其研究绪论解释力较弱。

四、主要理论流派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价值体现:能帮助提高人类认识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1、社会学习论

试图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起源于行为主义,提出者班杜拉(社会学习论代表人物),认为学习过程有三种机制,联想、强化与模仿。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个体通过对他人学习行为与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模式,或对已有的行为模式加以修正。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2、社会交换论

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的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其基本观点包括五个命题:成功命题(得到奖赏则重复行为,奖赏越多频率越高)、刺激命题(相同刺激引起相同或相似行为)、价值命题(结果越有价值,重复可能性越高)、剥夺-满足命题(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其价值越小)、侵犯-赞同(没得到奖赏或受到惩罚,侵犯;得到奖赏或受到处罚,赞同)命题。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规则,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是扩大满意度、减小不满意度,每个人都企图在交换中获得最大收益和减少代价。布劳发展了社会交换论,认为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人们的自愿活动。

3、符号互动论

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等,甚至个体的动作和姿势)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詹姆士和米德。基本假设是: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存在于事物自身;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4、精神分析论

主要概念包括:意识与潜意识、力比多(性本能)、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生本能与死本能、人格结构。

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

新精神分析学家包括霍妮、沙利文、弗罗姆、艾里克森等(不包括荣格)。霍妮批评“力比多”说,认为行为与人格发展的动力不是本能驱力,行为是个体对环境的反应,人格由环境和教育决定,认为后天因素在神经症和精神病的病因中起主要作用,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异是文化因素决定的。沙利文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第二节社会化、角色身份与自我

一、社会化

公元前328年,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涉及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个体成为合格社会成员。包括早期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指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如劳动教养制度)。

基本条件包括:较长的生活依附期和较好的遗传素质。

社会化的载体包括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影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参照群体(同伴群体)。

社会化的类型包括语言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家庭影响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性别期待、性别认同、性别模仿。

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往往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性别角色社会化,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道德社会化表现在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方面。爱国意识的发展培养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连续的阶段:国家形象阶段、抽象国家观念阶段、国家组织系统阶段。(速记:形象、抽象、组织)



二、社会角色与身份

1、定义: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2、分类:先赋角色(父母)和成就角色(老师);规定性角色(公务员、军警)和开放性角色(朋友);功利型角色(银行家、企业家、商人)和表现型角色(学者、教授);自觉角色(演员)和不自觉角色(性别)。教师分别属于成就角色、规定性角色、表现角色。

3、扮演:角色扮演过程包含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

4、角色失调:包括角色不清(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角色冲突(角色间冲突:同一主体内,两个或以上的角色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如老师权威角色和学生朋友角色间的冲突;角色内冲突:人们对同一角色的不同期待所引起的冲突,如对老师的社会角色,国家和家长分别期待提高学生素质和升学率所造成的冲突)、角色中断(角色扮演中途间断)、角色失败(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如官员渎职下台)

5、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和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社会地位决定的是地位身份,相对稳定,是身份的主体;处境地位决定的是处境身份,易变。身份由角色构成。特点包括稳定性、主观性、多重性、客观性、契约性。(速记:暗石透春绿;吻猪多可气)

三、自我与自尊

1、定义:自我(自我意识、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注意不要与自尊的概念混淆,自尊是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主我是主动的自我,是认识的主体;客我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与信念;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2、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

3、功能: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

4、自我概念的形成发展经历三个阶段:从生理自我(8个月-3岁)到社会自我(3岁-13、4岁),最后、到心理自我(青春期-成年)。(速记:最后是心理自我)



5、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每一个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6、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自尊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二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

7、1890年,詹姆士在《心理学原理》提出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该公式说明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8、影响自尊的因素包括:家庭中的亲子关系;行为表现的反馈;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地进行社会比较。

第三节社会知觉、印象与归因

作用个体的信息分为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由此形成的知觉分别是物知觉和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

1、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及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和群体的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过程和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社会知觉中的“知觉”还包括判断、推理与解释,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有所不同,社会知觉过程实际上是社会认知过程。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认知者的经验、动机与兴趣、情绪。

2、所谓图式,是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个体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性的认识,称为自我图式。个体会在此基础上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图式的主要作用包括:影响注意对象的选择(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处于注意的中心)、影响记忆(记住的是对他有意义的或是以前知道的东西)、影响自我知觉、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社会知觉时,图式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的作用。

二、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1、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一般会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其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

2、印象形成效应

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第一印象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

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经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疑问,首因与近因相比,哪个更大?)一般说来,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容易出现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表明,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

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一般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的。

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能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作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3、信息整合模式

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个体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总体印象。信息整合模式包括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中心品质模式。

加法模式: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会的总和。

平均模式:形成总体印象时,将各种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

加权平均模式:形成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还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不是依据简单平均分数,而是依据加权平均分数。(第79题权重的概念教材没出现)。

中心品质模式:形成总体印象时,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



4、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也称印象控制或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式支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期待。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人际交往中,个体都希望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包括: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投其所好。

自我抬高: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的印象,个体往往会承认自己的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



三、归因

归因: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1、内归因与外归因

内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内因即个人特征或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和努力程度等。

外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外因即外部条件,如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

综合归因: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面这样的单方面的因素引起,而兼有两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综合归因。

2、稳定性原因(内因:人格特征、能力;外因:工作性质与难度)与易变性原因(内因:人的情绪;外因,气候条件)

3、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对可控性原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准确的预测。

4、控制点理论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一种具体归因倾向理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

内控者: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认为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这句话理解不了)。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态度与行为符合社会期待。

外控者: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观点和行为与内控者恰好相反。

5、归因原则:不变性原则、协变性原则、折扣原则(速记:从不变到协变打了折扣)

不变性原则:1958年,归因思想的创始人海德提出人们归因时,通常使用不变性原则,即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之间的不变联系。

折扣原则:1972年,归因理论的另一个主要贡献者凯利发现,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

协变原则:1967年,凯利提出,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人们可能通过三种特殊的信息(即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信息)来进行归因,也被称做三维理论。如果三者都高,就可能做出外部因素的归因;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高,更可能做出内部因素的归因(速记:三高则外部归因;两低一高则内部归因)。

6、影响归因的因素:社会视角、自我价值保护倾向、观察位置、时间因素。

社会视角: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的看法有差别,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

自我价值保护倾向:个体在归因的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往往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包括:自我防卫策略:成功时倾向于外部归因,失败时倾向于外归因。但失眠者相反,往往认为失眠是自己内部的造成的,因而可通过改变他们的归因模式,使失眠程度得到缓解;动机性归因偏差(对他人的):在竞争条件下,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把他人的失败内归因。明显地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从而保护自我价值。

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把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



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5种动机、4种情绪)

一、概述

1、动机: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的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大致呈“倒U型曲线”。在比较简单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2、动机过程: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转换到满足状态,然后又产生新的需要的循环过程。

3、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与调节功能。(速记:人的动机类似枪的扳机,三种功能分别相当于扣动、瞄准和校准)

二、主要的社会动机(亲合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侵犯动机、利他动机)

1、亲合动机: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心理倾向。是人际吸引的较低层次。亲合起源于依恋。亲合的作用包括: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获得信息;减轻心理压力;避免窘境。影响亲合的因素包括情境因素、情绪因素、出生顺序等。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悲惨情境和恐惧情绪增加亲合倾向,但高焦虑者的亲合倾向较低。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比弟妹们强。

2、成就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是个体在各种情境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包括:目标的吸引力;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速记:风险、才干、吸引力)

抱负水平: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和期望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与成就动机联系密切,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的强弱;与以往的成败经验也有关系;但代表的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愿望,与个体的实际成就可能会有差距;

成就动机是习得的社会动机,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家庭教养方式;强调、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家长对儿童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

3、权力动机: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影响因素有两个:社会控制的需求;对无能的恐惧。(速记:对贪权者的极好描述呵)

4、侵犯动机: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以使自己获得平衡和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侵犯动机引起侵犯行为。侵犯行为简称侵犯,也称攻击行为和暴力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由侵犯动机、伤害行为、社会评价三方面因素构成。

侵犯的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和洛伦兹。(速记:两头骡子)

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处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影响因素:情绪唤起水平、道德发展水平、自我控制能力、社会角色与群体、大众传媒。

去个性化:是个体的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去个性化的状态会使人的侵犯行为增加。

5、利他动机

利他动机:个体不顾自身,增进他人的价值和利益的一种心理倾向。不期待回报。原因:社会规范论认为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普遍的道德性规范,包括交互性规范和社会责任规范。

旁观者效应: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影响。在场人数越多,利他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三、社会情绪

社会情绪: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主要包括社交焦虑、嫉妒、羞耻、内疚等。

社交焦虑(多选):是一种与人交往时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往往还伴有生理上的症状,如出汗、脸红、心慌等。为了回避,通常减少社会交往,往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嫉妒: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

羞耻: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力量,过少或过多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羞耻的个体往往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

内疚: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健康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报警器,是人类良心的情绪内核,过多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毒药,不利于身心健康。

第五节态度形成(ABC)与态度转变(4因素、3理论)

一、概述

1、态度: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2、特点:内在性、稳定性、对象性(针对性)。(速记:态度是内在的稳定对象)

3、成分:ABC,情感、行为倾向性、认知。

情感A(Affection)、行为倾向性B(Behavioraltendency)、认知C(Cognition)三种成分,也称态度的ABC模型。一般地说,这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和行为倾向。(与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相区别)

4、态度与行为: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比较复杂,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为,还受情境、认知因素、甚至过去经验和行为的影响。

5、态度与价值观:与态度相比,价值观更抽象一般,更稳定持久,不容易转变,没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价值观对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来实现。对象的客观价值对态度有重要影响,但态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个体赋予对象的主观价值。

6、功能:工具性、自我防御、价值表现、认知(态度功能:自宫、嫁人;葵花宝典呵!)

工具性功能:个体倾向于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

自我防御功能:有利于确立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减少焦虑和消极情绪。

价值表现功能:个体主动表现自己,通过表明态度来显示社会价值。

认知功能: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已形成的态度会影响对新情境的认识。

7、维度:方向、强度、深度、向中性、外显度

方向(态度的指向);强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深度(个体对特定对象的卷入水平);向中度(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外显度(外露程度)。

8、形成:依从、认同、内化

依从、认同、内化(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将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



二、态度转变

1、定义: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态度转变就是说服的过程。态度转变模型包括传递者、沟通信息、接受者、情境四个方面。

2、影响因素

传递者:威信、立场、说服意图、吸引力。

沟通信息:信息差异、畏惧、信息倾向性、提供方式。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信息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差异适中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能唤起中等强度的畏惧的信息能取得较好的说服效果。

接受者:原有态度信念、人格、心理倾向。

情境:预先警告、分心、重复。沟通信息的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中等频率的重复,说服效果较好。预先警告和分心的影响是复杂的,可能促进转变,也可能抑制转变。

3、态度转变理论:平衡理论、认知失调论、社会交换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1958年):态度转变时,往往遵从“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转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提出P-O-X模型,P:个体;O:他人;X:另一个对象。“如果三种关系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即存在平衡状态。”(速记:三边相乘为正,即平衡状态;三边相乘为负,即不平衡状态)。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1957年):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认知因素,当各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之后,个体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达到认知协调。认知失调可能有四种原因,逻辑的冲突、文化价值的冲突、观念的矛盾、新旧经验相悖。

社会交换论:个体采取何种态度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吸引、互动)

一、沟通

1、定义: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其主要区别是有无媒体的中介。

2、结构: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接受者、反馈、障碍、背景七个要素构成。信息:在沟通使用的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词语。通道:人际沟通以视听交流为主。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影响沟通的每一要素及整个沟通过程。

3、分类:正式和非正式(按组织系统)、上行下行平行沟通(按流动方向)、单向和双向(按位置关系)、口头和书面、现实和虚拟。虚拟沟通的进程主要受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象所左右。

4、网络:正式沟通网络有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Y式。(速记:形象相似记忆,链式(Y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图式心理测验题呵)研究表明,全通道式的沟通信息传递速度快,群体成员的满意度高;通过对“小道消息”的研究,发现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有三种形式:流言式、集束式、偶然式。(速记:一个偶然的小事件也会演变成集束式炸弹般的流言飞语)



二、身体语言沟通

身体语言是非语词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妆饰、人际距离等。

1、目光与面部表情:目光是最能准确反映人的内心状况的身体语言形式。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除目光外,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以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身体语言形式。

2、身体运动与触摸:个体与他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的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3、姿势与妆饰: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姿态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称为姿势。

4、人际距离:公众距离(12-25英尺)、社交距离(咨询)、个人距离(朋友)、亲密距离(亲人、夫妻)



三、人际关系

1、定义: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特点包括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

2、阶段: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

3、自我暴露与深度:自我暴露的程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按程度由浅到深是情趣爱好、态度、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隐私等四个方面。

4、原则:相互性原则、交换性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平等原则。(速记:人际交往原则:香蕉、瓶子)交换性原则指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即在交往过程中得大于或等于失,至少得别太少于失。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的心理倾向,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贬低和否定。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给予肯定与支持。(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给足他人面子)



5、舒茨的三维理论(人际关系取向理论):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就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与主动、被动组合成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取向。被动包容式往往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主动支配式往往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

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满足情况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在决定性的影响。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的自由,使之有一定的自主权,那么就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这说明支配需要的重要性。

群体整合原则是用三维理论来解释群体的形成与解体。群体形成过程包容-控制-情感,解体过程相反,感情不和-失控-难以包容。(速记:重点记住中间与控制有关)



四、人际吸引(亲合、喜欢、爱情)

1、定义:人际吸引指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肯定形式。分为亲合(较低层次)、喜欢(中等程度)和爱情(最强烈)。

2、影响喜欢的因素:熟悉与邻近、相似与互补、外貌、才能、人格品质(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熟悉能增加喜欢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互补可视为相似的特殊形式,增加喜欢的互补包括需要的互补、社会角色和职业的互补、某些人格特征的互补。人格品质是影响喜欢的最稳定因素之一,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五、人际互动(合作、竞争)

1、定义:人际相互作用,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往、交流。

2、形式

合作: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基本条件是目标一致、共识与规范、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

竞争: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基本条件是同一目标、可能出现零和冲突,理性(即按规范进行)。双赢或多赢即共赢是理想的人际互动形式。

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1973年,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提出,个体行为的目标手段与他人行为的目标手段之间如果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时,就会产生相互作用。当这种关系是积极的、肯定的,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与手段才能实现,这是合作关系。如同一球队的球员之间。而当这种关系是消极的或否定的,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不能达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个体的目标手段才能实现,他们是竞争关系。如拳击运动员。



第七节社会影响(从众、促进懈怠、模仿暗示感染)

社会影响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一、从众

1、定义: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从众是一种自愿的和被动的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

2、功能: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和价值观;让个体适应社会;

3、类型:真从众、反从众(注意不是假从众)、权宜从众。

4、原因:寻求行为参照、对偏离的恐惧、群体凝聚力。

5、影响因素:群体因素(规模临界值3-4人)、个体人格因素、情境明确性(情境明确,从众减少)、其他因素(性别、智力因素对从众影响不明显,与暗示不同)。



二、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区别在于促进和抑制是个体完成任务,懈怠是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

1、社会促进(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任务时,由于他人(实际、想象和隐含)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如自选车赛,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社会促进有结伴效应和观众效应。

2、社会干扰(社会抑制)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0-3岁)

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发展(3-5岁)

第四节童年期的心理发展(6、7岁-11、12岁,小学阶段)

第五节青春发育期/少年期的心理发展(11、12岁-15、16岁,初中阶段)

第六节青年期的心理发展(17、18岁-35岁)

第七节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35、40岁-60、65岁)

第八节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60、65岁--)

第一节概述

一、定义和研究内容

1、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心理发展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心理的种系发展,即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发展;二是心理的种族发展,即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三是个体心理发展,即人类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所以心理发展的发生指的是心理“从无到有”,发展指的是从简到繁琐,从低级到高级。

发展心理学(狭义)是研究个体的心理发展的科学,即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全过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个体心理和行为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研究的核心特点是心理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简称发展性。(选择题2选D对吗?)

