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经方病理辨证体系概要
2021-04-01 | 阅:  转:  |  分享 
  
经方病理辨证体系概要摘自经方基础3-经方病理辨证体系--2021-3-11-经方夜话李冠杰老师把胡希恕老师对经方医学辨证体系的理解集中在一起
进行梳理,最后梳理出了十二个字的病理要素:表、里、半、水、血、气以及阴阳、寒热、虚实。表、里、半、水、血、气,界定的是人体发生疾病
的类型,也就是意味着六种不同类型的疾病;阴阳、寒热、虚实用来界的是什么呢?是前边这六种不同类型的疾病分别所发生的不同的疾病性质。虽
然现在我们慢慢形成了一种通俗的叫法,叫十二字的经方病理辨证体系,但是这十二个字里边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疾病类型就像是一
个建筑物的结构,疾病性质就像是对建筑物的装修。一个三层楼高的楼房,它的结构已经是定死了的,但是具体的地方,你还可以把哪一个空间装成
办公场所,把哪一个空间可以装成卧室、装成厨房,或者说装成体育锻炼的场所。虽然架构在这放着,因为装修的形式不一样,它的用途也不一样,
经方的病理要素就是这样。这六类疾病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如果同时出在同一个人体上,这就是合病。但是,阴阳、寒热、虚实就不是那么一种关系
了,阴阳、寒热、虚实如果说没有表里半水血气这些疾病类型的话,它们就没有存在的载体了,就悬空了,除非像时方的人经常说这个虚热呀,或者
说阳虚、阴虚,经常说这些,在经方医学体系里面没有。阳虚开不出方子,但是要如果说表证阳性,表证这一项那个方子就从两百七十多个方子里边
,只要是具备这两个病理要素,你选方的范围一下就缩小到了很小,那典型方子不就是麻黄汤和桂枝汤吗?然后你要再辨得细一些,就在这个基础上
再去辨如果有别的因素能套上方证就行了。所以说经方的这些病理要素,虽然从字面上看,和时方、和传统中医的辨证要素,字面上看是一样的。你
看八纲辨证吧,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虽然它不全,但是它还有气血津液辨证,这相当于又补充一大部分。但是他们的这些要素在他们那个理论里边解
释出来,跟经方的概念是不一样的。而且辨证的过程当中像经方这么清晰的也没有,都是一些比较模糊的。所以说经方辨证体系非常的规范,按我们
今天的说法就是科学,为什么呢?因为它符合事物的本来的客观规律。这一套辨证体系,虽然当时胡老没有把它这么明确的梳理的这么规范,但是如
果我们仔细的去阅读胡老的有关辨证方面的一些解释,他就是这些东西。而且他也有论文,对先辨六经,后辨八纲,他也感觉到对这些病理要素涵盖
的不是很全。后来他不写了一篇论文吗,论的是宿食、瘀血和水毒致病。其实这里边他就明确地提出了血证和水证也是经方医学辨证的重要病理要素
。那么我们说到这儿,下面就带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把这些病理要素都已经明确了,把它的意义、含义都给梳理的很清楚,可是有一个
问题,我们这儿的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水证、血证,你要如果去参照中医里边的最权威的书籍,比如有一本书是中医辞海,所有的中医的词汇
在里边都有解释,都有定义。但是如果我们去照搬那上面的那些定义,把它附在咱们这个经方辨证体系用来解释这些辨证要素都不贴切,甚至有的都
不沾边,根本就不一样。我记得跟大家说过,当时我梳理这一套东西的时候,我这顺便说说这个事,大家也知道这一套辨论体系怎么来的。我当时啊
,因为发现每一个方子都应该有一个病理属性,那么我就按照我当时的理解,我就去对每一个方子去给它定性。比如桂枝汤,他就是个阳性的表证,
同时是表证里面的虚证。然后麻黄汤就是阳性的表证,然后是表证里边的实证,就这么一个方子一个方子的都给它标注这个病理要素。标注完了以后
