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論康德可能存在的錯誤(1)
2021-02-17 | 阅:  转:  |  分享 
  
論康德可能存在的錯誤要討論康德可能存在的錯誤,或許應該從討論安蘭德的錯誤和羅爾斯的錯誤開始。事實上,安蘭德的錯誤和羅爾斯的錯誤是一樣的,但進
路不同。兩個人都從康德的思想出發,但後來都背離甚至否定了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安蘭德的錯誤在於把人的關於財產的權利置於最高的「絕對命
令」之上,羅爾斯的錯誤在於把人的關於正義的權利置於最高的「絕對命令」之上,因而共同丟失了人類最為寶貴的關於自己的人性論的審視與懷疑
,進而丟失了穩定的批評對象。由此,兩個人都不約而同放棄甚至否定了康德傳統,選擇從自由主義的進路出發,走向了另一種理想國的絕境。安蘭
德由此成為經濟自由主義的鼻祖,羅爾斯由此成為政治自由主義的鼻祖。兩個人的合作,丟棄了自由主義的邊界秩序,將自由主義思潮帶到某種無邊
界的為所欲為的深淵,並深刻影響著當代世界的格局。我的問題意識是,在我批評安蘭德和羅爾斯之後,我並不認為康德的思想體系是完美的,他的
三大批判,都是立足於超驗秩序和絕對命令之下的關於人類理性狀態的模型建構與演繹。所以康德的缺陷同樣非常明顯,他沒有深度思考過人的生命
的救贖命題,以至於他把絕對命令的問題意識拉低到人類理性的範圍之內思考,因此可能在終極的意義上出現一種絕望狀態,並有可能在理性和知識
的意義上丟失掉人類必要的敬畏。立足於這一點,康德所提出的關於個人自治的龐大解決方案,事實上也必然高估了人的理性能力,從而也陷入到了
理性自負的困境之中。人性在基本問題上永遠無法自救(自治),因此來自上帝的救贖就成為人類的命運的應有之義。但德國人的觀念傳統似乎不願
意接受這種關於人性的絕對困境。某種意義上,這可能也是德國人的集體缺陷,他們是一群理性能力和知識能力極其發達的人,然而卻總是在關於生
命、關於終極價值的層面敗下陣來。上帝信仰具有一般啓示的秩序,以至於人類普遍都存在一種敬畏的品質。如果對思想史有足夠認知,我們能夠發
現這樣的人性事實狀態:猶太人傳統具有偉大的敬畏品質,然而他們的理性選擇是等候,等候上帝的救贖,以至於作為救贖者的耶穌基督來到世界,
他們卻視而不見,甚至舉起屠刀。伊斯蘭傳統下的人們也具有敬畏的品質,然而他們苦於現實的困頓,也苦於一種基於歷史遺傳的復仇心理原型,因
此選擇了代替上帝,試圖靠自己的野驢一樣的人性脾氣改變自己的悲慘命運。基督教傳統下的人們當然是敬畏上帝的人們,他們沒有繼續等待,也沒
有選擇替代上帝,而是按照他們的自由意志和信心,選擇相信了作為救贖者的耶穌基督。耶路撒冷這座城市的三大宗教同時存在是人類心靈徵戰的一
個事實呈現,同時為我們考察其他文化傳統的存在狀態提供了偉大的坐標系和分析方法。儒家敬畏而遠之,道家敬畏而虛度,印度教敬畏而混沌,佛
教敬畏而雕刻。這個世界從來沒有一個人不相信上帝,但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理解描繪上帝。惟有真正傾聽上帝的特殊啓示,願意遵守上帝之道的人
們,才是上帝的選民。作為人類知識人的康德,他的問題是這樣的,他是敬畏的,但一直努力尋找關於人性改進的解決方案。然而長久來看,人性是
不變的,人性永遠處在幽暗狀態,表現為有罪,有限,無知,無力,無恥。人類所有的知識人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存在現實,一直都在努力尋找解決方
案,幻想一勞永逸解決人性的困境。從而構成了一部知識人思想史的悲歌。經由康德,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知識人到底應該怎樣判斷自己,他們的
工作到底擁有怎樣的意義?現在我能夠理解人的認識論常態,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是有眼看不見,有耳聽不見,無論是對信息的接受,還是關於觀念的
思考,人都處在睜眼瞎狀態。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接受這樣的認識論困境,一方面這是聖經話語對人類的認知能力的啓示,另一方面也構成我們懷
疑人性批評自己的最有力的方法論前提。我的意思是說,當我們接受了人類的這種認識論困境,我們終於能夠理解,第一,當真理來到人類社會,惟
一的結局是被人類殺死;第二,人類社會一直以來最愚蠢的是那些試圖用自己的思想影響別人的人,這就是老師的意義,所以老師一直是一個悲劇性
存在。三,思想的影響力一直存在,但通常發生在思想殉道之後,也就是說,如果一種思想沒有經過人的理性和行為無法接受的殉道焠鍊,如果一種思想在他所在的時候就風行一時,那麼這樣的思想很可能只是一場騙局。
献花(0)
+1
(本文系Yinaxi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