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醒真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脾胃论》-白话讲《病从脾胃生》2上卷
2021-08-02 | 阅:  转:  |  分享 
  
《病从脾胃生》卷上李东垣《脾胃论》白话讲释译:吴曦,倪祥惠,罗云波卷上目录1.脾胃虚实传变论——P1?人以水谷为本?○饮食水谷运化过程
全图解?胃化生人体气血?三大因素伤及脾胃元气?○脾胃伤所致气乱对身体各部位的影响?病从脾胃生的四大原因?○人的寿天与体质2.脏气法
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P9?脾土居中,主四季万物的化育?治病必兼及脾胃?○脏气法时升降补泻图3.脾胃胜衰论——P11?人体胖瘦关乎
脾胃?胃病伤脾,脾病也会伤胃,?○脾胃盛衰与饮食形体的关系?脾胃虚引发“肾阳亏损?○脾胃病传变关系图?按压肚脐可知脾胃状况,?治脾
胃病常用的五种方剂?○脾胃病常用五种方剂及其功效?心火妄行损脾胃?○五脏五味生克关系图?脾胃虚则损肺??○不及与所胜为病图示?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脾胃荣养周身及为病图示?饮食不当最伤?五脏病伤脾胃治疗方?○长夏脾胃亏虚宜补脾胃泻阴火
升阳?脾胃亏虚必须标本兼治?劳倦伤脾,饮食伤胃,?○《本草》所述四时用药列举?调理脾胃,以阴阳平衡为要则?补脾胃,饮泻阴火升阳汤4
.肺之脾胃虚论?脾胃虚致肺病●治用升阳益胃汤5.君臣佐使法?善用性味,倍增药效?○中药的性味与作用图示?中药如何组方?上医用药的加
减之道6.分经随病制方●治风寒感冒,饮通气防风汤,●风湿之气伤及足太阳经脉,治用羌活胜湿汤7.用药宜禁论?四季用药宜禁?○用药经禁
图示?经络病用药宜禁?○用药经禁图示?病有阴阳用药也有宜禁,?药应因证而用用药时禁图示8.《内经》仲景所说脾胃?《内经》说脾胃?○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对照表?○岁土之气太过与不及为病表?○脾病病势与季候关系图?张仲景说脾胃【注:○.为原文;●.为白话文;附:
为相关参考文。微软红字:为释译者加的标题】一、脾胃虚实传变论1、人以水谷为本○.《五脏别论》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
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
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素问·五脏别论》说: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五者,是禀受天的阳气而生的,它们运化水谷,传化不已,像天一样运转不息,所以主泻而不藏
。它们受纳五脏产生的浊气,叫“传化之腑”。它们受纳水谷浊气却不能久藏,需要把其中的精华输送给五脏,把糟粕排出体外。所谓五脏,其功能
是藏精贮阴而不泻泄,保持阴精充满,而不收受水谷。所谓六腑,其作用是要把食物消化、吸收、输泻出去,而不贮藏精气,虽然常常是充实的,却
不像五脏那样一直呈充满状态。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食物下咽以后,胃里虽实,肠中却是空的,等到食物下行后,肠中就会充实,而胃里又空虚了,
所以说六腑“实而不满”,五脏“满而不实”。○.《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九窍者,五脏
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五谷之气感应于脾,脾助胃以行津液。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
手足六经好像河流,肠胃好像大海,目、耳、鼻、口、前阴尿道与后阴肛门等九窍是水浊之气贯注之地。因为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
,肾开窍于耳及前后阴,而“心为五脏之主”,与各窍都有密切联系。既然九窍都与五脏有关,而五脏功能的正常发挥又有赖于胃的功能正常,那么
九窍功能的正常与否也应与胃气相关。也就是说,胃气旺盛方能增进饮食,输布精气,五脏得精气之养,九窍才能通利。○.《通评虚实论》云∶“
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素问·通评虚实论》说:头痛、耳鸣、九窍不通利,是肠胃病变引
起的。胃气亏虚,营养不足以供给五脏的需要,因此九窍就会出现各种病症。附:饮食水谷运化过程【图解】饮食水谷进入胃中,经过胃的受纳与腐
熟,其中的精微游溢出来,再由脾上输至心肺肝以及头目。然后,心将水谷精微浸淫到全身血脉中去,肺把精微输送到全身皮毛,肝将精气传送到周
身筋络中。肝胆互为表里,胆汁来源于肝,它注入小肠,可促进小肠消化食麋。胃受纳、腐熟饮食水谷之后,必须将食糜下降到小肠,小肠经过分清
泌浊,将其中的浊者(槽粕)继续下降至大肠,大肠将其中剩余的水液吸收后,再将糟粕转变成大便,排出体外,同时小肠将食糜中的清者(水谷精
微,主要为津液),转输至全身并加以利用,并将其代谢剩余的水液下输至膀胱,由膀胱贮藏并排出体外。肾与膀胱互为表里,二者共主小便,膀胱
的排尿功能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肾气有固摄尿液和主管膀胱开合的功能。肺主通调水道,各脏代谢产生的浊液,经过肺气的肃降作用下输至肾和膀胱
,然后,再经过肾气的蒸化作用,将其中的清者重新吸收并加以利用,而将其浊者转化为尿液。而饮食水谷在人体运化的全过程,如饮食水谷的受纳
与腐熟,水谷精微的化生与敷布,水液的代谢,槽粕的排泄都和三焦密不可分。○.《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
,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
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
以为常也”。●.《素问·经脉别论》说:食物进入胃里,消化之后,一部分精微被输散到肝脏,然后其精气传送到周身的筋络;另一部分精微经过
脾的转输上注入心,再浸淫到血脉里去。气血在经络里运行,并上归于肺,肺在会合百脉以后,就把精气输送到皮毛。气血相合,又流归膻中之腑。
膻中为宗气所系,司呼吸、循经络,行肺气以达于心、脾、肝、肾四脏,使精气归于平衡。这种平衡调和的状态,能从寸口部位的脉象表现出来,从
而就可以判断病人的死生。水液进入胃里,放散精气,上行输送到脾脏;脾脏散布精华,又向上输送到肺;肺气通调水道,又下行输送到膀胱。这样
,就使水液精气四布于周身皮毛,通灌于五脏经脉,并随着春、夏、秋、冬四时气候、五脏功能状态以及阴阳的盛衰,作出相应的调整,这大概就是
水谷精气在经脉中运行的正常生理现象。○.又云∶“阴之所和,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至于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勿使过
焉,过则伤其正也。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又说:精血
的产生,根源于对饮食五味的摄取。但是,贮藏精血的五脏,又可因过食五味而受到伤害。过食酸味的东西,会使肝气偏盛,脾气因而受到克制,而
呈现衰弱。过食咸味的东西,会使骨气受伤,肌肉枯槁,心气受抑。过食甜味的东西,会使心气喘闷,肾气衰弱,面色发黑。过食苦味的东西,会使
脾气受伤而不濡润,胃气也就壅满。过食辛味的东西,会使筋脉渐渐纵弛,精神也就颓废。因此,如果随心所欲过食五味,必会招致各种疾病,故必
须约束自己,使饮食有所节制,不要太过,太过就会伤其正。五味应当调和适当,使骨骼正直,筋脉柔和,气血流通,腠理固密,这样筋骨就会强健
。如果能够严格地遵循养生的法则去调摄,就可以享有天赋的寿数。○.《平人气象论》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
无胃气者,非肝不弦,肾不石也。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
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的生命活动以水谷之气为本,所以断绝了水谷,人就会死亡;经脉
没有胃气,也是要死亡的。什么是无胃气?就是没有从容缓和的脉象,并非表现为肝脉不见弦象,肾脉不见沉象。这是因为即使肝脉春弦,肾脉冬沉
,如果脉象失去从容和缓以及正常的节律,就表明出现了没有胃气的真脏脉,真脏脉一出现,胃气将绝,五脏真气败露,生命垂危。我多次翻阅并参
考《内经》的相关篇章,逐渐领悟到人体的元气充足,都是由于脾胃之气没有受到损害,经过胃纳脾输,将化生的精微物质输送给脏腑、经络以滋养
元气,使宗气旺盛,营卫畅达,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正常。倘若脾胃本来就虚弱,又不注意饮食节制,饮食过量,就会使脾胃损伤更重;脾胃一伤,
饮食水谷的精微不能供养全身,人体的元气自然不能充沛,防御机能减退,也就不能抵抗外邪的侵袭,各种疾病都由此而产生。2、胃化生人体气血
○.《内经》之旨,皎如日星,犹恐后人有所未达,故《灵枢经》中复申其说。经云∶水谷入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胃者,水谷
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
血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又云∶“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
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
者,出其悍气之疾,而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又云∶“中焦之所出,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
为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圣人谆复其辞而不惮其烦者,仁天下后世之心亦倦倦矣。●.《素问》中的各篇经文,
旨意明朗,好像天空中的太阳和星辰一样明亮,可是仍然害怕后世学医者理解不透,所以再援引《灵枢》中的相关篇章进一步阐述其含义。如《灵枢
·五癃津液别》说:水谷都从口进入体内,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分别注入相应的脏器以及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的四海——气
海、血海、水谷之海和髓海。饮食所化的津液,各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经由三焦气化布散的精气,可以温润肌肉、充养皮肤的叫津,那些流注于脏腑
、官窍,以滑筋补骨、益脑髓而不布散的叫液。《灵枢·海论》说:胃受纳水谷,故为水谷之海。胃的气血所输注的重要穴位,在上为气街(气冲)
穴,在下为足三里穴。如果人的水谷之海邪气有余,就会得腹泻的病;如果水谷之海正气不足,就会出现饥饿但却不欲进食的症状。《灵枢·玉版》
说:人所禀受的精气,来源于食物,而食物又会注入胃中,所以胃是食物化生气血的源泉。在自然界,大海所蒸腾的云气,在广阔的天空浮游。在人
体,胃所化生的气血,则随着十二经脉、十五络流动。经隧是经络连结贯通五脏六腑所形成的通道,供给血气通行,故将其比喻为隧。《灵枢·邪客
》又说:食物入胃消化后,分为糟粕、津液、宗气三路。宗气积聚在上焦,出于喉咙,贯通心肺而行呼吸之气。中焦化生营气,分泌津液,灌注于脉
中化为血液,在外可以营养四肢,向内灌注于五脏六腑,循脉流行,昼夜流行五十周次,恰好与昼夜时间滴水百刻之数相对应;卫气是一种比较滑利
慓悍的水谷之气,首先运行在四肢、肌肉、皮肤之中。白天从足太阳膀胱经开始运行于人体的阳分,夜间以足少阴肾经为起点运行于阴分,不停地运
行于周身。《灵枢·营卫生会》中又说:营气也出于中焦胃中,并出了上焦之后,胃所受纳的水谷之气,经过泌别糟粕,蒸化津液,把其中的精微物
质,向上传注于肺,然后化生为血液,奉养全身,以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再没有什么比它更宝贵的了。先圣谆谆教导我们,不厌其烦地反复申明其观
点,足见其惠泽天下有志于医学的后世学者的一片诚挚之心。3、三大因素,伤及脾胃元气○.故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此因喜怒忧
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饮食没有节制,过饥、过饱以及喜吃过冷、过热的食物,都会影响
胃的消化,使脾胃受伤。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本来是人的正常情绪,但是如果过度就会变成异常,从而损害人体的元气。如果元气充沛,
阴火自然就会下降、收敛。但是,如果元气受到损伤,就不能制约阴火,引起阴火过盛,而阴火亢盛就会上冲,并助长心火。火与元气是势不两立的
,阴火与心火过盛,就会侵侮脾土,损伤脾胃元气,从而引发脾胃病。○.《调经篇》云∶“病生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又云∶“阴虚
则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为内热”。脾胃一伤,五乱互作,其始病遍身壮热,头痛
目眩,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为热所伤,元气不能运用,故四肢困怠如此。圣人著之于经,谓人以胃土为本,成文演义,互相发明,不一
而止,粗工不解读,妄意使用,本以活人,反以害人。●.《素问·调经论》说:凡是邪气产生的病变,有生于阴的内伤,有生于阳的外感。生于阳
的,是受了风、寒、暑、湿、燥等五气的侵袭;生于阴的,是饮食不节、起居失常、情欲过度、喜怒无常的缘故。它还说:阴虚就会产生内热,其
原因是假如劳倦过度,形体气力就会衰疲,脾胃之气也会不足,其结果是既不能将饮食精华向上正常输送到上焦,又不能将糟粕从下部顺利排出。水
谷之气滞留胃中腐化生成热邪,向上熏蒸胸中,因此就发生内热,便会出现内热阴虚的症状。脾胃损伤,运化失司,就会出现清气在下,浊气在上,
清浊相干,乱于胸中,使周身气血升降失常而产生“五乱互作”的病症。[《内经.灵枢.五乱》说:]如果气乱于心,则心神烦躁、沉默少言、垂
头无力而懒惰;气乱于肺,则呼吸不畅、喘咳痰鸣、俯仰不舒;气乱于肠胃,则出现上吐下泻、升降失常的病变;气乱于臂胫,就会造成四肢发冷;
气乱于头,就会发生气逆上冲、头重脚轻、眩晕仆倒的病症。在疾病初发的时候,症状多表现为全身高热、头痛、目眩、四肢沉重无力、懒于行动、
嗜睡等,这是因为脾胃被热邪所伤,元气不够运用,四肢失于濡养而出现极度困乏的症状。先圣撰著《内经》,就是告诉人们,人的脾胃才是生命活
动的根本。后世医家随文演义,各有见解,从不同的方面去发挥。学识粗浅和医术低劣的庸医不懂得这个道理,妄用攻伐脾胃的药物,本来是想用来
治病救人的,却反而因克伐太过而害人性命。附:脾胃伤所致气乱,对身体各部位的影响【图解】脾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五脏都需脾胃所化生
的水谷精微的滋养才能正常发挥作用。脾胃一旦损伤,运化功能失常,水谷精气便会升降失常,清气在下,浊气在上,而五脏也会发生气乱,产生一
系列症状。4、病从脾胃生的四大原因○.今举《经》中言病从脾胃所生,及养生当实元气者,条陈之。●.现在列举《内经》所说疾病都自脾
胃所生以及养生应该充实元气的理论依据,按条目分述如下:○.《生气通天论》云:“苍天之气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
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抟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
于夏,使人煎厥。目盲耳闭,溃溃乎若坏都”。故苍天之气贵清净,阳气恶烦劳,病从脾胃生者一也。●.(1)《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自古
人与自然界相通相合是养生的根本,这就是阴阳平衡。大凡天地之间,南北东西之内,无论是地的九州,还是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与自然阴
阳之气相通。苍天之气清净,则人的意志自然平和。顺应了天气的变化,就能使阳气固护,即使有虚邪贼风,也不会构成危害。这就是适应四时气候
变化的规律所得的结果。所以善于养生的人专注于精神,顺应天气而明白其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如果不如此,就会内使九窍闭塞,外则肌肉壅滞,固
护身体的阳气就会消散,这样便会伤害到自己,阳气也因之受到削弱。人在烦劳的情况下,阳气会显得亢奋外越,这必然使阴精耗竭。如果久积到夏
天,就会因阳气亢盛,煎熬阴精,导致阳盛阴虚的昏厥病。昏厥病的主要症状是眼睛昏蒙看不清,耳朵闭塞听不见。病势之危急,犹如堤坝溃决,水
流汹涌,不可遏止。由此而知,苍天之气贵在清净,人体的阳气厌恶过度烦劳,这就是病从脾胃所生的第一个原因。○.《五常政大论》云∶“阴精
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阴精所奉,谓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寿。阳精所降,谓脾胃不和,谷气下流,收藏令行,故其人
夭,病从脾胃生者二也。●.(2)《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说:阴精上承的地方,人多长寿;阳精下降的地方,人多寿夭。阴精上承,脾胃功能调
和,脾气升清,水谷精气就能上升输布,和调五脏,润泽六腑,内滋血脉,外溉肌肤,表里脏腑都得到营养,就像春夏之季万物生长升发茂盛一样,
人自然健康长寿。相反,阳精下降,脾胃功能失调,水谷精气下流,好像秋冬季节万物凋零一般,脏腑组织器官得不到足够营养,人就自然体弱多病
,寿命不长。这是疾病常常自脾胃产生的第二个原因。○.《六节脏象论》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荣之居也,名曰
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胆者,少阳春
生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飧泄肠,不一而起矣。病从脾胃生者三也。●.(3)《素问·六节脏象论》中
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贮藏水谷的脏腑,是水谷营气化生的地方,叫做器,能贮藏水谷,吸收精华,排泄糟粕,所以它们是转化
五味而主吸收、排泄的。脾脏的荣华表现在口唇四周,其功用是充养全身的肌肉,使口有甘美之味,面有黄润明泽之色,属于阴中至阴一类,与长夏
土气相应。五脏六腑这十一个脏器功能的发挥,还要取决于胆的正常功能的发挥。胆在脏腑中所起的作用,就像万物循着春气升发的一样,因此,胆
气正常升发,各脏腑机能自然跟着正常运动和发展;相反,若胆气不能升发,脾胃中谷气下流,便会出现食物不化、肠鸣泻痢等证,这是疾病自脾胃
所生的第三个原因。○.经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
,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此谓之气者,“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气或乖错,人何以生,病从
脾胃生者四也。●.(4)《素问·六节脏象论篇》还说:天供给人们臊、焦、香、腥、腐等五气,地供给人们酸﹑甘﹑苦﹑辛﹑咸等五味。五气由
鼻吸入,贮藏在心肺,能使脸色明润,音色宏亮。五味由口进入,贮藏在肠胃,化生精微,可养五脏之气。五气和化,就有生机,再加上津液的作用
,神气自然会旺盛起来。这里所说的气,正如《灵枢·决气》所言,上焦宗气,将水谷精微之气布散到全身,滋体润肤,生养毛发,如同雾露滋润草
木一样。如果宗气紊乱,营卫失调,脾胃功能就越发受到损害,气血生化失常,人的生命就会受到极大影响,这是疾病容易自脾胃产生的第四个原因
。○.岂特四者,至于经论天地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六腑,及形气俱虚,乃受外邪,不因虚邪,贼邪不能独伤人,诸病从脾胃而生明矣。圣人旨意
,重见叠出,详尽如此,且垂戒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由是
言之,饮食起居之际,可不慎哉。●.上面列举了疾病自脾胃产生的四种原因,但实际上又何止四种?《内经》还论述到,自然界风、寒、暑、湿
、燥、热等六淫之邪,也会侵袭人的五脏六腑。但是,一般来说只有体质和元气比较虚弱的人,才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如果脾胃元气旺盛的话,外
邪即使比较强盛,也不容易入侵人体并导致疾病。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因为人体内部脾胃元气虚弱,外邪的单一因素一般不会导致人体患病。因此,
内因是主要因素,各种疾病都是始于脾胃元气亏虚,这个道理很明显。圣人反复而详尽地论述了脾胃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性,还在《素问·上古天真
论》中告诫我们,要根据自然的阴阳变化来调整、平衡自身的阴阳,并善于利用导引、气功等保健方法来维护身体健康,再加上他们对饮食有一定节
制,作息有一定规律,不过度劳累,才能做到形体与精神的协调,活到人自然应该有的寿数,度过百岁才逝去。因此,在平日饮食起居中,怎能不多
加注意生活规律,更加慎重呢?人的寿夭与体质【图解】五味由口腔进入人体,贮藏在肠胃,经过脾胃的运化、吸收,以上养五脏。如果脾胃功能不
调和,不能运化、吸收,人的五脏也就得不到营养,水谷的精微也就不能输布全身,从而温煦皮肤、充实形体、润泽毛发。如果脾阴不能上承,上阳
就会下降,从而破坏人体的“上虚下实”。如果人体变得“上实下虚”了,人就会自感身重脚轻,这便是身体虚弱或病中人了。二、脏气法时升降
浮沉补泻之图1、脾土居中,主四季万物的化育○.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循环无端,惟脾无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
四脏。四季者,辰、戌、丑、未是也。●.五行相生,其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相生循环无尽。在五脏中,肝
属木、主春,心属火、主夏,肺属金、主秋,肾属水、主冬。脾属土,主运化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以供养脏腑经络,与自然界中土能滋养万
物类似。土居于木、火、金、水的中央,是孕生万物之位,掌控着四时万物的化育而关乎春生、夏长、秋收与冬藏的气化活动,所以四时之气中都有
土气。因而脾脏不是只主一季的,而是旺盛于春、夏、秋、冬四季每季最后一个月的最后十八天,共计七十二天。阴历一月寅月,二月卯月、
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戌月;十月亥月、十一月子月、十二月丑月。每季最后一个
月指的是:辰月、未月、戌月、丑月。附:脏气法时升隆补泻“脏气”指五脏之气,“法”是取法、效法之义,“时”是时令、时辰之义。“脏气法
时”是指五脏功能与自然界阴阳消长同步进行。因此治疗五脏疾病应该顺应自然之气升降沉浮的规律而采取相应的补泻方法。升降浮沉补泻表五脏[
腑]四时五行脉象五味补泻五气补泻肝[胆]春木.升左关弦辛补、酸泻温补、凉泻心[小肠]夏火.浮左寸洪咸补、甘泻热补、寒泻脾[胃]长夏
中土.化右关迟缓甘补、苦泻温凉寒热,各从其宜肺[大肠]秋金.降右寸毛洪酸补、辛泻凉补、温泻肾[膀胱]冬水.沉左尺沉石苦补、咸泻寒补
、热泻2、治病必兼及脾胃○.人身形以应九野,左足主立春,丑位是也;左手主立夏,辰位是也;右手主立秋,未位是也;右足主立冬,戌位是
也。戊湿,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己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应之。脾胃兼化,其病治之
,各从其宜,不可定体;肝、肺之病,在水、火之间,顺逆传变不同,温凉不定,当求责耳。●.人的身形与九天方位(或九宫)相对应。左足与
立春(艮宫东北方)相应,在地支中与丑(十二月为丑月)相对应;左手与立夏(巽宫东南方)相应,在地支中与辰(三月为辰月)相对应;右
手与立秋(坤宫西南方)相应,在地支中与未(六月为未月)相对应;右足与立冬(乾宫西北方)相应,在地支中与戌(九月为戌月)相对
应。天干中的戊,与长夏的湿气相应,它的各种的气是平和的,因为兼有温、凉、寒、热之气,在人体是与胃相应的;天干中的己,与五行中的土相
应,它的本味属于咸,又兼有辛、甘、酸、苦等味,在人体是与脾相应的。脾、胃兼具运化水谷的功能,对其他诸脏的治疗,应该根据其具体情况选
择适宜的方法,而不能确定统一的治法。肝在五行中属木,肺属金,心属火,肾属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肝木和肺金处在心火和肾
水之间([木]肝病,不是水不生木,便是火盗木气[子盗母气];[金]肺病,不是火来乘金,便是水盗金气[子盗母气]),它们为病后的生克
传变是不一样的,而且也温凉不定,所以在治疗时,都应当与脾胃联系,才能设法求得适宜的施治之法。三、脾胃胜衰论1.人体胖瘦关乎脾胃○.