,后来我就开始给它分类,当时就是想这么分会比较科学,但是分开以后,它本身分开那个结果没有太大意义,可是分的过程就让我慢慢的感悟到这
个方子里边好多病理要素都是相同的。你比如说桂枝汤和麻黄汤都是阳性表证,只是一虚一实的区别。那后来我就开始梳理这些东西,把这些相同的
要素都梳理到一块儿,后来我发现这就是胡老研究的这些,他讲辨证的时候讲的就是这些东西。但是呢这里边后来就出现一个表证,我把所有涉及到
表证的方子都集中在一块儿,发现里边有寒热虚实,有寒热的这个概念,有寒热的这种要素,但是那个寒热的要素不是表证。你比如说小青龙汤,它
有里虚寒的成分,但那个是干姜治的,干姜、细辛呐,包括半夏,与表证无关。后来就发现,找不到治疗表证寒热的那种方子,方子里边儿你怎么给
它去做病理界定,它也界定不出对的是表的寒热来,它没有,你再仔细看看。那个药物呢也没有。所以说胡老讲的一个甘温除大热嘛,就是说都是偏
温的药啊除了那个葛根以外,其他的几乎都是温性药,就是说葛根在这儿,它不是一个主要的解表的药,主要解表的药就是麻黄和桂枝,这是主要的
。那么主要就这两个药都是偏温的啊,那么要如果有热性的谁来治啊?实际上它两个也不治寒性,真正有了寒了,你还得往里边放干姜之类的,像桂
枝人参汤这种方子。当时得出这个结论,我自己就吓了一跳,怎么可能会没有表热、表寒呢?因为咱们以前经常说这个风热型的感冒等等的。后来我
就去查那个中医辞海,我看看它那个表热证是怎么定义的。后来我发现它那个定义是:人体感受风热以后所发生的表证就是表热证。结果我仔细一想
,这个以前跟大家说过,咱就不细说了啊,仔细一想,整个这个概念都是空对空,里边没有什么真正实质性的东西能够起支撑作用的,这个人体感受
风热,这个风热它也没有一个什么样的具体的解释,然后人体感受风热以后是不是会发生相同的症状,这个恐怕它也没有一个定论。那么真正要如果
说感受了风热,它发生的症状一定是个热性的吗?像这个都是落不到地上,没法落实的。所以说后来我就开始考虑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应该站到经
方理论的角度,用我们学到的胡老的这个经方医学的理论,用我们的现代语言,来对这些病理要素,对它重新定义。那么下面这个事儿呢,我应该说
是想了好多年了,但是说实在的,我自己呀依然是感觉到今天跟大家系统的说出来也只是一个抛砖引玉。像我这样,一个人完成这个事儿是有点儿勉
强了,就是说勉为其难,我自己恐怕是承载不了这么重要的任务。我先提出这么个题目,以后呢咱们大家可以围绕这个一块儿讨论。而且现在我们这
个平台上这些骨干的学员,大家都在着手做这方面的工作,大家都可以做啊,谁的更符合这个经方的定义呢,咱们就依谁,那么我们现在就具体的一
样一样的都看看。首先是表证。这个表证呢,我们把表证里边分阴证、阳证、虚证、实证。那么我们呢先把这些表证的典型的方证集中到一块儿,我
们看看这是一些什么方子啊?一个是阳性表证里边是一虚一实,是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那么阴性表证里边呢典型的方证是桂枝加附子汤证和麻黄附
子甘草汤证,这也是一虚一实。那么我们看看,我们实际上对表证的这个定义就应该是这些方证病理的合理的一个总结啊。我这儿呢。经过长时间的
考虑啊,我给它下了一个定义,先把丑话说在前面,这个不是作为一个标准答案,大家可以一块儿讨论,这是我自己的答案啊。表证的定义:表证是
以体表组织的病变为病理基础的一类整体疾病的症状反应。那么怎么去理解这个定义啊?首先就是说这个体表组织的病变为病理基础是什么意思?大
家看看,桂枝汤也好,麻黄汤也好,或者桂枝加附子汤,这个后边就不说了,反正就一个是阴性证,一个是阳性证,这个病理是一样。那么他们是一
种什么样的病呢?他们病的机理是什么呢?这四个典型方证里边都有感冒,那么我们就先拿感冒来看看,这个病是一个什么机理呢?现代医学研究的
很透彻,就是说实际上就是在人体体表状态不好的情况下,按现代医学的说法是免疫力较低的时候,感冒病毒通过肌肤进入细胞。那么实际上这个事