2、性质(特点):整体性、社会性、活动性、规律性(速记:霸王鳖鸡,活龟蒸蛇)。

整体性指①作为整体的心理活动有其独特的质的规定性,不等同于各种心理现象特征相加的集合,②心理发展是在各种心理过程的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中进行的。

活动性指①个体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②相互作用指外界环境作用于主体,主体对客观环境采取一系列活动。③相互作用的桥梁是活动和动作,④包括外部动作和内化动作(主要指外部动作的说法是错误的)。活动内化是一种特殊的转化过程,表现为概括化、言语化、简约化、超越化。(速记:煎炒钙盐)

规律性包括普遍性和特殊性、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不平衡性指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不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匀速前进的。第一发展加速期是婴幼儿期,第二加速期是少年期。

3、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4、研究内容

年龄阶段特征是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质的规定性,即本质特征。心理发展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在:一是时间是心理发展的一个维度,心理发展是在时间(年龄)中进行的;二是心理发展与年龄大致对应,而非绝对同步;三是年龄和心理发展不是因果关系。根源在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认知过程起着主导作用。(171的答案??)

5、研究方法

横向研究(横向比较研究):在某一特定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优点是适用性、时效性。缺点:①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的过程,存在人为的联结性②年龄效应可能与组群效应相混淆,组群效应③研究结果中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

纵向研究(纵向跟踪研究):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察。优点是能够①系统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②揭示从质变到量变的规律。缺点是时效性较差、被试容易流失、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纵横交叉研究:将横向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优势是取长补短。

新趋势:①跨文化比较研究;②跨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研究;③研究方法的整合;④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

6、基本理论

①心理发展动因:遗传和环境的作用;

②心理发展过程: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

③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

④关键期



二、发展心理学简史

1876年,达尔文通过对自己孩子的观察,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被认为是儿童心理学早期的专题研究成果之一。

1882年,德国普莱尔《儿童心理》一书,被视为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确立了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发展阶段 生理和动作 特有发展 言语发展 认知发展 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新生儿

(0-1个月) 无条件反射行为 1、睡眠-觉醒周期

2、啼哭 婴儿期

(0-3岁) 1、大脑可塑性、可修复性;

2、动作发展 1、模仿学习

2、条件反射学习方式

3、偏好新颖刺激学习方式 1、发音

2、词汇

3、句子

4、与成人的言语交往

5、语法的获得 1、感觉:视觉、听觉

2、知觉:跨感觉通道、模式知觉、深度知觉

3、注意

4、记忆 1、气质

2、基本情绪

3、社会性依恋

4、自我 幼儿期

(3-5岁) 游戏 1、词汇

2、句子

3、口语表达能力

4、语用技能 1、记忆

2、思维

3、想象 1、个性初步形成;

2、自我情绪体验、

3、认同的发展

4、第一逆反期 童年期

(6、7岁-11、12岁) 学习 1、记忆

2、思维 1、自我意识的发展2、道德发展

3、同伴交往4、友谊的发展

5、家庭人际关系的影响

6、人际交往变化趋势 青春发育期(11、12岁-15、16岁) 1、生理发育加速

2、青春发育期提前3、易出现的身心危机

4、矛盾性特点 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1、网络游戏成瘾

2、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3、自杀倾向

4、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 1、记忆

2、思维

1、自我意识

2、情绪变化

3、自我中心特点

4、第二逆反期 青年期(17、18岁-35岁) 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 1、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

2、生活空间扩大

3、开始恋爱、结婚 思维发展:

1、阶段性特征

2、辩证逻辑思维发展

3、思维监控能力发展 1、自我概念发展

2、确认自我认同感

3、人生观和价值观

4、道德认知、推理发展 中年期(35、40岁-60、65岁) 女性更年期

男性更年期 1、中年转换期

2、人生特殊时期

3、在家庭中的角色

4、充满挑战 1、思维发展一般特点

2、智力发展

1、自我意识发展

2、人格特征

3、适应环境的控制理论 老年期(60、65岁-以后) 老化的原因 1、老年丧失期观点

2、毕生发展观 1、感知觉退行性变化

2、记忆减退特点3、智力减退 1、人格特征

2、心理适应

三、心理发展动因

1、遗传决定论(高尔顿):认为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①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②心理发展过程只是遗传因素的自然显现;③环境包括教育最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因素的自我显现而已,只起一个引发的作用。

2、环境决定论(华生):认为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①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②否认遗传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③片面强调和机械看待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二因素论:认为心理发展是①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把它们视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同等成分,②是两种各自孤立存在的因素;③企图揭示各因素单独发挥作用的程度。

4、社会学习论(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社会行为的,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学习、替代性强化。观察学习即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和结果而进行学习,替代性强化即儿童倾向于学习模仿他人成功和被赞扬的行为,而不再学习模仿他人受到惩罚的行为。

5、文化-历史论(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心理的实质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主要观点包括:

①高级心理机能发展受文化历史因素制约。心理机能从低级(动物和人类共有的,由生物因素制约)向高级(人类所特有的,由文化历史因素制约)的发展标志为:随意化、概括-抽象化、整体化、个性化。(189题C在哪里?)

②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③教育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包括以下思想:

最近发展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最好是某些心理特征处在开始形成又尚未达到成熟之时,进行教学效果最好。

6、主、客体相互作用论(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认知发展是适应,并能主动建构(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平衡化(决定因素)。

图式即认知结构,指的是心理组织,是动态的机能组织。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进行的。同化是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融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是量变过程。顺应是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改变原有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是质变过程。



四、心理发展过程

1、包括连续论、阶段论和统一论:认为心理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2、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皮亚杰按认知结构发展特点和人格特征为标准,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

前运算阶段(2-6、7岁)。思维特点:①泛灵论、②自我中心主义、③思维不可逆、④缺乏守恒、⑤不能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守恒指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概念不因某些非本质特征的改变而改变。

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思维特点: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可逆性。可以进行具体运算,但思维活动需要内容的支持。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思维特点:思维形式可以摆脱思维内容,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艾里克森认为人的心理危机是个人的需要与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故称心理社会危机。区别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发展阶段,艾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包括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带有普通性的心理危机。强调自我在人格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自我功能发展得好与不好,发展任务完成得成功与否,会使人格品质出现成功与不成功两种极端差别。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划分表



号 人格发展

阶段 主要发展任务 品质

特征 序

号 人格发展阶段 主要发展任务 品质

特征 获得 克服 获得 克服 1 婴儿前期 信任感 怀疑感 希望 5 青少年期 同一性 混乱 诚实 2 婴儿后期 自主感 羞耻感 意志 6 成年早期 亲密感 孤独感 爱 3 幼儿期 主动感 内疚感 目标 7 成年中期 繁衍感 停滞感 关心 4 童年期 勤奋感 自卑感 能力 9 成年后期 完善感 厌恶失望 智慧贤明 五、内外动力关系

现代心理学强调认知过程中的主动成分,强调人的创造能力,强调个体差异的重要性,突出人的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人不是环境刺激的被动适应者,而是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功能的积极塑造者,人本身就是改变自己的动因。内动力指人类所具有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外动力指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和教育作用。

儿童心理发展是内动力和外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动力是原动力,是自生长、自组织、自建构的心理动力。外在环境和教育需要通过内动力而发挥作用,起选择和引导作用。内动力和外动力良性互动的结果形成具有新质的发展动力,是制约并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动因。(天,估计在在校研究生写的教材,描述太繁琐,而且还冒出一些不作解释的名词,什么是新质啊?)

六、儿童的关键期(这一节教材的层次更乱)

关键期的概念由劳伦兹通过动物心理实验提出,即小动物在出生后一定时期内出现印刻现象,这段有限的时间称为关键期。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过了这个时期有关方面的发展会出现障碍,且难以弥补。动物的关键期现象表现在感知活动水平上的本能反应,人类婴儿的关键期现象只在感受系统范围内有所表现。

敏感期指这段时间,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些方面发展迅速的时期。如果错过了敏感期,儿童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发展比较缓慢。

关键期问题的核心在于,儿童早期发展是对个体长期发展影响最深远的阶段,对毕生发展具有关键意义:①个体早期发展的优劣对毕生心理发展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②儿童早期是独特的发展时期,婴幼儿身体、心理、社会性和情绪都经历了特有的发展里程;③早期的发展变化迅速又显著,这些变化是个体获得各种能力的标志;④早期对环境改善和负面影响(如营养不良、情感剥夺)最为敏感,且早期不良教养的后果可能持续终身。

第二节婴儿期(0-3岁)

婴儿期指个体从出生到时候岁的时期,是儿童生理发育和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一、新生儿的发展(出生-1个月)

人的生命从受精卵开始,经过280天的胎儿期后出生。新生儿指从出生到1个月的婴儿,是婴儿开始独立发挥生理机能、开始建立正常的生活节奏,发展维持生命机能的重要时期。

1、反射行为

一是具有明显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如食物反射(觅食反射、吮吸反射、吞咽反射等)、防御反射(眨眼反射、呕吐反射、喷嚏反射)、定向反射(将头转向声源)等,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和保护自身的必要的反射行为。二是没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如抓握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围抱反射等。出生后4-6个月消退。

无条件反射的意义:

①适应环境和保护自身生存;②有助于婴儿发展早期的社会关系;③是建立各种条件反射的基础;④是智力发展最原始的基础。

2、生活行为模式:睡眠--觉醒时的活动(2-3小时)--啼哭。

啼哭的功能表现为:传递需求信息的交流手段、吸引成人照料的导向作用。

3、心理发生:把感觉、无条件反射或条件反射的产生做为心理发生的标志。

二、婴儿生理和动作发展

1、大脑:可塑性和可修复性

2、动作发展

主要动作:手的抓握技能(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独立行走。

手的抓握动作的意义:①使婴儿操作物体的主动性日益增加;②为认知发展奠定基础;③开始操作工具,使动作具有间接性。

独立行走的意义包括:①躯体移动从被动转为主动,使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②扩大认知范围;③增加与人交往的主动性。

遵循原则: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

影响因素:成熟程度、刺激物的支持、环境提供的动作活动机会、成人激发婴儿掌握操作事物的技能和探究环境的愿望、母亲的抚养方式等。

意义: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婴儿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动作。动作是发展水平的指标,使婴儿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主动权,促进婴儿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三、学习和认知发展

婴儿期是各种认知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先成熟的心理过程,是婴儿认知的开端,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心理过程。婴儿期是感知觉发展的最重要、最迅速的时期;是对感知能力干预和训练的最宝贵时期;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期在出生后的头三年。

1、学习

婴儿生来就具有学习能力,学习活动发生在胎儿末期。婴儿学习能力表现在:模仿学习是婴儿的一种天生学习能力;条件反射是婴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注重和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能力。

2、感觉:视觉、听觉

3、知觉:跨感觉通道的知觉、模式知觉、深度知觉

跨感觉通道的知觉(即将从不同感觉通道获得的信息整合起来的能力,最明显的表现形式是手眼协调和视听协调);模式知觉(即在知觉图形时,不仅知觉到它的各个组成部分,而且能将其知觉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人脸图案);深度知觉(通过视觉悬崖实验,发现婴儿6个月开始就具有深度知觉)。

4、注意:

从不随意注意(如先天的定向反射)发展到随意注意,从受客体刺激物的外部特征所制约发展到受主体内在心理活动控制。发展趋势表现于注意内容的选择性:一是受刺激物外部特征、知识经验、言语的调节支配和制约。

5、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1岁前);表象记忆和词语记忆(1岁后)。

6、整合信息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研究表明,婴儿积极主动地探究周围环境,具有整合信息,进行分类编码的加工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具有尝试行为和运用策略的能力。



四、言语发展(语音、语义、语法、语用)

1、语音的发展

发音阶段性:简单发音阶段、连续音节阶段、学话萌芽阶段。

发音特点: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婴儿最初发音呈现普遍的规律性;到第一批词出现时(1-1.5岁)才能真正掌握母语的各种发音;3岁左右基本上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

2、词汇发展

词汇量:1-1.5岁,50-60个词汇;3岁1000个左右词汇量。

特点:词汇从熟悉的事物名称开始,涉及范围包括人、食物、玩具、交通工具等;理解词义与成人不同,或扩大词义、或缩小词义、或部分与成人理解重叠。

3、句子发展

单词句到多词句(1.5岁)、简单句到复合句(2岁),3岁能够使用复合句进行交流。

4、与成人的言语交往

婴儿与成人的前言语交往(用手势作为辅助手段)和言语交往(说他知道的东西)

成人与婴儿的言语交往实际上语言教育课,要适应其接受水平并促进其发展,必要规则和语用技能包括①内容要贴近其已有知识和经验;②适应其发展水平的交流技能(诱导注意的方法,如叫名字、调整语调,有时提高,有时耳语);③语用技巧(句子要简短、语速要减慢、多停顿不拖长、话语多重复);④互动方式和促进发展的策略(把孩子作为交谈对象、注重问答式对话、把孩子的话语加以扩展和引申、辅以姿势等)。

5、语法获得

1.5-2.5岁是婴儿掌握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到3岁末基本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



五、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1、婴儿的气质

按活动类型(巴斯):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社交性。活动性气质儿童表现在积极探索周围环境,偏爱运动性游戏;社交性气质儿童表现在具有强烈的社会交往要求,积极主动的与他人接触和交流;情绪性气质儿童负面情绪反应多占优势,如愤怒、悲伤和恐惧等;冲动性气质儿童情绪反应强烈,极易冲动。

按三种类型(托马斯、切斯):容易抚养型、抚养困难型、发展缓慢型。抚养困难型儿童的表现为生理节律、生活规律性差;难以适应新环境;对新异刺激消极被动,缺乏主动探索周围环境的积极性,负性情绪多;情绪反应强烈。

2、基本情绪

兴趣发展:先天反射性发展阶段(0-100天)、相似性物体再认阶段(0.5岁)、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

社会性微笑:自发性微笑(生来应有)、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见谁都会笑)、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熟悉的人笑得更多)

社会性哭泣:婴儿的哭泣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反应,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是自出生就有的,且较早出现分化。包括:自发性的哭、应答性的哭、主动操作性的哭。啼哭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分离焦虑:最初阶段(悲伤求助、愤怒抗议);第二阶段(尝受失望、情感冷漠);第三阶段(无能为力后超脱焦虑困扰,企图适应新环境)

情绪的生存发展意义: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社会性参照功能

3、社会性依恋:

依恋: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早期社会性依恋对日后人格特征形成影响,并影响个体内在工作模式的形成。

发展阶段:一是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二是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选择的对人反应,对母亲更加偏爱)、三是特殊的情感联络阶段(对母亲产生特殊的情感依恋)、四是互惠关系形成阶段(能理解母亲离开自己的原因,相信母亲爱自己,肯定会回来)。

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也叫矛盾型或焦虑型)。安全性依恋的孩子在成人后①具有高自尊,自信程序高;②享有信任而持久的人际关系;③善于寻求社会支持;④能够良好的与他人分享感受。

教养方式:反应性(正确理解婴儿的信号的意义,积极应答反馈)、情绪性(通过说、笑、爱抚等进行情感交流,满足婴儿愉悦需要)、社会性刺激(通过互相模仿、亲子游戏、共同活动等适应婴儿活动节律和社会性活动需求)。

4、自我的发展(哈特)

主体我的自我意识(1岁前后):把自己作为活动主体来认知,自身动作与镜像动作匹配;能把自己与他人分开。热衷扔玩具,把自己视为活动主体。

客体我的自我意识(2岁前后):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能从照片录像中认出自己;能运用“你、我、他”来称呼自己和他人。客体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第三节幼儿期(3岁-6、7岁,幼儿园)

幼儿期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前运算阶段。

一、游戏(特有发展)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1、阶段:机能游戏(重复简单动作和活动,婴儿期)、象征性游戏(又称假装游戏,幼儿期)、规则性游戏(规则外显、角色内隐,童年期及以后)

2、象征性游戏特点:以主题游戏为主、运用代替物、建构虚假情境、富有创造性、重在活动过程。

3、社会性发展:非社会性游戏(独自游戏、旁观游戏)、平行游戏、社会性游戏(协同游戏、合作游戏)。合作游戏具有共同目的、明确分工,彼此协调合作。

4、理论解释

古典游戏理论:受进化论影响,有生物化倾向,如精力过剩论和重演论。

现代游戏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游戏能获得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体验,促进儿童人格和情绪发展;认知学派强调游戏与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练习巩固已习得的各种能力,创造最近发展区,促进认知发展。

