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56稻草的回忆
2021-01-03 | 阅:  转:  |  分享 
  
稻草的回忆



稻草是水稻的秸秆,秋收后,农户家家堆有草垛子,它是耕牛冬季的食料,做饭的燃料,其实,在农村,在经济落后、物资匮乏的六七十年代,它的用途还有很多。

做草鞋。草鞋,顾名思义,就是用草做的鞋。用麻绳做经,稻草做纬,其间夹些破布乱片,延长其使用寿命。夏秋时节,农民在旱地劳作,大多穿草鞋,穿行在田垄之间,轻便、凉爽而舒适,脚得到较好的保护,同时,草尽其用,人尽其能,沐浴阳光,分享清风,吸嗅芳香,穿上它也是一种享受。不过,它毕竟是用草做成,耐磨性差,七至十天就完成使命,所以,一做就是几十双,闲时备着急时用嘛。

拧要子。它有粗细长短之分,细短的用三两根草拧成,称为要码。扎芝麻,捆蔬菜,快捷,方便,有效,连屠户买肉也为它提供了用武之地。粗而长的称为要子,呈螺旋形,老农说,七圈八圈,不长不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柴草都用它捆缚。我们村有一位老人,拧要子的手艺远近有名,一根要子一气拧成,无需停下加草,人们称其为“自动化”。插秧刚结束,就有人预约,清晨进门,午后收工,供两餐饭,付五元钱,成交二十提要子(二十条为一提)。我拧的要子速度有余,一早上可拧五六提,但质量欠缺,被人笑称一次性要子。

搓绳索。之前要对稻草进行初加工,用木锤捶打,使其更具韧性。农闲或雨天,邻里间传来“嗵_嗵_嗵_”有节奏声音,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草香,就知道那是男同志们在在石上捶草,孩子们追逐嬉闹。捶后的稻草柔韧,搓绳时,相等的两束稻草纤维在两掌之间交错旋转,两股合一即成绳。其间,不时稍作停顿,添草加料,哼哼小曲,聊聊过往,手不停,嘴不休,一上午能搓百余米,牛绳、挑绳应有尽有。绞纤子要麻烦一些,需先分后合,将一束捶后的稻草各自在手上搓紧,绕在板凳的一端,然后合作,按所需要求长度,将绕的草束放开,一人用力将其一端拧在一起,合二为一,一人在绳索的另一端帮忙上下移动另一束,按此方法再次合作,将一束嵌入两束之间,三束合一,纤子即成,呈圆柱形,比绳子粗而耐用。用它做牛的耕耘纤,堆谷垛子吊杆拉纤,抬重物的縛纤,筑堤的硪纤,只要不和水接触,用一年半载没问题。合作凝聚智慧,团结拧成一股绳,原来如此啊!

若作草包绳,两根稻草两掌相搓,不断延续,遂成草绳一团。八十年代初期,各地建有草包厂,男女老少,茶余饭后,手不释草,一月能挣几十上百元的,缓解了经济拮据的状况,草是及时雨,草是救急草。

编拜席。拜席是祭祀磕头、盛典礼拜的必备用具,呈圆盘形,根据需要,可大可小,直径30-50厘米,拜席磕头正版,庄重,舒适。编制过程颇见匠心:做好席心开好头,呈辐射状向外扩展,每圈留有衔接点,花纹错落有致,加上精美的外套,更是锦上添花。非祭祀之时,用作缸盖,因为柔韧,不易咬破,防鼠效果极佳。

作床垫。最简单的方法是将稻草清除碎屑后晾干,直接铺到床上,讲究美观者用布套子套上,用心者将稻草捶后编成垫子,经久耐用,便于晾晒。无论哪一种,都给人以柔软、舒适、温暖的享受。

稻草丰富了农闲生活,解决了生活生产之必需,展示了手工技艺,彰显了农民智慧。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株不起眼的稻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布田头地角。和煦春风把我吹绿,河流土壤把我哺育,温暖阳光把我照耀,奉献稻谷虽已枯槁,我也要为民捐躯效劳,即便化成灰烬,也要将生命闪耀……这就是乐观向上、默默奉献稻草人生的真实写照。

如今,经济富裕,物资充裕,稻草的替代品太多,没人做,也没必要去做。但它默然融入生活,瓷器包装少不了它,园林保护离不开它,榨坊踩饼必用它,自制霉豆腐它最佳,发霉快,味道正。这些东西保存至今即成了古董,更多的是被遗弃,被遗忘。

那样的年代、平凡物品给人留下的是不可磨灭的记忆2020.9.30.



献花(0)
+1
(本文系溪枫典藏图...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