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321夕部
2021-01-24 | 阅:  转:  |  分享 
  
三划

夕部

夕2.外3.舛名多8.梦9.飧舜11.夥夤舞舝

夕(xī西)

《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周礼·大司徒》:“日东则景夕多风。”《说文》:“夕,莫也。从月半见。”孙海波《甲骨文录考释》:“卜辞月夕同文,惟以文义别之,盖月夕二字之谊同取於月初见,故易混也。”这里用指为傍晚、夜晚之意。

古通“豫”。古代帝王秋季出巡、视察年成的好坏。《管子·戒》:“补人之不足者,谓之夕。”戴望校正引孙星衍注:“《晏子内篇》:‘春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夕、豫声相近。”



二画

外(wài竵)

与“内”或“里”相对。《易·比·六四》:“外比之,贞,吉。”《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管子·幼官》:“合内空周外,强国为圈,弱国为属。”《易·否·彖》:“内小人而外君子。”《易·系辞》:“吉凶见乎外。”《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说文》:“外,远也。”这里用为外面、外部之意。

疏远。关系、感情上保持距离。《诗·商颂·长发》:“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管子·君臣上》:“于是乎外夫人而危太子,兵乱内作。”《易·否·彖》:“内小人而外君子。”

《管子·版法》:“骤令不行,民心乃外。”这里用为背离之意。

《吕氏春秋·有度》:“有所通,则贪污之利外矣。”这里用为抛弃之意。

《公孙龙子》:“坚、白、石不相外,藏三可乎?”这里用为排斥之意。

外方:山名。在今河南登封县北,又名嵩山,古称中岳。《书·禹贡》:“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



三画

舛(chuǎn喘)

《庄子·天下》:“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楚辞·惜贤》:“情舛错以曼忧。”这里用为差错之意。

名(míng明)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慎器与名。”《论语·子罕》:“大哉孔子,搏学而无所成名。”《论语·颜渊》子曰:‘必也正名乎!’”《荀子·正名》:“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周书·谥法》:“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仪礼·士昏礼》:“请问名。”《仪礼·聘礼》:“记百名以上书于策。”这里用为名字、名称之意。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孟子》:“名之曰幽厉。”《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说文》:“名,自命也。”这里用为起名字之意。

多(duō咄)

与“少”、“寡”相对。《诗·邶风·旄丘》:“何多日也。”《尔雅·释诂》:“多,众也。”《易·谦·象》:“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荀子·致仕》:“宽裕而多容。”《史记·五帝纪》:“与为多焉。”《说文》:“多,重也。从重夕,会意。重夕为多,重日为叠。”

《管子·五行》:“六月日至,是故人有六多。”《荀子·天论》:“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逸周书·程典》:“轻其行,多其愚,不智。”《汉书·张耳陈余传》:“张王已出,上多足下,故赦足下。”这里用为重视之意。



八画

梦(mèng孟)夢

睡眠时局部大脑皮质进行表象活动所形成的幻象。《书·说命上》:“高宗梦得说。”《诗·小雅·斯干》:“乃占我梦。”《诗·小雅·正月》:“民今方殆,视天梦梦。”《荀子·解蔽》:“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

古通“萌”。《管子·参患》:“用日维梦,其数不出于计。”《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观》:“寺地气之发也,乃梦者梦而兹者兹,天因而成之。”这里用为萌芽、萌发之意。《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行守》:“逆节梦生,其谁骨当之。”



九画

飧(xiang享)(sūn孙)

(sūn孙)《诗·魏风·伐檀》:“不素飧兮。”《周礼·掌客》:“飧五牢。”《左传·昭公五年》:“飧有陪鼎。”《仪礼·聘礼》:“宰夫朝服设飧。”这里用为熟食之意。

(xiang享)古通“享”。《诗·小雅·彤弓》:“钟鼓既没,一朝飨之。”《左传·哀公十五年》:“子,周公之孙也,多飨大利,犹思不义。”《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王飨礼,命之宥。”《礼记·中庸》:“宗庙飨之,子孙保之。”《国语·周语上》:“神飨而民听。”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飨,受食亦曰飨。”这里用为祭祀先王和鬼神的宴席之意。

(sūn孙)《孟子·滕文公上》:“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礼记》:“君未覆手,不敢飧。”这里用为吃晚饭之意。

舜(shùn顺)

中国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相传因四岳推举,尧命他摄政。他巡行四方,除去鲧、共工、饯兜和三苗等四人。尧去世后继位,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并选拔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管子·法法》:“舜之有天下也,禹为司空,契为司徒,皋陶为李,后稷为田。”《论语·泰伯》:“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礼记·大学》:“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韩非子·十过》:“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

假借为“蕣”。植物名。木槿又名芙蓉。这里用为木槿之意。《诗·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十一画

夥(huǒ伙)

见“伙”。

夤(yin寅)

《易·艮·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淮南子·地形训》:‘九州之外,乃有八夤。’高诱注:‘夤,犹远也。’远,亦大也。”《方言》卷十二:“夤,大也。”《广雅·释诂一》:“夤,大也。”王念孙疏证:“这里用为“大”之意。

舞(wǔ午)

古通“侮”。欺侮、玩弄。《楚辞·天问》:“干协时舞,何以怀之?”《列子·仲尼》:“为若舞,彼来者奚若?”《史记·张汤列传》:“舞智以御人。”

舞蹈。《礼记·乐记》:“舞,动其容也。”《史记·项羽本纪》:“请以剑舞。”

舞雩: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在今山东省曲阜市。古代求雨祭天,设坛命女巫为舞,故称舞雩。雩,古代求雨的一种祭祀。《论语·先进》:“樊迟从游於舞雩之下。”

舝(xia虾)

古同“辖”。《诗·邶风·泉水》:“载脂载舝,还车言迈。”《诗·小雅·车舝》:“间关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穿在车轴两端孔内使车轮不脱落的键。

先秦古籍用字字典夕部









497

中国传统文化网www.chinactwh.comwww.chinactwh.com中国传统文化网







献花(0)
+1
(本文系先秦古文字...原创)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