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
。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也。叔和云∶“多食亦肌虚”,此之谓也。●.胃中元气旺盛的人,食量大
,吃很多也不会伤胃,过了吃饭时间也不会感觉到饥饿。脾胃的气都旺盛的人,能吃,身体健硕而体格健壮。脾胃虚弱的人,食欲不振而身体瘦弱。
但也有的人,脾胃虚弱,吃得很少反而身体肥胖,身体虽然肥胖但四肢却软而无力,这是因为脾气壅阻、痰湿内盛所致。还有的人胃口很好却身体消
瘦,这是因为胃火内炽,食物消化得快,食后不久即感饥饿,因而进食量大;却因为脾气亏虚而运化无力,这样即使吃得多也不能荣养肌肉,因而会
出现瘦削、食后感到困倦的情况。王叔和说的“进食量虽然较多,身体却仍然消瘦”,说的就是这种情况。2.胃病伤脾,脾病也会伤胃附:脾胃盛
衰与饮食形体的关系【图解】饮食水谷入口,先进入胃中,经过胃的腐熟,脾的运化才能将水谷精微布输至五脏六腑,并荣养全身。因此,脾胃元气
的盛衰与人的饮食形体关系密切。○.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黄帝针经》云∶“面热
者,足阳明病”。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脾为死阴,不主时也,故亦从而病焉。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既病
,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饮食没有节制,就会引发胃病。胃得了病,无法受纳腐熟水谷,水谷之气就会下流,下焦阴火得以离
位上行,助长心火。心火亢盛,灼肺,就会出现气短;心火伤脾,就会出现精神少;心火伤胃,就会出现全身发热,面赤而热,如同火烤一般。《灵
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面热是足阳明胃经的病变”,因为面部是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的部位。胃一旦生病,受纳的饮食减少,就会导致脾难以禀受
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不能正常发挥运化功能。因为脾为“死阴”,不独主春、夏、秋、冬四时,所以四季之中只要胃得了病,脾也时常随之得病。
形体劳倦过度,会损及脾气,脾气亏虚,运化无力,则脾输送给肌肉的营养物质就会减少而不足以补偿其消耗,于是就出现的情况。中焦脾胃的功能
主要依赖于脾的运化,所以脾一旦得病,胃就不能独自正常运化津液,也会随之生病了。3、脾胃虚引发“肾阳亏损”附:脾胃病传变关系图【图解
】饮食不节和劳倦过度都会损伤脾胃。但饮食不节会先损害胃,胃病后才会损害到脾;而劳倦过度会先损害脾,脾病后才会损害到胃。饮食伤胃后,
会助长心火,心火灼肺,会引起气短;心火伤脾,会引起精神少;心火伤胃,会引起全身发热、面赤。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减退,五脏得不到水谷精
气的滋养而出现亏虚。劳倦伤脾后,会引起胃中津液不足,出现困倦无力、嗜睡、四肢散软无力、大便泄泻等症,甚至还会引起阴寒水湿下流袭肾,
导致骨髓空虚、膝胫无力、两足不能立地的骨痰病。○.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
水,则骨乏无力,是为骨蚀,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是阴气重叠,此阴盛阳虚之证。大法云,汗之则愈,下之则死。若用辛甘之药滋胃,当升
当浮,使生长之气旺。言其汗者,非正发汗也,为助阳也。●.脾胃虚弱通常都是阳气不能生发所致,正如自然界没有了春温夏热,万物得不到温
煦便不能正常生长一样。脾胃阳气虚弱,水谷精微的化生与运化功能就会减退,五脏便会因得不到水谷精气的滋养而出现亏虚。脾在五行属土,肾属
水,脾土克肾水,所以脾阳不足,运化无力,水湿内生,就会下流侵袭肾,导致肾中阳气亏损。“肾主骨生髓”,如果肾阳亏虚,肾就不能生髓,因
此就会导致骨髓空虚而发生膝胫等骨骼疲乏无力、两足不能立地的“骨痿”病。脾属太阴,脾病,阳气不足,阴寒独盛,而脾土克肾水,脾病及肾,
肾属少阴,脾与肾两脏阴气叠加,便会出现脾肾阳虚证,这就是脾胃阳气虚弱而引起的阴盛阳虚的症状。大法指出,如果用辛甘温阳的药使人微微汗
出,疾病很快就会痊愈;如果用苦寒攻下的药来损伤阳气,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在治病的时候,如果用辛甘的药,如人参、黄芪、生姜、桂枝
等滋养胃气,生发脾阳,使脾胃生长之气旺盛,阴寒水湿之邪便会自然解散,也就不能下行犯肾了;脾肾功能正常,肌肉得荣养,骨髓充实,骨痿病
自然就会痊愈。这里所说的“汗之则愈”,并非用【麻黄汤】等发汗剂,而是用益气升阳之剂使脾胃都能旺盛健运、营卫和畅,人自然会微微汗出。
汗是津液被升发的阳气蒸腾而致,所以汗出则说明阳气恢复了。但是如果阳气升发太过,人便会汗出过多或不止,这样反而会让阳气过多散出而不能
内存了。4、按压肚脐可知脾胃状况○.夫胃病其脉缓,脾病其脉迟,且其人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胃病的脉象多为缓脉,脾病的脉象
多为迟脉。脾胃病的病人时常会在按压肚脐时感觉到脐周的搏动,并且搏动的地方坚硬而有痛感。这是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减退,脾胃之气郁阻所致
。○.若火乘土位,其脉洪缓,更有身热心中不便之证。此阳气衰弱,不能生发,不当于五脏中用药法治之,当从《脏气法时论》中升降浮沉补泻
法用药耳。●.如果阴火侵袭脾胃,脉象就会由迟缓变为洪缓,同时还会出现身热、心烦的症状。这是因为脾胃的阳气衰弱[脾胃阳虚],不能升
发[生化],水谷精气下流,阴火上升所致。不应当考虑从五脏用药法施治,而应当根据《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提到的升、降、浮、沉、补、泻的
用药方[法],即升脾气、降胃气、泻胃火等用药方法,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方剂组成见后)等方剂来治疗。5、治脾胃病常用的五种方剂
○.如脉缓,病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或大便泄泻,此湿胜,从【平胃散】。若脉弦,气弱自汗,四肢发热,或大便泄泻,或皮毛枯槁,发脱落,
从【黄建中汤】。脉虚而血弱,于【四物汤】中摘一味或二味,以本显证中加之。或真气虚弱,及气短脉弱,从【四君子汤】。或渴,或小便闭涩,
赤黄多少,从【五苓散】去桂,摘一二味加正药中。●.1、如果脉缓,同时表现为疲倦、嗜睡、四肢无力、大便泄泻,这是湿邪偏盛,“湿淫于内
”,脾的阳气受困,不能将水谷精微运化输送至四肢及全身所致,宜服用【平胃散】治疗,选用苍术燥湿运脾,陈皮、厚朴理气平胃,炙甘草、姜、
枣调和脾胃。2、如果脉弦,中气亏虚、自汗出,手足发热,有的还出现大便泄泻,有的出现皮肤、毛发枯萎失去光泽,甚至毛发脱落,这是肝郁脾
虚,津液、精、血枯竭所致,应当服用【黄芪建中汤】温中以补虚。3、如果脉象浮、中、沉都虚弱无力,这是血虚所致,应当针对最明显的症状从
【四物汤】中选取一味或两味药加量运用,以补血,[入【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中]。4、有的真气虚弱,出现气短、精神不好、面色苍白、语声
低微、脉弱,则应当服用【四君子汤】来补益胃气。5、如果出现口渴,小便滞涩而或红、或黄、或多、或少,这是“水逆”,是热灼津液所致,应
当服用去掉辛热桂枝的【五苓散】,加入与病证相对应的一味或两味药物,[入【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中],以渗湿利水,补脾胃,升阳气。附:
【脾胃病】常用五种方剂及其功效李东垣治疗脾胃病,通常都要使用【平胃散、黄芪建中汤、四物汤、四君子汤、五苓散】等五个方剂,并根据脾胃
病的证候,在这五个方剂的基础上,随着同时出现的症状加减用药。1.【平胃散】【主治】脾土被湿邪所困,出现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
食,或者伴有恶心呕吐,大便泄泻,困倦嗜睡等症。【组成】苍术、陈皮(去白)各9克,厚朴(姜制)6克,甘草(炙)3克。【方义】方中苍术
为君药,可燥湿健脾;厚朴为臣药,能除湿散满;陈皮为佐药,可理气化痰;甘草、姜、枣共为使药,主调和脾胃,诸药配合,共奏燥湿祛痰、行气
健脾之功。【用法】将去粗皮、用淘米水泡的苍术,去粗皮、姜汁制的厚朴,炒香(去白)的陈皮和炙甘草,一起研为细末。每次取6克,加入生姜
二片、干枣二枚,水煎后,去掉姜、枣,饭前空腹热服。【禁忌】因平胃散具有燥湿的功效,故脾虚无湿或者阴虚的病人要禁服。2.【黄芪建中汤
】【主治】中气亏虚,胃纳不佳,时寒时热,喘促短气,自汗出,大便泄泻,毛发枯槁甚至脱落。【组成】饴糖30克,桂枝9克,芍药18克,生
姜9克,大枣6枚,黄芪5克,炙甘草6克。【方义】方中用黄芪大补中气,桂枝以温阳散寒,芍药以和营益阴,饴糖以缓中补虚,炙甘草甘温益
气,既可助桂枝、饴糖益气温中,又能配合酸甘的芍药以化阴滋脾。诸药合用,共奏温中补虚、益气祛寒的功效【用法】将以上药物除饴糖外加水煎
,去除药渣,再加入饴糖溶化,一日三次,饭后温服。3.【四物汤】【主治】血虚,头晕目眩,失眠,面色萎黄等症【组成】熟地黄、当归、白芍
、川芎各等分【方义】方中当归为君药,可补血和血;熟地黄为臣药,能滋阴补血;白芍药为佐药,可养血理脾;川芎为使药,能活血行气、祛风止
痛。诸药合用,共奏养血活血、调益营卫的功效。【用法】每次服用9克,加水一盏半,煎至七分,空腹热服。【颈忌】四物汤具有凉血滋润的功效
,因此肥盛多湿痰以及呕吐、饮食减少、大使稀薄的人应禁用。4.【四君子汤】【主治】脾胃气虚所致的气短乏力,语声低微,面色萎白,饮食减
少,大便稀薄等症。【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各9克,炙甘草6克【方义】方中人参为君药,可益气补中;白术为臣药,能健脾燥湿,还可助人参
益气键脾;茯苓为佐药,可渗湿健脾;炙甘草为使药,甘缓和中。四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的功效【用法】以上药物研为细末,每次服用15克,加
水一盏,煎至七分,不定时口服。5.【五苓散】【主治】湿邪停滞体内所致的心胸烦闷,小便不通利,口渴,饮水过多,有时水一入口就呕吐等症
。【组成】桂枝30克,茯苓、猪苓、白术各45克,泽泻75克【方义】重用泽泻,其性寒,味甘淡,寒能清热,甘淡渗湿,为利水渗湿泄热之品
,可祛除内滞的水湿;配以茯苓、猪苓利水渗湿,三药合用能使水湿下输膀胱。白术可健脾燥湿,辛热的桂枝能宣通三焦,运化湿浊。诸药合用,共
奏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用法】将以上药物碾成细末,每次服用6克,用热水调匀服用,不拘时服用,服完药多喝热水,出了汗就会痊愈。【
茶忌】如果汗下之后,还是有口渴、小便不通利等症状的,就不可再服用五苓散,因为五苓散能健脾祛湿,继续服用就有加重津液损亡的弊端。以
上诸方在使用时请就近咨询相关专家。○.以上五药,当于本证中随所兼见证加减。●.以上列举的五个方剂,如【平胃散】、【黄芪建中汤】
、【四物汤】、【四君子汤】和【五苓散】等,应当在饮食伤胃,劳倦伤脾,阳气下陷,阴火上升所致的“本证”中,随着同时出现的其他症状(根
据五脏本气病变的表现,在五个药方中选取药物)斟酌加减(入【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中)运用。○.假令表虚自汗,春夏,加黄芪;秋冬,
加桂。如腹中急缩,或脉弦,加防风;急甚加甘草。腹中窄狭,或气短者亦加之;腹满气不转者,勿加。虽气不转而脾胃中气不和者,勿去,但加厚
朴以破滞气,然亦不可多用,于甘草五分中加一分可也。腹中夯闷,此非腹胀,乃散而不收,可加芍药收之。●.比如肌表空虚(疏),腠理不密,
自汗的,春夏两季应当加黄芪以补卫固表(固表止汗);秋冬两季是收藏的季节,仍然自汗的是阳气不足,应当加桂枝以宣通卫阳、和营固卫(祛风
散寒,和营止汗)。如果腹内有紧束(拘紧紧迫)感,或者脉弦,这是肝气郁结,应当加防风以疏散肝气(解痉);假若腹中紧缩(拘紧)痉挛太甚
,应当加甘草以(补中)缓急,解痉止痛。如果腹中拘挛而肠腔狭窄(胃肠痉挛),气不流畅,或者出现气短的,也可加甘草以补中益气。但是如果
腹中胀满,大便不能排气的,不可以加甘草,因为甘草有助湿、使脾胃胀满的副作用。虽然大便不能排气,但因脾胃亏虚、中气不调所导致的虚满,
就不要去掉甘草,因为甘草有补益中气的功效,但是还应当加厚朴以行气破滞,使脾气恢复运转而胀满自消,当然也不可多用,只需加为甘草量五分
之一的厚朴即可。如果腹中[夯闷]胀满不舒,如同重物挤压腹部一样,这并非腹胀,乃是脾气散而不收,可以加味酸的芍药以收敛散漫的脾气。[
夯hāng砸地基用的工具。]○.如肺气短促,或不足者,加人参、白芍药。中焦用白芍药,则脾中升阳,使肝胆之邪不敢犯也。腹中窄狭及缩
急者,去之,及诸酸涩药亦不可用。●.如果肺气虚,气短,少气不足以自然呼吸的,应当加人参以补益肺气,加白芍以敛肺气(当敛脾气)。中焦
脾胃病使用白芍以柔肝安脾,使肝气平和,脾胃升降适宜,则肝胆火邪不致横逆犯(克)脾,而脾土生肺金,脾气旺可使肺气也旺。如果腹中气流不
畅且有紧束感,则表明是寒湿内阻,应该去掉味酸的白芍药,其他各种酸涩药如五味子、山茱萸等也不要使用。○.腹中痛者,加甘草、白芍药,稼
穑作甘,甘者己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甲己化土,此仲景妙法也。腹痛兼发热,加黄芩;恶寒或腹中觉寒,加桂。●.腹中疼痛,是肝气郁结所
致的脾虚证引起的,可加甘草、白芍药。脾在五味中与甘相应,故味甘的甘草可入脾,缓急止痛;肝胆在五味中与酸相应,故味酸的白芍可入肝,柔
肝抑肝,使肝气不侵犯脾,脾气通畅了,腹痛就会停止。脾与天干中的己相应,肝胆与甲相应,所以上述抑肝扶脾、肝脾同治的方法被称为“甲己化
土”,这是张仲景治疗腹痛的妙方。腹痛并有发热症状的,是胃热内郁,应当加黄芩以清降胃火。腹痛伴有恶寒或腹内有冷感现象的,是脾阳不足,
是寒湿内生所致的虚寒证,应当加肉桂以温补脾阳,散寒止痛。○.怠惰嗜卧,有湿,胃虚不能食,或沉困,或泄泻,加苍术;自汗,加白术。●.
