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梁楼的前世今生》(2019.1.21
2021-06-19 | 阅:  转:  |  分享 
  
梁楼村与梁楼的来历在乔庄镇打渔张森林公园以南,沿三合干水渠向南6公里(水渠以东)处,有一个绿树环绕的村庄,名叫梁楼。因村中有一座远近闻名的青
砖楼房——“梁楼”,引得前来观光的人络绎不绝,纷纷拍照,留作纪念。经了解,博兴县境内自解放以来,在乡村建造的能算得上历史文物的楼房
,留存至今的唯独这座“梁楼”。“梁楼”鹤立鸡群,在周围的民房中格外引人触目。听说,梁楼因“楼”而得名,那么梁楼村与“梁楼”有什么关
系?“梁楼”又是怎么来的呢?据《博兴县地名志》(1992年版)记载:“梁楼,曾用名梁家楼。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梁姓由河北
省枣强县迁此建村,遂在村中建起楼房,故名梁家楼。”但是,村民对建村时间,有与此不同的解释。对此,笔者经过向从事编篡过《博兴县志》《
博兴县地名志》的人员咨询,均未查到有关梁楼在这方面的其他记载。经走访村委负责人张立国、梁敬伟及村中长老得知,《梁氏族谱》和村民过年
祭祖时悬挂的“轴子”上明确记载:七世始祖梁光业。并清晰记得,1966年深秋“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红卫兵挖掘村西北角唯一的老祖坟
时,凿出一块又大又厚、两面均刻有“隆庆二年”字样的陶土青砖。现今,许多70岁以上的村民见证了当时青砖出土过程。红卫兵们欲当即“砸烂
旧世界”,这时,围观的人群里一位“不讲政治”、无所畏惧的人叫梁梅成(乳名豹,1930~1996),听说“坟砖能辟邪”,于是从红卫兵
手里抢过坟砖,抱回家用做晚上睡觉挡门用的“辟邪砖”。梁梅成老人后来去世,居住过的旧房坍塌成了一堆废墟。在老百姓看来,“辟邪砖”作为
“坟窟窿子里”再平常不过的“破砖烂瓦”,没人稀罕,也就没人再去寻找。村民推断,刻有“隆庆二年”的大青砖,应该是先人为纪念始祖,在其
去世下葬时的年份,特意刻制、埋于坟墓,以示纪念的标识物。据93岁以上的张德荣、常秀荣、乔长英等老人介绍,相传始迁祖梁光业大约在嘉靖
十年(公元1533年)左右,随移民从直隶冀州枣强(今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推车挑筐,历尽千辛,携家人来到此地(原属蒲台县境地),与
其他迁徙于此的人家(如田姓等)一起群居,聚成村落。由于梁氏家族人丁兴旺(梁光业育有7个儿子,熬了数多个孙子),成为村中“大姓”家族
(田姓无后),便给村庄取名“梁家”。梁家人勤劳能干,日子逐渐富足。传说,在一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年景,利用木板、泥草搭建了一座简
易的“二起”土楼,下面住人,上面存粮。为的是把辛辛苦苦种得的粮食“置之高阁”,避免受潮变质、防止鼠虫侵蚀。此举引来众人热议:“粮食
存在头顶上,财宝藏进枕头里”,说“粮楼”(与“梁楼”谐音)不仅象征梁家兴旺发达,也寓意村庄的日子更上一层楼。于是,村名改称“梁家楼
”。梁家楼在十里八村没有不知道的。尽管当时的“楼”有些土气,不怎么高大,但在四周民房中比较显眼,不仅惹得路人驻足观望,而且招蜂引蝶
,让外村许多到了婚嫁年龄的姑娘,纷纷托媒婆到这个有“粮”又有“楼”的村子来找婆家,说是“嫁到梁家楼,吃住不用愁”……村庄在繁衍过程
中,又有傅姓、潘姓、张姓、陈姓、胡姓、李姓、刘姓、徐姓、杨姓、王姓等氏族自发迁入,村子越来越大,“楼”也几经修复,延续了好几代。后
来,由于饥荒、灾年、动乱等原因,“楼”历经劫难,不复存在。“梁家楼”是什么年代改称“梁楼”的?老人们不得而知,以上只是听老辈里口
口相传,真“楼”没见过,也没听说古书上有记载。69岁的会计股长梁玉信解释说,清代(公元1644年~1911年)《博兴县行政区划图》
表述的蒲台县地图上,村庄就简称“梁楼”了。虽然过去的“楼”没见过,但是现在的“楼”,可有个说头。梁楼自古以来姓氏多、亲戚多,外边的
门路和关系网也多。村民除了种地的外,做生意、开药铺、烙烧饼、炸油条的,还有在外读书、教书、参军、做官、“混”事的等等,自然不在少数
。这样一来,慢慢就有了贫富之差。83岁的梁汉三老人站在“楼”前给我们讲述:旧社会时,大街的一前一后就曾住着两户日子过得相对殷实的人