儿的本质是什么呢?体表组织免疫力降低是个什么性质的问题,它就是发生了病变了,我们要把体表组织想象成一个人体的外围部队的话,那么这个
部队出现了问题了啊,甚至连枪都打不响了,这不是得了病了吗?是不是啊?那么后边儿为什么又加了一个以这种体表组织的病变为病理基础,是什
么意思?后边还有一句话为病理基础的这么一类整体疾病,那么为什么说整体疾病?首先说这个病理基础。那么说你体表得了病之后,它会反映出什
么症状来呢?会反映了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对不对?只要是反映这一类的症状,就说明体表组织已经出了问题了,或者说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理
解成人体已经发生病变了,但是人体的具体的病变位置也不一定完全局限于体表。你像那个脉浮、头像强痛而恶寒、打喷嚏、流眼泪,这就是一个感
冒症状啊,这个感冒症状基本上就是以体表病变为主要的矛盾,但是桂枝汤还有治胃炎的记录。那么根据经方的这个理论,不仅仅是理论了,临床实
践也是这样。就是经方的理论和实践都说明这个胃炎一定得有桂枝汤证的表现,有类似于脉浮缓、汗出、头项强痛而恶寒得有这一类的表现。所以在
这儿就说了,他有这些症状就是体表组织已经有病变了,如果说没有这些症状,他就没有用桂枝汤的机会,你别说胃炎,就算再有什么炎症,你也没
有必要去服这个桂枝汤,因为它不是桂枝汤证了,所以说必须得以有桂枝汤证为病理基础。我们前边讨论这个经方的病理的时候,我们曾经说过,经
方医学里面最基础的病是方证,所有的方证也就是说所有的病,都是整体疾病。那么桂枝汤也是一个整体疾病,有时候他表现为桂枝汤证的同时,他
胃部也可能会发炎。从病人的主诉上,胃部的不舒服,是一个主要矛盾,像这样的,你给他服桂枝汤他也能好了。所以也就是说具体的病变部位并不
一定局限于体表,但是它必须得有体表的病变,如果说没有了,就不是这个方证了。那么有了这个方证以后,具体的这个病变可不一定局限于此,因
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是我跟大家经常讲的理中汤证就是典型的里证。如果那个患者也有典型的理中汤证,但是他面部又长粉刺,你给他吃理
中汤,当时是没想到能治好粉刺,结果疗效奇快,那么严重的粉刺几天就没有了。这说明什么?说明病是个整体疾病。你要如果是见不到理中汤证的
那些症状,你让他服理中汤是没有道理的,他也好不了。你见到理中汤证的症状反应了,你才有可能让他服理中汤。但是具体病变包括了面部的这个
粉刺也跟着好了,所以说这就是一个整体疾病。那么我们的概念就是表证是以体表组织的病变为病理基础的一类整体疾病的症状反应,最终要落在症
状反应上,它实际上是一种症状反应。我们对那个病理的解释,其实都是依照着症状反应推理出来的。所以我们这儿所说的表证实际就是一个症状群
。那么具体的表证来说就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简单的说了,按照原文的这个提纲来说。当然具体的症状还会有一些出入。阴性表证的这个
概念也是这样,但是在这个基础上,阳性的是机能偏于亢奋,阴性的机能就偏于沉衰了。那是这个阴阳的问题,后面还会有定义。我现在就这么大能
力啊,就是把这个经方医学里边的这个表证给他下了这么一个定义,合适不合适我们大家再讨论。那么里证呢?你看啊,典型的方证,像理中汤、吴
茱萸汤、白虎汤、承气汤类这一类的方子,包括四逆汤,这都是些个里证的方子。我们从这些方子里边可以看出来什么呀?这些方子里边都有消化道
内的病变啊!你看理中汤这个呕吐腹泻,这是里寒了。那么这个白虎汤喜欢吃凉东西,连着吃好多块雪糕;像承气类的方证大便干结啊、多日不解啊
,都是消化道里边的一些病变啊,但是具体的疾病,并不一定局限于消化道里边,你比如说这个白虎汤有治热射病的机会,就是在这个很热的环境下
