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2021学年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习题课件 8.2.3 常见的碱
2021-06-11 | 阅:  转:  |  分享 
  
【点拨】(1)实验1中铁粉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作用生成铁锈,质量增大,所以左边
铁粉布包下沉;同理CaO、NaOH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质量增大。(2)实验2中通入CO2,由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左边的
乒乓球所受的浮力增大,所以右边乒乓球下沉,通入NaOH溶液,吸收了CO2,杠杆又恢复平衡。17.【2020·聊城】已知A、B、C
、D、E分别为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中的一种,为鉴别该五种溶液,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绘制的
思维导图如图所示:(1)C中的溶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2)若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D为___________
(填物质名称)。(3)为鉴别B和E,加入的物质X为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CuSO4氯
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或碳酸钠等)18.【改编·滨州】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关系总结了NaOH的四类化学性质(即NaOH能够与四类物质
发生化学反应)。(1)为验证性质①,该同学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________。(2)写出一个
性质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验证性质③,该同学可选择
的物质是________(填序号)。A.Na2CO3B.CO2C.FeCl3红色2NaOH+CO2==
=Na2CO3+H2OC19.【中考·鄂尔多斯】Al(OH)3是用途广泛的难溶性固体,可用NaOH溶液来制取但又可溶于NaOH
溶液: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偏铝酸钠)+2H2O
。现向一定质量的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对图像理解错误的是()A.b点生成的Al(OH)3质
量达到最大值B.a、c点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AlCl3和NaAlO2C.bc段(不含端点)的铝元素存在于Al(OH)3和Na
AlO2中D.ad段和dc段消耗的NaOH质量比为3:1B【方法规律】解答本题应注意图像分析法的应用,需特别注意图像中起
点、拐点、终点的意义。根据图示可知,b点生成的Al(OH)3质量达到最大值,A正确;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AlCl3,c点溶液中的溶质
是反应生成的NaCl、NaAlO2,B不正确;bc段(不含端点)的铝元素存在于Al(OH)3和NaAlO2中,C正确;由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可知,ad段和dc段消耗的NaOH质量比为3:1,D正确。20.【中考·镇江】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Fe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2)生成红褐色固体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①Fe(OH)2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②方程式中FeS
O4的配平系数为4。+64FeSO4+2H2O+8NaOH+O2===4Fe(OH)3↓+4Na2SO421.【中考·宿迁】
化学课堂上要学习碱的性质,老师让两位同学和他共同完成实验,要求两位同学分别向澄清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的溶液里吹气,如图①②所示,老师
告诉同学们,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同学们吹气后观察到①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中氢氧化
钠溶液无明显现象。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可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使用____________。针对②中的情况师生共同开始了探究之旅
。澄清石灰水(1)小明设计了如图③④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现象:③中软塑料瓶变瘪,④中________________。气球
膨胀变大(2)小亮认为小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光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
为小明的实验不严谨,若仍利用该装置,需要补做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NaOH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比
较软塑料瓶的变瘪程度和气球的膨胀程度(3)小光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他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
论取③实验后的溶液少许,再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了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足量的稀盐酸(或足量稀硫酸)产生气泡【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思拓展
】探究结束后老师说,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些角度可以是①通过检验反
应物减少证明反应发生;②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反应的发生。检验生成物
习题链接夯实基础·逐点练整合方法·提升练探究培优·拓展练阶段核心题型专训
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课题2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常见的碱ACC1234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答案呈现5DC678910DB1112DB131415BD161718
1920BBA211.【模拟·上海】我们已经学习和掌握了很多物质,并进行了分类。下列各组物质表示同种物质的是()
A.氢氧化钠、烧碱、火碱B.氢氧化钙、熟石灰、生石灰C.盐酸、氯化氢、食盐D.冰、干冰、可燃冰A2.【中考·广州】下列
物质的使用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用明矾对水进行杀菌消毒B.用碱液清洗水垢C.用生石灰和水作为“自热米饭”的热源D.
