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7襄公二十七年
2020-11-04 | 阅:  转:  |  分享 
  


襄公二十七年



【原文】二十有七年春,齐侯使庆封来聘1。

夏,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屈建、蔡公孙归生、卫石恶、陈孔奂、郑良霄、许人、曹人于宋。

卫杀其大夫宁喜。称国以杀,罪累上也。宁喜弑君,其以累上之辞言之,何也?尝为大夫,与之涉公事矣。宁喜由君弑君,而不以弑君之罪罪之者,恶献公也。

卫侯之弟专出奔2晋。专,喜之徒也。专之为喜之徒,何也?己虽急纳其兄,与人之臣谋弑其君,是亦弑君者也。专其曰弟,何也?专有是信者。君赂不入乎喜而杀喜,是君不直乎喜也。故出奔晋,织絇邯郸,终身不言卫。专之去,合乎《春秋》。

秋,七月辛巳,豹及诸侯之大夫盟于宋。溴梁之会,诸侯在而不曰诸侯之大夫,大夫不臣也。晋赵武耻之。豹云者,恭也。诸侯不在而曰诸侯之大夫,大夫臣也。其臣恭也,晋赵武为之会也。

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译文】鲁襄公二十七年,春季,齐景公派遣大夫庆封来鲁国访问。

夏天,鲁国的叔孙豹跟晋国赵武、楚国屈建、蔡公孙归生、卫国石恶、陈国孔奂、郑国良霄、还有许人、曹人在宋国开会。

卫国杀了大夫宁喜。举出国名说杀某某,表明罪恶牵连到君王。宁喜杀了国君,为什么说牵连到君王?他曾经当大夫,参与、牵连到君王的事当中。宁喜由献公指使杀了殇公。不以弑君之罪判他,是因为憎恨献公。

卫侯的弟弟专逃到晋国。专,是宁喜一伙的。为什么说专是宁喜一伙的?专自己急于接纳他的哥哥回国,就跟宁喜谋划杀了国君,这也就算弑君的人了。称他弟是为什么?专是守信用的人,献公不给宁喜财物,反而杀了喜,这是献公对宁喜理屈。所以专逃到晋国,在邯郸编草鞋,一辈子不提卫国,专的离去,合乎《春秋》之意。

秋天,七月辛已日,叔孙豹在宋地和各诸侯的大夫会盟。湨梁那次盟会,诸侯都在会,却不记诸侯的大夫,那是大夫不行臣道,晋卿赵武对此感到耻辱。(这条经文)“豹及诸侯”的记载,是恭敬的意思。诸侯不在,却记诸侯的大夫,表明大夫行臣道,下臣很恭敬。晋卿赵武主持这次盟会。

冬季,十二月乙亥日,初一,出现日蚀。

【说明】本篇《襄公二十七年》,主要描述的是鲁襄公二十七年发生的故事。主要记述了八件事,一是晋平公派胥梁诱捕乌馀,收回城邑,返还给诸侯,于是诸侯和睦于晋国。二是齐国庆封到鲁国访问,骄奢而不恭敬。三是卫国宁喜专权,被公孙免馀杀害,子鲜逃走。四是宋国向戌想消除战争,于是联合诸侯,诸侯都勉强同意,于是在宋国结盟,结盟后向戌请求赏赐,子罕批驳了他,认为战争是兴废存亡的办法,是圣人之所以兴起的原因。五是齐国崔、庆发生内乱,庆氏趁机消灭了崔氏,独掌齐国政权。六是楚国的薳罢去到晋国,有礼有节,受到叔向赞赏。七是齐国的申鲜虞逃奔到鲁国,后又去到楚国,担任楚国右尹。八是鲁国司历官没有设置闰月。

————————————————————

【注释】1.聘(pìn牝)《诗·小雅·采薇》:“靡使归聘。”《周礼·大行人》:“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周礼·占梦》:“季冬聘王梦。”《管子·小匡》:“以极聘頫于诸侯,以安四邻。”《尔雅》:“聘,问也。”《荀子·大略》:“聘人以珪,问士以壁,召人以瑗,绝人以玦。”《韩非子·十过》:“昔者戎王使由余聘于秦。”《礼记·曲礼》:“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说文》:“聘,访也。”这里用为访问、探问之意。

2.奔:(bēn贲)逃跑、逃亡。《左传·庄公十一年》:“大奔曰败。”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得间奔真州。”

3.絇(gi渠)古时鞋上的装饰物。《晏子春秋卷二·内篇谏下第二》:“饰以银,连以珠,良玉之絇。”《荀子·哀公》:“然则夫章甫、絇屦、绅带而搢笏者,此贤乎?”《楚辞·九思》:“茅丝兮同综,冠屦兮共絇。”

春秋谷梁传襄公



人生道路上若干问题的解读人生道路上若干问题的解读





1







献花(0)
+1
(本文系解决人生问...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