5、意义:①幼儿活动和情感愉悦的精神寄托;②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渠道;③幼儿之间社会交往的最好园地;④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载体。



二、认知发展

1、记忆

特点:

①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忆发展迅速;

②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逐渐发展;

③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并相互作用。

策略:视觉“复述”策略(反复注目);复述策略(不断地口头重复要记住的内容);特征定位策略(记住要点,如兔子的长耳朵)。

2、思维

主要特征是①具体形象性思维,特点是具有可塑性和动态性;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认知发展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片面到较全面、由浅入深;自我中心现象(三山实验,缺乏观点采择能力,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取代他人的,不能从他人的立场出发考虑对方观点);

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并初步发展。问题类型变化(2-3岁,“是什么”;4-5岁后变为“为什么”);概括能力(实物概念、类概念。分类能力的发展分为不能分类、按感知特征、知识经验、概念进行分类);推理能力(转导推理、对熟悉事物的简单推理)

3、想象

①无意想象经常出现,有意想象日益丰富;

②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③通过教育训练,创造想象会显著发展(新颖性、神奇性、超越性、未来指向)



三、言语发展

1、词汇

数量增加、范围扩大、词义深化(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

2、句子

主要是句法的发展,重点在于句法规则的习得。

理解策略:语义策略(实词含义和事件可能性,不理会结构)、词序策略(根据词的顺序来理解)、非言语策略(按知识经验理解)。

掌握句法结构:从不完整句(如单词句、双词句、电报句等)到完整句(简单句、复合句等),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语发展到有修饰语。

3、口语表达能力

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

4、语用技能

有效使用语言工具达到沟通目的的技能,包括手势、说和听的技能。说的语用技能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情境因素敏感、对同伴的反馈易于做出积极反应;能有效参与谈话。

5、意义:人际交流的工具;适应环境的工具;促进超越具体环境,进入创造性的新的环境;心理发展的助推器。



四、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1、个性

显示出较明显的气质特点、一定的兴趣爱好差异、一定的能力差异、最初的性格特点。

2、自我情绪体验

由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愉快、愤怒)向社会性情绪体验(自尊、羞愧)发展。自尊是自我对个人价值的评价和体验,是最值得重视的幼儿情绪体验。可分为高自尊、中自尊和低自尊。影响因素有父母教养方式和同伴关系。高自尊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温暖关爱、严格要求、民主、以身作则对立典范。高自尊与以后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有关。自尊体验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建立同伴关系和被集体接纳。(社会心理学中自尊的定义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3、认同

认同是儿童对成人个性品质的效仿。产生基础是儿童知觉到自己与认同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认同带给儿童归属感和成就感;使儿童获得榜样的力量和发展的动力;对儿童的性别意识、道德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认同对象通常是具有较高地位、权威和较强能力,聪明、健壮或漂亮的人。包括父母、教师、自己喜欢的叔叔阿姨、与自己年龄差别较大的哥哥、姐姐等富有“心理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对象。

4、第一逆反期

3-4岁,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及其他养育者的控制。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第四节童年期(6、7岁-11、12岁,小学阶段)

小学阶段,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一、学习

特点包括:学习是主导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过程;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基本任务是“学会学习”;学习促进心理积极发展。其中,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包括①学会思考;②学会合理安排和分配时间;③学会学习规则、方法和技巧的学习策略和记忆策略;④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



二、认知发展

1、记忆:复诵、组织、系统化、巧妙加工。

复诵策略:有意识地重复、诵读、育习所要记住的信息。

组织策略:把所要识记的材料,按其内在联系,加以归类等进行识记。

系统化策略:对记忆材料进行信息加工,将相互关联的信息按体系关系进行整理并条理化,组成知识系统以帮助记忆。

巧妙加工策略:运用联想、谐音、拆分、重组等加工方式,将没有意义联系的刺激信息变成活生生的“意义”。(原来我的好多所谓速记方法都是儿童期小孩玩的,汗)



三、思维发展

1、特征

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本质特征是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主导类型发生质变。变化的转折年龄发生在9-10岁,即小学中年级阶段。

2、思维形式发展:概括能力、词语概念、推理能力

概括能力:直观形象水平(概括事物外表的直观形象)、形象抽象水平(既有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本质特征)、初步本质抽象水平(概括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主,接近科学概括)。

词语概念:

推理能力:推理是由一个或多个概念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儿童间接推理能力发展表现在:演绎推理能力(三种水平:①运用概念对直接感知的事实进行简单演绎推理;②通过语言对表述的事实进行演绎推理;③自觉运用演绎推理解决抽象问题,即根据命题中的大前提和小前提,正确地推出结论)、归纳推理能力(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形式。基本都能完成简单的归纳推理;归纳推理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类比推理能力(根据两个对象的一定关系,推论出其他也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事物。特点是存在年龄阶段的差异,类比推理能力低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3、新的思维结构

思维结构主要特点是掌握守恒。守恒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使概念掌握和概括能力的发展不再受事物的空间特点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可分为三种:恒等性、可逆推理和两维互补推理。一般而言,达到数和长度守恒是在6-8岁,液体和物质守恒在7-9岁,面积和重量守恒在8、9-10岁,容积守恒在家1-12岁。

4、自我中心表现和脱自我中心化

童年期处于脱自我中心阶段,脱自我中心化是认知发展机制的转换。4-7岁具有自我中心现象,但不是认知的主要成分;8岁是脱中心化的转折阶段;9岁以后正确认知结果占主导地位,基本摆脱自我中心的影响。



四、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

教育和调节儿童与环境的关系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自我评价能力特点:自我评价包括多个方面,如身体外表、行为表现、学业成绩、运动能力、社会接纳程度等;社会支持因素起重要作用,父母和同学的作用最重要;与情感密切联系;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有密切关系。

自我控制能力:作用体现在个体对自身发展的能动性影响。延迟满足是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自我控制能力存在显著个体差异,影响因素包括认知和策略、榜样作用、家庭教育。民主型家庭的儿童容易形成抗拒诱惑的自我控制能力;独裁型、惩罚型、溺爱型家庭的儿童因剥夺了儿童练习自我控制的机会和动力,使之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2、道德发展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发展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道德标准,并以道德标准指导行为的发展过程。包括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行为发展。

道德情感发展: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婴儿期出现移情、共鸣;幼儿期出现内疚和羞愧感;童年期情感日益丰富,并影响道德行为。

道德认知发展:道德认知是个体对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前道德阶段,只能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他律道德阶段(判断标准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自律道德阶段(判断受其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外在道德标准内化于已)

道德行为发展:道德行为是以习得的道德准则为指导的行为。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指对他人有益、对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表现为分享、合作、帮助、求助等。所需条件:道德动机的发展、设身处地为需要帮助者着想的能力、具备亲社会的能力。攻击行为(侵犯行为),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对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对他人权利的侵犯。基本要素是伤害意图。欺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攻击行为。欺负行为的类型:直接身体欺负、直接言语欺负、间接欺负。

3、同伴交往

按人气特点,分受欢迎的儿童、不受欢迎的儿童、受忽视的儿童。基本影响因素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教育者要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指导儿童改善影响同样接纳的缺点,改善人气特点。受欢迎儿童的特点是①学习成绩好;②有主见、独立活动能力强;③热情并乐于助人;④善于交往并易于合作。

意义:同伴交往①是童年期集体归宿感的心理需求;②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发展;③有利于自我概念的发展;④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4、友谊发展

友谊是建立在相互依恋基础上的个体间持久的亲密关系。友谊是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

认识发展过程或阶段:短期游戏伙伴关系(3-5岁)、单向帮助关系(6-9岁)、双向帮助关系(9-12岁)、共享关系(12岁后)。

影响因素:①相互接近的接触机会较多;②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有趋同性;③人格尊重、心理和谐并相互敬慕

重要性:提供学习上的互相帮助;社会交往中的相互支持;情感上的共鸣;提供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力量;增加快乐和兴趣等。

5、家庭人际关系影响

亲子关系变化:入学后,父母与儿童的交往关系就会发生变化,表现在:父母教养关注重点转移;直接交往时间明显减少;父母对儿童控制和儿童自主管理的消长变化,分为父母控制(6岁前);共同控制(6-12岁);儿童控制(12岁后)。

亲子关系特点:共同调节儿童行为

家长素质决定亲子关系质量:对家长提出更高要求

6、儿童人际交往发展变化趋势

①与父母的交往随年龄增长而下降;②与同龄伙伴的交往随年龄增长而快速上升;③与教师的交往小学中年级前上升,之后维持在20%左右。



第五节少年期/青春发育期(11、12岁-15、16岁,初中阶段)

个体生理迅速发育直到成熟,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变化显著,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复杂发展并充满矛盾,又叫困难期或危机期。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是第二加速期。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一、生理发育加速

1、身高体重加速:每年长高约6-8厘米,甚至10-12厘米;体重年平均4.5-5.5公斤。

2、生理机能发育加速:男性强健,女性丰满;脑和神经系统逐步发育成熟。

3、性发育和成熟加速: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包括性器官发育、出现第二性征、性功能成熟。

4、身心危机:心理生物性紊乱、心理和行为易出现偏差(如神经症、病态人格、噪狂症等)

5、心理矛盾性特点: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间的矛盾;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间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间的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二、认知发展

1、记忆:记忆广度(短时记忆)成绩达到顶峰;不同材料记忆15、6岁时达到最高峰。

2、思维:形式运算思维阶段,特点是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皮亚杰用钟摆实验证明)发展。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发展。

三、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青春发育期/少年期是进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婴儿期是第一飞跃期)。特点是强烈关注外貌风度、重视能力和学习成绩、关心自己个性成长、有很强的自尊心。

2、情绪变化:早期积极状态少,消极状态多,稳定性差,起伏变化多。晚期稳定性增加,变化趋缓。特点是烦恼增多、孤独感压抑感增强、经常出现难以控制的情绪波动。

3、自我中心性特点:以人际关注和社会性关注为焦点,把自己作为人际和社会关注的中心,认为自己的关注就是他人的关注。与幼儿期自我中心现象(以自我感受和认知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认知)不同。独特自我和假想观众。

4、第二逆反期:表现在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而抗争、观念上的碰撞。反抗的主要对象是父母或其他迁移对象。反抗形式分为外显行为上的激烈抵抗和将反抗内隐于心并以冷漠相对。

第一逆反期(3岁左右)和第二逆反期(青春发育期)的共同点在于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向控制方要求独立自主权利;均出现成长发展的超前意识,分别具有“长大感”和“成人感”。不同点在于第一逆反期的独立自主性要求按自我意志行事,行为动作自主自由。第二逆反期的独立自主性是要求人格独立、社会地位平等,精神和行为自主,反抗父母或有关方控制。

逆反期是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发展性现象。他们经常面对和反抗的是父母,最需要对他们理解和指导的也是父母。父母注意问题包括:理解逆反期对心理发展的意义,面对这一客观现实,理解其多重矛盾的焦点所在(父母对其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认识上的矛盾),正视少年儿童的独立自主要求。



四、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心理社会问题指青少年所表现出来的不符合或违反社会准则和行为规范,或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对他人、社会或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的问题。主要有:

1、网络游戏成瘾: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性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是不由自主地强迫性网络使用、在游戏中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停止后会出现心理生理的不良反应、虚拟感受会强化上网欲望,造成恶性循环。主要原因有:网络游戏本身特征、青少年本身特点(自制力较差、自我保护心理抵御能力弱、人格方面有高焦虑和抑郁倾向的)、外部环境不良或压力过大。

2、精神分裂症: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青春期特有的不平衡、不适应及困惑和危机感;诱因导致的性妄想等。

3、自杀倾向:原因包括心理障碍、家庭环境、学校压力、个人遭遇。

4、反社会行为和青少年犯罪:发展趋势和特点包括,犯罪率增加、年龄下降、女性增加、暴力化团伙化且集中于抢劫强奸和盗窃。原因包括:家庭因素、同伴因素和群体压力、青少年自身因素等。

第六节青年期(17、18岁-35岁)

一、一般特征

生理和心理成熟;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生活空间扩大;开始恋爱结婚

二、思维发展

1、阶段性特征(帕瑞):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

2、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教材好像在讲青少年期)

在青少年期,趋势是初一开始掌握,初三迅速发展,高中占优势地位。影响因素包括知识广度、深刻性和系统性;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个体思维品质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

3、思维监控能力发展(教材好象又在讲青少年期,晕)

思维监控:指在思维活动中①把思维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主动监视、控制和调解的能力。②是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③是整个思维结构的统帅,④青年初期接近成人水平。

主要功能:明确思维目的性、搜索选择恰当的思维材料和思维策略;评价思维结果并对思维活动进行调整和修正。

主要表现: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发展;具有良好的计划性、准备性、方法性和反馈性;



三、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1、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形象的认知,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连续性和同一性的认知。包括三种成分:认识成分、情感成分、品行成分。

青年期自我概念特点:抽象性日益增强(运用更加抽象的概念概括自己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及信念等);更具组织性和整合性(描述自我时不再逐一引出特点,而是整合成一个整体);结构更加分化(能够根据不同社会角色分化出不同的自我概念,懂得自我在不同场合以不同面目出现)。

提高自我概念水平的途径:自我探索是内动力、透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我、通过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己。

2、确认自我认同感是重要发展任务

自我认同感(自我同一感)是自我分化和整合统一的过程,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实现。自我接纳是对自我积极肯定的心理倾向,包括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和长短处;以平常心面对自我现实;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来确定理想目标。自我排斥是对自我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即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己。

解决自我同一感危机的方式(马西亚):同一性封闭、同一性延续、同一性确立、同一性混乱(扩散)或叫角色混乱。

同一性征侯群(小此木启吾):同一性意识过剩、回避选择和麻痹状态、与他人距离失调、时间前景扩散(时间意识障碍,不相信机遇)、勤奋感丧失、否定的同一性选择。

延缓偿付期:社会给予青年的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的机会,是一种社会的延缓,也是心理上的延缓,也称为心理的延缓偿付期。

四、人生观和价值观

青年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稳定期。大学阶段是形成的关键时期。

1、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目的(人生观的核心)是人为什么而活着,人生态度是人怎样对待人生。人生评价指人如何生活才有价值和意义。

2、价值观: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

3、影响因素:个体成熟因素(心理条件包括:思维发展的抽象逻辑水平,辩证逻辑思维开始发展;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同一性确立;社会性需要和社会化的成熟水平)、社会背景和文化条件(中美不同)、家庭教育环境(受父母影响,家庭期望和教育方式)、个体自我调节因素、社会历史事件和个人遭遇的影响

五、道德认知—道德推理的发展

阿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要点为:道德发展有固定不变的顺序。达到后习俗水平的个体并不多、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只能决定道德发展的内容速度,不能影响发展顺序。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取向(服从权威避免惩罚);功利取向(满足个人需要,出于个人利益考虑)

习俗水平:好孩子取向(取悦他人);好公民取向(维护社会秩序)。

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法律应符合公众权利,否则应修改);普遍道德原则取向(良心取向,尊重每个人的尊严,生命价值和全人类正义。达到者不多。)

第七节中年期(35、40岁-60、65岁)

一、对中年期的理解和认识

1、生理:更年期指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女性更年期的年龄在45-55岁。

2、心理:发展任务源于个人内在的变化、社会的压力及个人的价值观、性别、态度倾向等。面临家庭、工作和社会的压力。部分中年人存在中年危机现象,即个体将经历身心疲惫、主观感受痛苦的阶段。经历转折后,进入比较稳定的时期。

在艾里克森的理论中,“繁衍”一词不单指生育后代,更多地指事业的发展。中年人对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