困倦嗜睡,是因为湿困脾阳、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就会出现吃不下东西,又兼有四肢倦怠无力、泄泻等症,应当加苍术以燥湿运脾。
因为苍术具有发汗的功效,如果脾肺气虚,表虚自汗,便应将苍术换成白术以键脾燥湿、益气固表,又可避免汗出过度之弊。○.小便不利,加茯苓
,渴亦加之。●.小便不利,加茯苓(淡渗以利尿)以利水消肿、健脾渗湿;如果还有口渴的症状,则是由于水湿之气内停,气化阻滞,津液不能上
输所致,这也可以加茯苓来渗湿健脾,加强津液的气化功能。○.气弱者,加白茯苓、人参;气盛者,加赤茯苓、缩砂仁;气复不能转运,有热
者,微加黄连;心烦乱亦加之。●.如果中气虚弱,应当加白茯苓、人参,二者合用能补益中气。如果湿邪壅盛,脾阳被阻,则表现为腹部气胀,小
便短少,应当加赤茯苓以渗湿利水,缩砂仁以渗湿醒脾、通畅脾阳。如果(脾气恢复,但)仍然腹胀不能排气的,(并有发热的)是心、胃有热的缘
故,应当加黄连少许以清胃热、泻心火;心中烦乱也是因为心、胃有热,热扰心神,亦可以加黄连,以清心泻胃除烦。○.小便少者,加猪苓、泽泻
;汗多津液竭于上,勿加之。是津液还入胃中,欲自行也。不渴而小便闭塞不通,加炒黄柏、知母。●.湿热内阻、小便短少,加猪苓、泽泻以淡渗
利尿;如果汗多、津液外泄所致小便短少,则不宜再加猪苓、泽泻这些通利小便的药物,以防止津液枯竭。待汗水止往后,津液返还入胃,再经过脾
的运化,上输于肺,肺气肃降下输至膀胱,这样小便自然就会通畅。如果口不渴而小便闭塞不通的,是湿热郁阻下焦所致,应当加炒黄柏、知母以清
利下焦湿热。○.小便涩者,加炒滑石;小便淋涩者,加泽泻。且【五苓散】治渴而小便不利,无恶寒者,不得用桂。●.小便短涩不畅的,应加
炒滑石利窍,以通利水道;如果排尿时淋漓涩痛的,是湿热交结,应该再加泽泻以泻肾与膀胱的湿热。在运用【五苓散】治疗口渴而小便不利的时候
,倘若没有怕冷的症状,就不要用桂枝。○.不渴而小便自利,妄见妄闻,乃瘀血证,用炒黄柏、知母,以除肾中燥热。●.口不渴而小便正常,但
是病人出现幻觉幻听,并且表现出狂躁的症状,这是热邪随着足太阳膀胱经侵入膀胱与肾中,煎熬血液,使血液凝滞不畅成淤血,淤血又阻滞下焦形
成淤血证,(瘀血互结,是蓄血之症)应该用炒黄柏、知母以清除下焦肾中的燥热,除去淤血产生的根源,热邪得除,症状自然就会缓解。○.窍不
利而淋,加泽泻、炒滑石。只治窍不利者,【六一散】中加木通亦可。心脏热者,用钱氏方中【导赤散】。●.如果尿道不畅而淋(涩)痛的,应当
加泽泻、炒滑石,以泻肾与膀胱的湿热。若没有疼痛,只有尿道不畅,在【六一散】中加木通利小便也可以。心火亢盛,下移小肠引起尿黄、小
便不畅、(口舌糜烂)的,可用钱乙所制【导赤散】以清心养阴、利水通淋。附:【六一散】出自《素问.宣明论方》【主治】暑湿所致的发热、身
倦、口渴、小便黄少、大便泄泻等。【组成】滑石粉180克,甘草30克。【方义】方中以性寒的滑石为君药,既可解肌清热,又能通利水道,使
三焦热从小便中排出;以味甘的生甘草为臣药,来清热泻火、益气和中,且甘草与滑石配伍,二者一甘一寒,既可生津、通利小便而不伤津液,又能
防止性寒的滑石伤胃。二药合用,便可清署利湿。【用法】将以上药物研为细末,每次服用9克,以凉开水调服,-日1-2次。【禁忌】因六一散
具有利湿的功效,因此阴虚但内无湿热者要忌用;而小便清长者多属虚寒证,而滑石粉性寒,再服用六一散会加重寒证,故小便清长者也要忌用。附
:【导赤散】出自《外科证治全书》卷五【主治】清热剂-清脏腑热。心经火热所致的心中烦热、口渴面赤、想要喝冷水、口舌生疮,或者心热下移
小肠所致的小便赤涩刺痛等症。舌红,脉数。(本方常用于口腔炎、鹅口疮、小儿夜啼等属心经有热者;急性泌尿系感染属下焦湿热者,亦可加减治
之。)【组成】生地黄、木通、生甘草梢各等分,竹叶少量。【方义】方中以生地黄和木通为君药,生地黄甘寒,可凉血滋阴以制心火;木通苦
寒,上可清心经之火,下可导小肠之热,两药配伍,可滋阴制火、利水通淋而又不伤阴。竹叶为臣药,能清心除烦,淡渗利尿,导心火下行。生甘草
梢为使药,清热解毒,既能止痛,又可调和诸药,还能防止寒凉的木通和生地黄伤胃。诸药合用,可起到清心、利水、养阴的功效【用法】将生地黄
、木通、生甘草梢研为细末,每次取9克,加水一盏,少量竹叶入内同煎至五分,饭后温服。○.中满或但腹胀者,加厚补;气不顺,加橘皮;气
滞,加青皮一、橘皮三。●.脘腹胀满或只觉腹胀的,加厚朴燥湿行气化滞;脘腹气机郁滞而不畅的,加橘皮理气调中;脘腹气滞痞闷、胁肋胀
痛的,加一份青皮、三份橘皮以疏肝理气、消积化滞。○.气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汤】中去茯苓,加黄芪以补之;如腹中气不转者,更加甘草一
半。●.气短(呼吸短促)、小便通利的,是因为肺气虚弱,可用【四君子汤】益气健脾,培土生金,但要去掉渗利的茯苓,以防渗湿太过伤津耗
气,增加补气固表的黄芪以强化益肺补气的功效;如果脾肺气虚,运化无力,气行不畅,腹部气滞不通的,应该用【四君子汤】,但其中甘草的用量
要增加一半以加大其补益脾胃之力。○.腹中刺痛,或周身刺痛者,或里急者,腹中不宽快是也。或虚坐而大便不得者,皆血虚也,血虚则里急;
或血气虚弱而目睛痛者,皆加当归身。●.腹中刺痛,或全身肌肉刺痛,或腹痛急欲大便而不通畅,或欲解大便又解不出来的,都是血虚所致。阴
血亏虚不能濡养肝,肝气过亢,会横逆犯脾,肝脾不调,就时常出现腹痛急欲大便的现象(血虚多有腹痛急迫的现象)。血虚气弱不能养肝,也可能
引起眼睛胀痛。以上症状都可以加当归以滋补血液。○.头痛者,加川芎;苦头痛,加细辛,此少阴头痛也。●.头痛,可以加川芎止痛;头痛得
厉害,是手少阴心经血虚而感寒,循足太阳膀胱经上攻于头所致,应加细辛,因细辛可内通手少阴心经,外达足太阳膀胱经,所以可以祛风散寒止痛
。○.发脱落及脐下痛,加熟地黄。●.头发脱落、肚脐下疼痛,都是足少阴肾经血虚不能容养所致,应该加熟地黄滋肾养血(滋阴补血)。附:《
脾胃论》治脾胃五方加减法总结表腹内拘紧痉挛或脉弦腹中夯闷[气散不收]腹中窄狭或气短气复不能转运,有热加防风,急甚加甘草加芍药加防风
微加黄连,心烦乱亦加肺气短促或不足腹中痛腹痛兼发热恶寒或腹中觉寒加人参、白芍加甘草、白芍加黄芩加桂枝怠惰嗜卧,胃虚不能食,或沉
困,或泄泻表虚自汗自汗小便不利,或兼渴加苍术春夏加黄芪,秋冬加桂加白术加茯苓气弱气盛中满或但腹胀腹中刺痛,或周身刺痛者,或里急
加白茯苓、人参加赤茯苓、缩砂仁加厚朴皆加当归身小便少者不渴而小便闭塞不通小便涩者小便淋涩加猪苓、泽泻加炒黄柏、知母加炒滑石加泽泻不
渴而小便自利,妄见妄闻气短,小便利窍不利而淋仅窍不利炒黄柏、知母【四君子汤】去茯苓,加黄芪加泽泻、炒滑石【六一散】加木通心脏(
小肠)热腹中气不转气不顺气滞用【导赤散】更加甘草一半加橘皮加青皮一、橘皮三血气虚弱而目睛痛头痛头痛较甚发脱落及脐下痛加当归身加川芎
加细辛加熟地黄○.予平昔调理脾胃虚弱,于此五药中加减,如五脏证中互显一二证,各对证加药,无不验,然终不能使人完复,后或有因而再至者
,亦由督、任、冲三脉为邪,皆胃气虚弱之所致也。法虽根据证加减,执方料病,不根据《素问》法度耳,是以检讨《素问》《难经》及《黄帝针经
》中说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从六气不足,升降浮沉法,随证用药治之。盖脾胃不足,不同余脏,无定体故也。其治肝、心、肺
、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我平常调理脾胃虚弱,都是以【平胃散】、【黄芪建中汤】、【四物汤】、【四君子汤】、【
五苓散】等五个方剂为基础进行加减变化,如果有表现出肝、心、肺、肾、脾五脏的一个或两个证候,就根据这些证候,在以上方药的基础上加减用
药对症治疗,没有不奏效的。但是,虽然能使病情有所减轻,可往往不能使人完全康复,以后如果因为饮食、寒热失调,疲劳过度或者喜、怒、忧、
思、悲、恐、惊等“七情”所伤仍然会导致疾病再度复发;也有因督、任、冲三条经脉受邪而复发的,这都是胃气虚弱所致。脾胃元气亏虚,受纳运
化水谷的功能减退,不能正常产生精微物质而荣养机体,就会使正气不足,邪气内侵,引发各种疾病。治疗时虽然是依照症状表现而加减用药,但是
若拘执一种方法治病,而不按《素问·藏气法时论.第22篇》所提出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病仍然难以根治。因此,探求《素问》、《难经》和《
灵枢》里对脾胃虚弱根源的论述,概括而言,便是脾胃虚弱是因为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所致,所以治疗以培补脾胃元气为主,运用升、降、浮、沉的
法则,并根据证候的变化加减用药。因为脾与其他四脏不同,脾属土,可资生他脏。所以脾胃元气不足,没有固定的体现,脾的问题常常反映在肝、
心、肺、肾四脏的病机变化中。所以在治疗肝、心、肺、肾的有余或不足的证候时,无论用补法还是用泻法,都应当使用有益于脾胃的药才恰当。6
、心火妄行损脾胃附1:五脏、五味,生克关系【图解】《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肝在五味为酸,心在五味为苦,脾在五味为甘,肺在五味为辛,
肾在五味为咸。根据五行生克关系,五脏之间也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脏相生的关系是: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
肾水生肝木。五脏相克的关系是: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心火,心火克肺金,肺金克肝木。同样,五味之间也存在相生、相克关系。1、
脾与胃脾胃运纳协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胃的“纳”是为脾的“运"做准备,而脾的“运”是适应胃继续“纳”的需要。如果没有胃的受纳
腐熟,则脾就无谷可运,无食可化;反之,没有脾的运化,则胃就不能受纳。因此,胃和则脾健,脾健则胃和。脾胃运纳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才能
完成纳食、消化、吸收与转输等一系列生理功能。脾胃升降相因:脾胃之气的运动特点是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升与降,既相反又相成。脾气上升,
行运化之职;胃气下降,则水谷下行而无留积之患,又有助于脾气之升运。所以,胃气下降,有助于脾气之升;脾气上升,有利于胃气下降。脾升胃
降,相互依赖,相互为用。若没有胃气之降,就没有脾气之升;脾气不能升,胃气就不能继续降。因此,脾胃之气,一升一降,升降相因,从而保证
了“运”、“纳"功能的正常进行。脾胃燥湿相济:脾为脏,属阴,喜燥而恶湿;胃为腑,属阳,喜润而恶燥,脾胃喜恶不同,操湿之性相反,但其
间又是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脾易湿,得胃阳以制之,使脾不致于湿;胃易燥,得脾阴以制之,使胃不致于燥。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
脾属阴,主乎血;胃属阳,主乎气。胃易燥,全赖脾阴以和之;脾易湿,全赖胃阳以运之。故一阴一阳,互相表里,合冲和之德,而为后天生化之源
也。”脾胃燥湿之间相互调剂,是保证脾胃运纳、升降协调的必要条件。在病理方面:脾病与胃病在临床表现上虽有区别,但二者往往相互影响。例
如,脾失键运,可导致胃不能纳,或胃气不和,导致脾运失常,产生腹胀、腹泻、大便夹有未消化食物、脘痞、纳少,或恶心、呕吐等脾胃运纳失常
的病症。又如,脾气不升,中气下陷,导致胃气不和而上逆,或胃失和降,导致脾不升清,产生脘腹作胀、腹泻、眩晕、呕吐、呃逆,或内脏下垂等
脾胃升降失常的病变。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又如:湿困脾运可导致胃不能纳,胃阴(
津)不足亦可影响脾运,因脾胃燥湿失调而产生运纳失常的病变。2、心与小肠心与小肠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了表里相合关系。在生理功能上的关
系,中医古籍中论述较少,就二者的生理功能来说,心属火、主血,心火温煦、心血滋养,则小肠功能正常;小肠主热,主化物、泌别清浊,吸收水
谷精微,则可以化生心血。可见心与小肠在生理关系上是相互依存的。《医学见能·卷首·六腑》说:“小肠者,心之腑,属火,主化食为液,上奉
心血。”由于小肠吸收水谷精微的功能,往往概括在脾主运化的功能之中,因此,心与小肠的这种关系,是属心与脾的关系之一。在病理方面,有“
心移热于小肠”之说。《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说:“口糜生疮,小便黄赤,茎中作痛,热淋不利等证,皆心热移于小肠之证。”其病理上的
影响关系,一方面是心火亢盛,通过经脉下移于小肠,使小肠热,引起尿少、尿赤、尿热、尿痛等症;另一方面,小肠有热邪,亦可循经脉上炎于心
,使心火亢盛,出现心烦、舌赤、口舌生疮等病症。附2:五恶、五液、五劳、五禁与五裁1.五恶肝厌恶风,因肝主筋,风能引起筋的拘挛
;心厌恶热,因心主血脉,高热能伤血脉;肺厌恶寒,因肺主气,寒气会导致气滞不宣;肾厌恶燥,因肾属水,其性喜润;脾厌恶湿,因脾
属土,其性喜燥。2.五液肝窍为目泪出于目——肝液可化为泪;心虽开窍于舌,但心主血脉,五行属火,热能蒸发汗液——心液可化为汗
;脾窍为口涎出于口——脾液可化为涎;肺窍为鼻涕出于鼻——肺液可化为递;肾虽开窍于耳,但足少阴肾经上连舌根,唾液出于舌下——肾液
可化为唾。3.五劳肝主筋,步行过久会伤筋;心主血脉,目视过久会伤血;脾主肉,坐得过久会伤肉;肺主气,卧得过久会伤气;
肾主骨,站立过久会伤骨。4.五禁因肝在五行中属木,辛味属金,金能克木,因此肝病忌辛味;因心在五行中属火,咸味属水,水能克火,
因此心病忌咸味;因脾在五行中属土,酸味属木,木能克土,因此脾病忌酸味;因肺在五行中属金,苦味属火,火能克金,因此肺病忌苦味;因肾在
五行中属水,甘味属土,土能克水,因此肾病忌甘味。5.五裁五味与五脏相对应,因此,病在筋的,不可食酸味;病在气分的,不可食辛
味;病在骨的,不可食咸味;病在血分的,不可食苦味;病在肌肉的,不可食甘味。参《素问·宣明五气.第23篇》○.经云∶至而不至,
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乘之也。●.《素问·六节藏象论》说:推求脏气到来的时间,都以立春前为标准。如果时令已到而相应
的脏气不到,就称为“不及”。不及则自己所胜之气因无制约就要妄行,所生之气也因无所养而要受病,所不胜之气也会来逼迫自己。(如春属肝,
春不及温就导致肝不及,肝木胜脾土,肝木不及则可使脾土妄行;肝木生心火,肝木不及则可使心受病;肺金克肝木,肝木不及则会使肝更受肺金的
克制;其余的依此类推)。○.至而不至者,谓从后来者为虚邪,心与小肠来乘脾胃也。脾胃脉中见浮大而弦,其病或烦躁闷乱,或四肢发热,或
口干、舌干、咽干。盖心主火,小肠主热,火热来乘土位,乃湿热相合,故烦躁闷乱也。四肢者,脾胃也,火乘之,故四肢发热也。饮食不节,劳役
所伤,以致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干咽干也。病患自以为渴,医者治以【五苓散】,谓止渴燥,而反加渴燥,乃重竭津液,
以至危亡。经云∶“虚则补其母”。当于心与小肠中以补脾胃之根蒂者。甘温之药为之主,以苦寒之药为之使,以酸味为之臣佐。以其心苦缓,急食
酸以收之。心火旺则肺金受邪,金虚则以酸补之,次以甘温及甘寒之剂,于脾胃中泻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应至之气该至而不至的,认为
是“母来乘子”的意思[“从后来者为虚邪”出自《难经.五十难》,后来者指生我者]。例如,冬寒气候在应当到来的时候没有到来,就会出现
肾水不及,心与小肠的火热妄行,不但会反侮肾水,而且影响其所生的脾胃,使其受病。于是,右手关脉脾胃脉表现为浮大而弦,同时会出现烦躁、
胸中闷乱、四肢发热,以及口干、舌干、咽干等症。其原因是心主火,小肠主热,心与小肠的火热之邪侵袭脾胃,使湿热相合,便出现烦躁、胸中闷
乱的症状;同时,脾胃又主人体四肢,脾胃受心与小肠火热的侵害,便会出现四肢发热的现象;饮食没有节制,劳役过度损伤了脾胃,导致脾胃虚弱
。脾胃一虚,其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便会不足,水谷精微不足则阴血津液也会出现不足。阴血津液不足而生病,表现为津液不能上行滋养,会出现口干
和咽干。病人自己感觉口渴,医家用【五苓散】治疗,以为可以止渴和止烦,但是服药后反而会加重口渴和烦躁,这是因为茯苓、泽泻等药淡渗利水
,具有伤津的弊病,白术、桂枝辛燥也耗伤津液,因此也会加重病情。《难经》说:“母能令子虚”“生我者能令我生者虚弱”“我生者虚弱就补益
生我者”。所以应当在清泻心与小肠之火的基础上,调补脾胃这个根本。应该用甘温的药,如人参、黄芪、炙甘草为主;用苦寒的药,如黄连、黄柏
、知母为辅;用酸味的药,如芍药、五味子为佐助。因为心气苦于散漫,急需马上服食酸味药以收敛。心火克肺金,心火旺盛,必然灼伤肺阴、耗伤
肺气,致肺气、肺阴两虚,这时就应该用酸味药如五味子以收敛肺气、益气生津,并配合使用人参、黄芪、甘草等甘温药物和麦门冬等甘寒药物,这
样在补益脾胃中泻其亢盛的心火,才是治本的方法。○.所胜妄行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实,母者,肝木也,肝木旺则挟火势,无所畏惧而妄行也,
故脾胃先受之。或身体沉重,走疰疼痛,盖湿热相搏,而风热郁而不得伸,附着于有形也。或多怒者,风热下陷于地中也。或目病而生内障者,脾裹
血,胃主血,心主脉,脉者,血之腑也,或云心主血,又云肝主血,肝之窍开于目也。或妄见妄闻,起妄心,夜梦亡人,四肢满闭,转筋,皆肝木火
盛而为邪也。或生痿,或生痹,或生厥,或中风,或生恶疮,或作肾痿,或为上热下寒,为邪不一,皆风热不得升长,而木火遏于有形中也。●.
