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3_游戏让学校充满活力
2020-11-17 | 阅:  转:  |  分享 
  
游戏让学校充满活力

?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非常感谢专委会给我的这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

林州市姚村镇中心小学是河南省西北角太行山区红旗渠畔的一所农村小学,目前有在校学生1100余名,教师45名。

2013年,我从一所中学调任这所学校担任校长,这次工作调整对我触动很大,从初中到小学,感觉就像是从山地滑到了草地上,虽然学段降低了,但感觉舒服多了,二十年的中学教育,硬硬的、苦苦的、痛痛的,到小学后,一下子感觉软软的、甜甜的,美美的,觉得自己周围都是可爱的小天使。可是,时间一长,我发现,很多小天使并不快乐,做不完的作业,不想学的数学,听不懂的英语,这些刚背上书包上学的小儿郎们,感觉到了上学好像有点苦。我觉得,该为孩子们做点什么,让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童年乐园里,带上童趣,伴着童真,开心快乐,健康成长。

2014年,我们在北大尚俊杰教授的引领下,将游戏引入校园,引进课堂,开始了我们游戏化教育之旅。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我们行走游戏化教育的三个小故事。

故事一:方晓红老师和五(3)班的孩子们。

方老师是我们学校一位年轻的老教师,为什么这么说呢?方老师今年53岁,是到现在仍坚守在农村教学一线,有着整整30年教龄的老教师。但是,她却有着孩子们的好奇,年轻人的激情,纯粹的教育真爱。2014年,当我们首次提出游戏化学习的概念后,她开始痴迷于数学游戏化学习研究,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游戏专业委员会和尚教授的指导带领下,她一方面深入钻研课标与教材,另一方面,从各种渠道收集研究丰富的益智小游戏,不断地在自己课堂上尝试游戏化学习。

2017年,她接手一个差班,也就是今年刚毕业的五3班。从此,这个班的孩子们每节数学课都和方老师沉浸在快乐的游戏之中,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越来越喜欢方老师的课堂,一个学期下来,这个班由全镇十几名,考到了全镇第三,三年后全镇第二。

这是五3班毕业时部分学生的分数,全班共50人。满分的14人。

家长们啧啧称赞“孩子们在方老师班,数学作业很少,孩子们每天回来都高高兴兴的,从来不参加补习班,成绩蹭蹭往上涨”。

孩子们不仅数学成绩优异,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小组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这是2020年疫情期间她的一个学生申梓玉动手摆一摆做的一道数学题。数学书37页9题你看看最多能装几盒茶盒?参加实验的250名学生得出的结论:最多能装5个盒子,只有我们学校的申梓钰同学通过“做中学”游戏找到了准确答案:最多能装6个盒子。

?方晓红老师的执着与收获引起了专家和同行们的注意。2018年,方晓红老师成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游戏专业委员会名师团成员,2020年,方晓红老师应邀在中央电教馆组织的网上课堂做了《如何在中西部农村学校开展游戏化学习》的线上讲座。2017-2020年,方老师多次被邀请到林州二小、任村完小、河顺学校进行讲座授课。

2018年,林州电视台大型访谈类节目“老师您好”,就慕名采访了方老师和她五3班的孩子们,引起了林州教育界极大地反响。采访时方老师说:“我每次在备课时会为了设计出一个新的数学游戏而开心很久,我的数学课堂上有同学之间你追我赶的比赛,有小组之间妙语连珠的辩论,有出人意料的数学思考。这是数学游戏化带给孩子们的变化。在课堂上孩子们玩得开心、学得轻松,我教起来很轻松,幸福感倍增。”

故事二:一场游戏化学习的盛宴

方老师的数学游戏化学习开拓之路虽然很辛苦,但她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她带给孩子们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钦佩不已!于是,我校青年教师们纷纷加入数学游戏化学习研究团队,2017年我们成立了方晓红工作室(图片)。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游戏专业委员会和北大尚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的数学游戏化学习团队建立了丰富的游戏资源库,积累200多节游戏课例,100多篇教学随笔,三大类游戏设计模式,三种游戏评价激励机制,20多个自制教具。2019年5月17日上午,一个春风拂面的美好日子,也是我们的国家十三五社科课题游戏化学习子课题《通过游戏化学习突破重难点》的结题时间。我们在姚村镇中心小学举行了数学游戏化学习阶段性汇报展示,林州市教研室李庆龙主任等相关领导、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肖海明老师、镇中心学校领导莅临现场指导。姚村镇数学骨干教师、兄弟乡镇学校领导及数学教师等70余人参加了学习交流。

在会上,我作了《以西游的精神做游戏》报告。申鹏亮老师、付杨巍老师和崔蓓蓓老师分别展示了我们数学游戏化学习的三种模式——情境游戏(玩中学)、学具游戏(做中学)、翻转游戏(赛中学)。

这是申鹏亮老师执教的玩中学--情景游戏课《最小公倍数》,游戏情景设定为大型游乐场,以玩乐设施如踩木桩、接尾巴、猜灯谜等为线索展开课堂教学,将数学知识巧妙融合到情景游戏中去,在课件的配合下,孩子身临其境,边玩边学,兴趣盎然,不知不觉,轻松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探究精神。