二、认知发展

1、思维发展特点:表现出现实性、灵活性、智慧性(相对性、变通性、实用性);辩证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形式逻辑思维具有严格的规律性,而辩证逻辑思维具有非常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2、智力发展:20世纪50年代,卡特尔提出成人智力的两种基本形式:液态智力,指加工处理信息和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的能力。随神经系统的发展、成熟而发展变化,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等。晶态智力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也称文化知识智力。成人阶段,液态智力开始下降,(速记:与液体向下流动的特性符合),而晶态智力保持相对稳定,并在中老年期呈一定的上升趋势。(复习普通心理学知识)



三、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卢文格关于自我的概念:自我是人格的核心;是第一组织者,具有整合能力,对道德、价值、目的和思想过程进行整合;自我的改变意味着个体的思想、价值、道德、目标等组织方式的改变;自我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自我发展水平:遵奉者水平、公平水平、自主水平、整合水平(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不仅能正被内部矛盾和冲突,还会积极地去解决这些冲突,善于放弃那些不能实现的目标,而进行新的选择)。

影响因素:年龄因素、受教育水平、认知发展水平。

中年人对自我的看法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满意的变化。

2、人格特征:

稳定性:人格结构的构成成分不变,各成分的平均水平不变。

成熟性:内省日趋明显,关注焦点投向内心世界;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为人处世日趋圆通。

3、性别角色:出现男女同化的人格变化趋向,即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



四、适应环境的控制理论

控制理论认为,控制是人类发展的中心主题,人的行为控制系统分为两类: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初级控制指人类通过改造环境而控制环境的企图,实质是创造性的适应环境的行为系统;次级控制指人类通过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的企图,实质是被动适应环境的行为方式系统。

从个体发展来说,初级控制是人的根本愿望,功能相当强大。成年期,初级控制水平稳定,次级控制贯穿整个成年期,策略丰富而宽广。



第八节老年期(60、65岁--)

认知活动的退行性变化是老年期心理发展的总趋势。

一、老化原因和老年心理变化观

1、老化原因:遗传学说、行为老化学说、疏离学说、适应学说

2、老年观

老年丧失观:认为老年期的心理机能不断衰退,没有发展。丧失的内容包括身心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生活价值);

毕生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老年期也在发展;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塑造性(没有找到)。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包括成熟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个人因素等。



二、认知变化

1、感知觉退行性变化

感知觉是衰退最早、变化最明显的心理活动。50岁以后,各种感知觉都开始出现退行性变化,60岁后更加明显,包括视觉减退(敏锐度下降、视野缩小、聚集能力减弱、暗适应时间长)、听觉减退(50-60岁是中国人听力减退的转折期,60岁以后逐渐下降,80岁以后下降尤为明显)、味觉、嗅觉和触觉迟钝。

2、记忆减退

40-50期间出现较为明显的减退,70岁是记忆衰退的一个关键期,此后便进入更加明显的记忆衰退时期。

衰退特点:机械记忆衰退明显,意义记忆相对慢;再认能力逐渐老化,但比回忆保持好;识记和回忆“姓氏”最难。

主要记忆障碍:信息提取困难、编码储存过程障碍、较少主动运用记忆策略和方法、文化因素影响

记忆减退的解释:加工速度理论,认为加工速度减慢(包括反应速度、感觉运动速度、知觉速度和认知速度)是老年人认知(记忆)减退的主要原因。工作记忆理论,认为工作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变小是另一根本原因。

延缓弥补: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放缓学习和做事情的步调、进行改善记忆的训练、注重运用记忆策略、增强信心。

3、智力减退

智力是综合的心理特征,由很多因素构成。智力减退不意味着各因素以同一速度衰减。

三、人格特征

1、稳定性:表现出基本稳定的倾向。

2、变化: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性差、拘泥刻板并趋于保守、回忆往事。

3、变化因素:生物学衰老、心理上老化(疑病和对死亡的恐惧)、社会文化因素

四、心理适应

做好思想准备、坦然面对;转换角色和活动方式;体现价值和维护尊严、夫妻恩爱和家庭和谐、深化友谊关系、避免逃避。

老年生活模式五种类型:成熟型、安乐型、防御型、愤怒型、自怨自艾型。

四、《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四大重点:一精神病性问题;二神经症性问题;三泛化;四压力。

精神障碍(disordernotdesease)症状:①幻觉;②妄想;③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④并非由抑郁或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性退缩:不敢见人,无法上班上学,严重的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不接电话,持续指半年以上。抑郁不是精神病性的;⑤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木僵,丧失主动性,摆什么姿势就什么姿势;⑥紧张症性行为:单调反复持续地重复某个动作。神经病特指神经症,是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存在着持久而尖锐的心理冲突,如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和躁狂不是神经症,而是心境障碍。

心理咨询师不做精神病的诊断,只进行鉴别,可以针对精神病患者开展工作,但只是辅助性的。心理咨询师不能把帮助求助者消除负性情绪作为咨询目标,因为有些负性情绪是必须的。咨询师只能咨询不健康的负性情绪,帮助求助者发现自我不足,自我成长。



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

人的心理行动存在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即使是心理异常的人(或精神障碍患者),他们的心理活动也不完全是异常的。(因此也不能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活动一定都偏离常态的)精神异常群体的比例较小。心理异常的人经过系统治疗,异常部分也能得到改善或完全被矫正。

一、研究对象

1、定义:变态心理学以心理与行为的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心理异常的①定义、发生、种类、性质、特点、具体表现形式;②心理异常造成的痛苦体验;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损伤等。(转归属精神病学)

2、不同:变态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侧重心理异常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心理异常发生、发展的功能影响;精神病学作为医学分支,着重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转归、预防与康复。



二、学科简史

1、早期关注: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天才论,并用体液学说来解释人的异常心理和行为,包含了现代心理学所谓“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判断的雏形。中世纪,心理异常现象被看作摩鬼附身。自然科学诞生后,使人们把心理异常现象与大脑功能联系起来,并倾向于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问题。

2、精神分析的解释(两个命题、五个推断、三个原因)

两个基本命题,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性的冲动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五个推演判断:人类的生物本能(力必多)是心理活动的动力;力必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人的心理活动存在于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中,相对应的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人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叫防御机制。

三个原因说明:心理异常的原因包括

固着:①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发展的充分和必要条件;②如果某个阶段接受的刺激过多或过少,会使“性心理”的发展受到挫折;③造成“性心理”发展“固着”,导致造成未来人格的异常。

焦虑:自我为处理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必须不断学习外部世界,所以我们体验着焦虑。

压抑:为防止抵御消除焦虑,我们必须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或者冲突矛盾。压抑不了会痛苦,但压抑住了也未消失,而以扭曲的形式表达出来,就变成了异常心理和行为。

3、行为主义的解释

行为主义的研究路线: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再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并与动物实验结果比较。行为主义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最早记载,是巴甫洛夫通过实验研究结果分析,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通过分析动物试验结果,认识到高级神经系统功能的病理生理机制,再通过对临床病人的观察,用类比的方法来解释人的异常心理现象。认为神经症与精神病的产生是由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两个条件是“一个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艰难相遇,即这两个过程的冲突,另一个是强有力的、异乎寻常的刺激。”“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区别在于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或精细特征性。”

4、人本主义的解释

提出潜能概念,认为心理的异常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因“存在”和“责任”冲突而造成的“存在焦虑”。



第二节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4标准、三原则)

一、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保障人①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生理的);保障人正常地反映、②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心理的);保障人正常地进行③人际交往,肩负责任,使社会组织正常运行(社会的)。(自已总结为生存发展、认识世界、肩负责任)。异常指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



二、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

1、标准化的区分(4标准;要和3原则区分开)

医学标准:精神障碍是躯体疾病,心理异常是疾病症状,原因归结为脑功能失调;统计学标准:心理异常是由个体行为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的,缺点是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不一定成常态分布。内省经验标准:包括病人的内省经验、观察者的内省经验。社会适应标准:正常情况下,人能够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稳定状态,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2、心理学的区分(3原则)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任何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都要有同一性,即在形式和内容上必须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这是我们评价人的精神与行为的关键。精神科临床上判断精神障碍或鉴别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两个指标,一是有无“自知力”。所谓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指患者对自身状态的错误反映,或者说“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二是现实检验能力,指认知与客观现实的一致性,是判断主客观是否统一的前提。

内在协调性原则:人的精神活动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各种心理过程,它们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保证人反映客观世界的高度准确和有效。倒错包括情绪倒错、意向倒错(意向指是否愿意做某种事情,倒错指需要与行为的背离)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每个人在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人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容易改变的。没有明显原因的人格改变提示异常常见心理异常症状















状 认知

障碍 感知障碍 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 知觉障碍 错觉 幻觉 根据感觉器官不同,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 按体能来源:真性幻觉、假性幻觉 按产生的特殊条件: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心因性幻觉 感知综合障碍 变形症(视物显大症、视物显小症)、非真实感、窥镜症 思维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松弛(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被夺、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 按内容: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特殊意义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内心被揭露(被洞悉)感 按起源:原发性妄想(突发性妄想、妄想知觉、妄想心境)、继发性妄想 强迫观念 又称强迫性思维。 超价观念 注意记忆

智能障碍 注意障碍 注意减弱、注意狭窄 记忆障碍 记忆增强、记忆减退、遗忘、错构、虚构 智能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痴呆 自知力障碍 情绪

障碍 程度变化 情绪高涨、情绪低落、焦虑、恐怖 性质改变 情绪迟钝、情绪淡漠、情绪倒错 脑器质性损害 情绪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 意志行为障碍 意志增强、意志减退、意志缺乏、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木僵、违拗、蜡样屈曲、缄默、被动性服从、刻板动作、模仿动作、意向倒错、作态、强迫动作) 注:内感性不适性质不明确,继发疑病观念;内脏性幻觉性质明确,继发疑病妄想,精神病性障碍。



第三节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知、情、意障碍)

了解和掌握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精神科医生是为了诊断和治疗,心理咨询师是为了鉴别和转诊,避免把精神障碍当作一般心理问题来处理。心理咨询师可以对需要进行系统治疗的患者进行辅助性的心理咨询,条件是: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以后;咨询的主要目标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预防复发;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速记:心理异常症状按照知、情、意分为三大类,即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行为障碍,认知障碍又分为感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智能、自知力障碍。)



一、认知障碍(感知、思维、注意记忆智能、自知力)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四种基本的认知过程;语言是符号系统,不是认知,言语是认知活动,但不是基本的认知过程。

1、感知障碍(感觉、知觉、感知综合)

①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迟钝、内感性不适)

感觉过敏:过于敏感,不值得或都感觉不到的,他能感觉到。是对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感觉阈限病理性下降;多见于神经症感染后虚弱状态;

感觉减退: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感觉阈限病理性增加,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意识障碍、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内感性不适:身体内部的性质不明确。



②知觉障碍

错觉:指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有固定倾向的,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病理性错觉不能接受现实检验,是歪曲的知觉,是精神病性的。表象是头脑中存在的形象和提取过程。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表象指表面现象,与心理学概念不一样;

幻觉: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并对此坚信不疑;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幻听。闪回不是幻觉,因为不是坚信不疑。

根据感觉器官不同: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等。幻听包括言语性(命令性、评论性、争论性)幻听和非言语性幻听。耳鸣不是幻听,因为耳鸣者有自知力和现实检验能力,并且不是坚信不疑。内脏性幻觉指体内有性质明确、部位具体的异常知觉,并坚信不疑。如肺部有羽毛。

根据体验来源:真性幻觉、假性幻觉(不与感觉器官相联系,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内,如脑内、牙齿内);

根据产生的特殊条件:功能性幻觉(与感觉器官功能活动时同时出现)、思维鸣响(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幻觉,能听到自己头脑中思维活动的内容。如到银行取钱听到输入的密码的声音)、心因性幻觉(由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如孩子突然走失后引发的幻觉)

③感知综合障碍

变形症: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

非真实感:水中月、镜中花

窥镜症:认为自己的面孔或体型改变了形状,自己的模样发生了变化。



2、思维障碍

①思维形式障碍(速记:形式多样)

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松弛(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被夺、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

思维奔逸是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指思维活动量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加快。语量多、速度快、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患者自诉脑子转得快,谈话有音联、意联、随境转移。

思维迟缓是一种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

思维贫乏指思想内容空虚,对询问往往无明确的应答性反应或回答得非常简单。但回答时的语速并不减慢,这是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鉴别的要点之一。

思维松弛(思维散漫):患者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答非所问。

破裂性思维指意识清楚的情况下谈话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续性和应有的逻辑性。

思维不连贯指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语词杂拌。

强制性思维(思维云集):思潮大量涌现并不受意愿支配,内容杂乱多变,毫无意义。突然出现,迅速消失。

②思维内容障碍(妄想、强迫观念、超价观念)(速记:形式多样,内容超强妄)

妄想:是①一种建立在毫无根据的设想的基础上并违背逻辑的思维,②是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③坚信不疑,不能通过讲道理、进行教育以及亲身经历来纠正,④具有自我卷入性,以自己为参照系。

按内容: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特殊意义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内心被揭露感(被洞悉感),还有被窃妄想、变兽妄想、非血统妄想等。其中,关系妄想指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

按起源:原发性妄想(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找不到任何心理学上的解释。包括突发性妄想、妄想知觉、妄想心境)、继发性妄想(指以错觉、幻觉、情绪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基础所产生的妄想,或者在某些妄想基础上产生另一种妄想,诊断时的临床意义不如原发性妄想。)

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指某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出现在患者脑海中。反复出现、知道不必要、摆脱不了、为此苦恼。表现为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计数、强迫性怀疑、强迫性对立观念等,强迫性观念多见于强迫症,而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超价观念: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虽然常会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却是片面的。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

③注意记忆智能障碍

注意障碍(注意减弱、注意狭窄)

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共有的属性。感知觉、思维、记忆、智能活动等均需要注意的参与,但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认知过程,不做认知加工。意识障碍总伴随有注意障碍,所以注意对判断有无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

注意减弱:指患者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注意容易疲劳、注意力不易集中,多见于神经衰弱症状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意识障碍。

注意狭窄:指注意范围显著缩小,主动注意减弱,见于有意识障碍时,也可见于激情状态、专注状态、智能障碍患者。)



记忆障碍(记忆增强、记忆减退、遗忘、错构、虚构)

记忆增强:病前不能够且不重要的事情都回忆起来了,如姑姥姥家的七姑八姨等。见于情绪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偏执状态。

记忆减退: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主要见于脑器质性障碍。最早出现近记忆力的减退。

遗忘: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期内的经历不能回忆。分顺行性遗忘(忘掉发病后的经历)和逆行性遗忘(忘掉发病前的经历)。

错构:

虚构:将过去事实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确有其事。以虚构的事实来弥补他所遗忘的一段经历。虚构内容常常变化,很容易受暗示的影响,多见于脑器质性病变。



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痴呆)

智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精神活动,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分析综合能力、理解力、判断力、一般知识的保持和计算力等。

痴呆是一种综合症(征候群),是意识清楚情况下后天获得的记忆、智能的明显受损,并伴有精神和行为异常,如本能的意向活动亢进等。绝大多数是脑器质性的。假性痴呆由心理应激(精神创伤)引起、大脑无器质性损害、预后较好。

④自知力障碍

自知力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有自知力(自知力完整)指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主动要求治疗。可以随病情的演变而发生变化。自知力是精神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严重程度、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



二、情绪障碍

1、以程度变化为主(情绪高涨、情绪低落、焦虑、恐怖)

情绪高涨: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原有兴趣爱好不复存在、愉快感消失、自我评价过低、自信心不足。可有自罪自责、自罪妄想、自杀企图。如果思维迟缓、情绪低落、动作减少同时存在,则构成抑郁状态。三者有其一,则为抑郁情绪。

焦虑:在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和客观因素的状态下,对其自身健康或其他问题感到忧虑不安,紧张害怕,顾虑重重。惊恐发作是严重的急性焦虑发作,患者常有濒死感、失控感。

德国精神病学家GeBsattel说过,没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是你们真正需要的,所以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有用的和可取的,这是因为①焦虑是对生活持冷落态度的对抗剂,②是自我满足而停滞不前的预防针,③促进个人的社会化和对文化的认同,④推动着人格的发展。

弗洛伊德将焦虑分为三类:客体性焦虑(恐惧)、神经性焦虑(阻抑于无意识里的来自本能冲动的威胁造成的一种意识不到的焦虑)、道德性焦虑(患者认为危险来自超我,被体验为耻感和罪感)