什么是所胜妄行呢?就是说肾水不及,不能制约心火,因而心火偏旺。心属火,肝属木,木生火,心为肝之子,所以心火旺盛势必累及其母——肝木
[“从前来者为实邪”出自《难经.五十难》,前来者指我生者],使肝热郁实,心、肝火热俱旺。脾属土,木克土,肝热郁实,挟亢盛的心火无所
畏惧而妄行,横逆侵犯脾土,致使脾胃首先受病。肝胜克脾,脾运化失职,不能助胃以行津液,津液就会聚而为湿,湿邪内困阳气,阳气不展就会身
重,湿浊流注于关节,就会有游走性的关节酸痛。这是脾湿与肝热相互搏击,又兼挟外感风热之邪痹阻于关节部位,使得关节不能伸展所致。湿性重
浊,所以全身关节沉重疼痛而不能伸展。风热和肝火扰动又使得湿浊走窜,所以会出现游走性酸痛的症状。还会出现很多的或见症:1.或多怒者
,风热下陷于地中也:有的会出现易怒,这是风热侵袭引动抑郁在下焦的肝火,而使肝火上冲所致。2.或目病而生内障者,脾裹血,胃主血,心
主脉,脉者,血之腑也,或云心主血,又云肝主血,肝之窍开于目也。如果血虚,肝火上逆冲犯于目就会引发白内障:因为脾主生血统血,胃为血海
主血,心主血脉,脉又为血的府库。无论是心主血,还是肝主血,还是脾胃主血,它们都会相互影响,最终形成心肝精血亏虚。而肝开窍于目,心肝
血虚不能养目,再加肝火上冲犯于目,所以就出现了白内障。3.或妄见妄闻,起妄心,夜梦亡人:有的表现为幻视、幻听和幻觉,夜晚梦到已死
的人,这是心肝火旺侵犯血分、扰乱神志的原因;4.四肢满闭,转筋:有的四肢肌肉酸胀,筋脉牵掣拘挛。皆肝木火盛而为邪也:这是肝火太盛
、脾胃受侵、湿热搏击所致。5.或生痿:有的人得了四肢无力不能随意运动的痿证,6.或生痹:有的人得了风湿性关节疼痛的痹证,7.
或生厥:有的人突然气逆昏厥,8.或中风:有的人得了口眼?斜、半身不遂的中风,9.或生恶疮:有的人生痈疽恶疮,10.或作肾痿:
有的人发生下肢瘫痪的骨痿,11.或为上热下寒:有的人患有上身热、下身冷的症状。为邪不一,皆风热不得升长,而木火遏于有形中也:所有
这些症状虽然病机证候各有不同,但其原因都是心肝火热亢盛,阻于有形的血脉之中,不能升散所致。治疗应当泻心、肝之火,使附着于血分的风热
升发而解。7、脾胃虚则损肺○.所生受病者,言肺受土、火、木之邪,而清肃之气伤。或胸满少气短气者,肺主诸气,五脏之气皆不足,而阳
道不行也。或咳嗽寒热者,湿热乘其内也。所不胜乘之者,水乘木之妄行而反来侮土,故肾入心为汗,入肝为泣,入脾为涎,入肺为痰。为嗽、为涕
、为嚏,为水出鼻也。一说,下元土盛克水,致督、任、冲三脉盛,火旺煎熬,令水沸腾,而乘脾肺,故痰涎唾出于口也。下行为阴汗,为外肾冷,
为足不任身,为脚下隐痛。或水附木势而上为眼涩,为眵,为冷泪,此皆由肺金之虚而寡于畏也。●.所生之气也会因为无所养而受病,就是“母
病及子”。例如,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所以肺为脾之子,脾病会及肺。脾胃虚弱,运化失常,聚湿生痰,水谷不能化为精微,气血生化不足,
脾土亏虚,便不能生肺金,使得肺气也会变虚。肺气亏虚,使肝木妄行反侮其所不胜的肺金,而心火又会趁机侵侮其所克的肺金,因此肺金受脾土、
肝木、心火这三个方面的影响,就会造成肺气不能清肃下行,痰火上壅,出现胸部胀满、喘促、气短、咳嗽。肺主气而司呼吸,心火克肺金,肺失清
肃,会使肺供给五脏的清气不足,卫外的阳气便不能畅行,抵抗外邪的力量就会弱小,人便容易受到风邪侵袭。再加上肝脾所内生的湿热痰浊病邪郁
结于内,外内合邪,肺气不宣,因此就发生了怕冷、发热和咳嗽等症。所不胜之气也会来逼迫自己。例如,土本克水,但脾土不足,不制约肾水,导
致肾水妄行。木克土,若脾土不足,则易受肝木侵侮。肝主升发,妄行的肾水反挟肝气上升之势侵侮脾土。肾主水、主津液,水液入心为汗,入肝为
泪,入脾为涎,入肺为痰。如果肾的气化功能出现障碍,水液代谢失调,化湿生痰停聚于肺,肺气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就会出现咳嗽、鼻流清水或浊
涕、打喷嚏等症状。还有一种说法,下焦肾火偏旺,会助长脾土之气,而脾土旺盛,则会制约肾水。同时,肾火偏旺,也会煎熬肾水,肾水沸腾,便
会随着同起于下焦会阴的督、任、冲三脉升腾上侵于脾肺。侵于脾,就会口中多涎唾;侵于肺,就会咳嗽痰多;如果水湿下行入肾,就会出现阴囊出
汗,睾丸冰冷,两足痿软无力不能支持身躯,脚下隐隐作痛等症状。如果水湿随着肝热上升侵犯眼睛,就会表现出两眼干涩、眼屎增多或眼出冷泪等
症。这些都是由于脾气亏虚,不能养肺而肺气虚弱,肺所克的肝气因无所畏惧而妄行的病变。附:不及与所胜为病肾水本能克制心火,但是如果肾水
不及,出现亏虚,便不能制约心火,导致心火过旺。而肝木能生心火,如果心火偏旺,就会助长肝木,使肝热郁积。肝木又能克制脾土,肝气亢盛,
会更加克制脾土,导致脾胃受病,湿邪郁积。这样,肾水不及,心肝火热亢盛,脾胃湿邪郁积,就会引发一系列疾病。8、?脾胃虚则九窍不通○.
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诸阳气根于阴血中,阴血受火邪则阴盛,阴盛则上乘阳分,而阳道不行,无生发升
腾之气也。夫阳气走空窍者也,阴气附形质者也,如阴气附于土,阳气升于天,则各安其分也。●.脾胃虚弱,都是阴血受病,这是因为脾胃是气
血生化的源泉。如果脾胃阳气不足并下陷,阴火便会有余并上冲,于是九窍就不得通利。这是因为阳气依存于阴血,而阴血又不断地为阳气的化生提
供营养。如果阴血受到火热侵袭,就会导致阴虚火旺,火旺灼伤阴血,则阳气就会失去其所依存的阴血。如果脾胃元气不足,谷气下流,阴火上冲,
更会损伤脾胃,使上焦心肺的阳道不行,脾胃阳气不能生发升腾,精气就不能输布于全身,于是全身的生理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如果脾胃阳气输布于
心肺,上注于眼、耳、口、鼻等空窍,则能使得五色分明、声音洪亮。阴气是依附于形体的,如果阴精能够上奉,随着阳气的上行滋养上焦心肺,便
能使它们发挥各自正常的生理功能。9、【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方解○.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温药者,非独用也;复有甘苦大寒之剂,亦非独用
也。以火、酒二制为之使,引苦甘寒药至顶,而复入于肾肝之下,此所谓升降浮沉之道,自耦而奇,奇而至耦者也。(阳分奇,阴分偶。)泻阴火以
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这里订立的【补脾胃
泻阴火升阳汤】的方剂中,有黄芪、人参、炙甘草、苍术等辛甘性温的补益药,但不要单独运用;还有石膏、黄芩、黄连之类甘苦大寒之药,也不要
单独运用。其中黄芩、黄连二药要用酒炒,酒既可制其过于苦寒,又有活血的作用,能引药性上行至脑,下行至肝肾。因此,应两组药物配合,补泻
兼施,以补为主。上述辛甘性温的补益药是四味属阴的偶方(阴分偶),主升;甘苦大寒之药是三味属阳的奇方(阳分奇),主降。[奇、偶:制方
药味单数曰奇,所谓“阳分奇";制方药味双数曰偶,所谓“阴分偶”。]因此本方运用的升降浮沉治疗方法是升中有降(从阴的偶方到阳的奇方)
,降中有升(从阳的奇方到阴的偶方),并且升降相因,以升为主。方中在泻阴火[李东垣解释阴火时说:既脾胃气虚,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
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繫系于心。即指由饮食劳倦或七情所伤,病机关于心肾的邪火。]的同时,运用风药如羌活、升麻、柴胡升浮阳气,可
以促使肝胆郁抑之气得以条达,其目的是促进阳气的升发,最后用辛甘性温的补益之药提供升浮之动力,助益风药,使阳气大大发散而升浮于阳分,
以行运气血、通利九窍。10、饮食不当最伤身○.《经》云∶“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入于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
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且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气升浮也。浮者,阳气散满皮毛;升者,充塞头顶,则九
窍通利也。若饮食不节,损其胃气,不能克化散于肝、归于心、溢于肺,食入则昏冒欲睡,得卧则食在一边,气暂得舒,是知升发之气不行者此也。
●.《素问·经脉别论》说:食物进入胃中,消化之后,一部分精微被输散到肝脏,然后其精气传送到周身的筋络;另一部分精微经过脾的转输上注
入心,再浸淫到血脉里去。气血在经络里运行,并上归于肺,肺在会合百脉以后,再把精气输送到皮毛。气血相合,又流归膻中。而胃所摄取的营养
物质,首先输布于心肺所主的上焦属阳的通道。阳气升浮,浮则使卫外的阳气布散于皮毛,升则使轻清的阳气上达于头顶,阳气升浮就使得胃中营养
物质输布于全身和头面,因而九窍便会通利。如果饮食没有节制,损伤了胃气,食物就不能被消化,就不能产生充足的精气布散于肝,汇聚于心,充
溢于肺。饮食进入胃中不能消化,就会停滞于胃中,阻碍清阳之气上升,头部不能得到清阳之气的荣养,就会出现头昏、眼花、疲乏欲睡等。睡眠时
,感觉食物停留在左边的胃中而饱胀,如果嗳气则暂时得以舒缓一下,根据这些症状我们也可知道脾胃升发之气不能向上行了。附:脾胃荣养周身及
为病【图解】脾胃是后天之本,脾是在胃受纳、腐熟水谷的基础上才开始运化水谷精微的,同时脾的运化亦可助胃行其津液,继续受纳、腐熟水谷。
如果脾胃功能正常,清阳之气正常升浮,饮食水谷的精微便能由脾布输至五脏六腑,并荣养全身和头面部。但是,如果脾胃虚弱,清阳之气不能升浮
,头部得不到清阳之气的滋养,就会出现头昏、眼花、疲乏欲睡等症状。○.《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病患饮入胃,遽觉至脐下,便欲小便,由精气不输于脾,不归于肺,则心火上攻,使口燥咽干,是阴气大盛,其理甚易知也。况脾胃病则当脐有动
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乃脾胃虚,无是则非也,亦可作明辨矣。●.《素问·经脉别论》又说:水液进入胃里,散布精气,上行输送到脾脏;脾脏
散布水液精气,又向上输送到肺。若病人水液进入胃中,顿觉水下行至肚脐下,就想小便,这是由于水谷的精气不能上输于脾,更不能散布于肺。津
液不能上滋,肺阴不足,心火上攻,人就会感到口燥咽干,这是由于下焦阴火太旺,致使心火旺盛,火热伤津所致。这个道理是很容易明白的。况且
脾胃受病,有一种症状特征,就是病人时常会在按压肚脐时感觉到脐周的搏动,并且搏动的地方坚硬又有痛感。有这种症状就是脾胃已虚,没有这种
症状就不是脾胃虚,这也可在诊断时作为辨证的参考。11、五脏病,伤脾胃【治疗方】○.脾胃不足,是火不能生土,而反抗拒,此至而不至,
是为不及也。白术(君),人参(臣),甘草(佐),芍药(佐),黄连(使),黄芪(臣),桑白皮(佐)。诸风药,皆是风能胜湿也,及诸甘温
药亦可。●.长夏属土,当长夏湿胜的节气当至而不至,心火不能生脾土,便会出现脾胃元气不足,不能制约肾水,肾水反而侵侮脾土的情况。这
就是当至而不至,表现为亏虚不及的病理。因此,用白术、人参、炙甘草以补益脾胃中的元气。脾土虚则受肝木的克制更严重,故用芍药以制肝安脾
。肺金乃脾土之子,脾胃虚则肺气亦虚,于是辅以黄芪补肺气,助以桑白皮泻肺火;下焦阴火独盛,故用黄连引经,以泻除上凌的阴火,使阴火下降
,脾胃因此便会受益而元气滋生。之所以运用各种风药,如【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中的柴胡、升麻、羌活,是因为肝木主风,脾土主湿,木能克土
,故而风能胜湿。而各种甘温药,如人参、黄芪、白术可健脾益气,以助运化,还可以胜湿。○.心火亢盛,乘于脾胃之位,亦至而不至,是为不
及也。黄连(君),黄柏(臣),生地黄(臣),芍药(佐),石膏(佐),知母(佐),黄芩(佐),甘草(佐)。●.火本生土,然而心火亢
盛,侵侮脾土,会使得脾胃火热旺盛;火热伤气,也会使得脾胃虚弱,这也是脾胃湿胜之气当至不至表现为亏虚不及的病理反映。由于本证候以实热
为主,治疗以黄连为主,黄柏、黄芩以泻心火之亢盛,火热耗伤脾阴津液,故用生地、芍药益阴安脾,并佐以石膏、知母、甘草,直清胃中的火邪,
脾胃元气便自然得以恢复。○.肝木妄行,胸胁痛,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多怒,四肢满闭,淋溲便难,转筋,腹中急痛,此所不胜乘之也。
羌活(佐),防风(臣),升麻(使),柴胡(君),独活(佐),芍药(臣),甘草(臣),白术(佐),茯苓(佐),猪苓、泽泻(佐),肉桂
(臣),藁本、川芎、细辛、蔓荆子、白芷、石膏、黄柏(佐),知母、滑石。●.肝木为脾土“所不胜”,如果肝木妄行,横克脾胃,就会出现
胸痛、胁痛、口苦、舌干、时冷时热、呕吐、易怒、四肢酸胀、小溲淋漓、大便燥结、肢体筋脉牵掣拘挛、腹中急缩疼痛的症状,这都是肝木乘脾土
的病理表现。因为肝气横郁,郁必生火,且肝主筋,所以会出现口苦、舌干、小溲淋漓、大便结燥、易生忿怒、四肢酸胀、肢体筋脉牵掣拘挛的症状
;肝与胆相表里,胆为少阳之枢,故肝郁会使胆气不能生发,所以会出现时冷时热、呕吐、腹中急缩疼痛等症状。因此,应该用苦平的柴胡为主以疏
肝利胆,辅以防风、芍药,以及少量肉桂以遏制肝木的妄行;佐以羌活、独活之升,泽泻、黄柏之降,升清降浊,和表达里,再加升麻以升脾胃的阳
气,这便是扶脾抑肝法。根据新出现的症状,如头痛、口渴、烦热、尿赤等,在方剂中加减运用藁本、川芎、细辛、蔓荆子、白芷、石膏、知母、猪
苓、滑石等药物。○.肺金受邪,由脾胃虚弱,不能生肺,乃所生受病也。故咳嗽气短、气上,皮毛不能御寒,精神少而渴,情惨惨而不乐,皆阳
气不足,阴气有余,是体有余而用不足也。人参(君),白术(佐),白芍药(佐),橘皮(臣),青皮(以破滞气),黄芪(臣),桂枝(佐),
桔梗(引用),桑白皮(佐),甘草(诸酸之药皆可),木香(佐),槟榔、五味子(佐,此三味除客气)。●.肺金是脾土所生,如果脾胃虚弱
,不能散精归肺而导致肺气也虚;加上肺金虚,则心火易上灼而克肺金,肺受火刑,即为脾土所生受病。肺为病,便会出现咳嗽,气短,上气喘息,
肌肤不能抗御风寒,畏风怕冷,精神不足,疲乏嗜睡,口渴思饮,表情憔悴忧郁,这都是阳气不足、阴邪有余的表现,也就是形体有余而精神不足的
表现。因此,治疗的时候应以人参为君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黄芪补气固表,橘皮理气运脾、燥湿化痰,二者同为臣药;佐以白术健脾除
湿,木香、青皮、槟榔疏肝理气化滞,桂枝、白芍顾护营卫,桑白皮清泻肺火,五味子固敛肺阴;再以桔梗作为引经药引药入肺,
甘草补益中气,兼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以补中益气为主。总之,脾胃虚弱致使所生的肺金受病,治疗的关键在于补中益气。○.肾水反来侮
土,所胜者妄行也。作涎及清涕,唾多,溺多,而恶寒者是也。土火复之,及三脉为邪,则足不任身,足下痛,不能践地,骨之无力,喜睡,两丸冷
,腹阴阴而痛,妄闻妄见,腰脊背胛皆痛。干姜(君),白术(臣),苍术(佐),附子(佐炮,少许),肉桂(佐去皮,少许),川乌头(臣),
茯苓(佐),泽泻(使),猪苓(佐)。●.脾土克制肾水,如果脾土虚弱,肾水反侮脾土,必然会出现肾水妄行而泛溢的情况。侵入脾,则有口
涎流出;侵入肺,则有清鼻涕流下;侵入肾,则表现出唾液多、尿多,而且怕冷。这些都是肾水妄行、真阳衰微的病理特征。如果阴火偏旺,侵侮脾
土,煎熬同起于下焦会阴的冲、任二脉,势必会损伤肾精,而出现肾亏骨痿之证,表现为两足骨软无力、不能支持身躯,脚底痛不能着地,精神困倦
嗜睡,两睾丸发冷,腹中隐隐作痛,幻听,幻视,腰脊、背胛都感觉疼痛。这是肾阳亏乏不能资助脾土,而肾水上泛反侮脾土的结果。因此,用干姜
为君药,白术为辅药,以温脾阳;其次用川乌头为辅,附子和肉桂少许为助,以温肾阳;再佐以苍术、茯苓、猪苓以健运脾土、制肾水泛逆,泽泻则
用以导水下行,这些都是为了发挥温阳利水的功效。12、脾胃亏虚,必须标本兼治○.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
实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于胃,而灌溉四旁,营养气血者也。今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当先于心分补脾之源,盖土
生于火,兼于脾胃中泻火之亢甚是先治其标,后治其本也。●.饮食纳入胃中,脾胃阳气运行以助消化,产生津液和精微之气,注入心脏,贯输肺
部,充实肌肤皮毛,散布于百脉之中。这是因为脾是受气于胃而灌溉津液于四肢,营养全身气血的。如果饮食损伤了胃,劳倦过度伤害到脾,脾胃亏
虚,阴火就会上干脾胃,而发生大热证侯。治疗的时候就应当先补心阴,制止阴火干扰心阳,强固心气,才能达到补益脾土的功效,这是因为心火生
脾土的原因。如果阴火上冲,在补脾胃中兼泻亢盛的阴火,才能使脾胃生化之源不受侵害,这是先治标、后治本的治疗方法。○.且湿热相合,阳气
日以虚,阳气虚则不能上升,而脾胃之气下流,并于肾肝,是有秋冬而无春夏。春主升,夏主浮,在人则肝心应之。弱则阴气盛,故阳气不得经营。
经云∶阳本根于阴,惟泻阴中之火,味薄风药,升发以伸阳气,则阴气不病,阳气生矣。传云∶“履端于始,序则不愆”,正谓此也。●.而且气与
火是势不两立的,脾湿与火热相合,会耗伤脾胃阳气,使阳气日渐虚衰。阳气虚便不能上升,所以脾胃水湿之气下陷于肾与肝,就使得人体好像只有
秋冬的收藏而无春夏的升发一样。春季阳气升发,夏季阳气上浮,在人体与心肝的功能相应。如果阳气虚弱就会出现阴气旺盛,阳气就不能正常运行
。经文中说,阳气依附于阴血之中,只有清泻阴中之火才能保存阳气,所以用味薄的风药,如柴胡、升麻等药来升发伸展脾胃阳气、肝胆之气,这样
阴血就不会受病,阳气就有了生发的源泉。《春秋传》说:按时序,春季是一年的开始,如果从春天开始一切都井然有序,那么全年的生长收藏就会
顺畅而不错乱。这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附:长夏脾胃亏虚宜补脾胃、泻阴火、升阳【图解】长夏湿热因脾,再加上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会导致脾
胃更加亏虚。脾胃一虚,就会导致阴火上干脾胃而发生大热的证候。同时,湿与火热相合,会耗伤脾胃阳气,使阳气日渐虚衰。阳气虚弱,就会出现
阴气旺盛,阳气依附于阴之中。因此,长夏治疗脾胃亏虚宜补脾胃、泻阴火、升阳。要先补心阴,制阴火干扰心阳,强固心气,心火生脾土,这样才
能达到补益脾土的功效。并且还要用味薄的药,如柴胡、升麻等来升发脾胃的阳气,这样才能清泻阴中之火而保存阳气。13、?劳倦伤脾,饮食
伤胃○.《四气调神大论》云∶“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在人则缘胃虚,以火乘之
。脾为劳倦所伤,劳则气耗,而心火炽动,血脉沸腾,则血病,而阳气不治,阴火乃独炎上,而走于空窍,以至燎于周身,反用热药以燥脾胃,则谬