家,也就是梁绍增(健在时在博兴二中当老师)的祖上,人们称其为“大住儿”(即大户人家),其中“前大住儿”的那块埝儿,就是现在的“楼”
的位置。说来话长。梁楼在解放初隶属蒲台县二区梁楼乡,是乡政府驻地,而且每逢“二、七”还是热闹的集市。那时,乡领导梁友芝(本村)、常
延河(刘古店村)住在农户梁友三家开展工作。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政府号召在农村成立“三社”——农村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业生产
合作社。况且,梁楼乡当时的生产形势很好,群众干劲热情高,年年粮棉大丰收,国家对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供应也要求实行计划管理,所以,当务
之急成立专门的供销社(门市部),便成为响应政府号召,满足群众生活需求的一件大事。64岁的前任村支书梁敬伟说,供销社是一个组织管理部
门,门市部是商品交易场所。设在梁楼的供销社第一任负责人叫张玉亭(现村民梁文斌的叔伯岳父),家是刘古店村的。起初成立供销社、建门市部
时,是经过一番讨论研究的。起因之一是,梁楼乡属产棉区,供销社收的棉花多,供销两旺,人心大快,“腰包”一鼓,想把“收购点”进行“扩大
再生产”;二是把供销社办公与门市部“经营点”合二为一,既便于管理,方便老百姓购物,也为了壮大集体经济。关于供销社(门市部)的选址,
思前想后,最终定在“前大住儿”的位置,也就是梁绍增的祖上——梁耀魁家的老宅子的位置。理由是,后面是主大街,交通方便,又居村庄中心,
据说这儿还是块“风水宝地”。按照常规思路,一开始打谱建平房、四合院,因为当时棉花收购量比较大,再说还要经营百货商品,院子排布不下,
最后确定建个“二起”的,也恰好符合村庄历史上曾经有“楼”的说法。老人们回忆,当时一听说供销社要盖楼,大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乡领导与
村负责人梁乐三、梁延温、梁增寿等人商量,盖楼要求技术高,可不是闹着玩,虽然“楼”是供销社的,可是建在咱梁楼地盘上,一旦盖出毛病来,
就丢大人了。合磨了一圈,全村会盖屋垒墙的瓦匠、木匠倒是不少,但是真正懂盖楼、会盖楼的几乎没有。这时,不知谁冒出一句:三岔村的劳改队
有懂得这方面技术的……乡领导经过调查了解,掌握了这方面的情况,又协调本乡其他村的能工巧匠,决定组织力量盖一座“二起楼”。说起参与盖
楼的人员,笔者几经采访,找到见证楼房施工的梁汉三、梁笑三、梁玉信、梁绍章、梁世杰等老人。其中梁汉三说,自己年幼时“住”乔庄三岔村姥
娘家,确实听说过三岔有一帮子劳改人员来咱村盖楼。老人们还记得,参与盖楼的有李乐普(木匠,聂家村)、冯道显(瓦匠,东冯村)、梁树梅(
木匠,本村),等等。劳改队是真是假?普普通通的落后乡村,怎么会住着劳改队呢?是谁调动这些“高墙内”的特殊人员来乡下盖楼?岁月模糊了
容颜,时光拉远了记忆。我们很想透过老人浑浊的眼光,穿越到67年前,把这些裹挟着温度的历史碎片拿到现实中来考究。我们带着一系列疑问,
几经周折,打听到了解放初期曾在蒲台县公安局从事劳教管理工作人员的家属。据乔庄镇河徐村徐涧海(73岁,参加工作后在山东省公安厅劳改局
直属的东营黄河农场工作,2006年在淄博王村生建“八三”研究所退休)介绍,父亲徐廷臣(1916~1993)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蒲
台县公安局下属单位负责管理劳教犯人。听父亲说,当时没有固定的劳教场所,对犯人的劳动改造是流动性的,家父曾带领劳教人员在家乡一带的三
岔、鲍王、梁楼、博兴西关、龙居(现划归东营)等地,压棉花籽、打包装运棉花。那时我五六岁的年纪,对父亲的讲述似听非听,没有记全,但不
排除来梁楼盖楼的可能性。家父经常絮叨“梁楼、梁楼的”,前几年,我随弟弟徐涧江来梁玉生家探亲时,还特意来看“楼”……74岁的梁绍章老
人回忆,盖楼那年月,自己还是个调皮的顽童,出于好奇,经常和小伙伴们跑去看热闹。现场干活的围了好多人,大人怕有危险,不让小孩子们往跟
前凑。垒到一屋多高时,只见下面的人用小木锨“嗖、嗖”地往上扔砖,远远看上去,上面的人一接一个准儿,觉得很好玩儿。后来长大了,在博兴
二中小营上学时,梁绍增老师教我们数学课,印象里听人们说过他家祖上与“楼”有关的往事。聊起盖楼过程发生的一段“小插曲”,村民们把李乐