作业,就是太热了、人体受不了了,出现热射病。你像这个理中汤证,有时候吃的凉的太多了,也会造成这个理中汤证。那么像承气汤证,大承气汤
证中具体的病,像痉病,那个是人体整体出现抽搐,它主要的表现不是消化道内的,而且在咱们近代这个中医史上有用大承气汤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的记录,疗效特别好。所以它并不局限于消化道里边儿,但是像那种情况,你要如果说在辨证的过程当中,你去按他的肚子,绝对他得有里实证。如
果说没有的话,怎么可能用大承气汤能治好呢?是不是?说不定他前面好几天就不解大便了。里证的定义:以消化道内组织的病变为病理基础的一类
整体疾病的症状反应。这个整体症状反应就不仅仅包括这个消化道内的一些症状。就刚才我说的热射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它们的疾病表现并不是消
化道内的那些症状,但是它得有消化道内的那些症状为基础,他一定得有那种症状反应。要如果说没有那种症状反应的话,比如说流行性乙型脑炎那
种抽,他有可能就不是流行性乙型脑炎了,这可能是像破伤风啊,或者说是有可能就是个发汗发的过多,人虚了,体表虚了的瓜蒌桂枝汤证。没有消
化道内的病变的话,你哪有用承气汤的机会呀。所以说里证呢,我们就给它这么下一个定义。半表半里证。这个半表半里证呢,你看典型的这个方证
啊,有柴胡类方证,栀子类方证,泻心汤证,还有黄连、黄芩剂这一类的。需要另外在这儿跟大家顺便解释一个问题啊,因为我们这个平台上在这儿
学习的,尤其是最近几天,新来的一些学员比较多。新来的学员提一些问题呢,明显的看出还没有进入经方的这个理论体系,对胡老的这套体系了解
的还不是很多,所以说这里边就有个问题。你像栀子类方,还有黄连黄芩剂这一类的方子,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里热啊,其实你仔细去分析分析经方
的这些方子,你就能知道这个不应该是里热。你比如说那个半夏泻心汤,里边既有黄连也有黄芩,但是半夏泻心汤一点儿里热都没有。如果有了里热
,记得胡老跟大家怎么说的吗?你要如果说用甘草泻心汤治口腔溃疡的话,有热的还要加石膏,那是有点里热了啊。所以说这个黄连、黄芩在这儿治
的实际上是半表半里的热。还有栀子,这个栀子呢也有好多人认为它治的是里热,但是栀子剂里边有一个栀子干姜汤,再加上你看那个栀子治的多数
是食道方面的这个疾病,但是也不局限于食道,你像那个宋孝志就拿他治哮喘,那是肺的疾病,栀子豉汤也治一些咳嗽,我也用它治过咳嗽,也非常
好用,只要是有这个半表半里的热就行。所以说这儿呢就有一个对方剂的一个归类。要如果说不在这个经方理论体系里边呢,或者说对胡老的这一套
体系了解的不深,就算是学过那个三部六病,然后你再到胡老这个体系里边,也是感觉到格格不入,有好多对方剂的定性是不一样的。问题出在什么
地方,实际上说透了就是对这一个问题研究的不够深入,不够全面,看问题看得比较片面。半表半里的定义:以消化道以外、体表以内诸脏器组织的
病变为病理基础的一类整体疾病的症状反应。下面是水证,你看水证的代表方五苓散、猪苓汤、泽泻汤,像附子汤、真武汤这些方子都是水证方面的
。当然还有些比如说麦门冬汤,是这个水证的虚证。在水证里边,实证的方子比较多一些,虚证的方子比较少一些。像白虎加人参汤那也是一个体液
虚了,像那个竹叶石膏汤,除了其他的病理要素以外,里边都有体液不足的这种情况。那么我们看看这些个方证大部分都是什么呀?有的表现为你像
水肿啊,或者说是这个舌体胖大呀,舌上有齿痕呐、肢体沉重等等的吧。这个从病理上说就是人体的这个水分,或者是因为有病态造成了对水分消耗
过多,像白虎加人参汤当中就造成了津液虚损,口干啊欲饮啊;或者人体产生的废水不能及时足量的排出,滞留于体内造成的体液方面的实证。但是
总的说呢都是人体的这个体液代谢方面出现的问题。水证的定义:以人体体液代谢失常为病理基础的一类整体疾病的症状反应。我们再简单说说这个
水证啊。这个水证古人有这么句话意思就是水证很容易造成好多怪病,但是不管多怪的病,有的人就表现为精神方面的病,就是差不多近似于精神方