A.Lewis(1967)认为,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是一种情绪体验,基本内心体验是害怕,如担心吊胆、忐忑不安,惊恐恐怖。这种情绪是不快的和痛苦的。同时伴有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植物功能紊乱。焦虑情绪指向未来,意味着危险马上到来,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危胁和危险。简化后的焦虑症状包括:①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②精神运动性不安;③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漂浮焦虑(无名焦虑)的特点是没有明确对象和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精神运动性不安指处于焦虑状态的人会出现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或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

恐怖:遇到特定的境遇或事物,随即产生的与处境不符的、明知没有必要也无法摆脱的紧张、害怕。脱离特定境遇或事物随即消失。



2、以性质改变为主(情绪迟钝、情绪淡漠、情绪倒错)

情绪迟钝:对本应引起鲜明情绪反应的事情反应平淡,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责任感、义务感、劳动感、荣誉感等受损。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和脑器质性病变。

情绪淡漠:对事物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周围事情漠不关心,表情呆板。

情绪倒错:情绪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或与思维内容不协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3、脑器质性损害(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

脆弱:常因细小或无关紧要的事情而伤心落泪或兴奋激动,无法克制。易进入某种心境。

易激惹:易因细小的事情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易进入某种激情。

强制性哭笑: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影响,突然出现不能控制的、没有丝毫感染力的表情。

欣快:单调而刻板的表情。



三、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意志减退、意志缺乏、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

意志增强:终日不知疲倦地忙忙碌碌,常常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如不停地把煤从东边铲到西边,西边铲到东边。

意志减退:意志活动减少。严重情况是抑郁,轻度是意志减退。两者的区别是患者内心情绪体验不同。

意志缺乏: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被动,生活极端懒散,个人卫生极差。甚至连自卫、摄食及性的本能都丧失。

精神运动性兴奋:协调性的、不协调性的。协调性的可表现为患者动作行为增加,动作和行为是有目的的、可理解的、思维情绪协调。

精神运动性抑制:木僵、蜡样屈曲、违拗、缄默、被动性服从、刻板动作、模仿动作、强迫动作、意向倒错、作态。

木僵: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不动,处于抑制状态。

缄默: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有时可用手势或写字与人交流。多见于精神分裂紧张型或癔症患者。

违拗:对他人要求的做出完全相反的动作称为主动性违拗,不做出任何反应行为,称为被动性违拗。

刻板动作:患者机械、刻板地反复重复某一单调动作,常伴有刻板语言。

模仿动作:无目的的模仿别人的动作,常与模仿语言同时出现。紧张症性综合征指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单独或交替出现。

强迫动作:是一种违反本人意愿、反复出现的动作,患者感到痛苦但无法摆脱,多见于强迫症。包括强迫性洗手、强迫检查等。(速记:重点是动作,而强迫观念重点在观念,如强迫性穷思竭虑、回忆、怀疑、计数等)



第四节常见精神障碍(精神病性和非精神病性)



一、精神分裂症、妄想性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能维持清晰的意识和基本智力,但某些认知功能会出现障碍。患病期(发作期)基本丧失自知力。

妄想性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单一或一整套(系统化倾向)相关妄想,持久甚至终身存在。病程发展缓慢,有时人格可以保持完整。如教授睡前调床脚位置。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2周内急性起病;精神性症状为主;病前有相应的心因(心理创伤);2-3个月内可完全恢复。

常见精神障碍(精神病性和非精神病性)

常见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症状是精神病性的,需要转诊) 精神分裂症 转诊 妄想性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 转诊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转诊 心境障碍

(情感性精神障碍) 躁狂发作 转诊 抑郁发作 转诊 双相障碍 转诊 持续性心境障碍,恶劣心境(也叫抑郁性神经症)和环性心理障碍。 不需要转诊。恶劣心境也可被看作神经症。 神经症 焦虑症(也叫焦虑性神经症)、

强迫症(也叫强迫性神经症、强迫性障碍)、恐怖症(也叫恐惧性神经症、恐惧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 神经症非精神病性障碍。恐怖症(包括场所、社交、特定);焦虑症(包括广泛性、惊恐发作或惊恐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反应性或心因性精神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延迟性心因性反应) 适应障碍 人格障碍 偏执性、分裂样、反社会性、冲动性、表演性、强迫性、焦虑性、依赖性 心理生理障碍 进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贪食、呕吐 睡眠障碍 失眠、嗜睡、发作性异常 癔症(歇斯底里) 分离性障碍(癔症性精神障碍) 癔症性意识障碍、情感爆发、假性痴呆、遗忘、身份障碍、漫游、癔症性精神病等 转换性障碍(癔症性躯体障碍) 运动障碍、感觉障碍 注:需要转诊的均指精神病性障碍,非精神病性障碍主要指神经症。

躯体形式障碍:



二、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相发作、持续性心境障碍)

心理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以明显的情绪高涨或情绪低落为主。

躁狂发作:主要特点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

抑郁发作:主要特点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双相障碍:情绪高涨和情绪低落交错发作。

持续性心理障碍: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每次发作极少严重到可描述为轻躁狂,甚至不足以达到轻度抑郁。可持续多年,甚至生命大部分时间。



三、神经症

1、定义: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而深感痛苦并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2、特点:意识的心理冲突、精神痛苦(程度不一)、持久性、防碍心理或社会功能(相对良好)、没有器质性病变;

3、常形:与现实处境有直接联系,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有明显道德性质。(双有)

4、变形:与现实处境没有关系,鸡毛蒜皮,没有明显道德色彩。(双无)

5、分析:心理冲突的常形是大家都有的经验,那些没有痛苦的心理冲突,只能算是心理生理障碍,而不是神经症。但是一旦出现头痛、失眠、记忆差、内脏功能障碍,那么原来不明显的心理冲突尖锐化,发生变形,则变成神经症性的。心理冲突的变形是神经症性的。

6、评定方法:病程(3个月-1年为中程,2分)、精神痛苦程度(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助别人的帮助才能摆脱,中度,2分)、社会功能(社会功能受损害或工作学习、人际交往效率下降,不得不减轻、改变或只能部分工作,2分)如果总分大于或等于6,神经症的诊断可以成立。



四、应激相关障碍

1、急性应激障碍:遭受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后,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病程为数小时至数天。

2、创伤后应激障碍(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指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的精神创伤之后,数周或数月内延迟出现、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主要症状包括: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闯入性闪回;创伤性经验选择性遗忘;麻木感和情绪迟钝;植物神经过度兴奋,过度警觉、失眠;

3、适应障碍:在重大生活改变或应激性生活事件适应期,出现的主观痛苦和情绪紊乱状态,常会影响社会生活和行为表现。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是在易感个性的基础上,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是一组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是主要的致病因素,但非应激障碍。(这句话书上没找到啊)



五、人格障碍

1、定义:指偏离社会文化背景、并给个体自身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持久性的固定行为模式。因遗传或后天环境等因素造成。

2、类别:偏执性、冲动性、依赖性、焦虑性、表演性、强迫性、分裂样、反社会性(调整了顺序,这样更好记)

3、表现:焦虑性人格障碍的表现是一贯感到紧张、不安全、提心吊胆、自卑,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习惯性地夸大潜在危险,回避某些活动。强迫性人格障碍的特征是过分严格要求与完美无缺。



六、心理生理障碍

1、定义:与心理因素相关、以生理活动异常为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

2、类别:

进食障碍(神经性压食、贪食、呕吐);

睡眠障碍(失眠、嗜睡症和发作性睡眠异常,如睡行症、夜惊、梦魇等)



七、癔症(歇斯底里)

1、定义:是一种没有器质性病变,以人格倾向为基础,在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产生的精神障碍。

2、分类:

分离性障碍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包括癔症性意识障碍、情感爆发、癔症性假性痴呆、癔症性遗忘、癔症性身份障碍、癔症性漫游、癔症性精神病等。

转换性障碍又称癔症性躯体障碍,包括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特点是多种检查均不能发现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

第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一、心理健康

1、定义:本书中指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定的标准是:身体、智力、情绪协调;适应环境;有幸福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2、标准

许又新三标准(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体验标准指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包括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操作标准指通过观察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包括个人心理活动效率和个人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等,核心是效率。发展标准指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分析。(速记,其实把操作标准改为功能标准就很好理解了。)

郭念峰十标准:(强度、时间、恢复、控制、自信、意识、交往、适应、节律、暗示)

心理活动强度:指对突然的强大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主要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另外,人的生活经验、性格特征、当时环境条件、神经系统类型等,也会影响这种抵抗能力。

心理活动耐受力:经受长期精神刺激的能力。耐受力强指有较持久的经受力。

康复能力: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

心理自控力:对情绪、思维和行为的控制程度进行调节的能力。心理自控能力好的人(书上说的是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往往情感表达恰如其分;行为自如、言语通畅(书上是心理活动自如);不过分拘谨;不过分随便。

自信心:个体能够恰如其分地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

意识水平: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指标。

社会交往:个体与亲友、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沟通交流的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始终不脱离生存的环境,并随其做顺应性改变的能力。当生活环境的条件改变时,个体试图采用忍耐环境的适应方式叫消极适应。

周期节律性:心理活动的形式和效率存在自身的变化规律。

暗示性:



二、概念区分和内涵

1、正常与异常:

心理正常:指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或者说不包含有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动。

心理异常(不正常):指有典型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动。

“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是用来讨论心理“有病”或“没病”等问题的。个体是否患有心理疾病,咨询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都关心,但关心的动机和目的不同。咨询师的目的是选出没有精神疾病的人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

2、健康与不健康

“健康”和“不健康”是在“正常”范围内讨论“正常”水平高低和程度如何的。

健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的平衡的心理过程。从静态角度看,健康心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在某一时间段内展现着自身的正常功能。从动态角度看,是围绕某一群体心理健康常模而波动的相对平衡过程。它涵盖着一切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的心理活动。(全选题266)

不健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不健康”心理状态可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第六节心理不健康的分类(一般、严重、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一、概述

心理健康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各类心理不健康状态,而不是各类异常心理。

1、目的:对心理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的目的,包括区分咨询心理学与邻近学科;限定心理健康咨询范围;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断;制定咨询方案;评估疗效;对心理健康问题深入研究;自我心理保健需要;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职业培训。(全选题272)

2、效度:确定“心理不健康状态”真实存在的标尺。包括症状学效度、预测效度、结构效度

症状学效度:

预测效度:自然发展的预期;外界干预下的预期。自然发展的预期结果包括:3个月内,部分人可能自我缓解;短期内得不到化解,不良情绪和行为泛化到其他类似对象,出现杯弓蛇影;长期得不到改善,心理抗压能力和耐受性下降;心理冲突发生变形,成为神经症的易感者。外界干预包括非专业(亲朋好友、社会福利机构和援助机构)和专业(咨询师)。

结构效度:理论上,促成或影响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身体健康水平、个性心理特征、社会变迁。人口学因素包括:职业、文化程度、生活状况、生活方式、婚姻状况、家庭结构等。



二、分类

1、一般心理问题:由①现实因素激发;②持续时间较短;③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④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四个条件:①冲突是常形的;②不间断持续1个月或间断持续2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③行为不失常态;④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限于最初事件。



2、严重心理问题:①由相对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因素激发、②持续时间较长、③初始情绪反应强烈、④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四个条件:①内心冲突是常形的;②痛苦情绪持续2个月以上半年以下;③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单纯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干预难以解脱;④反应对象被泛化,与最初刺激相类似和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痛苦。



3、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内心冲突是变形的,接近神经症,或是神经症的早期阶段。



第七节关于健康心理学

一、概述

1、定义:健康心理学是“保健、诊病、防病、治病的心理学。”是心理学借助“现代医学模式”,主动介入医学领域的结果。是试图依照现代医学模式,开始探索健康问题的学科。

2、工作领域: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促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学问题;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



二、常见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1、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①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②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③情绪低落;④时间感觉发生变化(过快或过慢);⑤精神偏离日常状态。(全选题269)

2、患躯体疾病时,由于某些器官的器质或功能的损坏,不但在能量代谢方面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而且病变器官向大脑皮层发放的信息也是恶性的,往往导致某些精神障碍或综合征。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脑粥样硬化等,会导致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失调,病人会产生疲劳、易怒、委屈、焦虑、抑郁、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当某些躯体疾病患者身上伴有幻视、谵妄、耳聋等,可能是意识模糊的先兆,应请精神科医生会诊。当疾病严重和迅速发展或有中毒现象存在时,会出现意识模糊之类的精神障碍。而神经官能症类症状,会出现在疾病缓慢发展和逐渐严重的情况下。

3、医源性身心疾病:某些病人带有歇斯底里和神经官能症的倾向,易接受暗示,如果医生出言不慎,会破坏他们的防御能力,产生医源性身心疾病。



第八节压力与健康

一、心理学角度的压力

1、定义: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压力源是现实生活中要求人们去适应的事件。压力反应包括主体觉察到压力源后,出现的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压力作为一个过程会对主体形成不同的结果,不同程度地增强或降低主体的健康水平。

2、压力源种类(按对主体影响)

生物性压力源: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如躯体创伤、疾病、饥饿、性剥夺、睡眠剥夺、噪音、气温变化等

精神性压力源:直接影响主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

社会环境性压力源:直接影响主体社会需求的事件。社会环境压力源分为纯社会性的,如重大社会变革、重要人际关系破裂(失恋、离婚),家庭长期冲突、战争等;和自身状况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如社会交往不良等。

3、压力源的测评

社会再适应量表:为测量重大生活事件而设计的。有局限性。得分高的易患心脏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白血病及感冒等。

日常生活小困扰量的测量:健康状况与小困扰的出现频率、强度有关(速记:频度和强度,两度),与生活事件的数目和严重性比较无关。日常小压力比主要的生活改变更能预测健康。

知觉压力的测评:让个体说出生活中哪些事件超越了自己的应对能力。用知觉压力问卷(PSS)可以有效预测早期健康问题,并可以评估个人习惯性压力或慢性压力。

4、压力的内省体验

心理学所说的压力,是人的内心冲突和与其相伴随的强烈情绪体验。左右为难、无所适从、无法选择的心态产生压力体验。

1941年,心理学家勒温和后来的米勒按形式将内心冲突分为四类:双趋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双避冲突(腹背受敌)、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面临两种既有利又有弊的冲突)。



二、压力的适应

1、种类

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某种不足以使个体崩溃,并可以努力适应的事件。有积极作用。

叠加性压力:同时性叠加压力(如四面楚歌);继时性叠加压力指两个以上能构成压力的事件相继发生(如祸不单行)。

破坏性压力(极端压力):如飞来横祸。包括战争、空难、地震、被绑架、被强奸等。灾难征候群指经历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三个阶段包括:惊吓期(失魂落魄)—恢复期(祥林嫂)—康复期。



2、适应:

1920年,生理学家坎农,使用人体生理变化指标,如心跳呼吸、血压、瞳孔、汗液等,对适应压力付出的生理学代价进行了描述。

1956年,塞利提出压力适应三阶段(一般适应征候群):警觉阶段,发现事件并引起警觉,呼吸心跳加速、汗腺加快分泌、血压体温升高等;搏斗阶段,全力投入对事件的应对、或消除压力、或适应压力,或退却;三是衰竭阶段,消耗大量生理心理资源,最后筋疲力尽。

三、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

1、临床症状的造成

体质压力论:压力和个体的身体素质,对疾病的发生同时起作用。

器官敏感论:应对压力时,反应最敏感、活动强度和频率最高的器官,最容易患病。

2、从压力源到临床相的逻辑过程

个体对压力的实际反应,是由中介系统对压力进行增益或消解后的相对强度决定的。

响应阶段:

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中介系统包括认知系统、社会支持系统、生物调节系统。中介系统的总体功能,由三个子系统各自的功能状态决定。

认知系统的作用:

认知

系统的作用 认知评估 认知结果的两可性 正确评估压力源和自己的实力,可使压力事件的强度相对降低 对事件严重性的评估 对自己能力的评估 调节控制 行为的自我控制 认知的控制 环境的控制 人格 外控性人格 个人生活中的主导力量是外力,命运主宰人的生活,对自己如何生活无能为力 内控性人格 认知评估作用包括:人接触到压力源后,会评估压力的性质;评估压力对自身的利弊和程度;评估自己的实力;确定自己对待压力的方式。

调节控制作用指是否认为自己能够控制局面,包括能否自主地调解压力的出现和发展,能否自由地调整自己的适应行为。

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具体地支持当事人,给以特质帮助和精神支持;人在经历压力事件时,并不感到孤独无助,这可能是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使压力事件的相对强度降低,不好的作用相反。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亲密的和可信任的关系是压力的有效缓冲器。

生物调节系统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良好的生物调节系统可以防止或降低应激引起的躯体化症状。

临床相阶段:及时型和滞后型。及时型症状是个体响应压力后,经过中介系统的处理,迅速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滞后型的临床相是压力初次经由认知系统处理时,形成意义模糊的观念并积存起来,当类似的事件再次出现时,积存的观念被激活并赋予新的意义。获得新意义的模糊观念明朗化,再次发生效用。

五、《心理测量学》

一、概述

二、测验的常模

三、测验的信度

四、测验的效度

五、项目分析

六、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七、心理测验的使用

第一节概述(测量和量表、心理测量和测验)

一、测量与量表

1、测量: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包括三个元素,即事物、法则、数字。(速记:施法术)事物指要测量的对象;数字具有序列性、区分性、可加性、等距性(序曲可等);法则是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

2、要素:参照点、单位。(速记:丹参。测量就是手持丹参施法术。)

参照点:确定事物的量时计算的起点。一是绝对零点,二是相对零点,即人为确定的点。

单位:好的单位两个条件,有确定的意义;有相同的价值。(速记:定义同价)

3、量表:根据某一法则来表现事物属性的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根据精确程度,分为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

命名量表: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把事物分类。一是代号,如身份号码、学号、运动员号;二是类别,如性别字典,1代表男,2代表女。

顺序量表:数字不仅指明级别,而且指明类别大小或属性程度,但不代表属性的真正量或绝对值。没有相等单位和绝对零点,数字仅表示等级。如考试名次、工资级别、能力等级、喜爱程度等。如第一名比第二名快,但不知道快多少。心理测量一般在顺序量表上进行,因为人的智力、性格、兴趣、爱好等,难以确定绝对零点和相等单位。

等距量表:有大小关系和相等单位,数值可加减,但不能乘除,因为没有绝对零点。如温度计,可以说200℃比100℃高100℃,但不能说是它的两倍。温度的零点是人为定的,0℃并不意味着没有温度。(等距只能加减不能乘除,等比可加减乘除。)

等比量表:有相等单位,有绝对零点,可加减乘除。如长度、重量、时间等。

二、心理测量和测验

1、心理测量: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自我总结:即通过观察代表性行为,推断和分析心理特点)

心理测量对象是人的行为,并且只是测量了做测验的行为,即对测验题目的反应。观察少数行为样本(有代表性的样本,或者根据某些条件所取得的标准样本)。测验条件要相同。原始分数没有意义,比较后才有意义。

2、测量性质:间接性(测行为了解大脑功能)、相对性(大家排队看位置)、客观性(测验的刺激、对反应的量化、对结果的推论,用分数反映结果)(速记:课间香)

3、测验定义: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错误观点:一是测验万能论,二是测验无用论,三是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正确观点一分为二:心理测验①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但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②尚不完善。

4、测验分类

按测验功能: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特殊能力测验

按材料性质:文字测验、操作测验

按严谨程度:客观测验、投射测验(刺激没有明确意义,问题模糊,受测者要凭想象加以填补,恰好投射出受测者的思想、情感和经验。)

按测验方式: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按测验要求:最高行为测验(要求受测者尽可能做出最好回答,有智力、成就测验);典型行为测验(按通常习惯方式做出反应,如人格测验)

5、咨询应用

心理门诊中运用较多的是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评定量表。

三、发展简史

倡导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主要贡献有:①提出人的不同特点和智能是按身体特点的不同而遗传的;②为研究差异的遗传性,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③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提出了相关的概念。

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在《心理》杂志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在心理学文献中。

1905年,比内《心理学年报》发表“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介绍了一个包括30个项目的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20世纪以后,心理测验的发展包括四个方面:操作测验、团体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人格测验。近年来,我国心理学家正致力于心理测验的本土化,编制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量表。

第二节测验的常模(常模团体、常模分数、百分等级、百分点)

一、常模团体

1、定义: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确定常模团体时,①先确定一般总体;②再确定目标总体;③最后确定样本。常模团体必须能够代表总体。

2、条件:①群体构成必须明确界定;②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③样本的大小要适当(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有代表性。实际工作中,样本大小应从经济、实用、减少误差等方面综合考虑。一般最低不小于30或100个;全国性常模,2000-3000人为宜);④要具有新近性。因为标准化样组都是一定时空的产物。

3、取样:指从目标人群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具体方法包括①简单随机抽样(随机号码法);②系统抽样(等距抽样)(目标总体有序可排,但无等级结构);③分组抽样(先将群体分组,再在组内进行随机取样);④分层抽样(分层比例抽样、分层非比例抽样)(速记:随机系统、分组分层)

二、常模与常模分数

1、常模:是一种供比较的标准量数,是心理测验时用于比较和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分数标准。构成要素:原始分数、导出分数、对常模团体的具体描述(157题,书上没找到)

按样本大小来源:全国常模、区域常模、特殊常模

按应用标准和分数特征:百分位常模、标准分常模

2、常模分数(导出分数、标准分数、量表分):就是施测常模样本后,将受测者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导出分数的特性包括:①与原始分数等值,可以进行比较。②带参照点、③等单位,实际上是一个④有意义的测验量表。

三、常模类型

1、发展常模(年龄量表)

将人的心理特质(如智力、技能等)与其他人的平均表现相比较,所制成的量表叫发展常模或年龄量表。年龄量表中,个人分数指出他的行为在按正常途径发展方面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发展顺序量表:是直观的发展常模,可以告诉人们某儿童的发育与其年龄相比超前、滞后、正常。最早是葛塞尔发展程序表,按月份显示儿童运动水平、适应性、语言、社会性四方面发展水平,婴儿16周能使头保持平衡。皮亚杰最著名的工作就是对守恒概念的研究。(两种等量的物体只要无增无减,无论怎样改变组合,它们在质量、重量、长度、数量及容量等方面仍然是相等的)通常儿童到5岁理解质量守恒、6岁掌握重量守恒、7岁有容量守恒概念。

智力年龄(智龄):比内-西蒙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儿童的适龄是基础年龄与在较高年龄水平的题目上获得的附加月份之和。如吴天敏修订的比内-西蒙量表,每个年龄都有6道测量,答对每题得智龄2个月。另一种年龄量表使用方法是将标准化样本中每个年龄组的平均原始分数作为常模年龄,通过将受测者的原始分数与年龄常模对比,便可求得每个人的智龄。

年级当量(年级量表):说明测验结果属哪一年级的水平。如某学生算术能力是6年级水平,阅读能力是4年级水平。

2、百分位常模:包括百分等级、百分点、四分位数、十分位数。

百分等级:是应用最广的表示测验分数的方法。指在常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指出的是个体在常模团体中年息的位置。百分等级越低,个体所处的位置就越低。85的百分等级表示在常模样本中有85%的人比这个分数要低。百分位常模是双向方式编制的原始分数与百分等级对照表。可由原始分数计算百分等级,又可由百分等级确定原始分数。(武:必考。某省高考只能招收20%的学生,录取线上20%,线下80%,那么百分等级是80。)

百分位数(百分点):处于某一百分比例的人对应的测验分数是多少。(武:最高695,最低603,录取线百分等级是80,那么对应的原始考分575分,叫百分点或百分位数。)

四分位数:将量表分成四等份。相当于百分等级25%、50%、75%三个百分点分成的四段。

十分位数:将量表分成十等份。1%-10%为第一段。

3、标准分常模(标准分数)(T分数,标准九分、十分、二十分、离差智商等)

定义: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基本单位是标准差。可通过线性转换(正态分布下)和非线性转换得到(偏态分布下。常态化是将原始分数转化为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常态分布上相应的标准分数。)

4、智商:单纯用心理年龄来表示智力高低的方法缺乏不同年龄儿童间的可比性。

比率智商(IQ):心理年龄(MA)与实足年龄(CA)之比。IQ=MA/CAx100。但个体的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并不同步增长,所以比率智商并不适合于年龄较大的受测者。

离差智商:①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上,②表示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的所处的位置,③是表示智力高低的一种理想指标。IQ=100+15(X-X)/SD。从不同测验获得的离差智商只有当标准差相同或相近时才可以比较,标准差不同,其分数意义不同。百分等级84,相当于1.0的z分数,60的T分数,115的韦氏离差智商分数。

四、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

转换表(常模表)法:最简单、最基本的表示常模的方法。

剖面图法:将测验分数的转换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可以直观地看出受测者各个分测验上的表现及其相对的位置。



第三节测验的信度(信度系数、测量标准误、4类评估方法)

一、信度概念

1、定义:信度指同一受测者在不同的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反复测量分数大体相同,说明性能稳定,信度高。信度只受随机误差的影响,随机误差越大,信度越低。系统误差产生恒定效应,不影响信度。

2、信度指标

信度以信度系数为指标,它是一种相关系数。

信度系数(rxx)=信度指数的平方,表示一组测量的实得分数与真分数的符合程度。

测量标准误SE=Sx1-rxx

Sx为所得分数的标准差,rxx为测验的信度系数。测量标准误与信度之间互为消长,信度越高,标准误越小;信度越低,标准误越大。

二、信度评估方法

没有通用法则,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

1、重测信度(稳定性系数):用同一测验,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组受测者前后施测再次,求两次得分间的相关系数。间隔时间一般在2-4周为宜,最好不超过6个月。考察测验跨时间的一致性(稳定性)。人的多数心理特征,如智力、性格、兴趣等,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间隔一段时间,一般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2、复本信度(等值性系数):反映的是测验在内容上的等值性。是用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A、B卷)来测量同一群体,然后求得受测者在两个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数,这个相关系数代表了复本信度的高低。如果两个复本的施测相隔一段时间,则称重测复本信度(稳定与等值系数)。考察测验跨形式的一致性(等值性)。优点是能够避免一些重测信度的问题,如记忆效果、学习效应等。缺点是①如果测量的行为易受练习的影响,则复本信度只能减少而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影响;②由于第二个测验只改变了题目的内容,已经掌握的解题原则,可以很容易地迁移到同类问题上去;③对于许多测验来说,建立复本是十分困难的。

3、内部一致性信度:反映的题目之间的关系,表示测验能够测量相同内容或特质的程度。包括分半信度(采用分半法估计的信度系数,将测验按奇数、偶数分为等值的两半,分别计算得分,求出的两半分数的相关系数代表了两半测验内容取样的一致程度);同质性信度(代表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即使所有题目看起来好像测量同一特质,但相关很低或为负相关时,其测验为异质的。

4、评分者信度:用于测量不同评分者之间所产生的误差。随机抽取若干份测验卷,由两位评分者按评分标准分别给分,然后再根据每份测验卷的两个分数计算相关,即得评分者信度。一般要求在成对的受过训练的评分者之间,平均一致性达到0.90以上时,才认为评分是客观的。

三、信度与测验分数的解释

1、解释真实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

信度系数的测量学定义,r=ST2/SX2。信度系数可以解释为总的方差中有多少比例是由真实分数的方差决定的,也就是测验的总变异中真分数造成的变异占百分之几。

极端情况下,rxx=1.OO,表示完全没有测量误差,所有的变异均来自真实分数;或rxx=0,表示所有的变异都来自测量误差。

2、确定信度可以接受的水平

一般能力测验、成就测验的信度系数都在0.9以上,有的可达0.95;人格测验、兴趣、态度、价值观等测验的信度一般在0.8-0.85或更高些。

当rxx<0.70时,测验因不可靠而不能用;当0.70≤rxx<0.85时,可用于团体比较;当rxx≥0.85时,才能用来鉴别或预测个人成绩或作为。

3、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

信度在解释个人分数上的意义,是通过应用测量标准误体现:一是估计真实分数的范围;二是了解实得分数再测时可能的变化情形。人们一般采用95%的概率水平,则真分数的置信区间是X-1.96SE
(速记:完整公式示例:范围=100±1.96x15√1-0.84,考试时替换4个相应数值即可。)

4、比较不同测验分数的差异

差异分数的标准误用于比较不同测验分数的差异比较,公式为Sed=S√2-rxx-ryy。经常要求两个分数的差异程度达到0.05的水平,即得分差异超过1.96SEd,才能承认不是误差的影响。



四、影响信度的因素

1、样本特征:样本团体异质性(一般而言,若取样团体较为异质的话,往往会高估测验的信度,相反会低估测验的信度)、样本团体平均能力(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团体,题目的难度会影响信度系数)

2、测验长度(测量数量):测验越长,①测量取样或内容取样就越有代表性,②受测者的猜测因素影响就越小。但测验过长得不偿失,③会引起受测者的疲劳反感降低可靠性。

3、测验难度:难度对信度的影响,只存在于某些测验中,如智力、能力倾向和成就测验中,但对于人格、兴趣、态度测验等不存在,因为这些测验的答案没有对错之分。

4、时间间隔:只对重测信度和不同时测量时的复本信度(重测复本信度)有影响。再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信度系数越大;越久,其他变因介入的可能性越大,受外界影响越大,信度系数越低。

对于速度测验,只有分半信度不能按传统方法估计。当一个测验有几个分测验时,分测验的分数与合成分数相比,不如合成分数可靠。



第四节测验的效度(3类评估方法)

一、效度(准确性)

1、定义:效度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的符合程度,或者简单地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准确性。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条件。除受随机误差影响外,还受系统误差的影响。可信的测验未必有效,有效的测验必定可信。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效度受信度制约。

2、性质:

相对性:测验的效度总是对一定的目标来说的,测验只有用于与测验目标一致的目的和场合才会有效。评鉴测验的效度时,必须考虑其目的和功能。

连续性:效度通常用相关系数表示,只有程度上的不同。我们评价一个测验时,不应该说“有效”或“无效”,应该说效度较高或较低。

另外,效度是针对测验结果的,即测验效度是“测验结果”的有效性程度。



二、评估方法(标完本段,只感觉祖国山河一片红梅花儿开心的锣鼓,然后晕倒)

美国心理学会1974年发行的《教育与心理测量之标准》一书中,将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效标效度。

1、内容效度(逻辑效度):指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取样的适用性,即该测验是否是所要测量的行为领域的代表性取样。判断方法:专家判断法、统计分析法、经验推测法。为使内容效度的确定过程更为客观,弥补不同专家对同一测验的判断可能不一致,可采用的步骤是:①定义好测验内容的总体范围;②编制双向细目表;③制定评定量表来测量测验的整个效度。除了描述性语言外,内容效度的确定也可以采用一些统计方法,如①计算两个评分者的一致性、②复本相关、③再测法等。表面效度指由外行对测验作表面上的检查确定的。最高行为测验要求有较高的表面效度;典型行为测验要求较低的表面效度。只有当受测者不知道每个题目测量什么时,才会按自己的典型方式真实作答,否则会按社会赞许的方面去回答,测验结果就不是他自己真正的心理特征了。

2、构想效度(构思效度、结构效度):①主要涉及的是心理学的理论概念问题,②指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的构想或特质的程度,③即测验的结果是否能够证实或解释某一理论的假设、术语或构想,解释的程度如何。构想效度的估计方法包括①对测验本身的分析;②测验间的相互比较;③效标效度的研究证明;④实验法和观察法证实。可以作为构想效度的测验内部证据有:①测验的内容效度;②测验的内部一致性指标;③分析受测者对题目的反应特点。构想效度测验间比较的证据,①是相容效度,即新测验和成熟测验之间的相关系数;②是区分效度,即一个有效测验不仅应与其他测量同一构想的测验相关,而且还必须与测量不同构想的测验无相关。③是因素分析法,对一组测验进行因素分析,找到影响测验分数的共同因素,即可能是我们要测量的心理特质(构想)。

