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议论与议论文阅读:论点与论据
2021-01-11 | 阅:  转:  |  分享 
  
第五章议论与议论文二、论点与论据谁要发一段议论,总是对事物或问题有某种判断、评价,有一点成熟或不成熟的看法。当这“看法”形成可以用语言表述
出来的观点,就可以称为论点。人们对事物作出的判断、评价可能是正面的、肯定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否定的。因此,议论文中的论点有两种情况
:立论与驳论。立论,阐述并证明自己的观点,也就是正面树立某个观点。例如:我认为,看到老人摔倒了就要去扶(论证部分略,这里只以论点为
例,下同)。驳论:批驳别人的某个观点,证明其错误,进而树立正确的观点。例如:我认为,看到老人摔倒就去扶是错误的,应该搞清状况再提供
合理的帮助。与两种论点相应的议论文就称为立论文与驳论文。当然,以上只是单就某个孤立的论点而言。在一篇完整的议论文中,论点常有中心论
点和分论点之别。中心论点是全文论述的中心,而分论点则是文中某段或某部分的论述核心,各部分的分论点综合推导出中心论点。比如鲁迅先生著
名的《拿来主义》,从当时的国情出发,由“闭关主义”(盲目自大的闭关锁国)、“送去主义”(自欺欺人的吹捧标榜)、“送来主义”(对外来
事物的盲目恐惧)层层剖析,最后归结出“拿来主义”,明确中心论点:对外的物质与文化交流,应奉行“拿来主义”,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
私地拣取有利的,摒弃有害的。论点理所当然的是议论文的精神核心。能把深刻的见解提炼成鲜明的观点便赋予议论文一个有吸引力的灵魂,这是议
论文抓住读者的第一步,却绝不是全部。如果说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论据就是议论文的血肉。没有血肉之躯,灵魂就是个鬼。因为议论文存在的价
值不仅是告诉读者们一个道理,更需要让读者们认可道理。作者必须向读者证明,这个道理是正确的,是值得信奉的,所以必须拿出证据来。这证据
是用来证明观点正确性的材料,即所谓论据。论据可以是客观发生的事实,存在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道理。事实论据是曾经存在、发生过的事实,
包括古今事例、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道理论据是指令人信服的道理、原理,如名言警句、格言谚语、古代文献、科学原理等。三、论点与论据·
正式练习1.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战国后期,与“虎狼之秦”接壤的韩国怕秦国来攻,派出水利工程大师郑国(这位大师就叫郑国)到秦国,游
说秦王尽举国之力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水渠修到一半,韩国“名为利秦,实为疲秦”的图谋败露了。秦国朝堂上的本土势力纷纷鼓噪,宣称六国来客
皆不忠于秦,不安好心。秦王怒下逐客令,驱逐一切六国来客。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他立即写了《谏逐客书》,以雄辩之辞和更胜于雄辩的事实成功
劝说秦王收回逐客之令。下文节选自秦朝开国丞相李斯的《谏逐客书》的最后一段(附参考译文)。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
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
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译文:现在(秦国)竟然抛弃百姓而让他们去帮助敌国,驱逐宾客而让他们去事奉诸侯,使天
下人才退却不敢西进,止步不入秦国,这真是所谓“借兵器给贼寇还送粮食给盗匪”。物资不产在秦国,却值得宝贵的有很多;人才不出生在秦国,
而愿意效忠(秦国)的有很多。如今(秦国)驱逐宾客而让他们帮助敌国,损害民力而让对手更加强大,在内部削弱自己而在外部与诸侯结怨,(这
样)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请阅读选文并参考译文,完成下面填空。选段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原句)。作者先直接指出“逐客令”的巨大危害,接着引用警句增强说服力。引用的警句在
文段中属于_____论据;“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则属于_____论据。参考答案与解析:论点是:逐客以资敌
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道理;事实。选段从反面总结逐客令的危害,并引用警句(名言警句属于道理论据
)来强化说服力。接着,举事实:很多物产非秦所产却是秦国必须的,许多士人非秦人却为秦国效力(李斯便是“客”),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
逐客令”的错误。最后总结,明确论点。2.节选自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
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请阅读选文,试译解其中大意,完成下面填空。选段的论点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原句)。文段主要通过_____论据来讲道理,
论证观点。参考答案与解析:论点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选段主要运用事实论据。选段开头直接点明论
点:时世变化则法度也应随之而变。然后以医生治病,用药需随病的变化而变化,不然本该使人长寿的药反而会令人折寿这一事实来佐证自己的变法观。最后总结,再次明确论点。所以本题第一个空格中论点可以有两种答案,首句或尾句,任一皆可。最后一张图小结:
献花(0)
+1
(本文系和语文在一...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