之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天气是清净光明的,它那促进万物生化的力量含而不露,正因为含而不露,所以才能长生不灭,万古不
衰。若它的力量显露于外,则日月不分,阴霾晦暗,邪气将乘虚而入,酿成灾害、从而出现阳气不通、阴气遮蔽光明,云雾不升、雨露不正常下降的
情景。在人体则会因脾胃亏虚,导致阴火乘虚侵害脾土。劳倦会耗伤元气,脾为劳倦所伤就会导致元气损伤,元气耗伤就会使心火炽盛,心火煎熬血
液,使血脉沸腾,而出现血分受病。因此,脾胃元气亏虚得不到调理,阴火就会上炎侵袭人体的孔窍,出现口干、咽燥等症,甚至阴火蔓延周身而出
现身热等症。治疗的时候应当用泻心火、补脾胃的药物治疗,如果误用热药燥脾,那便是错上加错了。○.胃乃脾之刚,脾乃胃之柔,表里之谓也
。饮食不节,则胃先病,脾无所禀而后病;劳倦则脾先病,不能为胃行气而后病。其所生病之先后虽异,所受邪则一也。胃为十二经之海,十二经皆
禀血气,滋养于身,脾受胃之禀,行其气血也。脾胃既虚,十二经之邪,不一而出。假令不能食而肌肉削,乃本病也。其右关脉缓而弱,本脉也。而
本部本证脉中兼见弦脉,或见四肢满闭,淋溲便难,转筋一二证,此肝之脾胃病也。当于本经药中,加风药以泻之。本部本证脉中兼见洪大,或见肌
热,烦热,面赤而不能食,肌内消一二证,此心之脾胃病也。当于本经药中,加泻心火之药。本部本证脉中兼见浮涩,或见气短、气上,喘咳、痰盛
,皮涩一二证,此肺之脾胃病也。当于本经药中,兼泻肺之体,及补气之药。本部本证脉中兼见沉细,或见善恐欠之证,此肾之脾胃病也,当于本经
药中,加泻肾水之浮,及泻阴火伏炽之药。●.足阳明胃经是足太阴脾经的刚脏,足太阴脾经是足阳明胃经的柔脏,脾与胃互为表里。如果饮食不节
,就会出现胃受伤而先病,胃先病,则脾得不到水谷精微的濡养而后病;劳倦伤脾,脾受伤而先病,脾便不能为胃输送水谷精微而胃就会随之受病。
脾与胃生病的先后虽有可能不一样,但受邪的病机都是一样的。胃为十二经脉之海,十二经脉都要接受来自于胃的气血津液而营养全身。脾经也只有
接受了胃的水谷精微后才能发挥其行气血的功用。脾胃都虚弱的话,就会导致十二经脉都受邪,而不是只出现一条经脉的病证。假若病人不能进食而
肌肉消瘦,这是脾脏的本脏病,若右手关部的脉迟缓而松懈,这是脾病的脉象。如果脾病,而关部脉象兼有弦脉,或者兼有四肢酸胀,小便淋漓,大
便燥结,肢体筋脉牵掣拘挛等症状中的一或二个,都是肝气郁滞横克脾胃的证候,治疗时应当运用抑肝扶脾法,在健脾药中加入风药,以泻肝益脾。
如果脾病本脏的脉象兼有洪大的脉象,或兼有肌肤灼热,胸中烦躁发热,面赤而不想进食,肌肉消瘦等症状中的一或二个,这是心火过盛侵凌脾土所
发生的脾胃病,治疗时应当在补脾胃药中加入泻心火的药。若脾病,而关部脉象兼有浮涩的脉象,或者出现气短、气逆、气喘咳嗽、痰涎壅盛、皮毛
涩滞而无光泽等症状中的一或二个,这是脾肺同病,是脾胃虚弱,脾土不生肺金所致,治疗时应当在补脾胃药中加泻肺热和补肺气的药物。如果脾病
,而关部脉中兼有沉细的脉象,或者兼有心中慌恐、畏怯不安的善恐证及打呵欠等,这是肾阳亏虚,不能资助脾土的脾胃病,应当在补脾胃药中加抑
制肾气上浮和泻火的药物。14、调理脾胃,以阴阳平衡为要则○.《经》云∶“病有逆从,治有反正”,除四反治法,不须论之。其下云∶“惟有
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其注者,以阳明在上,中见太阴,厥阴在上,中见少阳为说,予独谓不然,此中,非中外之中也,亦非上中之
中也,乃不定之辞,盖欲人临病消息,酌中用药耳。以手足阳明、厥阴者,中气也,在卯酉之分,天地之门户也。春分、秋分,以分阴阳也,中有水
火之异者也。况手厥阴为十二经之领袖,主生化之源;足阳明为十二经之海,主经营之气,诸经皆禀之。言阳明、厥阴与何经相并而为病,酌中以用
药,如权之在衡,在两,则有在两之中;在斤,则有在斤之中也。所以言此者,发明脾胃之病,不可一例而推之,不可一途而取之,欲人知百病皆由
脾胃衰而生也,毫厘之失,则灾害立生。假如时在长夏,于长夏之令中立方,谓正当主气衰而客气旺之时也,后之处方者,当从此法,加时令药,名
曰【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说:病情的发展有顺有逆,所以治法也应有正治法和反治法。“以热治热,服药
宜凉;以寒治寒,服药宜温”,除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四种反治法外,其余的就不需要另外论述了。(参阅李东垣《医学发明
.病有逆从治有反正论》)附:正治法与反治法《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
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
事为故。帝曰:何谓逆从?岐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帝曰:反治何谓?岐伯曰: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
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按语:正治法、反治法是《内经》重要的
治疗法则之一。从脉与证关系、疾病表象与性质关系相顺相逆而言,顺者为微,逆者为甚;从疾病表象与所选药物的属性关系而言“微者逆之,甚者
从之”。此论论述的是逆反顺从的治疗原则,逆者,以寒治热,以热治寒,故为正治。从者,热病顺热,寒病顺寒,故为反治。微者逆之,甚者从之
,如病之过甚者顺多,不太甚者顺少,观其顺事之何如耳。反治者,热因寒用,寒因热用,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其始则同,
其终则异也。塞因塞用,通因通用者,如诸呕吐酸乃热邪坚积于中,而壅塞于上,即顺之而使之上涌,所谓塞因塞用,而可使破积也。如暴注下迫,
乃热邪坚积于中,而通泄于下,即顺之而使之下泄,所谓通因通用而可使之溃坚也。必伏其所主之病,而先其所因,则可使气和而病愈也。王冰曰:
热因寒用者,如大寒内结,当治以热,然寒甚格热,热不得前,则以热药冷服,下嗌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情且不违,而致大益,此热因寒用
之法也。寒因热用者,如大热在中,以寒攻治则不入,以热攻治则病增,乃以寒药热服,入腹之后,热气既消,寒性遂行,情且协和,而病以减,此
寒因热用之法也。凡此数者,皆《内经》反佐之义。在临床治疗中,正治法应用较广,如原文列举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坚者削之,燥者濡之,逸
者行之,上之下之,开之发之等,是一种常规治法;而反治法则限定较严,原文提出“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四种,是一种变
通治法。然而无论正治法还是反治法,都是求本而治,治本之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还说:只有阳明经、厥阴经不从标本论治,而从“中”治
疗。后世医家在注释《内经》经文时说,阳明的上面是燥气所司,所以中气是太阴;厥阴的上面是风气所司,所以中气是少阳。我自己认为不是这样
的。所谓的“中”,并不是“中外”的“中”,也不是“上中下”之“中”,是不确定的含义。这大概是希望医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斟酌用药。
手足阳明和厥阴为气候变化中的临界点,厥阴的地支为卯,时令是二月的春分,春分以前为阳,春分以后为阴;阳明的地支为酉,其时令在八月的秋
分,秋分以前为寒水,秋分以后为燥火。所以手足阳明和厥阴在地支上分别与卯、酉相应,反映了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而且它们所代表的春分、秋分
是区别自然界阴、阳和水、火的分界线。况且手厥阴心包经为十二经脉的总领,是气血生化之源;足阳明胃经为十二经脉之海,是经脉运行的源头,
全身脏腑、经络、气血都要接受胃的水谷精微的营养。这样说来,无论足阳明胃经、手厥阴心包经与任何经脉相互影响而发病,都应斟酌用药物使病
人机体恢复阴阳平衡,犹如用秤称物,用来称两的锤就放在两的秤星之中,用来称斤的锤就放在斤的秤星之中,使两边保持平衡。之所以这样说,是
因阐明脾胃病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也不可按一种方法或一个案例去推求有效的治法。知道百病都是脾胃衰弱所致,诊治的时候就该力求没有毫厘的差
错,否则就会伤害病人。假如脾胃病发生在长夏,就应该考虑长夏湿热对脾气的影响,订立方剂首先要考虑到,现在正是长夏主时之气虚弱,而时令
客气旺盛的时候。在处方上,应该用扶益脾土加泻火的时令药,把它定名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附:《本草》所述四时用药列举李时珍说,四
时用药必先顺应时令,不要杀伐天地间详和之气。他还说:气升、降、沉、浮则顺应它,寒、热、温、凉则悖逆它。故春月宜加辛温之药,如薄荷
、荆芥之类,以顺应春月上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如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应夏月浮动之气;长夏宜加甘苦辛温之药,如人参、白术、苍术
、黄柏之类,以顺应造化自成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如芍药、乌梅之类,以顺应秋月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如黄芩、知母之类,以
顺应冬月沉郁之气,所谓顺时气以养天和。《神农本草经》说:春月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月宜省苦增辛以养肺气,长夏宜省甘增咸以养肾气,
秋月宜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月宜省咸增苦以养心气。这样,既不伐天和而又防岁气太过,用以体量天地之恩德。昧者,略过根本,从标入手,春用
辛凉以伐过茂之木,夏用咸寒以抑过旺之火,秋用苦温以泄过盛之金,冬用辛热以涸过泛之水,我们称之为时药。虽然月有四时,日有四时,如果春
得秋病,夏得冬病,我们就应该明察秋毫,见机行事,变通权宜,不可拘泥。元代大医家王好古说,四时总以芍药为脾剂,苍术为胃剂,柴胡为时剂
,十一脏皆取决于少阳,因为它是发生变化的开始。凡用纯寒纯热之药者,宜寒热相杂,并用甘草来调和它们。只有中满者禁用甘。四时药性五味时
药脾剂胃剂时剂春月辛温药,薄荷、荆芥之类省酸增甘辛凉药芍药苍术柴胡夏月辛热药,香薷、生姜之类省苦增辛咸寒药长夏辛温药,人参、白术、
苍木、黄柏之类省甘增咸咸寒药秋月酸温药,芍药、乌梅之类省辛增酸苦温药冬月苦寒药,黄苓、知母之类省咸增苦辛热药附:李时珍《本草纲目.
序例上.四时用药例》原文:“《经》云:必先岁气,毋伐天和。又曰: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故春月宜加辛温之药,薄荷、荆芥之类
,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以顺夏浮之气;长夏宜加甘苦辛温之药,人参、白术、黄柏之类;以顺化成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
药,芍药、乌梅之类,以顺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黄芩、知母之类,以顺冬沉之气,所谓顺时气而养天和也。《经》又云:春省酸增甘以养
脾气,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长夏省甘增咸以养肾气,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此则既不伐天和而又防其太过,所以体天地之大
德也。昧者,舍本从标,春用辛凉以伐木,夏用咸寒以抑火,秋用苦温以泄金,冬用辛热以涸水,谓之时药。殊背《素问》逆顺之理,以夏月伏阴,
冬月伏阳,推之可知矣。虽然月有四时,日有四时,或春得秋病,夏得冬病,神而明之,机而行之,变通权宜,又不可泥一也。王好古曰:四时总以
芍药为脾剂,苍术为胃剂,柴胡为时剂,十一脏皆取决于少阳,为发生之始故也。凡用纯寒纯热之药,及寒热相杂,并宜用甘草以调和之,惟中满者
禁用甘尔。”15、补脾胃,饮【泻阴火升阳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方柴胡一两五钱;甘草炙、黄芪臣、苍术泔浸,去黑皮,切
作片子,日曝干,锉碎炒、羌活以上各一两;升麻八钱;人参臣、黄芩以上各七钱;黄连去须,酒制,五钱炒,为臣为佐;石膏少许,
长夏微用,过时去之,从权。上件?咀,每服三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大温服,早饭后、午饭前,间日服。服药之时,宜减食,宜美食。服
药讫,忌语话一二时辰许,及酒、湿面、大料物之类,恐大湿热之物,复助火邪而愈损元气也。亦忌冷水及寒凉淡渗之物及诸果,恐阳气不能生旺也
。宜温食及薄滋味,以助阳气。大抵此法此药,欲令阳气升浮耳,若渗泄淡味,皆为滋阴之味,为大禁也。虽然,亦有从权而用之者。如见肾火旺及
督、任、冲三脉盛,则用黄柏、知母,酒洗讫,火炒制加之,若分两则临病斟酌,不可久服,恐助阴气而为害也。便小亦或涩,当利之,大便涩,当
行之,此亦从权也,得利,则勿再服。此虽立食禁法,若可食之物,一切禁之,则胃气失所养也,亦当从权而食之,以滋胃也。●.【补脾胃泻阴火
升阳汤】方柴胡45克,升麻24克,黄连(去须,酒制,炒)15克,甘草(炙)黄芪、苍术(淘米水浸,去黑皮切片,晒干锉碎后炒)羌活
各30克,人参、黄芩各21克,石膏(长夏时稍用,长夏过去就去掉,权衡使用)少许。方义:【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以柴胡为主药
,分量最重,以升阳益气举陷,辅以人参、黄芪、苍术、炙甘草益气除湿以补脾胃,佐以石膏、黄连、黄芩凉心清胃以泻阴火,再加羌活、升麻助阳
益胃以升清气。诸药合用,共奏补脾胃、泻阴火、升清气之功。方法:以上药物切碎,每次服用三钱,加水二盏,煎至一盏,去药渣,大温热服下,
服药时间以早饭后、午饭前为佳,隔天服用一次。服药期间,应当减少食量,多食甘美的食物。服药之后,应休息一两个小时不要讲话;酒、黏腻不
消化的食物和八角茴香、花椒、桂皮(即大料物之类)等也应禁食,因为这些食物会助长湿热之邪而损伤元气;也要忌喝冷水,忌食生冷、寒凉的瓜
果和淡渗利尿的药物,以免这些阴寒食物阻遏阳气使其不能生长增旺。应该吃点温性及清淡的食物(薄滋味,即少吃脂肪荤腻食物)以资助阳气。这
种治疗的方法和方药,就是要使得阳气升浮,而淡渗的药物和食物都有助阴损阳的作用,都是尤其需要禁止的。虽然如此,也有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
服食这类药物和食物的(即亦有从权而用之者)。如果出现肾经火旺及督、任、冲三脉受邪偏盛,就应当用黄柏、知母二味药用酒洗后炒制,以清泻
肾和三脉的火邪。至于分量就应该在临床运用的时候根据病情斟酌加减,但是这些苦寒之品不能久服,以免助阴伤阳。湿热下注,小便赤黄、淋漓涩
滞不爽,就当通利小便;火结大肠、大便结燥,就应当通导大便,这些也是随症加减的权宜之法。大小便通畅之后,就不应该再服这些清利通便的药
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这里虽然确立了饮食禁忌的法则(即立食禁法),但是该吃的食物还是要吃。如果一切事物都一并禁止,那么胃气就失去了
营养来源。因此,应当根据需要进食,以滋养胃气。四、肺之脾胃虚论1、脾胃虚致肺病○.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
热少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沥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
。当升阳益胃,名之曰【升阳益胃汤】。●.脾胃虚弱,就会表现出精神倦怠,嗜睡,四肢乏力。如果再遇到秋季,气候干燥,夏季的热和长夏的
湿减退,但是因为脾胃虚弱,湿热余邪滞留,病人还是会感觉身体沉重,关节疼痛,食不知味,不思饮食,吃了东西也不容易消化,口苦舌干,大便
不正常,小便次数频繁等症状。脾胃亏虚,不能滋生肺气,就会致使肺气不足,而时在秋令,肺气当旺不旺就会出现肺的病变,表现为怕冷战栗,神
情忧郁,面色憔悴,都是表虚、阳气亏虚郁结不能升发舒展的缘故。治疗时,应当升脾阳益胃气,所用的方子名为【升阳益胃汤】。2、治用【升阳
益胃汤】○.【升阳益胃汤】方:黄芪二两,橘皮(连瓤)四钱,黄连二钱,半夏(汤洗,此一味脉涩者宜用)、人参(去芦)甘草(炙)以
上各一两,防风(以其秋旺,故以辛温泻之)、白芍药、羌活、独活以上各五钱,茯苓(小便利、不渴者勿用)泽泻(不淋勿用)柴胡白术以
上各三钱。何故秋旺用人参、白术、芍药之类反补肺,为脾胃虚则肺最受病,故因时而补,易为力也。上?咀。每服三钱,生姜五片,枣二枚,去
核,水一盏,同煎至二盏,去渣,温服,早饭、午饭之间服之。禁忌如前。其药渐加至五钱止。服药后,如小便罢而病加增剧,是不宜利小便,当少
去茯苓、泽泻。若喜食,初一二日不可饱食,恐胃再伤,以药力尚少,胃气不得转运升发也。须薄滋味之食,或美食,助其药力,益升浮之气,而滋
其胃气也;慎不可淡食,以损药力,而助邪气之降沉也。可以小役形体,使胃与药得转运升发,慎勿大劳役,使气复伤。若脾胃得安静尤佳。若胃气
少觉强壮,少食果,以助谷药之力。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者也。●.【升阳益胃汤】方:黄芪60克,橘皮(连瓤)12克,黄连6克
,半夏(开水洗,脉象艰涩的病人适合使用)、人参(去芦)、炙甘草各30克,防风、白芍药、羌活、独活各15克,茯苓(小便通利,但未
出现口渴的病人不要使用)、泽泻(小便未出现淋涩难解的病人不要使用)、柴胡、白术各9克。【方义】升阳益胃汤用黄芪、人参、甘草补脾
胃中气,用白术、茯苓、半夏、橘皮健脾益胃化湿,湿丢而阳气升发;用羌活、独活、防风、柴胡祛湿止满、升发清阳;黄连有辛开苦降的功能,能
清热燥湿,泽泻可引导湿热下行、通利小便,二者共祛长夏遗留的湿热;芍药苦酸和营收敛,能敛肺气并制约柴胡、防风、羌活、独活的辛操作用。
诸药合用,补中有散,散中有收,使气足阳升,脾肺相生而邪退。为什么在秋季肺气旺盛之时,反而用人参、白术、芍药之类来补肺呢?这是因为脾
土生肺金,脾胃亏虚,肺失生化之源也会导致肺气亏虚,肺受病。因此在秋季肺气当旺而不旺时,补益肺气,就能切合病情,取得疗效。【方法】
将以上药物切碎,每次取9克,加生姜五片、大枣(去核)二枚,加水三盏,同煎至水剩下二盏,去除药渣,在早饭和午饭之间的时间里温服。禁忌