3、效标效度(实证效度):指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境下行为表现的有效性程度。被预测的行为是检验效度的标准,简称效标。效标效度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分为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检验一个测验的效标效度,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效标。一个好的效标必须具备如下四个条件:①是能最有效的反映测验的目标,即效标测量本身必须有效;②是具有较高的信度,稳定可靠,不随时间等因素而变化;③是可以客观测量,可用数据或等级来表示;④是方法简单,省时省力,经济实用。评定方法包括:相关法、区分法、命中率法。相关法是求测验分数与效标资料间的相关,即效度系数。根据变量的不同,可选用的方法有积差相关法、点二列相关公式、二列相关公式、贾斯朋(Juspen)多系列相关公式。区分法是检验测验分数能否有效地区分由效标所定义的团体的一种方法。区分高分组与低分组分布的重叠量,重叠量越大,即差异越小,效度越差。命中率法是测验分数和效标资料组合,总命中率和正命中率。命中的情况指预测成功且实际也成功,预测失败而且实际上也失败。总命中率和正命中率



三、效度的功能

1、预测误差:决定性系数是效度系数(rxy)的平方(r2xy)

表示测验正确预测或解释的效标的方差占总方差的比例。如测验的效度是0.80,则决定性系数是0.64,即测验分数正确预测效标的比例是64%,也就是预测说对的比例是在64%。估计的标准误sest=sy√1-r2xy。

2、预测效标分数:Y=a+byxX。Y是预测的效标分数,X为测验分数。

3、预测效标指数:无关系数K=Sest/sy=√1-r2xy。

表示预测源分数与效标分数无关的程度。预测效率指数E=100(1-K),表明使用测验比盲目猜测能减少多少误差。如,一个测验的效度系数是0.80,K=√1-0.802=0.60,E=40,表明预测误差仅为随机猜测所产生误差的60%。或者说我们在估计受测者的效标分数时减少了40%的误差。

四、影响效度的因素

1、测验本身的因素:①测验材料必须对整个内容具有代表性;②测量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容易引起误差的题型;③难度要适中,具有较高的区分度;④长度要恰当,测量的排列按先易后难的顺序。

2、测验实施中的干扰因素:主测者的干扰因素、受测者的干扰因素、测验情境、其他干扰因素等。

3、样本团体的性质:与信度系数一样,其他条件相同,样本团体越同质,分数分布范围越小,测验效度就越低。对于不同性质的团体,由于年龄、性别、教育水平、智力、动机、兴趣、职业等特征的不同,同一测验的效度会有很大的不同,使得测验对不同的团体具有不同的预测能力,这些特征在测量学上被称为干涉变量。美国心理学家吉赛利(E.E.Ghiselli)提出了找出干涉变量的一套方法,①是用回归方程求得每个人的预测效标分数,将该分数与实际效标分数相比较,获得差异分数D。如果D的绝对值很大,说明测验中可能存在干涉变量。②是根据样本团体的组成分析,找出对照组,分别计算效度,找出干涉变量;③是对于欲测团体,根据某些易见的干涉变量将其区分为预测性高和预测性低的两个亚团体,对于预测性高的团体,获得的测验效度会有所提高。

4、效标的性质:效标测量的可靠性即效标测量的信度。

第五节项目分析(难度、区分度)

一般来说,项目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两个方面。定性分析包括考虑内容效度、题目编写的恰当性、有效性等;定量分析主要指对题目难度和区分度等进行分析。

一、项目难度

1、定义:难度指项目的难易程度。难度的指标通常用通过率表示,P=R/Nx100%。通过人数越多,P值越大,难度越低。在非能力测验(如人格测验)中,类似的指标是“通俗性”,计算方法相同。

2、计算方法:二分法,以各占27%的高分组和低分组的通过率的平均值作为每题的难度P=(PH+PL)/2;非二分法记分,P=(X--/Xmax)x100%,X--为全体受测者在该题上的平均分,Xmax为该题的满分。

3、难度水平的确定:

项目的难度,P值越接近0或者1,越无法区分受测者之间能力的差异;P值越接近于0.5,区别力越高。选拔、诊断时,难度应接近录取率,筛选出少数较差者时,P值应该高。

对于选择题来说,P值一般应大于概率水平;等于概率,题目过难或题意不清;小于概率,质量有问题。是非题0.75,四选一选择题0.63.

测验的难度,如果受测者样本具有代表性,对于中等难度的测验,其测验总分应该接近常态分布。一般来说,最好使测验中所包含的试题的难度在0.50±0.20之间,平均难度接近0.50。

二、项目的区分度D

1、定义:区分度(鉴别力),指测验项目对受测者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

2、计算方法:

鉴别指数,①按测验总分高低排列答卷;②确定高分组和低分组,每一组取答卷总数的27%;③分别计算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或得分率;④按公式D=PH-PL估计项目的鉴别指数。1965年,美国测验专家伊贝尔根据长期的经验提出用鉴别指数来评价项目性能的标准,当D>0.4,很好;0.3-0.39良好,修改后更好;0.2-0.29尚可,但需修改;0.19以下,差,必须淘汰。

相关法:计算区分度最常用的方法。即以某一项目分数与效标成绩或测验总分的相关作为该项目区分度的指标。相关系数越大,区分度越高。区分度取值范围介于-1和+1之间。常用的方法有点二列相关、二列相关、Φ相关法等。

3、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

通常,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的受测者区分度高,较易的项目对低水平的受测者区分度高,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受测者区分度高。由于人的大多数心理特性呈正态分布,所以项目难度的分布也以常态分布为好,这样不仅能保证多数项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而且可以保证整个测验对受测者具有较高的区分能力。

通过率=1或0,D=0,通过率P=0.5,则D=1。

第六节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一、目标分析

1、对象:编制测验前,首先要明确测量的对象,也就是该测验编成后要用于哪些团体。只有对受测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社会经济状况、阅读水平等心中有数,编制测验时,才能有的放矢。

2、用途:一般来说,测验的用途包括描述、预测、诊断、选拔。可以分为两类,显示和预测。显示性测验指测验题目和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相似的测验。古德纳夫曾经将其分为样本测验和标记测验。预测性测验

3、心理测验的目标:指编制的测验是测什么的,即用来测量什么样的心理变量或行为特征。目标分析因测验不同而异,可分为:工作分析、对特定概念下定义、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对于选拔和预测功用的预测性测验,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所预测的行为活动作具体分析,我们称之为任务分析或工作分析。这种分析的具体步骤包括:①确定哪些心理特征和行为可以使要预测的活动达到成功;②建立衡量受测者是否成功的标准(效标)。



二、测题的编写(看完本段,再次倒地)

1、搜集资料:题目的来源,已出版的标准测验;理论和专家的经验;临床观察和记录。

2、命题原则:可从内容、文字、理解、社会敏感性四个方面考虑。

内容方面的要求:①题目内容符合测验目的;②避免贪多而乱出题目;③内容取样要有代表性;④题目间内容相互独立。

文字方面的要求:①使用准确的当代语言;②语句简明扼要;③排除与答案无关的因素;④最好一句话说明一个概念。

理解方面的要求:①题目应有确切的答案;②题目的内容不要超出受测受测团体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③题目不可令人费解;④不能有歧义。

有些测验必须涉及一些社会敏感性问题,菲力普提出的可供参考的策略包括:①命题时假设受测者具有某种行为;②命题时假设规范不一致;③指出该行为虽然是违规的,但却是常见的。

3、编制要领:①难度排列逐步上升,先易后难;②将同类型的测题组合在一起;③注意各种类型测题本身的特点。

选择题要编好题干,也要编好选项,必须注意:①题干问题明确,避免与选项用词一致;②选项简明扼要,长度相等;③每题只给一个正确答案;④选项最好用同一形式。

编制是非题时,应注意①内容以有意义的概念、事实或基本原则为基础;②每道题只能包含一个概念;③尽量避免使用否定的叙述、尤其是双重否定;④“是”“非”题的数目应基本相等,随机排列。

编制简答题时,应注意最好采用问句形式、填充形式的空格不宜太多、每题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编制操作测验的原则①有明确所要测量的目标,并将其操作化;②尽量选择逼真度较高的项目;③指导语要简明扼要;④制定评分标准,确定记分方法。



三、测验的编排和组织

1、合成测验

选择题目的形式时,需要考虑测验的目的、材料的性质、接受测验团体的特点、各种实际因素。

审定题目要注意题目的范围应与测验计划的双向细目表相一致、数量要比最后所需的数目多一倍至几倍、难度必须符合测验的目的、说明必须清楚明白。

测题常见的排列方式并列直进式、混合螺旋式。

2、测验的预试

预测应注意:对象应取自将来正式测验准备应用的群体;实施过程与情境应力求与将来正式测验时的情况相近似;时限可稍宽一些,最好使每个受测者都能将题目做完;预测过程中,随时记录受测者的反应情形。(205题,全选)。

3、信度和效度考察

4、常模制定

5、编写指导手册

测验指导手册的内容有测验的目的和功用;编制的理论背景、选材的原则、方法;实施测验的说明、测验的记分标准;测验的基本特征、常模资料。(206题,全选)。



第七节心理测验的应用

一、主测者的资格

1、知识结构:指开展心理测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心理学、本专业的专业知识。

2、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主测者的心理专业理论知识包括对心理测验的特点和性质、作用和局限性的认识;了解测验的基本特征,如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熟悉心理测量标准化的必要性等。(208全选题)

主测者必须具有实际操作心理测验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接受严格、系统的心理测验专业训练,熟悉有关测验的内容、适用范围、测验程序、记分方法等。

3、职业道德:测验的保密和控制使用;测验中个人隐私的保护。



二、测验的选择:适应测量的目的;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三、测验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1、准备工作:预告测验、准备测验材料、熟悉测验指导语、熟悉测验的具体程序

2、主测者的职责:①应按照指导语的要求实施测验、②测验前不讲太多的话、③不应对受测者的反应做出任何暗示性反应、④对特殊问题要求心理准备。(全选题213)

3、建立协调关系:心理测验实施中,主测者和受测者之间的一种友好的、合作的、能促进受测者最大限度地做好测验的一种关系。



四、测验实施的程序及要素

1、测验指导语的组成:测验目的、时间限制、如何选择反应形式、如何记录这些反应、如果不能正确反应时该如何操作、例题等组成。(全选题214)

2、时限:大多数典型行为测验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如人格测验。

3、测验的环境条件:不仅①必须完全遵从测验手册的要求,而且②要记录任何意外的测验环境因素,并且③在解释测验结果时也必须考虑这一因素。



五、受测者误差及控制方法

1、应试技巧与练习效应:受测者对测验的经验或应试技巧会影响测验成绩,“测验油子”的表现有:①能觉察出正确答案与错误答案的细小差别、②懂得合理地分配测验时间、③常常是各种题型都见过、④熟悉测验程序。(全选题215)受练习效应较大的情况表现为:教育背景差、经验较少或智力较高者;着重速度的测验;重复实施相同的测验。

2、动机与焦虑因素:成就、智力、能力倾向、态度、兴趣、人格等测验受动机影响较大。适度的焦虑会提高成就、智力、能力倾向测验的成绩。研究表明,测验焦虑较高者包括:①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把握;②抱负水平过高、求胜心切;③缺乏自信、患得患失、情绪不稳定;④与测验成绩关系重大、压力过大。(全选题217)

3、反应定势(反应风格):指独立于测验内容的反应倾向,即由于每个人回答问题的习惯不同,而使能力相同的受测者得到不同的测验分数。除非“反应速度”本身即为重要的研究目标,否则让受测者有充分的时间反应,同时注明每题的答题时间,可以减少求“快”与“求精确”定势的影响。在编制是非题时,“是”“否”题大致相等或“否”题略多,是控制肯定定势的有效方法。正确答案的位置在整个测验中出现在各位置的概率相等,可以控制喜好特殊位置的反应定势。尽量使选项的长度一致,可以控制喜好较长选项的反应定势。



六、测验的评分

1、原始分数的获得:为使评分客观,要①及时清楚地记录反应情况;②要有记分键;③对照记分键,对反应进行归类。

2、原始分数的转换



七、测验结果的报告

1、测验分数的综合分析:由于测验误差的影响,应①把测验分数视为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点。如韦氏测验中,通常用测得的IQ值加减5(85%-90%的可信限水平)的方法判断IQ值的波动范围;②不能把分数绝对化,更不能仅仅根据一次测验的结果轻易下结论;要③有常模和信度、效度资料,在解释测验分数时,一定要依据从最相近的团体、最匹配的情境中获得的资料;④对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比较。为了使不同的测验可以相互比较,人们常用百分位等值法或线性等值法将两种分数等值化。线性等值法是用相同的标准分数作等值的基础。

2、报告分数的具体建议

为了使受测者本人以及与受测者有关的人,如家人、老师、雇主等,能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在报告分数时,要注意:①应告知分数的解释,避免使用专业术语;②保证当事人知道该测验测量或预测什么,与什么团体进行比较,如何运用他的分数;③考虑给当事人带来的心理影响;④让当事人积极地参与测验分数的解释。(全选题222)







六、《咨询心理学》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三节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

第四节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

第五节婚变、家庭心理咨询

第六节性心理咨询



第一节概述(历史现状、定义条件)

一、简史与现状

1、背景条件(前提学术条件,全选题95)

时间 人物 事件 1882年 高尔顿 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和“自由联想”方法的建立 1890年 卡特尔 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的论文 1896年 韦特默 第一次提出了“临床心理学”的概念,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解决儿童行为问题,1907年创办了专业刊物。 1904年 比内与西蒙 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量 1907年 大卫 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 1908年 帕森斯 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 2、专业发展

心理咨询起源于1896年诞生的《临床心理学》。

最初临床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条件和促进因素,是心理测验和个体差异的研究。代表人物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威尔森。

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的标准。

1954年,二十余名美国心理学家发起创办了《咨询心理杂志》,成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

1956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指出,咨询心理学可从三个方面做出贡献:通过关心人的动机、情绪的调节,①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通过发展人们必要的能力、动机,②帮助个人与环境的协调;正确利用个体差异,充分考虑所有成员的发展,③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

该委员会规定的心理咨询的目标:不但要①帮助那些连最基本、最低适应状态都已丧失的心理不适应者,还要为②促进特定社会集团的每个成员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提供服务。



二、心理咨询概念

1、定义:广义的心理咨询涵盖了临床干预的各种方法或手段,狭义的心理咨询指具备心理学理论指导和技术应用的临床干预措施;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指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罗杰斯认为,心理咨询是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威廉森等认为,心理咨询是受过专门训练的咨询师,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祈求解决问题的求助者提供援助的过程。

中国临床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心理咨询应明确的三个问题的:待解决问题的性质、咨询师的技术、所要达到的目标。

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定义的心理咨询的范围是“心理咨询以轻度的、属于机能性的心理失常为范围。”

赵耕源认为心理咨询的作用是“增强求助者防卫心理刺激与冲突导致疾病的能力,减轻已经发生疾病者的心理负担,促使其向良好痊愈方向发展,预防某些精神病、神经症或心身疾病的发生,使工作学习生活更美满。”



三、心理咨询师条件

1、思维方式与态度:唯物主义观点、普通联系观点、限制性观点、统一的发展观、中立性态度。

唯物主义观点:遵循科学的法则处理心理和行为问题,无论诊断还是咨询,其决定都必须依据事实,依据严格的科学规定。



普遍联系观点:透过关系把握本质,包括

①心身一体(心理和生理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常有心理问题躯体化倾向,生理状况不佳体验为心理状态不适)(全选题109)

②心理、生理、社会因素交互作用(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互为因果)、

③整体性(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不是静止和孤立的;知、情、意、行永远互相联系;牵一发动全身;将各种咨询方法整合运用)。



限制性观点:包括职责限制、时间限制、感情限制、目标限制。

其中,职责限制的内涵指咨询师的职业责任不是无限的,心理咨询的任务只是解决心理问题本身,而不包括引发心理问题的具体事件。

感情限制指彼此沟通必须限制在工作范围内,其他感情因素必须严加控制。

目标限制的内涵指目标的确定不是任意的,咨询目标只能锁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问题解决程度也有限制的,对咨询效果的预期应按实际情况做出评估。最好双方达成一致。