面的疾病,也有用这个五苓散治好了的。包括一些你像五苓散治一些眼睛方面的病,这就是五官科的了。具体病变部位哪地方都有,但是患者必须得
有体液代谢不正常的这些依据。或者刚才我说的那些症状,或者说人体有浮肿等等的吧。在这个问题上,还曾经有人跟我提过这样的事儿。就说金匮
要略里面对这个水证分得比较细,然后说有没有必要分这个表水、里水等等的,有没有分一下部位?我觉得实际上分那个,那基本上是方证的范畴。
而且这个体内的津液的代谢失常,特别是水实证,他绝对不会是某个局部。你看有的人脚踝这个地方一按一个坑,就是下肢浮肿比较明显,但是有的
人下肢浮肿不明显,但是你看它舌体胖大有齿痕。你像这个要按具体部位说一上一下,可是你要是用方的话,如果说他真的没有其他的明显的方证的
话,那你就用五苓散没问题啊。实际上这里边你很难去给它分清这个上面的水和下面的水,辨方证就可以了,这是关于水证。那么血证呢?你看血证
的方子啊,血虚证有当归芍药散、胶艾汤,实证的桂枝茯苓丸、抵当汤。血虚证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这个现代医学里说的那个贫血,但是中医这个血虚
证又比那个贫血的概念要宽一些,只要是血液方面的不及,不管是质上的还是量上的,这个都算血虚。血实证呢其实在我们这个地方把它叫血实证,
到别的地方没有人叫血实证,别人叫瘀血证。你把他叫瘀血,他本质上也就是血证里边的实证啊,只是咱们传统上没有人这么叫。但是放到我们梳理
完的这个体系里边,如果说我们另外加一个瘀血,那个辨证体系里边那十二个字,它本来有一个字很就很恰当了,说你再加上一个瘀,也就没有意义
,所以说就在我们这个圈子里边,现在都把它叫血实证。血证的定义:以人体血液的病变为病理基础的一类整体疾病的症状反应。这个血液的病变其
实就是血虚证也好,血实证也好,都是血液发生病变了,尽管原因不一样,但是总的说都是血液本身出现了一种病态。再详细的不说了啊,这个血证
也是一样,我们后面都是这样,所有的经方里边的这个疾病都是整体疾病啊,没有说是单纯的集中在某一个部位的。这个气证是我们后来加上的。而
且我们的这个气跟气血津液辨证的那个气也不是相同概念。那么气证的这个典型的方证呢?比如说橘枳姜汤证、旋覆代赭汤证,不停的往上嗳气;像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那个气在肚子里边儿胀的跟鼓一样;像那个奔豚汤,人感觉那个气就往上顶的都难受。都是有这个气的方面的,而且这
些方证呢,你把它放到我们前边儿那五类疾病里边儿发热任何一项都不合适,比如说橘枳姜汤,你把它放到里证里边勉强还可以,但是以气逆为主要
的症状反应的这种特征就给埋没了,就体现不出来了。所以说我们就把这个气证单独的提出来,然后作为一个单独的疾病类型,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指
导临床应用。气证的定义:以人体体内有形之气的运行失常为病理基础的一类整体疾病的症状反应。下面呢就是疾病性质的这六项。我们一再跟大家
强调所有这六项要素如果单独提出来就没有意义,必须在某种疾病类型的前提下,它是用来界定某个疾病类型所发生的疾病性质的,这些要素单独用
来辨证的话是没有意义的,也没法辨,最起码在咱们这个经方理论里边是没法辨的,你辨不出方证。我们先看看这个阴阳啊。阴阳呢我们别把它绝对
了,大多数情况下是以这个方剂里边儿有没有附子为界限的,这是大多数情况啊。比如说像这个桂枝汤和桂枝加附子汤,就是一阴一阳,这是比较典
型的一个方证。有的方证这种特性就不很明显。像那个肾气丸,肾气丸里边那个附子的量非常小,确确实实临床当中你碰到的这个病人有阴性证的倾
向,而且也不是说像那种少气懒言,但欲寐啊,也到不了那种程度,也确确实实说有一个度的问题,这是一个;还有一个,像柴胡桂枝干姜汤这个方
子,陈慎吾老师就曾经有一个说法,说他有阴证的转机,就是说它有阴证的成分。临床当中确实这一类的表现为比较明显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病人
