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1.4《独具匠心:做最小可行性产品(MVP)方法与实践》推荐序1
2021-04-28 | 阅:  转:  |  分享 
  
《独具匠心:做最小可行性产品(MVP)方法与实践》:赋能产品经理,赋能企业产品。作者:张乐飞
推荐序1
过去这5年,我一直都在做ToB创业。2015-2020年,作为一家ToB的创业型公司,
神策数据经历了一个快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截止目前神策已拥有神策分析、神策智能运营、
神策智能推荐、神策用户画像、神策客景等多条产品线,形成产品矩阵,服务了超过1000
家各行业的标杆客户。
我自己创业做ToB的过程可以说是从零学习的过程。有一本书对我帮助很大,叫《精
益创业》。这本书核心讲了两个观点:一个观点是关于MVP(最小可行化产品),适用于从
0到1;另外一个核心观点是把大数据分析引入到产品迭代的思维里边去。我们凭感觉做产
品就是想个功能把产品做出来,不断地给它添加功能——但这要依赖你的天赋,会不断碰壁。
科学的方法就是把数据分析引入进去,用数据来进行分析。比如我们发现用户流失比较大,
我们就要通过数据分析看用户是在哪个环节流失的,然后我们制定改进方案,等到方案上线
后,我们再基于数据评估方案是否有效,从而产生新的洞察,如此循环。所以数据分析是一
种技能,让产品的分析更加科学。
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一直向团队强调:凡是能用产品解决的,就不用服务去解决;能用
服务解决的,就不用咨询去解决。尽量把咨询工作服务化,把服务工作产品化。因为一旦你
的模式越来越依赖于高阶的人,一定很难规模化。我对神策数据的定位——神策是一个产品
型公司,我们就是卖产品的。坚持产品化是我们的原则。但ToC和ToB有很大的区别。ToC
产品是发布即交付。一个产品做出来,把它发布到APP市场,马上会很多人去下载应用。
但是ToB是发布只是交付开始,后边还有很长的交付过程。但往往会出现产品经理把产品
功能做出来之后,真正到交付环节,发现有很多流程走不通,用户用不起来。如果一个产品
看似做了很多功能,但是价值发挥不了,那客户对你的满意度自然也是不高。所以我们在做
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将交付价值考虑进去。
张乐飞所著的《独具匠心:做最小可行性产品(MVP)方法与实践》一书,从产品经理
负责制(CEO视角),以产品价值交付和商业化为导向,向读者提供了涉及产品战略、市场、
创新、开发、营销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知识体系,为“做最小可行性产品(MVP)”提供
了方法与实践指导。
我也有出版图书的经历:一本书就是一款产品,写书是一次微型创业,这不仅需要作
者的学识,还需要产品思维,是一次MVP实践。本书选题标新立异,定位清晰,内容全
面,理论扎实,方法实用,值得学习。
创业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其实我们创业也是为了不断提升自己,提升整个组织。最
后,我总结一句话送给大家:创业就是去做成一件事,成就一批人,写书亦如此。

——神策数据创始人兼CEO、畅销书《数据驱动》作者桑文锋

产品会MVP联盟中国产品经理学习型组织做最有价值的人做最小可行性产品
献花(0)
+1
(本文系产品会原创)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