普讲得“有鼻子有眼”。说在乡下盖屋,一般由木匠当“大拿”(即掌管全盘,也叫掌作的)。盖楼请来的木匠李乐普,外号叫“有两下子”。这天
垒到二层平口时,不知是有人故意“捅了娄子”,还是因为人多事杂“没把过麻来”(乱了方寸),导致某个环节出了差错——当人们七手八脚把梁
拽上楼顶时,惊讶地发现梁头比前后砖墙多出一大截子。李乐普傻了眼:看来真要“丢大人”!当场冒出一身冷汗。这时,他急中生智,不慌不忙地
说:“老辈里盖屋上梁有讲究,没烧香燎纸、没发“钱梁”,这是上得哪门子梁!”于是,招呼大伙把梁架子抬了下来。三折腾两倒腾,天快黑了,
大伙收工回家了。第二天,在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宣告“上梁大吉”,一点也没耽误事儿。末了,有人谝(piǎn)李师傅,说他不
单是“有两下子”,而是“有三下子”——一后晌“神不知鬼不觉”,三下子就把3架梁“收拾”得利利索索,分毫不差,真神!内行人看了直犯嘀
咕:3架梁、连“杈手”带扒锯子锒铛啥的,这么奇巧的细法营生,黑灯瞎火地连个老母地儿也没有,这老伙计难道会孙悟空变戏法吗?也有人猜测
,会不会是劳改队的人帮忙……李乐普闭口不答,咪缝起眼睛微微直笑……说起盖楼的确切时间,最有说服力的是67岁的梁世杰老人。听他家人讲
,盖楼那年是1951年农历十一月份。十三日这天,当“楼”垒到二层快要上梁时,全家欢天喜地的迎来了一个小宝宝的诞生。第二天上梁时,一
阵鞭炮声响提醒了老娘:就叫“楼”吧。于是,“楼”成了梁世杰的乳名。全村人都说“楼”好,象征吉祥如意、人丁兴旺。村里的教书先生这样解
释:“楼”字左边是“木”,上边是“米”,下面是“女”,表示粮丰林茂,长大了娶上媳妇有人做饭,必有一个美满的家。果然,那年村里出生的
男孩子又有取名叫“楼”的。从此,“楼”与楼一起成长,既见证了“楼”的初始,也目睹了“楼”的兴衰。“楼”于1951年12月底竣工,长
16米、宽4.5米、檐高5.3米、脊高7.7米,建筑面积144平方米,砖木结构,大小5间,主体青砖到顶,外墙白灰嵌缝,门窗木作雕花
,内设木制楼梯,二楼木质地板,楼盖双坡瓦屋面。尤其是腰线与砖垛的交汇、楼檐与墙顶的衔接、屋脊与硬山的搭建,以及托挑式砖檐、弧线型窗
楣、圆拱券门洞、吉祥格窗棂、镶嵌祥云的木梁、装饰铁艺花卉的楼梯等等,其巧妙的构思、精湛的工艺,令人拍手叫绝,既体现了特色鲜明的中国
传统建筑风格,也彰显了一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据建筑专业人士评价,该楼选材坚实,工法严谨,灰缝顺直,砌浆饱满;庄重大方,线条舒展,
虚实结合,气质不凡;结构牢固,质量过关……既是建筑文化的艺术瑰宝,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盖楼的同时,又把院落南部一气搭建了存放棉
花的敞篷,两侧拉起围墙,西部安装了能进出骡马车的大门,建成了一套完整的院落。“大功告成”后,供销社把一楼用做经营百货商品和药铺门诊
,二楼用做办公和宿舍;还扯上了电话。自从有了供销社门市部,大到生产农具、化肥农药,小到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等,品质齐全,花样繁多,应
有尽有,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村民们说,“楼”落成典礼时,可把人们高兴坏了。全村敲锣打鼓放鞭炮,白天看唱戏,晚上听说书,
欢天喜地,好不热闹。梁汉三回忆,“戏班子”把俺家“大车门”(入户门楼)的门板卸下来,搭在两辆“铁瓦车”(骡马车)之间,铺上红布当戏
台子,一连演了好几天……“楼”,不但气派壮观,而且成了“观景台”。那阵子,不但来赶集、购物的人多了,上级领导来视察的也勤了,大人孩
子都想去楼上看热闹。村民回忆,登上高楼,居高临下,一览无余,那种新鲜感真像登上北京天安门一样。这时,有个年轻后生高兴得“忘了姓啥”
:毛主席不也就我这个样吗?边说边模仿收音机里“老人家”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引得众人一阵嘲讽(听说这个年
轻人乳名叫“梁”。要是赶在“文革”年代,非把他逮起来打成“现行反革命”不可。这是后话,当年可不是笑话)。还听说,供销社主任张玉亭的