呢,往往会表现为身无力、精神不佳这一类的阴性证的倾向。阴性证的定义:某类型疾病出现的人体整体或局部机能偏于沉衰的一类症状反应。比如
说桂枝汤证,通常情况下桂枝汤证没有明显的阴性的那种症状表现,但是要一旦转入阴证,他除了那个书上论述的像汗漏不止、脚挛急,都是一些极
端的情况,我们现在在临床当中碰到的很少。如果说一个桂枝汤证的病人,表现为这个无精打采、少气懒言,你这个时候给他加附子就没有问题啊。
因为他就是整体机能偏于沉衰。你像那个薏苡附子败酱散证的病人,特别是原发性的,就是好多牛皮癣的这个病人啊,最初得病的时候体质都很健壮
,精神都很好,除非是经过一些误治最后把身体治坏了的,就是有可能有点陷入阴证了,像这个胡老解释得也很清楚,他一定是这个身体的某个器官
或某一部分组织机能沉衰,不用振兴机能的药,他好不了。胡老在这方面是考虑的比较深邃,因为像薏苡附子败酱散证,这个方子治好多皮肤病,甚
至有一些这个慢性的阑尾炎,都能治,但是严格地说主要治那些病的都不是附子,特别是这些皮肤病啊,那是薏苡仁和败酱草起着很重要的主要的作
用,而且它们的量也明显的偏多。所以说呢这个地方这个附子在这儿呢应该就是一个振兴机能的作用,振奋局部的机能,那么说根据这一类的方剂我
们可以推理,有的人不一定有那种全局性的机能沉衰,局部的机能沉衰,用附子剂也是可以解决了。阳性证定义:某种类型的疾病,出现了人体整体
或局部机能偏于亢奋的一种疾病。这个其实就是跟阴性对着了。大家注意一个事儿,就是我前面用了一个某种类型的疾病。是什么意思啊?就是或表
证、或里证、或半表半里证、或水证或血证或气证,没有这个阴阳本身就没有根基了,它没有承载体啊。这是阴阳。下边呢是寒热。这个寒热在我们
整个中医界,都是非常重视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病理要素,在经方里边也不例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病理要素,而相关的方子呢也非常多。那么
这样呢,我们先看看这个寒证,要先把这个定义说出来,然后咱们再去推敲它是不是合适,寒性证的定义:某类型疾病因机能偏于低下或沉衰导致某
些组织器官的体温偏低所表现出来的一类症状反应。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寒性证,主要集中在里证,在经方体系里面是这样。不是咱们这个理
论体系下边的,你像别人还会有表寒证啊,咱们这儿没有啊。那么这个半表半里证呢是多热少寒的,寒证也比较少。那么就是主要集中在里证,里证
典型的方子也非常明显,就是理中汤证和吴茱萸汤证,那么这一类的方子对应的是什么病啊?你看平时这个人表现的比较明显:一点儿凉东西不敢吃
,吃了凉点东西就闹肚子。然后呢或者说像吴茱萸汤证,他想吃点东西,吃了以后就受不了,然后呕吐,或者说是这个腹泻。这些病它的这个机理是
什么呢?咱们看看理中汤和吴茱萸汤所治疗的这些病,你就明白了,它就是寒性疾病。那么这个寒怎么来的?怎么知道它是寒性疾病?不仅仅是因为
他不敢吃凉东西,当然不敢吃凉东西,这时候就是说不喜食冷,这是一个因素。另外许多这样的患者,你在临床当中做腹诊的时候,他胃部的体温比
其他部位的体温低。那么比正常体温偏低的这种情况,就会造成它机能的降低,或者说我们反过来理解就是因为机能低了。所以说我们平时的人,你
要如果说跑步的时候体温就会高,你坐在这儿一点儿不动,甚至睡觉的时候体温就会偏低,是不是?那因为活力小,就消耗的营养少,实际上它就是
处在那么一种状态下。所以说我们这个定义呢就把他这个机理也给拿过来。由于机能偏于低下或者沉衰造成的某些组织器官体温偏低了,他会表现出
来一系列症状,你像四逆汤、四肢逆冷,那肯定他腹部也不会热了。所以说我们中医在这方面总结的病理、用的这个词汇也是非常准确的,确确实实
从各个方面看,它就是温度偏低了,但是呢机理比较复杂。热性证的定义:某类型疾病因机能偏于亢奋导致某些脏腑器官体温偏高所表现出来的一类