这是付杨巍老师执教的做中学---学具游戏课《24时计时法》,课前付老师准备了丰富的学具制作材料,围绕本课内容,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各种计时学具,并利用学具来体验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枯燥的数字生动的表达,这节课有效的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是崔蓓蓓老师执教的赛中学---翻转游戏课《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本节课将翻转课堂与打擂游戏有机结合。第一环节,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师生合作,解决问题;第二环节,各组自编问题,设置关卡,排兵布阵;第三环节,各组调兵遣将,挑战对手,过关闯卡,最后拔取帅旗。同时课堂上还引入电子抢答器,增加了竞争强度。孩子们自学非常认真,攻擂守雷非常激烈,很好的培养了孩子们的自学能力、讲解展示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同时,数学团队的老师们还就地取材、巧思妙想,制作了很多充满智慧的学具。这是我们学校的老师们自制的学具。

?会上,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肖老师、市教研室李主任充分肯定了这次数学游戏化汇报展示,对姚村镇数学游戏教学提出了殷切期望。

课题顺利结题,但我们并没有停下研究的脚步,不仅前行更加坚定,而且注重传承创新。本学期我们利用姚村镇的青蓝工程,接力培养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在数学游戏学习方面推陈出新、青胜于蓝。

这是我校数学游戏骨干教师李玲和她的徒弟吕玮丽老师,两人首次尝试数学游戏化学习同课异构。

这是李玲老师在林州市石板岩中心小学所做的数学游戏课《倍的认识》,李老师从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出发,以“兔子家族数萝卜”创设有趣的情景,通过“摆一摆”、“拍一拍”、“我们来抱团”等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课堂趣味性。课后好多孩子追着李玲老师问“老师,你什么时候还来给我们上课啊”

作为徒弟,今年刚参加工作的吕伟丽老师对师傅的教学设计大胆改进,创新改进,在2020年姚村镇“青蓝工程”小学新教师汇报研讨课上。为听课的老师们展示了一节耳目一新的数学游戏课《倍的认识》,巧设陷阱,并加入舞蹈的韵律,极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充分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高效的完成了学习目标,得到了市教研室领导的高度赞誉。

故事三:屡试不爽的法宝

游戏在数学课堂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那在学校教育管理的其他方面能不能也引入游戏呢?

有老师跟我说:“校长,咱们班级人数这么多,想让每个同学都好好学习,太难了,怎么办啊?”

我说:“玩游戏啊”

于是我们设计了“竞合课堂”这一套游戏味很浓的评价激励机制。

我们为每个老师印制了个性化的微笑名片,在课堂上及时奖励给那些表现好的小组。我们又将全班所有小组两两一对分为对子小组,直接PK。在每日下午放学前的5分钟中的学情总结中,根据当日各组所得微笑名片分为优胜小组和追赶小组。作为奖励,优胜小组晚上的家庭作业可以少做甚至不做,让追赶小组心馋眼红,从而激起强烈的竞争意识。

每周五,各班评出本周的最优小组,到讲台上揭牌我们设计的研学拼图。学期末,研学拼图中揭牌最多的小组,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这是孩子们一学期最期盼的活动。

还有老师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不良习惯太多,有什么好办法没有啊?”

我说:“玩游戏啊”

于是我们设计了“言善赠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制度。

我们从孩子需要培养的众多良好习惯中精选出7项核心习惯,包括在家三项习惯,在校三项习惯,一项安全习惯。我们把这7项核心习惯印制在智善日记本上。每晚家长负责评价在家三项习惯,每日下午学情总结时间组长负责评价在校三项习惯,老师负责安全评价。到了每周一言善赠星课,班干部再根据每个学生的智善日记评价记录给每个学生赠星表彰。在每月底,学校根据每个学生赠星卡上的星星数量,按规定分别更换为金卡、银卡。当孩子们带金卡、银卡走进镇区任意一家书店购书时,分别享受3元和2元的优惠。实施以来,效果很好。

负责安全的领导说:“咱们学校地方小学生多,太拥挤了,孩子们经常追逐打闹受伤害,怎么办啊?”

我说:“玩游戏啊”

于是我们群策群力,广泛征集适合孩子们在课间玩耍的安全、文明、有益、有趣的小游戏。比如:挑棒棒、默契握手、两脚锤子剪子布、照镜子等等。做成课间游戏乐园版面,让孩子们自学自玩,课间既文明,又有趣,还开发了智力,学生受伤事件也大大减少。

还有,为了活跃校园氛围,我们每学期都要举行别开生面、令人捧腹的师生游戏趣味运动会;我们的少年宫活动,不断地用游戏化项目,比如图像编程、指令机器人来代替学生不喜欢的项目;我们的业务学习,也采用随机抽一抽,随意聊一聊的方式,充满了趣味,敞开了心扉,碰撞了思维。

游戏真的让学校充满了活力!

我们的游戏越玩越大。

现在我们语文老师也开始进行尝试游戏化学习,这是我们的五位美女实验教师,目前正在试行充满游戏元素的北京四中网校的大语文课程,实验班的孩子们总盼着每周五的大语文课,还有孩子找到我说:“校长,每周两课时的大语文课太少了,能不能增加几节课啊?”

现在,好几个兄弟学校,也和我们一起玩起了游戏化学习,西张学校的名师工作室直接将数学游戏化学习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任村镇中心小学的五位青年教师直接拜方晓红老师为师,两个学校也结成了联谊学校。

最后,一句话结束我的汇报:“游戏化学习好比为教育裹上了一层层薄薄的糖衣,这种甜甜的感觉能激发起孩子们最珍贵的学习兴趣,这使我们着迷,值得我们坚持下去。”

谢谢大家!







1







献花(0)
+1
(本文系lzycjhk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