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C3.【中考·苏州】下列有关熟石灰的说法错误的是()A.熟石灰又称消石灰B.熟石灰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
而制得C.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熟石灰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点拨】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
4.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白色固体,易潮解B.有强腐蚀性,俗称苛性钠C.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D
.它能与CO发生化学反应【点拨】NaOH能与CO2反应,但不能与CO反应。D5.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A.F
eB.CO2C.Fe2O3
D.NaClB6.下列各组物质混合时无明显现象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与无色酚酞溶液B
.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C.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C7.【中考·聊城】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B.溶液中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C.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D.都
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B8.如图所示的锥形瓶内充满气体X,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Y,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进入瓶中。振荡后发现套在玻璃
管下端的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A.CO2、KOH溶液B.氯化氢、水C.SO2、NaOH溶液D.O2、
水D【点拨】气球鼓起,说明瓶内压强减小。KOH、NaOH能与CO2、SO2反应,使气体量减少,压强减小;HCl气体易溶于水,瓶
内压强减小,A、B、C均符合题意。9.(1)氢氧化钠应____________保存,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常用氢
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以减少空气污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熟石
灰是常见的碱,在生产中有很多用途。①由生石灰制取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密封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H2O和CO22NaOH+CO2===Na2CO3+H2O2NaOH+
SO2===Na2SO3+H2OCaO+H2O===Ca(OH)2②用石灰砂浆抹墙,墙面逐渐变得坚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除上述用途外,再举出一个应用熟石灰
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会
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洗涤该试剂瓶时应用_________洗,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Ca(OH)2+CO2===CaCO3+H2O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10.【中考·常州】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
的是()A.NaCl溶液B.NaOH溶液C.浓盐酸
D.石灰水D【点拨】解答此类题目出错的原因是不能分析发生化学变化后溶液的质量变化情况。氯化钠溶液长期存在
于空气中不发生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NaOH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化学变化且质量增加,B不
符合题意;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小,但未发生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石灰水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碳
酸钙沉淀,溶液质量减小,D正确。1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CaO→Ca(OH)2B.CO→CaCO3
C.SO3→Na2SO4D.MgO→MgSO4B【点拨】本题易错,错误原因是对物质的化学性质不熟悉,不能灵活运用物质间的转
化关系。A项中CaO能与水反应一步转化为Ca(OH)2;B项中CO不能一步转化为CaCO3,只有CO2能与Ca(OH)2反应一步转
化为CaCO3;C项中SO3能与NaOH反应一步转化为Na2SO4;D项中MgO能与H2SO4反应一步转化为MgSO4。12.【
中考·烟台】实验室许多药品都需密封保存,下列对药品密封保存原因的解释,错误的是()A.浓盐酸——防止挥发B.NaOH溶液—
—防止与CO2反应C.浓硫酸——防止吸水D.生石灰——防止与氧气反应D【方法规律】本题采用性质决定保存方法的思想解答。由于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故需要密封保存;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故也要密封保存;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是因为它能吸收空
气中的水蒸气;生石灰需要密封保存,是因为生石灰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发生反应。13.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式为C
sOH,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CsOH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B.无色酚酞溶液遇CsOH溶液不变色C.CsOH溶液
中含有OH-D.CsOH与CO2反应生成Cs2CO3和H2OB【方法规律】本题采用信息迁移法解答。由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可
以推知,它的溶液中含有OH-,具有与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碱相似的化学性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与CO2反应生成C
s2CO3和H2O。14.【中考·长春】分析下列反应,回答有关问题:①2KOH+CO2===K2CO3+H2O;②2NaOH
+CO2===Na2CO3+H2O;③Ca(OH)2+CO2===CaCO3↓+H2O。(1)由上述反应可知,碱与二氧化碳反应
的规律是都生成________和水。(2)根据上述规律,写出Ba(OH)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CO2鉴别NaOH和Ca(OH)2两种溶液时,能观察到明
显现象的是___________溶液。盐Ba(OH)2+CO2===BaCO3↓+H2OCa(OH)2【方法规律】本题采用
归纳法解答。由题中列举的三个化学方程式可以归纳出:可溶性碱能与CO2反应生成对应的碳酸盐和水,由此规律可以写出Ba(OH)2与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CO2===BaCO3↓+H2O;比较方程式还可以发现,NaOH、KOH溶液与CO2反应时无明
显现象,而Ca(OH)2溶液与CO2反应时有白色沉淀产生,因此可以用CO2气体鉴别NaOH与Ca(OH)2两种溶液。15.【20
20·哈尔滨】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16.【中考·重庆】某课外活动中,学生利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完成探究实验,杠杆
已调至平衡。(1)实验1中,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是因为铁粉与____________发生了反应。将铁粉换成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填序号),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A.NaClB.NaOHC.CaOO2和H2OB、C(2)实验2中,通入CO2一段时间,右边乒乓球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杠杆重新平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降2NaOH+CO2===Na2CO3+H2O习题链接夯实基础·逐点练整合方法·提升练探究培优·拓展练阶段核心题型专训
献花(0)
+1
(本文系中高考加油...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