方面与【补脾胃泻阴水升阳汤】的规定相同。【升阳益胃汤】的用药量逐渐加到15克为止。服药之后,如果在解小便后而病情反加重了,这就说明
不应该通利小便,应该减少茯苓、泽泻的用量。倘若胃口好,想吃东西,开始一二天不可吃太多,以免消化不了再伤胃气。这是因为药力还没有能使
脾胃完全达到正常腐熟、运化水谷的地步。因此,应该吃清淡的食物或适当吃点富于营养的食物以辅助药力,助长脾胃升浮阳气的力量,以滋养胃气
。不要吃无盐或者盐味极淡的食物,以免损伤药力,加重邪气的沉降。可以稍微活动一下身体,使食物和药力得到消化和吸收。切勿劳倦过度,使脾
胃再度受到损伤。如果脾胃能够得到适当的休息,对脾胃元气的恢复更好。如果胃气稍觉强健,便可以吃少量水果,以助长食物和药物的效力。正如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所说:“五谷是用来营养的,五果是用来作为辅助的。五、君臣佐使法1、善用性味,倍增药效○.《至真要大论》云∶
有毒无毒,所治为主。主病者为君,佐君者为臣,应臣者为使。一法,力大者为君。凡药之所用,皆以气味为主,补泻在味,随时换气。气薄者,为
阳中之阴,气厚者,为阳中之阳;味薄者,为阴中之阳,味厚者,为阴中之阴。辛、甘、淡中热者,为阳中之阳,辛、甘、淡中寒者,为阳中之阴;
酸、苦、咸之寒者,为阴中之阴,酸、苦、咸之热者,为阴中之阳。夫辛、甘、淡、酸、苦、咸,乃味之阴阳,又为地之阴阳也;温、凉、寒、热
,乃气之阴阳,又为天之阴阳也。气味生成,而阴阳造化之机存焉。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焉,主对治疗,由是而出。假令治表
实,麻黄、葛根;表虚,桂枝、黄芪。里实,枳实、大黄;里虚,人参、芍药。热者,黄芩、黄连;寒者,干姜、附子之类为君。●.《素问
·至真要大论》说:用有毒的药,或用无毒的药,都要以治病的需要为准则。在方剂的组成中,主治疾病的药就是君,辅佐君药的就是臣,供应臣药
的就是使。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方剂中用量重、药力大的就是君药。一般来说,中药的运用都主要考虑它的气和味。中药的补泻作用与其味关系密切
,比如,补益药一般味道甘甜,泻热的药物一般味苦,所以运用中药的时候就要根据病情的虚实来考虑药味。中药的升降沉浮与其寒热温凉四性密切
相关,所以运用中药的时候还要依据四季的寒热温凉来调整。气属阳,所以气薄主升浮的麻黄等质地轻的药物,属于阳中之阴;气厚主沉降的附子
等质地重的药物,属于阳中之阳;味为阴,所以茯苓等味淡的药物属于阴中之阳,大黄等味厚的药物属于阴中之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气味之中,辛、甘而有发散作用的,属于阳;酸、苦而有上涌下泻作用的,属于阴。”其中,辛、甘、淡味药中性温热的如生姜、桂枝等,是阳中
之阳药,辛、甘、淡味药中性寒的药物如车前子、滑石等,是阳中之阴药;酸、苦、咸味药中性寒凉的药如黄连、芒硝等,是阴中之阴药,酸、苦、
咸味药中性偏温热的如山菜萸、补骨脂、肉苁获等,是阴中之阳药。辛、甘、淡是味之阳,酸、苦、咸是味之阴。五味的阴阳是由地气的阴阳滋养所
形成的。温、凉、寒、热,是对气的阴阳的区分,也是天的阴阳作用的结果。气与味相生相成,而阴阳变化的机理就在其中。一种物质内存在气和味
,一味药中也存在气和味,通过药物的气味可以推断出它的药理和性能。我们在运用药物的时候,主要是根据证候来运用相应气和味的药物,有效的
方剂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治表实证,怕风无汗,就用麻黄、葛根,它们味辛气温,可以发汗解表;治表虚证,怕凤自汗,就要用桂枝、黄芪益气固
表。治里实证,腹痛便秘,是胃肠有热,就用积实、大黄为主药,以泻热通便;治里虚证,腹胀大便稀薄,就用人参、芍药等药物以益气养阴;治疗
热证,口苦心烦,就以黄芩、黄连为主药以清热泻火;治疗寒证,发抖踡卧,就以干姜、附子为君药以温中散寒。附:中药的性味与作用图示中药或
者食物的补泻作用,与其辛、甘、酸、苦、咸、淡等味道以及寒、热、温、凉等性质密切相关,其中辛味发散、甘味缓和、酸味收效、苦味坚强、咸
味软化、淡味泄泻。而寒性的药食养阴、清热;温热的药食退热、利气、扶阳;凉性的药食退热。2、中药如何组方○.君药,分两最多,臣药次
之,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如《伤寒论》云∶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以芍药之酸,于
土中泻木为君;饴糖、炙甘草甘温补脾养胃为臣。水挟木势亦来侮土,故脉弦而腹痛,肉桂大辛热,佐芍药以退寒水。姜、枣甘辛温,发散阳气,行
于经脉皮毛为使。建中之名,于此见焉。有缓、急、收、散、升、降、浮、沉、涩、滑之类非一,从权立法于后。●.一般来说,君药所用分量最
多,臣药次之,使药最少,不能使臣药的用量大于君药,因为君、臣、佐、使有序,它们发挥的作用也有主次之分,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协调有
序,才可以御邪祛病。正如《伤寒论·少阳篇》所说:“阳脉表现出艰涩之象,阴脉表现弦象,腹中突然出现痉挛疼痛。”这是中焦脾胃虚寒,肝脾
不和所致,治疗应该用【小建中汤】。小建中汤方中以味酸的芍药为君药,通过制肝来养脾胃;甘温的饴糖、炙甘草为臣药,用来补脾养胃。脾土亏
虚,肾水阴寒独盛,会挟其所生的肝木妄行,并反过来侵侮脾土,所以会出现脉弦、腹痛的中焦虚寒、肝木乘脾土的证候。因此用辛热的肉桂以协助
芍药消退肾中寒水;用味甘性辛温的姜、枣生发脾胃中的阳气,引药力运行于经脉、肌肤、皮毛之间。六药合用,于温中补虚缓急之中,蕴有柔肝理
脾、益阴和阳之意,用之可使中气强健,阴阳气血生化有源,方中“建中”之名也由此得来。但是立法有缓有急,有散有收,有升有降,有浮有沉,
有涩有滑等,都要根据病情灵活运用,而不是一成不变,于是我根据病症的变化在后面确立了加减法。附:《伤寒论》第100条原文及注:伤寒,
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小建中汤】方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甘草三两炙[味甘平]、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芍药六两[味酸微寒]、生姜三两切[味辛温]、胶饴一升[味甘温]。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
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刘渡舟:这条是少阳夹虚证,就是小柴胡汤证兼有中气不足。少阳的肝胆
之气最能影响脾胃,里虚了(尤其是脾虚),少阳之邪还存在,就会影响脾气,发生腹急痛,这就有了先扶正再驱邪的方法。涩脉主血虚,又主气血
虚寒不足,又有少阳主脉弦脉,所以是少阳证夹虚,气血有点不足。这里先用小建中汤,补足气血,健脾,缓解拘急,缓解疼痛。吃了以后,脾气足
了,肝胆之气平和了,他就好了。但吃了肚子还疼,看来光健脾是不行的,还要给他吃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那就要加减了,少阳证要出现了腹中痛
的,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小青龙汤怕肾虚的人,小柴胡汤怕脾虚的人。柴胡是苦寒药,对脾胃影响比较大。为什么不先用小柴胡?就因为有一
个脾虚的问题。胡希恕:阳脉涩就是脉浮涩,但是下按脉弦,上下弦直有力,这种脉象就是里寒,外血不足,中虚有寒,营卫不足于外,这是小建中
汤的脉,中气虚,虚生寒。弦脉是少阳脉,这是可以出现腹中急痛。里有寒,弦主寒,主疼,少阳在半表半里,也在里之外,先用小建中汤。临床上
,遇到这种情况,先温里,用补法;如果是需要攻下的,则先从外治。刘志杰:这条的伤寒还是指太阳病,阳脉涩就是浮取无力,不流利;阴脉弦就
是沉取弦紧,这里不是虚寒,而是气血不足的血痹。3、上医用药,【小建中汤】的加减之道○.如皮毛肌肉之不伸,无大热,不能食而渴者,加
葛根五钱;燥热及胃气上冲,为冲脉所逆,或作逆气而里急者,加炒黄柏、知母;觉胸中热而不渴,加炒黄芩;如胸中结滞气涩,或有热病者,亦各
加之。○.如食少而小便少者,津液不足也,勿利之,益气补胃自行矣。○.如气弱气短者,加人参,只升阳之剂助阳,尤胜加人参;恶热发热
而燥渴,脉洪大,【白虎汤】主之;或喘者,加人参;○.如渴不止,寒水石、石膏各等分,少少与之,即钱氏方中【甘露散】,主身大热而小便
数,或上饮下溲,此燥热也;气燥,加白葵花;血燥,加赤葵花。○.如脉弦,只加风药,不可用【五苓散】;如小便行病增者,此内燥津液不能
停,当致津液,加炒黄柏、赤葵花。○.如心下痞闷者,加黄连一、黄芩三,减诸甘药;不能食,心下软而痞者,【甘草泻心汤】则愈(痞有九种
,治有《伤寒论》五方【泻心汤】)。如喘满者,加炙厚朴。如胃虚弱而痞者,加甘草。如喘而小便不利者,加苦葶苈(小便不利者加之,小便利为
禁药也)。如气短气弱而腹微满者,不去人参,去甘草,加厚朴,然不若苦味泄之,而不令大便行如腹微满而气不转加之。中满者,去甘草,倍黄连
,加黄柏,更加三味,【五苓散】少许。此病虽宜升宜汗,如汗多亡阳,加黄芪。四肢烦热肌热,与羌活、柴胡、升麻、葛根、甘草则愈。○.
如鼻流清涕恶风,或项、背、脊背强痛,羌活、防风、甘草等分,黄芪加倍,临卧服之。○.如有大热,脉洪大,加苦寒剂而热不退者,加石膏;
如脾胃中热,加炒黄连、甘草。凡治此病脉数者,当用黄柏,或少加黄连,以柴胡、苍术、黄芪、甘草,更加升麻,得汗出则脉必下,乃火郁则发之
也。如证退而脉数不退,不洪大而疾有力者,多减苦药,加石膏。如大便软或泄者,加桔梗,食后服之。此药若误用,则其害非细,用者当斟酌,旋
旋加之。如食少者,不可用石膏。石膏善能去脉数疾,病退脉数不退者,不可治也。如不大渴,亦不可用。如脉弦而数者,此阴气也,风药升阳以发
火郁,则脉数峻退矣。以上五法,加减未尽,特以明大概耳。●.如果病人感到皮肤、肌肉紧张甚至痉挛,没有大发热,不思饮食,口渴,这是邪
热郁于肌表、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应该在【小建中汤】中加葛根15克,以辛凉发散而解肌升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行,津液得以上承而止
渴。肾阴亏虚,胃生燥热,燥热随冲脉上逆,出现气逆上冲,打嗝不止,腹内疼痛等症状的,加盐水炒黄柏、知母以泻虚火清燥热,制约冲脉的逆气
。如果是胸中有热感,但是不觉得口渴,这是热邪郁于肺中,加酒炒黄芩以清肺热。如果胸中胀闷,气不通畅,或者有身热口苦等症状的,这是火热
郁结上焦心肺,可以加黄芩以清热泻火。●.如果出现饮食减少,小便短少的,是脾胃津液不足,就不要用利尿药,以免重伤津液,只要用益气养
胃生津的药,如沙参、麦门冬、淮山、白术、茯苓、玉竹之类,津液充足而小便自然会通利。●.如果出现气短、声低等症状,这说明是肺气虚弱
,应该加人参以补益肺气;如果只用升阳的药物来资助阳气是不够的,更好的方法是应该在升阳的药物中加入人参等补气的药物。如果出现怕热、发
烧、烦躁、口渴、脉象洪大等症的,是热灼胃津所致,应该用【白虎汤】主治,方中石膏辛甘大寒作为君药,可以内泻胃火而外透肌热;知母苦寒且
润,用作臣药,以清泄肺胃之热,滋胃阴,知母与石膏配伍,清热除烦的作用更强;甘草、粳米共为佐使药,以益胃生津,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如果出现喘促的症状,便是热伤肺气,治疗应在清热的同时补肺气,方法是在【白虎汤】加人参。●.如果口渴不止,可用同等分量的寒水石、石
膏,少量内服,以清解内热,这就是钱乙所制的【钱乙甘露散】。这个方剂,主治燥热劫伤肺胃之津所引起的全身高热、小便频繁,或者上焦口渴多
饮、下焦多尿等症。如果是气分热盛所致的气燥,可在【甘露散】方中加白葵花清热解毒;如果是血分热盛所致的血燥,可在【甘霉散】方中加赤葵
花以清热凉血。●.如果出现口渴多尿,弦脉的症状,这是因为风邪化燥,侵袭津液使其不能上达,郁于下焦所致,治疗只需要加风药,如葛根、
柴胡等以祛风透邪、升发清气,风邪去除,津液自然上行,口渴多尿的症状也自然会得到缓解。但是不能用【五苓散】中的茯苓、泽泻、猪苓等淡渗
药,更不可用辛热的桂枝,以免劫夺津液。如果小便通利,但是病情反而加重了,这是脏腑津液燥竭不能中止的表现,应当清热化燥,以化生津液,
加炒黄柏苦寒清火、赤葵花甘寒滋液。●.如果心下胀闷不舒,这是胃中有邪热所致,可在【小建中汤】中加黄连一成、黄苓三成,减去饴糖、炙
甘草、大枣等甘味药,这是因为甘味药会生热助痞动呕。倘若还是不能进食,心下胀满、阻塞不舒,这是胃气虚弱,寒热互结所致的痞证,可用【甘
草泻心汤】益气和胃、消痞止呕。【甘草泻心汤】用甘草、大枣甘温以缓中补虚;半夏辛温以散结,消痞降逆;黄芩、黄连泻邪热;干姜温散凝结的
寒邪。诸药合用,寒热并举,补散结合,使胃虚得补,寒热得散,升降得和,痞结得消。痞分九种,凡是由于误汗、误下以致胃虚成痞的,治疗时都
可以用张仲景的【五个泻心汤】方。●.如果病人呼吸喘促、胸中痞满,就在【小建中汤】中加炙厚朴以下气除满。如果是由于胃气虚弱而导致胸
中痞满的,方中甘草的分量要加重,因为甘草能补脾益气。如果病人呼吸喘促、小便短涩不利,这是肺气不能清肃下行,开方时应加入苦葶苈以泻肺
气之实。但是必须等到出现小便不通利时,才能加用。否则,葶苈苦寒泻肺,当肺气虚弱、气短似喘非喘、小便清利的时候误用,会损伤肺气。因此
,要慎用苦葶苈。假如气短、气弱而腹中微感胀满的,【小建中汤】中所加人参仍不可去,而必须去掉甘草,以防其助湿而使脾胃胀闷,还要稍加厚
朴以理气消痞。然而,还是不如加味苦的黄连等药以泄热消痞。但是苦味药可能会导致大便不畅。如果腹中微感胀满的同时,又伴有腹内气息不畅,
还是应该加上厚朴以下气除满。如果中焦脾胃胀满不舒,则应去掉甘草,将黄连的分量加重,再加入黄柏,同时还要加入第三味药,即少量的【五苓
散】以化气行水。待脾胃中气运转,痞满便会自消。这种情况虽然应当升阳发汗,但如果汗出过多,却有亡阳的危险,所以此时应当加入黄芪以固表
止汗。如果自觉全身肌肤发热,四肢烦热,这是外感风热所致,应当用羌活、柴胡、升麻、葛根、甘草等辛甘发散的药物解肌散热,则疾病可愈。●
.如果出现鼻流清涕、怕风,项部、胸背部、脊椎等强硬疼痛,这是正气亏虚、风寒湿邪侵袭太阳经脉所致。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人体背部,是一
身的藩篱,所以它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便会出现上述症状,这时应当在【小建中汤】加入等量的羌活、防风和甘草,两倍的黄芪,临睡前煎服。这是
因为羌活、防风可散足太阳膀胱经的风寒湿,黄芪能益气扶正,并助羌活、防风驱邪达表,而甘草可调和脾胃。●.如果出现高热,脉象洪大,这
是热邪内盛,如果使用苦寒的药,如黄连、黄芩等。而身热还不消退的,就应当加入石膏辛甘大寒的药,直清阳明而解肌热。如果脾胃内热郁结,就
应当加入酒炒黄连、甘草以清泄脾胃邪热。一般治疗高热,如果脉数,就应该加入黄柏以泻阴火,并加入少量黄连以清心火,同时再用柴胡、升麻以
升阳发汗,苍术以散寒祛湿,黄芪以益气扶正,甘草来调和诸药。诸药配合,才能使汗出邪退热解,脉象必然也会由洪数转缓。这是因为火热之邪郁
结于内,通过宣散可获得外解。如果身热的症状已退,却仍然脉数的,即使脉象并不洪大,但按压时仍疾数有力的,这说明体内还有内热。治疗时应
该多去掉一些苦寒的药物,而加入辛甘大寒的石膏以清热解肌。如果大便稀软或泄泻的,这是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失常,而使水液渗于大肠的缘故。如
此,【小建中汤】中便要加入桔梗以宣发肺气,但应饭后服用。桔梗具有引药上行入肺的作用,被称为舟楫之剂。但是,假如病机不是肺气郁于大肠
,而误用枯梗,反而会导致浊气上攻于肺,并引起喘促、胸胀等,副作用也是不小的。因此,医家用药时,应当谨慎斟酌。需要使用时,也要根据病
情逐渐加量,并注意观察服药后的病势变化。如果病人服药后食欲减少,这说明胃气已经亏虚了,便不能使用寒凉的石膏,以免加重对胃气的损伤。
虽然石膏善于清泻阳明胃热,可使疾数的脉象恢复平和。如果发热的症状消退了如仍然脉数,但是脉象还不是很疾速的,便不能用寒凉的石膏治疗。
如果身发高热,但口并不太渴的,也不能用石膏。如果脉象紧而数,这是阴火上乘的证候,应当加入升麻、柴胡、葛根等风药以升阳散郁火,郁火得
到宣散,脉象就会很快平缓下来。以上五种加减法,并不能完全概括用药的规律,这里只是阐明其大概情况而已。附:【白虎汤】出自《伤寒论》【
主治】热灼胃津所致的怕热、发烧、烦躁、口渴等症。【组成】炙甘草6克,梗米9克,知母18克,石膏50克。【方义】方中甘寒的石膏为君药
,可泻胃火,透肌热;苦寒的知母为臣药,能清泄肺胃之热,滋胃阴,知母与石膏相配,更能清热除烦;甘草、粳米同为使药,可益胃生津,清热除
烦,生津止渴【用法】将以上药物切碎,加水两大盏,煮至米熟,去除渣滓,一日三次饭后温服。【禁忌】《温病条辨》说: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
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六、分经随病制方1、治风寒
感冒,饮【通气防风汤】○.《脉经》云∶风寒汗出,肩背痛,中风,小便数而欠者,风热乘其肺,使肺气郁甚也,当泻风热,以【通气防风汤】主
之。(《脉经.肺手太阴经病证第七》原文: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汗出,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卒遗失
无度。)【通气防风汤】方:柴胡、升麻、黄芪以上各一钱;羌活、防风、橘皮、人参、甘草以上各五分;藁本三分;青皮、白豆蔻仁、黄柏
以上各二分。上?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后。●.《脉经》说:风家之邪趁着汗出、肌表空虚而侵袭人体。风寒
侵犯肌表,会出现肩背疼痛、伤风感冒,小便频繁而短促,这是风寒之邪入里化热或者风热之邪侵袭肺部,使肺气不宜,郁而化热,下传膀胱所致。
治疗此证应该开泻手太阴肺经风热、解肌表、利膀胱,方用【通气防风汤】。【通气防风汤】方:柴胡、升麻、黄芪各3克,羌活、防风、橘皮、
人参、甘草各1.5克,藁本0.9克,青皮、白豆蔻仁、黄柏各0.6克。方义:方中用柴胡、升麻可升举阳气,黄芪、人参、甘草补益肺气
。防风为治风通用之品,有“风中润剂”之称,能泻肺经风热、祛风解表止痘。羌活、藁本入足太阳膀胱经,可祛散风寒、除湿止痛。用白豆蔻仁宣
肺气,橘皮运脾气,青皮理气破滞,稍用黄柏以引热下行。以上诸药合用,可解表散风寒,补肺固肌表,使得肺气宣,风寒散,疼痛消,小便利。方
法:将以上药物锉碎,作为一服药,加水两大盏,煎至一盏,饭后温服。○.气盛者宜服;面白脱色,气短者勿服。如小便遗失者,肺气虚也,宜
安卧养气,禁劳役,以黄芪、人参之类补之;不愈,当责有热,加黄柏、生地黄。如肩背痛,不可回顾,此手太阳气郁而不行,以风药散之。●.