历史-逻辑-现实统一的发展观指考察个人史原因,考察个人史与症状之间的逻辑关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求助者,对于求助者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全选题112)



中立性态度:从求助者角度出发,了解问题,表示理解,不予评价,不掺杂个人情绪与观点。可保证咨询师不把个人情绪带入咨询之中。用“理解”表达中立性态度的意义:说明个体产生某种反应是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既不代表赞同,也不代表反对,是中立态度最恰当的表达词。



2、应具备条件:品格、责任心、容纳他人、自知之明、自我觉察和修复能力。

①品格:做一个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人,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②有责任心:对求助者负责,不因自己的言行使求助者雪上加霜,对求助者真诚相待,不夸大心理咨询的作用,不欺骗求助者,能力有限时要说明情况并转诊。

③容纳他人:营造和谐的咨询关系;提供安全自由的咨询气氛;接纳求助者的各种问题。

④自知之明:弄清自己的优缺点;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对自我生存价值进行评价。

⑤自我觉察和修复能力:咨询师有意愿并且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通过个人修养或专业的自我体验,力求解决自己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咨询过程中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不因个人的问题干扰咨询工作。

四、职业化

1、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丁瓒先生的贡献:翻译出版了《青年心理学》;50年代中叶,使用“综合快速疗法”治疗神经症和心身疾病。参与者包括丁瓒、伍正谊、李心天等人。

2、1986年,我国第一个心理咨询室在北京市朝阳医院创立。

3、2001年,经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我国开始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由国家颁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用版)。

4、职业定义:“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具体内涵是: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帮助求助者解除的只能是心理问题,或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或躯体症状。除此之外,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5、职业化的操作性指标:社会化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组织建设和信息沟通、社会认可、职业标准。

6、具备特点:中国心理咨询已经具备的职业化的基本条件,已经开始职业化,但尚处在起步阶段;心理咨询在相当程度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对心理咨询的需求和咨询力量间存在差距。

7、发展趋势:越来越贴近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社会需求的广泛性和心理咨询的普及化;完善和职业化的心理咨询将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



第二节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一、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是“过失心理学”、“梦”、“神经病通论”三篇演讲录合编而成的,都是用性本能解释心理现象或神经症症状,所以又称为“性学三论”。(全选题121)

阿帕伯特将精神分析学说概括为五个观点:心理结构分区、人格结构、动力学、发展、适应。

1、分区观点:人类的心理活动包括潜意识、前意识、意识。潜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意识是心理结构的表层,由外在世界的直接感知和有关的心理活动构成。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一部分。弗洛伊德十分强调潜意识对人类心理的作用,所以,其理论又被称为“深层心理学”。

2、结构观点:本我(生物本能)、自我、超我(伦理道德)。①本我:追求生物本能欲望,遵循“快乐原则”,要求毫无掩盖与约束地寻找直接的肉体快感,以满足基本的生物需要。

②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履行适应环境和个体保存的功能,是本我与外界环境的调节者。

③超我:遵循“道德原则”,是代表良心和道德力量的人格结构总分,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超我形成后,自我要同时协调本我、超我和现实因素等三方面的要求。(“自我”可真够累的。)

3、动力学观点: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本能。力比多指人的性本能,但不是心理发展的唯一动力。本能有两个,一是性本能,二是营养本能。弗洛伊德所说的心理发展动力,是营养本能和性本能(力比多)的复合体,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促进心理发展。

4、发展观点:口欲期(0-1岁)、肛欲期(1-3岁)、生殖器期(3-5岁,恋父或恋母)、潜伏期(5-12岁)、生殖期(12岁以后)

5、适应观点:性本能和自我保存本能的应对经历,构成了人类的两种基本应对方式。

一是本我在自我的监督控制下,与自我不断周旋,本我甚至不惜改变存在或表达自己的方式,以求自己得到满足,如“隐性梦”即是一种变相宣泄。

二是自我保存本能发现危险信号时,会形成焦虑。焦虑是弗洛伊德确立适应观点的重要概念。根据产生根源的不同,可以将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症焦虑和道德性焦虑。焦虑是冲突引起的结果。当自我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时,会做出反应,形成自我防御机制,是为了调整自我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包括压抑(不是压制)、投射、置换、反向、合理化、升华、转移等,无论正常人或神经症病人,都会使用自我防御机制。

认识领悟疗法(中国的精神分析疗法):创始人是中国的钟友彬。利用求助者的认识能力,引导求助者认识自己到个体心理发育停滞在某一阶段,这些停滞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与现在的年龄阶段不相容,通过领悟其不合理性,达到自觉矫治的目的。认识一词不是认知的意思。



二、行为主义理论

1、先驱是巴甫洛夫、桑代克。

2、华生:刺激-反应模式,即R=f(S),不考虑刺激与反应的中间过程。认为行为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遗传因素不起重要作用。心理学要摒弃一切主观内省,不能将知觉或意识作为研究对象,行为可归结为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泌。

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提出中间变量的概念,中间变量即有机体的内部因素,认为行为不仅仅由环境刺激S所决定,R=f(S、P、H、T、A)。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R=f(S、A)。R为反应,S为刺激,A为第三变量。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模仿学习理论”),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认为人有自己独特的认知过程,不但参与行为模式的形成,而且参与人格的形成和保持。主要概念包括“替代学习”或“观察学习”(人们能够操纵符号,思考外部事物,可预见行为可能的结果,而不需要实际去经验它)、“自我奖赏或批判”、人们可以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外界左右。

3、行为治疗:

沃尔普的定义指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

七个步骤包括:对靶行为进行功能性分析;标定严重程度;制定矫正目标;制定实施干预计划(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监测调整;结束(一旦达到目标,即可逐步结束干预计划);检验。

行为治疗的方法有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强化法、模仿学习、角色扮演、自信心训练、认知-行为疗法、自我管理技术等。

特点:注重靶行为形成的现实原因而不是历史原因;用可观察的外显或内隐行为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标准;依据实验研究,从中引出假设和治疗技术;用客观的操作性术语描述治疗过程,精心发现靶行为并选择测量行为改变的方法;根据每个求助者的问题和本人情况选择适当的行为治疗技术。



三、认知心理学

1、定义:认知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及对未来事件的预期。行为主义认为外部刺激进入大脑以后的内部加工过程是不重要的,是不可探索的“黑箱”,而认知心理学认为恰恰是“黑箱”中的信息加工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2、认知活动的流程:首先是刺激物经感觉器官成为感觉材料,再经过以往经验和人格结构的折射,赋予感觉材料具体意义,至此,构成一个知觉过程。认知可激活情绪系统和运动系统,产生各种情绪和行为动机。



四、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泛指一种思想体系,与存在主义哲学紧密相联,主要强调人的利益和价值、尊严和自由;反对决定论观点,也反对自然一元论和还原主义机械论。



五、人性心理学

1、人性:即人的本质属性,由郭念锋提出。指人作为一个类,其自身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质的规定性。人性是人的三种基本属性的辩证统一体。即生物属性(物质交换)、精神属性(信息交换)、社会属性(利益交换)。

生物属性体现为人作为生物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新陈代谢)的过程;精神属性体现为为生存发展而对外界环境进行的探究反射,是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社会属性体现为个体与群体间的利益交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本能。

2、人性心理学:以人性中的精神属性为中心,说明心理、脑、社会三者的关系,把握心理活动的性质、特点及变化的规律。心理现象是人性的表达。心理动力来自与生俱来的人性的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源于人的三种本能:一是个体保存、种族延续的本能;二是认识世界,向自然界索取生活必需资料和适应环境的探究本能;三是为生存而组成人类社会的依存本能。

3、治疗原则:触及人性中的各类失衡状态,使它们重新恢复相对平衡的状态。



第三节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

一、对象任务

1、对象: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产生心理障碍导致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并请求帮助的人群;临床治愈或在潜伏期的精神病患者。

2、任务: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使人健康、愉快、有意义地生活。内涵包括: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了解改变不合理的观念、学会面对和应对现实、学会理解他人、正确认识自我、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①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

首先要让求助者认清自己的内、外世界;指出内、外世界的相互作用及人的积极适应能力;特别是对那些有外控倾向的宿命论者更有必要;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尚未解决的内部冲突。

②了解改变不合理观念

帮助求助者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学会评估自己的思维观念是否合理,意识到心理问题往往由自己不合理的观念造成的。

③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

过去的是历史,未来的是希望,只有现在才是真正可以把握的时空。生存的真实意义仅仅是此时、此地。

人对现实事件的反应,大致有三类:感性反应、理性反应、悟性反应。三种反应方式各有各的用途。三者必备,各有轻重。接纳七情六欲,才有生活质量。保持理性,可以……

感性反应是一种情绪化应对,也是一种儿童式应对,如果一个成人不论场合,一律采用情感式的反应,我们便会觉得这个人很幼稚,甚至心理有问题。

理性反应是用概念和事物之间的客观逻辑去反应外部事物。是一个人心理发展成熟的表现,在心理健康人群中表现得最广泛,能使人准确判断形势、完善地形成决策、有效应对事件。

悟性反应是人的理性高度发展后,表现出的一种超越感性和理性的反应。但绝不是回避与超脱,而是一种积极面对的心态。

④学会理解他人

⑤正确认识自我

⑥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不在于求助者能否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欲望,而在于让求助者意识到要将合理的思想和观念付诸行动,要发展新的有效行为,心理咨询师要把握建立合理模式的最佳时机。



二、分类和程序

1、分类

按性质:发展心理咨询、健康心理咨询。发展心理咨询内容: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选择合适的职业、为个人事业的成功突破个人弱点等,需要使个人达到更佳的状态,了解并开发潜能(职业、事业、适应等,总之是为了发展)。健康心理咨询内容:一个精神正常的人,因各类刺激引起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等情绪问题,或因各种挫折引起行为问题,并且影响其正常社会功能的发挥,即发现自己的心理平衡被打破而进行的心理咨询是健康心理咨询(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心理平衡等,总之是为了健康)。

按规模:团体咨询、个体咨询

按形式:门诊(咨询室)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

按时程:短程(1-3周)、中程(1-3月)和长程(3月以上)

按理论: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

2、程序:资料搜集、资料分析、综合评估、诊断、鉴别诊断、方案制定

资料搜集途径:摄入性谈话记录、观察记录、访谈记录、心理测量、问卷调查、实验室记录。(全选题147)主要内容包括:人口学等16项内容。

资料分析:排序(按时间)、筛选(按因果关系)、比较(确定症状)、分析(找主因诱因)

综合评估:将主诉、临床直接或间接所获资料(含心理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将主因、诱因与临床症状的因果关系进行解释,确定心理问题的由来、性质、严重程度,确定其在症状分类中的位置。

鉴别诊断:症状定性(按症状表现确定其性质)、症状区分(将已经定性的症状与相近的类似症状进行区分)、症状确定(确定鉴别诊断的关键症状和特征)、症状诊断(按现行的症状诊断标准进行鉴别诊断)。

方案制定:依据包括当前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采用的治疗方法、咨询的期限、咨询的步骤、计划要达到的目的等。



第四节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

幼儿、儿童——安全感。行为障碍:多动、缄默、多余动作、攻击、退缩。与家庭教养方式、与父母关系状态有关。

少年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成人的错误对待。小学阶段培养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中学阶段吸收大量知识;大学阶段训练逻辑思维、激发创造性思维。

青年期---社会需要变成压力还是动力的问题是共同问题,也是造成心理问题的关键。

中年期---在社会、家庭和自我需求重压下产生心理问题

老年期---心理需求有健康和依存的需求、工作的需求、安静的需求、尊敬的需求。



婚恋、家庭心理咨询

婚姻问题咨询——情爱、理解、相互依附

一般原则:遵守与婚恋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首先判断感情的性质和程度;在非理性的恋爱生活中,要分析、梳理心理因素;改变不合理思维方式。

影响夫妻关系的因素:结婚动机、恋爱过度情绪化、角色适应不良、性格相容问题

家庭问题—原则:将问题具体化、客观化;不以自己的价值观来揣摩求助者看法;不要替求助者选择,只讨论可能性;保密;夫妻同时参加咨询。

亲子关系—基本条件:双方对亲子关系有全面、正确的理解;人伦道德有端正的态度;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双方。



第六节性心理咨询

性道德、性法律、性生理、性医学、性心理——人类性科学

人类性科学的内涵:性的生物因素

性的心理因素6个:性需求、性动机、性态度、性情绪、性经验、人格特征

性的社会因素5个:家庭、宗教、人际关系、道德、法律

人类性的特征:普遍性、功能多样性、选择性和排他性、责任性、文化社会制约性

性道德的特点:多样性、一致性、继承性、双重性

现代道德的特点:严肃性(婚姻内、爱情表达)、平等性(自愿、同等权利义务)、科学性(医学-不传染、性生理学-生理不许可不强求、性心理学-不得性虐待)

性态度:性认知:对性规范(法律、道德)的认知;对性知识的理解。

性情感:左右性态度是否坚定持久

性行为倾向:情境性、易受干扰、受个体心境制约

儿童期:性别认同、性冲动、性好奇

成年期:婚、恋、夫妻性生活

老年期:认知偏差、兴趣下降、性态度老化、对衰老的恐惧、人际关系问题。

性行为问题: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性行为8个阶段:性角色认知-性欲望产生-性动机形成-性对象选择-性能力发挥-性交操作过程-性交体验-性后果的责任

性心理问题8类:性角色问题、性欲望问题、性动机问题、性对象选择问题、性能力问题、性交操作问题、性交体验问题、性后果的责任问题

性行为问题:失调-障碍-变态

性动机偏离:泄欲动机、风险动机、生育动机、交易性动机、享乐动机、性别自我肯定动机、认知动机(性好奇)

性对象偏离:同性恋倾向、恋物倾向、自恋倾向、幻想与梦恋

四、职业道德

第一节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节职业道德概述 1

第二节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3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3、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忠诚、审慎、勤勉

忠诚:指从业人员忠实于服务对象并对自己的委托人认真担负职责、以寻求实现职责的最优效果的强烈态度和意向。当非典来临时,医生、护士都不应逃跑;军人也不可临阵脱逃。履行职责时做到一切为了完成任务,不能带有私心或“以权谋私”。

审慎:指选择最佳手段以实现职责最优的结果,并努力规避风险。重视过程和结果,仔细思考手段的利弊得失,尽可能地选择好的手段。理性、客观,十分严谨地去权衡如何做效果才最好,尽可能地减少工作所带来的可能的危险和损失。做事要有计划、有根据,不能有投机或侥幸的心理。决策要有充分的研究,应准备好各种可能的替代方案,以供择优选择;

勤勉:指从业者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集中精力投入地做好事情,不分心,不偷懒,不三心二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细节决定成败”。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开展工作;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

第三节职业化与职业道德

1、职业化(专业化),是一种自律性的工作态度。简单地说,职业化就是一种按照职业道德要求的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以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并圆满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职责。

2、职业化的核心层是职业化素养,包括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中间层是职业化技能,最外层是职业行为规范。

第四节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

第五节职业道德修养

第六节敬业

第七节诚信

1、从业人员讲求信用包括:择业信用、岗位责任信用、离职信用

第八节公道 10

1、从业人员践行公私分明的具体要求是要有:法律意识、慎微意识、大局意识。

第九节纪律

1、从业人员践行纪律的要求是:学习岗位规则、执行操作规程、遵守行业规范、严守法律法规。

第十节节约

1、从业人员践行节约的具体要求是:爱护公物、节约资源、艰苦奋斗。

第十一节合作

1、合作的特征包括:社会性、互利性、平等性

2、从业人员践行合作的具体要求是:求同存异、互助协作、公平竞争。

第十二节奉献

1、的特征:非功利性、普遍性、可为性

1、从业人员践行奉献的具体要求是:尽职尽责、尊重集体、为人民服务。

3奉献对实现职业理想的具体意义在于:具有奉献精神,能把职业当事业来做;对工作积极主动,总会有成才的机遇;能使个人价值融入集体价值之中。



















1





1





1





58









献花(0)
+1
(本文系阳光心健hqw...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