症状反应。那么这个就不用细解释了啊,大家都学经方,胡老也解释过了嘛。白虎汤证为什么出汗呢?就是里边儿温度过高,它需要用出汗的方式把
这些热量散发出来。下边呢是虚实。虚实呢我们看看这些相关的方子表现出来的病理,你比如说像桂枝汤证,它是个表虚证,那么它的机理呢就是体
表机能不足,然后致这个汗毛孔关闭的能力降低,所以说不正常的、以汗液的形式丧失了过多的水分,就出现了体表的水分和营养不足。比常态要欠
缺。那么血虚证呢?血虚证实际上就是这个血液的量或质不及了。你像里虚证呢,它就是消化功能的降低。或者说是肠道内的这个容物偏少,当然它
跟这个消化功能的降低本身就有一定关系,因为它消化功能低了,人就不愿意吃东西,这个消化道内的容物也就比正常人要少一些。所以说有时候你
看这个典型的虚证,他平躺那儿以后,整个腹部就跟一个船一样,往下凹下去啊。虚性证的定义:某类型疾病中机能偏于低下,或某些有形物质不及
的一类症状反应。实性证的定义:某类型疾病中机能偏于亢奋,或是某些有形物太过的一类症状反应。这个不是最终的定义,我等于带个头儿,这叫
丑媳妇不怕见公婆,我先把自己的学习的体悟放在这个地方,供大家共同讨论。以后呢只要是还有更合理的解释,谁的合理咱就用谁的做标准。这样
基本的概念算是有了一个框架,那么如果说往里边儿细抠,还有一些分支的更细化的概念,你比如说里虚是什么、里寒是什么?半表半里的热是什么
?这个严格的说也应该有定义,但我们有了这些基本概念以后,其它的就是一些个文字上的一些调整,就没有质的问题了,这是一个基础。我们今天
就不去细分这些详细的内容,咱就不再去讨论了。还有一个挺重要的内容,我想以一种比较粗略的方式跟大家展示一下,展示什么呢?你看,我们现
在分了六个疾病类型的病理要素,又有六个疾病性质的病理要素,而且呢我们也分别给它们都做了一个定义,这是理论方面的。那么如果我们再反过
来看方证,就相当于我们在临床当中,你辨完了病理以后,再要去辨方证,要在这个病理的范畴里边儿去确定方证。那么这一个类型的疾病都涉及到
哪些方证?我在这里就跟大家举例,一项一项的说,今天只能说一个表证,给大家展示一下经方医学里边的内涵,你看它建立在一个多么复杂的病理
基础上。咱就说表证啊,按阴阳属性来说,表证分阳性表证和阴性表证,那么阳性表证里边代表方子就是桂枝汤和麻黄汤,阴性表证典型的方子就是
桂枝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再看看表证的虚实属性,表虚证的桂枝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这里边就不提阴阳的问题了,就是仅仅从表虚的这
个角度。那表实证呢?这个麻黄汤、麻黄附子甘草汤。这只是从不同的分型去看那个典型的方证,而且他们这中间还有什么呀?你看这个阴阳之间,
我们没有现成的那种方子,你比如说桂枝加附子加的少一点儿,这个只能你从临床当中你自己去变通,反正是经方里边没有方子;但是表实证和表虚
证就不是这样,表实证和表虚证,它有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是不是啊?这里边就还有一个表实和表虚错杂的这么一种情况,而且错杂
里边还可以细分,虚证和实证还要有一个所占比重的不同。那么这还是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表证,那么表证还可以与其他类型的疾病同时发病,还有这
么一类情况,而且这种情况还很多。我们看,表证与里寒证同时发病的,像桂枝人参汤证,小青龙汤证、白通汤证;表证与水证同时出现的像小青龙
汤证,大家注意啊,现在光这个小青龙汤就在两个地方出现了。其实经方的分类当中,这一类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因为你没有它,它就缺了这一项。
我这还都是举的例子啊,这不是一个全面的,我只是给大家展示一下这个经方是一个多大的疾病谱,多么宽的一个网络。表证与水虚证合病的,比如
