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五数教学设计第2讲
2022-04-15 | 阅:  转:  |  分享 
  
第2讲“角色”的区分

——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教学内容】

春季北师版,5年级第2讲““角色”的区分——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

运用分数加、减法计算解决相关的应用题,能准确判断有单位与没有单位的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区别。

数学思考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独立思考与计算并融入相应的故事情境,让学生体会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问题解决

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应用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

情感态度

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戏曲中的角色有生旦净丑各个行当在唱念做打的技艺上各具特色?。不同角色在舞台上百花争妍,五彩缤纷,给观众呈现一堂艺术盛宴。小时,老师讲解用了小时,其余是小组活动时间,小组活动时间是多少小时?

2.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3.小组交流找出解题关键。

4.全班交流汇报,教师问题引导。

师:从问题中你们得到哪些有用的信息呢?

生:做活动用的时间、老师讲解的时间都知道了。要求小组活动的时间。

师:从xx所说的信息中,能直接求出小组活动的时间吗?

生:不能。我们还要找出总时间才行。

生:总时间是一节课的40分钟。

生:因为单位不统一,所以我想到了把40分钟化成小时,这样就可以直接列式计算了。

师:我们根据什么数量关系来列式呢?

生:总时间减去准备活动的时间,再减去老师讲解的时间,就等于小组活动的时间。

5、学生独立尝试解答。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分数的分母不一样,要先通分再计算。

6、学生汇报。

解析:把一堂课40分钟分成三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一步:做准备活动时间、老师讲解时间、小组活动时间。

答案:40分钟=小时

--

=--



=(小时)

答:小组活动时间是小时。

7、教师小结。

(注意单位统一,分数的分母不一样,先通分再计算。)

师:在这道题中,所有分数扮演什么角色?

生:所有分数都表示的具体数量。

师:那分数还能扮演什么“角色”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究类型之二

1、课件出示探究类型之二

例2:修路队修一段长千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和第三天各修了全长的,三天能修完这条公路吗?

2、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3、师:你发现题目中三个分数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是有单位的,而和是没有单位的。

师生:千米就代表这条公路的具体长度。

生:只是代表把全长平均分成8份,第一天修了其中的三份。

生:……

师:那这个问题与千米有关吗?

生:没有!只与后面的分数(一个,2个)有关,不需要考虑这条路的长度。

5、学生小组之间讨论本题的突破口。

6、学生汇报。

生:我们只要把这条路的全长看做“单位1”,再把这三天修的全长的几分之几加起来,再与“单位1”比较就行了。

师:你真是太厉害了,和功夫熊猫一样,是个高手哦!确实是这样的,功夫熊猫最后也运用了这个方法,帮修路队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乙大臣也对他心悦诚服。

7、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8、再请一位同学说说本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出示解析:分步画出线段图。

请你们说一说这三个分数的各自意义。



答案:++=

<1

答:三天不能修完这条公路。

9、教师评价及小结。

(三)探究类型之三

1、课件出示探究类型之三

例3:学校举行作文竞赛,设有一、二、三等奖。获一、二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三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请问:获二等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2、生读题,分析题意,并回答问题。

师:从题目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生:……

师:本题把什么看做“单位1”?获一、二等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获得三等奖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能自己计算了吗?

生:把获奖总人数看做“单位1”,三等奖占1-=,二、三等奖占获奖总人数的,所以二等奖占-=

师:还有其他解法吗?

生:把获奖总人数看做“单位1”,获一、二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三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把这两部分加起来恰好比“单位1”多算了获二等奖的,故+-1=

3、学生独立完成解答。

4、学生汇报讲解。

5、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解题思路。

解析:把获奖总人数看做单位“1”。

方法一:1-=-=

答:获二等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方法二:+-1=

答::获二等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6、教师小结。

(四)探究类型之四

例4:欢欢和乐乐帮王阿姨摘西红柿,欢欢比乐乐多摘了4千克的西红柿。如果欢欢把自己摘的西红柿给乐乐千克,现在欢欢比乐乐多摘多少千克西红柿?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题目中分数表示什么意思?你是怎么想的?

生:分数表示具体的数量。可以画线段图表示。

解析:动画演示过程。



答案:4--=(千克)

答:现在欢欢比乐乐多摘千克西红柿。

3.学生汇报讲解。

三、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分析了分数在应用题中不同的“角色”:

(1)带单位的分数表示具体的数量,不带单位的分数表示分率。

(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

(3)要搞清楚单位“1”是否隐藏在题目之中。

那么同学们掌握了吗?我们继续巩固一下。

四、大胆闯关。

师:今天学习了许多有关分数计算的知识与窍门,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大胆闯关试试自己的实力吧。

1、课件出示大胆闯关题。

(1)一块公顷的土地,面积是树林,面积种植了各种花卉,其余是草坪,总面积的几分之几是草坪?

解析:把“公顷的土地”看做单位“1”。

(2)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的一半正好是米。已知长是米,长比宽多多少米?

解析:分数带单位,表示具体的数量。

(3)生产一批玩具,上旬、中旬、下旬分别完成计划的、和,超额完成了计划的几分之几?

2、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大胆闯关题目。每题可以有相应的积分。

3、教师巡视,主要发现个别学困生,及时给予个别指导与鼓励。对学生做题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在讲解时着重分析。

4、学生汇报讲解,讲解以学生为主。

5、教师和其他学生补充、评价。

6、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小结。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