本方适用于肺气旺盛而感受风寒的病人。如果肺气本来就虚弱,平时就面色苍白、呼吸气短的人,虽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也不可服用,因为本方辛散
太过,有耗散肺气之虞。如果病人小便不止,这是因为肺气虚弱,膀胱不能约束小便所致。这时,病人应该安静地休息以助养肺气,千万不可过度劳
累。同时,可以用黄芪、人参之类甘温药来补益肺气。肺能通调水道,肺气旺盛,小便自然就可以得到控制。倘若使用了上述治疗方法,小便仍然失
禁,便应当考虑到,可能除了肺气不足外,还与肾和膀胱有热有关。热邪影响膀胱,也会使得膀胱不能约束小便,从而导致小便失禁。治疗时,应该
加入黄柏以清泻膀胱之热,生地黄以滋肾阴、清肾火,这样补泻兼施,小便自然可以得到控制。如果肩背疼痛,不能转头,这是手太阳小肠经经气郁
阻不畅所致。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小拇指的未端,沿着上肢,循肩胛,经颈侧上行,过而频,止于耳前,所以手太阳小肠经病变会出现肩背疼痛、
不能回头的症状,也应该用【通气防风汤】这类的祛风药,以消小肠经气的郁阻。2、风湿之气伤及足太阳经脉,治用【羌活胜湿汤】○.如脊痛
项强,腰似折,项似拔,上冲头痛者,乃足太阳经之不行也,以【羌活胜湿汤】主之。【羌活胜湿汤】方:羌活、独活以上各一钱;甘草(炙)
、藁本、防风以上各五分;蔓荆子三分、川芎二分。上件?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后。●.如果脊椎疼痛,颈
项的肌肉紡味牵强僵硬,腰痛得好像要折断似的,后颈像被拔起一样,牵引到头部抽掣疼痛的,这是足太阳膀胱经气郁阻不通所致。足太阳膀胱经经
脉,起于眼内角,沿着额头上行至头顶,经颈项后边脊柱两旁,直达腰部,然后再行于下肢。足太阳膀胱经是六经之首,主一身之表,为诸经之藩篱
、卫护于外。风湿之邪阻滞足太阳经脉,所以会出现这些症状,治疗时应该用【羌活胜湿汤】来祛风除涩,通畅足太阳经脉的郁滞。【羌活胜湿汤】
方:羌活、独活各3克,炙甘草、藁本、防风各1.5克,蔓荆子0.9克,川芎0.6克。方义:方中羌活、独活为君药,二者皆为辛苦温燥
之品,可祛风除湿,通利关节。羌活善祛上部风湿,独活善祛下部风湿,两药相合,能散一身上下之风湿,通利关节而止痹痛。藁本、防风是臣药,
二者可入足太阳膀胱经,祛风胜湿,能止头痛。后再佐以川芎以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蔓荆子以祛风止痛。以甘草调和诸药。综合全方来看,以辛苦
温散之品为主,共奏祛风胜湿之此,使客于肌表的风湿随汗而解。方法:以上诸药切碎,合为一服药,取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掉药渣,温服后再进
饮食。○.如身重,腰沉沉然,乃经中有湿热也,更加黄柏一钱,附子半钱,苍术二钱。如腿脚沉重无力者,加酒洗汉防己半钱,轻者附子,重者
川乌头少许,以为引用而行经也。○.如卧而多惊,小便淋溲者,邪在少阳、厥阴,亦用太阳经药,更加柴胡半钱。如淋,加泽泻半钱。此下焦风
寒二经合病也。《经》云:肝肾之病同一治,为俱在下焦,非风药行经不可也。○.如大便后有白脓,或只便白脓者,因劳役气虚,伤大肠也,以
【黄芪人参汤】补之;如里急频见者,血虚也,更加当归。○.如肺胀,膨膨而喘咳,胸高气满,壅盛而上奔者,多加五味子,人参次之,麦门冬
又次之,黄连少许。如甚则交两手而瞀者,真气大虚也。若气短,加黄芪、五味子、人参;气盛,加五味子、人参、黄芩、荆芥穗;冬月,去荆芥穗
,加草豆蔻仁。如嗌痛颔肿,脉洪大,面赤者,加黄芩、桔梗、甘草各五分。○.如耳鸣,目黄,颊颔肿,颈、肩、臑、肘、臂外后廉痛,面赤
,脉洪大者,以羌活、防风、甘草、藁本,通其经血;加黄芩、黄连,消其肿;以人参、黄芪,益其元气,而泻其火邪。如脉紧者,寒也,或面白善
嚏,或面色恶,皆寒也,亦加羌活等四味。当泻足太阳,不用连、芩,少加附子,以通其脉;面色恶,多悲恐者,更加桂、附。○.如便白脓,少
有滑,频见污衣者,气脱,加附子皮,甚则加米壳。如气涩者,只以甘药补气,当安卧不语,以养其气。●.如果感觉身体沉重,腰部沉重,这是
足少阴肾经有湿热阻滞,便要加苍术6克以燥湿,黄柏3克以泄热,附子1.5克以引轻,使药力直达足少阴肾经,以清除湿热。这是【羌活胜湿汤
】加味治疗足少阴肾经湿热阻滞。如果感觉腿脚沉重,行走没有为气,就在【羌活胜湿汤】中加入酒洗汉防已1.5克,以清除下焦湿热;症状较轻
的,加入附子以引诸药入肾;症状较重的,要加入少许辛苦热的川乌头引经行血,祛风除湿。经络通,血脉通,腿脚的气力自然增强。●.如果病
人睡眠多惊易醒,小便淋漓涩痛,这是湿热之邪聚结于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所致。因为肝胆互为表里,主情志疏泄,所以湿热之邪郁积少阳、厥
阴二经,便会出現上述症状。因此,除了使用【羌活胜湿汤】,以直泻足太阳膀胱经的湿热外,还要加柴胡1.5克,以疏通足少阳胆经和足厥明肝
经经气。如果排尿时出现淋漓不尽的症状,就加入泽泻1.5克,以利湿通淋。肝主风木,肾主寒水,所以此病是下焦足厥阴风木,与下焦足少阴寒
水两经同病。医典中说,肝为乙木,肾为葵水,肾水能够生肝木,因此治肝病可以治肾,肝肾病可以采用同一治法,这是因为肝肾精血同源,同属下
焦,治疗肝肾病变必须使用风药以升举元气,气行则经行,经行则湿化。●.如果排出的粪便中夹有白色黏液,或只排出黏液而没有粪便的,这是
因为劳倦过度,脾胃元气虚弱,升清功能出现障碍,湿浊下渗所致。治疗时,应当用【黄芪人参汤】补益脾肺元气,清阳得升,湿浊得化,大使便就
会正常。如果同时频频出现腹内拘挛,急欲排便,这是血虚所致。应当在【黄芪人参汤】中加入当归以补血、活血、行气,血行则脓血自愈,气调则
腹内拘挛自解。●.如果肺部胀闷、喘咳,胸高气满,气逆而上冲的,是肺气虚弱所致,应当在【羌活胜湿汤】中多加入些五味子以收敛耗散的肺
气,加少量人参以补肺气,再加入少量的麦门冬以滋养肺阴,少量的黄连以清心火。如果喘促得更加严重,张口抬肩,发作时两手交叉按于胸部,同
时眼睛昏蒙视物不清的,这是元气极虚所致。如果气短呼吸不能接续,就加入黄芪、人参以大补元气、补脾益肺,五味子收敛肺气以固脱。如果喘息
气粗,就说明除了肺气亏虚外,还有风邪郁肺,化热灼肺,所以除了加入人参益气、五味子敛肺外,还要加入荆芥穗辛温以解表散风,黄苓苦寒以清
泄肺热。如果是在冬季,寒湿较重,郁于足太阴脾经之里,就应当去掉荆芥穗,而加入草豆蔻仁以温中祛寒、行气燥湿。●.如果咽喉疼痛,腮颔
肿胀,面赤,脉象洪大的,就在【羌活胜湿汤】中加入黄苓1.5克,以清泄肺火,枯梗、甘草各1.5克,以清利咽喉、消肿止满。如果出现耳
鸣,巩膜色黄,面频肿痛,颈、肩、手臂的内侧、外侧以及肘部疼痛,面色潮红,脉象洪大的,就用【羌活胜湿汤】中的羌活、防风、甘草、藁本四
味药,以通经脉、行气血,再加入黄芩、黄连清热消肿,人参、黄芪以补益肺气,泻肺中的火邪。元气旺盛,气能敛火,火邪便能自行清除。如果出
现数如切绳状的紧脉象,面色苍白,怕冷,打喷嚏,这是风寒侵袭肺表所致。这时,也应当使用【羌活胜湿汤】中的羌活、防风、甘草、藁本以泻足
太阳膀胱经的风寒表邪,但这时不能使用黄连、黄芩等苦寒药,但可加入少量的附子入足少阴肾经,散寒除湿、温通经脉。如果风寒束表,就会出现
面色青紫,情绪低落,易悲伤。如果再出现容易恐惧的症状,便是病人肾中阳气本就亏虚,而后再感受寒邪所致,这时应该在【羌活胜湿汤】的基础
上加入肉桂、附子以温经通阳。●.如果粪便排出带有白色黏液且稍带黏滑垢液,经常沾污衣裤的,这是中气下陷,失去固摄的虚脱证,应当在【
黄芪人参汤】中加入附子皮以助益阳气。如果泄泻仍然不止的,就加入罂粟壳以涩肠固脱。?如果由于脾胃中气虚陷,气滞不畅而导致大便涩滞不爽
,肛门重坠,急于大便而欲行不畅者,只需使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等甘味药物补益脾胃,并适当安静休息,少讲话,以使脾胃中元气得以恢复
。七、用药宜禁论1、四季用药宜禁○.凡治病服药,必知时禁、经禁、病禁、药禁。●.凡是用药治病,必须知道时禁、经禁、病禁、药
禁这四禁。[注释:凡是治病吃药,必须知道: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影响诱发疾病而治则违反时令的【时禁】;六经传变对病情变化而治违反六经
辨证的【经禁】;某些食物和药物对某些疾病产生不相适应的【病禁】;各种药物误用时对脏腑、气血功能损害的【药禁】。]○.夫时禁者,
必本四时升降之理,汗、下、吐、利之宜。大法:春宜吐,象万物之发生,耕耨科斫,使阳气之郁者易达也。夏宜汗,象万物之浮而有余也。秋宜下
,象万物之收成,推陈致新,而使阳气易收也。冬周密,象万物之闭藏,使阳气不动也。经云∶夫四时阴阳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伐
其本,坏其真矣。又云∶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无翼其胜也。故冬不用白虎,夏不用青龙,春夏不服桂枝,秋冬不服麻黄,不
失气宜。如春夏而下,秋冬而汗,是失天信,伐天和也。有病则从权,过则更之。●.所谓时禁,是指必须根据春、夏、秋、冬四时气候的升降浮
沉,来使用汗、吐、下、利等治法。其总则是:春季应该用吐法,使阳气能生发,就像万物在春天具有生发之性一样,人们用耕耨科斫[注:耕,犁
田;耨nòu,除草;科,断截;斫zhuó,砍伐]等春天耕作的方法使郁遏的阳气得到生发。夏季应该用汗法,使得阳气布散,就像夏季阳气
旺盛,万物发育茂盛有余一样。秋季应该用下法,就像秋天万物收成,使得阳气收敛一样。冬季宜用固密法,寒冷季节,万物凋零,人体阳气藏于肾
中,不适宜于汗、吐,下、利等方法,而只能温补肾阳,蓄养精气,不使真阳妄动,为来春生发之机做准备。附1:用药时禁【图解】四时气候的升
降沉浮不同,春气生发,夏气上浮,秋气肃降,冬气沉闭。因此,四时用药也要根据气候的差异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汗法、吐法等。《素问·
四气调神论》中说:四时阴阳,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所以圣人春夏保养心肝之阳,秋冬保养肺肾之朗,从根本上维护身体健康。如果违反了这个根本
,使会摧残本元,损坏真气的存在。所以说四时阴阳,是万物的终始、死生的本源。违反它,就要发生灾害;顺从它,就不会生病。明了这个道理,
才可以说是得到了养生的真谛。但这种养生之道只有圣人才能奉行,愚笨的人却往往背道而驰。要知道,顺阴阳生,逆阴阳死;顺从得治平,违反则
会产生混乱。经常违逆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就是从身体内部攻破自己的健康堡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又说:要注意用温性药时就应避开温
暖的天气[注:当指温气主令之时,下类推],用热性药时应避开炎热的天气,用凉性药时应避免清冷的天气,用寒性药时就应避免寒冷的天气。其
宗旨就是不要辅助本来就旺盛的天时[注:即用药不能助长时令的胜气]。其宗旨就是不违背四季气机的变化规律。因此,冬季,一般不宜服用寒
凉的【白虎汤】以助寒,夏季,一般不宜服用辛热的【大、小青龙汤】以助热,春.夏,一般不宜服用辛温的【桂枝汤】以助热,秋.冬,一般不
宜服用发散的【麻黄汤】悖逆收藏之气,以免违背人与自然气候变化相适应的原则。如果当春、夏升发之机旺盛的时候用攻下药,秋、冬沉降之机明
显的时候用发汗药,就违反了自然规律,会伤害人体与自然的和谐。当然,也不能太过机械,一成不变,要根据具休情况权变用药,用错了就要及时
更正。2、经络病用药宜禁○.经禁者,足太阳膀胱经为诸阳之首,行于背,表之表,风寒所伤则宜汗,传入本则宜利小便;若下之太早,必
变证百出,此一禁也。足阳明胃经,行身之前,主腹满胀,大便难,宜下之,盖阳明化燥火,津液不能停,禁发汗、利小便,为重损津液,此二禁也
。足少阳胆经,行身之侧,在太阳、阳明之间,病则往来寒热,口苦胸胁痛,只宜和解;且胆者、无出无入,又主发生之气,下则犯太阳,汗则犯阳
明,利小便则使生发之气反陷入阴中,此三禁也。三阴非胃实不当下,为三阴无传,本须胃实得下也。分经用药,有所据焉。●.所谓经禁,有三
个方面:首先是指居六阳经之首的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身体的项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为诸经之藩篱,主一身之表,卫护于外。阳经与阴经相对,阳
经属表,阴经属里。所以足太阳膀胱经被称为表经之表。风寒之邪侵袭,足太阳经首当其冲,外邪束表,卫阳被遏,经气不利,气血运行受阻,肌腠
失去温煦,就会出现畏惧风寒、头痛、项背疼痛等症。治疗时就应用发汗解表法,宣通太阳经气。如果病邪传入足太阳膀胱经本腑,就会出现身体微
热烦躁、渴欲饮水或水入即吐、小便不通利等症,这是太阳经表寒没有解散,郁结化热传入膀胱,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水饮内生。治疗时应用【五苓
散】外解太阳经的表邪,内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以化膀胱的水饮(湿热)。如果病还在足太阳膀胱经而没有传入本腑,但是见到病人有热、便秘的
症状就误认为有里热,而过早使用泻下清热的药,就会使表邪陷里,各种病症都会出现:脉促的就会出现气郁结于胸,脉细数的就会出现咽痛,脉弦
的就会出现两胁拘挛,脉紧的就会出现头痛不止,脉沉紧的就会出现呕吐,脉沉滑必见湿热下利,脉滑数必见下利脓血等,以致变证百出。故太阳经
病禁下,这是经病的第一禁。其次是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于身体的前面,阳明胃经邪热内盛,就会出现腹内满胀,大便排出艰难,这便应该用【承气
汤】之类以泻下清热。这是因为足阳明经燥热内结,耗伤胃液肠津,使津液不能停留并濡润胃肠,这种情况下应该禁用发汗和利尿的方法,以免重伤
体内津液。这是经病的第二禁。第三是足少阳胆经,循行于身体的侧面,在足太阳经与足阳明经之间。它的病变常表现为畏寒与畏热交替出现,口苦
,胸胁疼痛,所以,治疗时只能使用【小柴胡汤】之类的方药以和解表里,促使表里协调。少阳经是太阳、阳明经的枢纽,属半表半里,无所谓入和
出。少阳胆经病变不应该用泻下的药,因为其本身有太阳半表之证,泻下就犯了太阳不当下的错误;也不宜用发汗法,因为其本身有阳明半里之症,
发汗就犯了阳明不当发汗的错误。少阳主生发升清,如果运用淡渗利尿的药通利小便,又会损害少阳升发的功能,致使生发的阳气陷于下阴。这是经
病的第三禁。太阴、少阴、厥阴这三阴的病变如果没有胃实热的证候,就不能用泻下药,因为三阴的病变一般不会传至阳明胃经,必须在胃热燥实时
才能使用泻下法。因此,张仲景恨据六经脉证运用方药,是有理论依据的。附:用药经禁足太阳膀胱经位居六阳经之首,其经脉循行于身体的项背部
位,是诸经的藩蓠,主一身之表,卫护于外。如果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会首当其冲,因此足太阳膀胱经宜用发汗解表法,禁用泻下清热
法,这是经禁的第一禁。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是人体气血生化的源泉,因此足阳明胃经宜用泻下清热法,禁用发汗利尿法,这是经禁的第二禁。足
少阳胆经,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的枢纽,其经脉循行于身体的侧面,足太阳膀胱经与足阳明胃经之间,因此足少阳胆经宜用和解表里法,禁
用泻下发汗利尿法,这是经禁的第三禁。另外,三阴经病,(胃热大便燥结的胃实证除外)禁用泻下法。3、病有阴阳,用药也有宜禁○.病禁者
,如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之病,则凡饮食及药,忌助阴泻阳。诸淡食及淡味之药,泻升发以助收敛也;诸苦药皆沉,泻阳气之散浮;诸姜、附、官桂
辛热之药,及湿面、酒、大料物之类,助火而泻元气;生冷、硬物损阳气,皆所当禁也。如阴火欲衰而退,以三焦元气未盛,必口淡淡,如咸物亦所
当禁。●.所谓病禁,比如说对于阳气不足、阴气有余的病人,也就是阴盛阳虚的病人,所用的食物和药物都不应当助阴损阳。其中,各种清淡的
食物及药物,如茯苓、滑石等都是收敛阳气、阻碍阳气升发的药。各种苦味药,如黄连、芦荟之类都是寒凉沉降、破坏阳气的升宣的药。而像干姜、
附子、肉桂等辛热的药以及面食、酒类、调味香料之类,都能助火热伤元气。生食、冰冷的食物以及坚硬的食物,也容易损伤脾胃阳气,这些都应该
禁食。如果阴火已出现衰退的迹象,受损的三焦元气还未恢复,口中淡而无味的,这时太咸的食物也应当禁食,因为咸味沉降功用会阻碍阳气的升发
。4、药应因证而用○.药禁者,如胃气不行,内亡津液而干涸,求汤饮以自救,非渴也,乃口干也,非温胜也,乃血病也。当以辛酸益之,而淡
渗【五苓】之类,则所当禁也。汗多禁利小便,小便多禁发汗。咽痛禁发汗利小便,若大便快利,不得更利。大便秘涩,以当归、桃仁、麻子仁、郁
李仁、皂角仁,和血润肠,如燥药则所当禁者。吐多不得复吐;如吐而大便虚辄者,此土气壅滞,以姜、橘之属宣之;吐而大便不通,则利大便,上
药则所当禁也。诸病恶疮,及小儿斑后,大便实者,亦当下之,而姜、橘之类,则所当禁也。又如脉弦而服【平胃散】,脉缓而服【黄芪建中汤】,