瓜蒌桂枝汤证,新加汤证;表证与半表半里合病的这也很多呀,像柴胡桂枝汤、葛根芩连汤;表证与里热证合病,比如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竹叶
汤、白虎加桂枝汤;表证与气证同时出现的,像桂枝加桂汤,这个气上冲的算不算气证?就是说桂枝证的这种气上冲它是个无形的,那算不算?我们
可以再斟酌。苓桂枣甘证这也是表证和气证同时发病的。这里边还出了一个问题啊,就是说表证与血证同时发病的,这个没有。所以说我们平时治疗
一些浅表性的疾病的时候,如果说是像感冒发烧这一类的病,你辨证的过程当中,你要想给他先治表证,你可以不去考虑血分方面的事儿啊。但是这
个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说他有很严重的贫血,你比如说他桂枝汤证同时又有很严重的贫血,你桂枝汤合上当归芍药散也不是不行啊,是不是?但是通
常情况下,我们很少见到有解表的方子跟这个祛血瘀的方子合在一起。下边儿就是表证没有寒热的问题。这个我们就不去过多的讨论了,因为我们在
很多地方都多次的跟大家说过,我刚才也顺便提到过。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表证的治疗原则。那么表证的治疗原则呢,你看啊,表证与里虚寒同时发病
的时候,那么里虚寒应该在先,表证在后,虽然说可以同治,但是我们在辨证的过程当中,开方的过程当中,你得有这种意识;表证与里实热证合病
的时候呢,理论上说是先表后里,通过方子看啊,其实也是同时治疗,假设说非得分开的话,那么是不是先解表,后去治里实热?这个呢,从胡老的
解释上应该说是这样的,咱们可以再进一步的推敲;这个表证与水证同时发病的时候,就是先治水后治表,或者是同时治,你看小青龙汤、五苓散的水实证以及新加汤那个水虚;表证与半表半里证同时发病的时候,那么半表半里证就是一个主要矛盾,表证在其次,当然也是同时治疗,咱们现在基本上都是同时治疗,但是有主有次;那么表证与血证同时发病的时候,那就应该是先表后血;表证与气证同时发病的时候,应该同治。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说这个表证误治以后,有的也能把表证治好了,就说它表证消失了。但是从临床的实践看,误治以后我们虽然不能说是后患无穷,但总是这个病人预后没有正确治疗那么好。我记得我跟大家说过,济南有一个人给小孩子治发烧,一剂就好,但是后来介绍这个方子的人也不用了,就是因为留下好多隐患。我自己有过这方面的经历,我有一个病人,那一年他大概也就十二三岁吧,有几年流行甲流,他就得了甲流了,发高烧,他母亲带着他找我治疗。我一开始也是套这种治疗方法,就是用小柴胡汤加石膏。吃下去,马上烧就退了,效果很快,但是晚上就开始腹泻。后来我又给他辨证,把石膏去了以后用小柴胡汤合上理中汤,把腹泻就治好了。接着他又发了一次烧,然后就按照当时的情况辨证,他后来才好了的。所以说你看在经方的条文里边儿啊,也有这一类的条文,比如第五十八条,他说这个凡病,若下、若吐等等的啊一些误治的办法,如果说阴阳自和的话必自愈,它不让你治,你就不要治了,因为误治以后,症状消失了。如果说我们按照今天这个经验来说的话,它应该有一个潜台词,患者现在没有明显的不舒服的感觉,你就不要给他治了,他过一段时间他还会有不舒服,到时候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就行了。应该是这样啊,这是我自己在临床当中的体悟。这个地方最后给大家点一下啊,我们这个经方的辨证体系,当我们把它方方面面都讨论到了以后,我们发现实际上经方的辨证体系辨的是什么呀?辨的就是病理。在经方医学里边对疾病的各种疾病的解释,就是这些要素。所以说我们就把这个经方的辨证体系叫做病理辨证体系。这是一套病理辨证体系,比较确切。1
献花(0)
+1
(本文系昆仑一剑40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