老家来看楼的最多,流传一句顺口溜:“北是河沟徐、南是刘古店儿,俺家的大门朝着王家寨儿……”此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表明立在“制高点”
上的农民“站起来了”,看得清、看得远了,溢于言表的喜悦和“一览众山小”的自信,是何等的直率、洒脱。“楼”是供销社的自豪,也是梁楼人
的荣耀。“楼”的建成利用,不仅发挥了供销社门市部应有的功能,也圆了梁楼人祖上传说有“楼”的梦想。从此,人们不再喊“楼”的小名,改口
叫“梁楼”。时光流转到七十年代,供销社内部试行体制改革,以承包经营为主的“代销点”,替代了计划经济年代的供销社,红红火火的日子一去
不复返。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市场愈加活跃,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基层供销社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自
1989年开始,村民陆续东迁,搬进生活、购物、医疗、健身、文化、娱乐等于一体的“梁楼社区”。从此,“梁楼”成了“闲楼”,卸下了肩负
的重任,完成了历史使命。如今,历经67年风雨的“梁楼”,形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骄容已失,韶华不再,但她坚韧的品格,挺拔的身躯,依
然不失与众不同的风骨神采和超凡脱俗的庄严气象。她承载着村庄的历史,维系着文化的认同。看一次便觉得那是精神的原乡,望一眼就会萌发乡愁
的共鸣。游客说,“梁楼”是一张名片;村民说,“梁楼”是村庄的魂;游子们说,“梁楼”是埋在心底的根。值得庆幸的是,村镇正在制定“一村
一品”、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计划”,把“梁楼”这个“镇村之宝”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利用,打造一个以“思乡怀古,不忘初心
,抚今追昔,留住乡愁”为主题的民俗展馆,让农耕文明传承不绝,让中华记忆历久弥新。我们期待梁楼的明天,将更加美好灿烂!(徐兴华
徐通通)附:梁楼建筑特点分析从目前对“梁楼”的建筑外表简要观察分析:一、该建筑物属长寿建筑。根据我国建筑行业建筑物耐久性和设计使用
年限规定,该类建筑的最高使用年限应为50年。该建筑建于1951年,已经超出最高使用年限17年。二、没有一根钢筋。按照现行建筑设计、
施工规范及抗震设防要求,最高使用年限为50年的建筑物(含砖木结构的普通建筑物),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件(如混凝土圈梁、构造柱、砌体内
布置拉结筋等)。但是,该建筑门窗洞口没用横担过梁,而是“赵州桥式”的起拱发券。整个建筑没有一根钢筋,更没有混凝土构件。67年来,历
经多次大小地震,没有发现震裂和不均匀沉降裂缝;三、没用砂子和水泥。国家对达到最高使用年限的建筑,尤其是建筑材料的使用必须达到合格规
定要求。但是该建筑使用的主要材料,为解放初期农村土窑生产的普通烧结砖(不可能有出厂合格证),没有砂子和水泥,而是就地取材,用普通白石灰浆砌筑,满足了“最高使用年限”要求;四、施工过程,对楼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整体掌控较好。灰缝顺直,横平竖直,砌浆饱满,观感良好,保证了整个结构的垂直受力性能。笔者因没有对地下基础部分进行挖掘观察,对地基基础使用材料、建筑构造和防潮措施等不甚了解。就主体下部破损部分、地基遭受潮湿泛碱情况和外表砌筑方法看,因受当时建筑技术条件限制,砌筑方法存在严重错误:大量采用“五顺一丁”或“六顺一丁”砌法,横向拉结砖较少,形成“夹心墙”“夹心垛”,造成质量隐患。目前,之所以整体质量较好——“楼坚强”,主要靠当时饱满的灰浆与强度较好的青砖粘结和屋架的搭构。以上只是浅表的分析。沉降变形、主体强度、安全性能和整体质量状况,以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为准。(2018年10月徐兴华测绘)2
献花(0)
+1
(本文系渔樵文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