乃实实虚虚,皆所当禁也。人禀天之湿化而生胃也,胃之与湿,其名虽二,其实一也。湿能滋养于胃,胃湿有余,亦当泻湿之太过也。胃之不足,惟
湿物能滋养。仲景云∶胃胜思汤饼,而胃虚食汤饼者,往往增剧,湿能助火,火旺郁而不通主大热。初病火旺不可食,以助火也。察其时,辨其经,
审其病,而后用药,四者不失其宜,则善矣。●.所谓药禁,比如说某病人,胃中元气不行,阴火内灼,津液被灼而干涸,病人就会寻求汤水来解
渴,这不是实火所致的口渴,而是胃中津液缺乏的口干;不是热盛,而是血虚津亏。治疗时,应当用酸味药以生津,甘味药以益胃,而像【五苓散】
中的茯苓、猪苓、泽泻等渗利的药物则应该禁用。倘若病人出汗过多,就应当禁用利尿药;反之,如果病人小便增多,也应当禁用发汗药。咽喉痛,
多由阴津亏虚、虚火上灼所致,便应禁用发汗、通利小便等有损津液的药物。在治疗热病的时候,如果大便排出顺利,就不要再过用泻下药。如果大
便干结涩滞,这是由于津血亏虚,不能濡润大肠(大肠津涸)所致,应当用当归、桃仁、麻子仁、郁李仁、皂角仁等药和血润肠,不要用泻药,因为
泻药伤津,更应当禁用燥药。呕吐过多的病人不要再用吐法,如果呕吐而大便虚软不硬的,这是脾气壅滞所致,应当用生姜、橘皮之类的药以宣散脾
气。如果呕吐而大便不通畅,这是胃肠热盛、浊气上逆所致,应该以通利大便泻热为宜,因为热清气降则呕吐自止。而上面所说的生姜、橘皮之类药
物就应该禁用。各种恶疮以及小儿麻疹[天花]后大便干结的,是胃肠火热未清所致,应当用清火通便的药物,而生姜、橘皮之类的辛温药物也应禁
用。比如,病人出现脉弦,又有中气亏虚的,是脾胃亏虚,是肝气横逆侵犯脾胃所致,应当平肝扶胃,误用【平胃散】以平胃实是错误的。如果出现
脉缓,这是脾湿所致,应当除湿健脾,误用【黄芪建中汤】抑肝安脾,就犯了实证用补药,虚证用泻药的错误,会使实证更实,虚证更虚。人是禀受
自然界湿土所滋生的水谷而养胃的。胃与湿土,名称显然不相同,其实胃与湿土具有一样的特点。湿土能生长万物,胃能摄取饮食水谷而荣养全身。
水湿本来能滋养胃,但是如果胃中水湿太过,反而会阻碍胃气的运行,所以应该祛除太过的胃湿。如果胃气虚弱,只有依靠饮食的滋养。所以张仲景
说:脾胃元气旺盛,胃口就开了,就想吃汤饼了。可是,胃气虚弱而吃汤饼的病人,往往难以消化,会使水湿结聚、痰饮内生而导致胃病加剧。因为
湿能助火,火旺,湿热郁滞不通,就会出现大热,因此在胃虚初病时,不可再吃滞胃助火的食物。总之,我们在治病的时候应当观察四时节气的变化
,分辩疾病的六经脉证的传变,审明病情的转归,然后再根据综合分析的情况考虑处方用药,少犯时、经、病、药四禁,那就很好了。八、《内经》
、仲景所说脾胃○.著论处方已详矣,然恐或者不知其源,而无所考据,复以《黄帝内经》、仲景所说脾胃者列于下。●.论证和处方都已经详
细列在前面了,但还是担心后世学医者不知道我所叙述的论证和处方的本源,而无法对其进行理论考据,所以这里把《黄帝内经》以及张仲景有关脾
胃的论述列举于下。1、《内经》说脾胃○.《太阴阳明论》云∶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
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
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得卧,上为喘呼;入五脏,
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
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
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
气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著胃土之
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说:足太阴和足阳明两经互为表里,是分属于脾、胃的经脉
,而它们所发生的疾病不同,是什么道理呢?歧伯答道:太阴属阴经,阳明属阳经,两条经脉所行的部位不同,在四季的虚实顺逆也不同。有时虚有
时实;疾病或从内生或从外入,发病的原因各不同,所以病名也就相异了。[○更虚更实,更逆更从:唐·杨上善:“春夏阳明为实,太阴为虚;
秋冬太阴为实,阳明为虚;即更虚更实也。春夏太阴为逆,阳明为顺,秋冬阳明为逆,太阴为顺也。”更,更替。○或从内,或从外:清·张志聪
:“或从内者,或因于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而为腹满飨泄之病;或从外者,或因于贼风虚邪而为身热喘呼。]黄帝道:希望您说说不同的情况。歧
伯说:阳像天,主外、主表、为腑,为人体的外卫;阴像地,主内、主里、为脏,为人体的内护。所以阳明经病多实,太阴经病多虚。所以贼
风虚邪伤人时,阳分首当共冲;而饮食不慎,起居失调,阴分独受其害。[○阳道实,阴道虚:明·张介宾:“阳刚阴柔也。又外邪多有余,故阳
道实;内邪多不足,故阴道虚。”○贼风虚邪:指乘人之虚而侵袭人体的较为强烈的外来致病之邪。]外表(阳)受病,传入六腑;内在(阴)受
病,传入五脏。如果邪入六腑,就会发烧,不能安眠,发喘。如果病在五脏,就会胀满发闷,飨泄,经过一段时间,会成为痢疾病。喉是管呼吸的,
主天气;咽是管纳食的,主地气。所以阳气易感风邪,阴气易感湿邪[王冰注:阳分易受风邪的侵袭,阴分易受湿邪的侵袭——同气相求]。三阴之
经脉,是由足上行至头,由头而下循臂至手指的尖端。三阳之经脉,是由手上行至头,再下行至足。所以阳经的病邪,先上行到极点,再向下行;阴
经的病邪,先向下行到极点,再向上行。因此外感风邪,多在上部发病;外中湿气,多在下部发病。附: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对照表足太阴脾经
属于阴经,足阳明胃经属于阳经,二者互为表里。而它们的虚实、内外以及病邪运行的方向都是不同的。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阴阳属于阴经,主地
气,像地,为人体的内护。属于阳经,主天气,像天,为人体的外卫。虚实病多虚。病多实。致病因素饮食不慎,起居失调,易感湿邪。贼风虚邪
,易感风邪。病邪传变内在受病,传入五脏。外表受病,传入六鹏。症状胀满发闷、飨泄、肠避。发烧、不能安眠、发喘。病邪运行方向先向下行到
极点,再向上行。先上行到极点,再向下行。病变部位多在身体下部。在身体上部。黄帝问:脾一有病四肢就不能正常活动,这是什么道理?歧伯答
:四肢都受胃气的营养。但胃气不能直达四肢,要经过脾的运化,才能布达于四肢。现在脾有病了,不能把胃的津液输送出去,四肢因得不到水谷精
气一天天地衰弱,经脉不通,筋骨肌肉也因无脏气营养充实,四肢就不能活动了。黄帝道:脾脏不能单独主管一个时令,是什么原因?歧伯说:脾属
土而位居中央,必须根据四季的变化通过或借助其他四脏来实现其主管四季的功能,这在每个季节的最后十八天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但脾不能单单
主管一个季节。因为脾脏的功用,是转榆布达胃中的水谷精气,相当于天地生养万物一样,从头至足,无处不到,所以不能仅仅主管一个具体的时令。[○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土之气在四季之中当旺而主宰人体的时间,是每季的最后十八天,也就是立春、立夏、主秋、主冬之前的四个十八天,共七十二天,它并不单独在某一季中主宰人体。寄治,寄旺,分别在(四季中)各旺或曰各主时令。由于土之气并不独主一季,而是在四季中各主十八日的,所以说“寄治"。○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著,使动用法,使……昭著,可译为“使……得以转化并输布全身"。]○.《阴阳应象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五脏化生出五气,发为喜、怒、悲、忧、恐不同的情志活动。过喜过怒[指七情]会伤气。寒暑[指六淫]外侵则会损伤形体。大怒会伤阴[指肝]气,大喜会伤阳[指心]气。更可怕的是逆气上冲,血脉阻塞,形色突变。喜怒如不节制,寒暑规律过度违逆,生命就有危险了。○.《玉机真脏论》曰∶脾大过,则令人四肢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素问.王机真脏论》说:脾太过会使人四肢沉重,不能举动;脾不及会使人九窍雍不通,身重而不自如[注:“名曰重强”当为衍文]。○.又《通评虚实论》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素问·通评虚实论》又说:头痛、耳鸣、九窍不利,都是肠胃病变[明.马莳注:因“肠胃痞塞,则升降出入、脉道阻滞”]引起的。○.《调经论》曰∶形有余,则腹胀,经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素问·调经论》还说:形有余就会腹部发胀、大、小便不利;形不足则手足不灵活运动。[注:“形”此指脾]○.又《气交变论》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甚则肌肉萎,足萎不收,行善瘈,脚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肢不举。又云∶岁土不及,风乃大行。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润酸,善怒。又云∶咸病寒中,复则收政严峻,胸胁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虫食甘黄,气客于脾,民食少失味。又云∶土不及,四维有埃云,润泽之化不行,则春有鸣条鼓拆之政;四维发振拉飘胜之变,则秋有肃杀霖淫之复。其眚四维,其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土运太过之年,雨湿之气就会流行,土胜乘水,肾水就要受到侵害,人们多易患腹痛,手足逆冷,情志抑郁,身体不轻快,烦闷等病。如果土气过度旺盛,在人体就会肌肉萎缩,两足痿弱不能行走,经常抽掣拘挛,脚跟病,水邪蓄积于中,而生胀满,食欲减退,以致四肢不能举动,出现水气无权、土气独旺的现象。还说:土运不及之年,风气就大规模流行,而土气就不能发挥化的作用。人体多患飨泄、霍乱、身体重、腹痛、筋骨摇动、肌肉掣动发酸等症,并时常发怒。接着说:岁土之气不及,人们一般易患中气虚寒。由于土不及而木气太盛,土受木制,其子气(金气)来复,收敛之气严峻,人体就会有胸胁突然疼痛,牵引小腹,频频叹气等症。它还说:在土运不及的年份,如果四季之末的辰三未六戌九丑十二月有是云雾泽和气,那么春天就有风和鸟鸣、草木萌芽的正常气候;如果四季之末月有暴风飞扬、草木摇折的异常现象,那么秋天也就有阴凉久雨不止的气象来复。灾害往往发生在与土气相应的丑、辰、未、戌的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隅,在人体则在脾脏,发病部位内在心腹,外在肌肉四肢。○.《五常政大论》∶土平曰备化,不及曰卑监。又云∶其动疡涌分溃痈肿,其发濡滞,其病留满痞塞,从木化也。其病飧泄。又云∶土太过曰敦阜,其味甘咸酸,其象长夏,其经足太阴阳明。又曰∶其病腹满,四肢不举,邪伤脾也。●.《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土应长夏,土运平气是已具备广布生化万物的作用的,称为备化。土运不及称为卑监,意为功能底下不及则不能正常化养万物。又说土运不及其变动为疮疡、痈肿溃烂;其发病是水湿凝滞;在人体与脾脏相应;其病变是胀满痞塞不通,这是土运不及而从木化的关系。其发病为泻泄,这是木气伤脾所致。它又说:土运太过称为敦阜。在五味为甘、咸、酸;其相应是长夏;在人体的经脉是足太阴、阳明经。接着还说:土运太过,其病变主腹满和四肢不能举。土运太过,木气来复,土木交争,土运衰败,邪气会伤脾脏。附:岁士之气太过与不及为病表岁运湿土当令,但是如果湿气太过或不及都会引起气候异常,五气变化紊乱,导致人体出现多种病症。岁土之气太过岁士之气不及名称敦阜(广化)。卑监(减化)。特征雨湿之气流行,肾水受到侵害。风气大规模流行。异常气候大雨常常下降,湿气横行,燥气开始退避。雨水过期不降,草木虽然荣美,却不能结果,只能成空壳。特点丰盛发散症状胀满发闷、飨泄、肠避。发烧、不能安眠、发喘。生化作用圆满镇静、安定。对五脏脾、肾。脾病变腹满、四肢不能举。胀满痞塞不通。易发病症腹痛、手足逆冷、情志抑郁、身体不轻快、烦闷等。飧泄、霍乱、身重、腹痛、筋骨摇动、肌肉掣动发酸、时常发怒等。○.《经脉别论》云∶太阴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其下俞,补阳泻阴。●.《素问·经脉别论》说:太阴经脉鼓搏有力,则应该注意并省察确认是不是真脏脉,如果是五脏脉气减少,胃气不能平和,那是太阴经的病变,应该补足阳明经的陷谷穴,泻足太阴经的太白穴。○.《脏气法时论》云∶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当“咸”]以燥之。又云∶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又云∶脾病者,身重,善饥,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阴阳、少阴血者。●.《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脾主长夏土之气,在足太阴经、足阳明经,长夏就以这两经作为主治。脾旺在戊已日,脾性怕湿,应该用咸味药以燥其湿。《素问·脏气法时论》又说:病在脾脏,到了秋天能够疼愈;假如秋天好不了,到了春天病会加重;春天如果不死,到了夏天就处于较稳定的相特阶段。到了长夏时候,就会有些起色。但要注意的是,应禁忌温食、饱食,或居湿地、穿湿衣等。患有脾病的人,在庚辛日会见好的;如果庚辛日不愈,到甲乙日病就要加重;如果甲乙日不死,到丙丁日就可以稳定,到戊已日就会有好转了。患有脾病的人,在午后未时[下午2点左右],就会感到好些;到了次日天刚亮的时候,病情就会加重;到了傍晚的时候,又会平静下来。脾脏病需要缓和,应该用甜味药来缓和它。需要泻的,来用苦味药来泻它[如湿盛以苦药燥之];需要补的,采用甜味药来滋补它。还说:患有脾病,表现为身体沉重,肌肉萎缩,易感饥饿,足部萎软不举,行路抬不起脚,抽筋,脚下疼痛;如果脾虚,就感到腹胀肠鸣、不易消化、泄泻。这就应该取太阴和阳明、少阴经,进行针刺并刺出血来。附:脾病病势与季侯关系【图解】○.《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素问·经脉别论》说:食物进入胃里,消化之后,一部分精微被输散到肝脏,然后其精气传送到周身的筋络。食物入胃,经脾的转输把另一部分浓厚的精微物质上注入心,再浸淫到血脉里去。脉气在经络里运行,并上归于肺,肺在会合百脉以后,就把精气输送到皮毛。气血相合,又流归膻中。膻中为宗气所系,司呼吸、循经络,行肺气以达于心、脾、肝、肾四脏,使精气归于平衡。这种平衡调和的状态,能从寸口部位的脉象表现出来,从而就可以判断病人的死生。水液进入胃里,放散精气,上行输送到脾脏;脾脏散布精华,又向上输送到肺;肺气通调水道,又下行输送到跨胱。这样,气化则水行,散布于周身皮毛,通灌于五脏经脉,并随着春、夏、秋、冬四时气候,五脏功能状态以及阴阳的盛衰,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大概就是水谷精气在经脉中运行的正常生理现象。○.《六节脏象论》∶有太过不及,太过者,薄所不胜,乘所胜也。不及者,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者乘之也。●.《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脏气有太过和不及。推求脏气到来的时间,都以立春前为标准。如果时令未到而相应的脏气先到,就称为太过。太过就会侵犯原来它所不胜的气,而凌侮它所能胜的气。如果时令已到而相应的脏气不到,就称为不及。不及则已所胜之气因无制约就要妄行,所生之气因无所养而要受病,所不胜之气也会乘虚来克伐。比如岁土太过,脾气有余,反侮所不胜的肝木、凌侮所胜的肾水;岁土不及,气当至而不至;脾气不及,则脾土所胜之气——肾水就会因无制约而妄行,所生之气肺金就会因无生化之源而受病,所不胜之气——肝木就会乘虚来克伐脾土。2、张仲景说脾胃○.仲景云∶人受气于水谷以养神,水谷尽而神去,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营散,谷消则卫亡,营散卫亡,神无所依。又云∶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营卫乃行,得尽天年。●.张仲景说:人体受纳饮食水谷的精气以保养精神,体内的水谷精气断绝了,精神也会消散。所以说,食欲旺盛的人就会健康,不能进食水谷的人就会衰亡。水液不足,营血也会衰少耗散;饮食精气减少,卫气也会消亡,营气和卫气耗散消亡,精神便会无所依附。他还说:水液进入脉管,助营血运行;食物进入胃中,会化为水谷精气,转化为血,内注经脉,濡养全身。因此,血脉不可不得到水谷精微的滋养,卫气不可不受到温养。营血卫气温和畅通,运行正常,就可以达到自然应有的寿年。——2021.05.04.万方醒真校注整理。
献花(0)
+1
(本文系醒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