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硝酸银滴定水中氰化物3
2022-05-16 | 阅:  转:  |  分享 
  
氰化氢的释放和吸收

8.1.1用量筒(6.4)量取200ml±1.0ml试样,移入500ml蒸馏瓶(2)中(若氰化物含量高,可

少取样品,加水稀释至200ml),加数粒玻璃珠。

8.1.2往接收瓶(4)内加入10ml±0.1ml氢氧化钠溶液(5.3),作为吸收液。当样品中存在亚硫

酸钠和碳酸钠时,可用4%氢氧化钠溶液(5.4)作为吸收液。

8.1.3馏出液导管(5)上端接冷凝管的出口,下端插入接收瓶(4)的吸收液中,检查连接部位,

使其严密。蒸馏时,冷凝管下端要插入吸收液液面下,使吸收完全。

如在试样制备过程中,蒸馏或吸收装置发生漏气现象,氰化氢挥发,将使氰化物分析产

生误差且污染实验室环境,所以在蒸馏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检查蒸馏装置的严密性并使吸收完

全。

8.1.4测定总氰化物步骤

4

a)将10ml±0.050mlEDTA二钠溶液(5.5)加入蒸馏瓶(2)内。

b)迅速加入10ml±0.050ml磷酸(5.2),当样品碱度大时,可适当多加磷酸,使pH小于

2,立即盖好瓶塞,打开冷凝水,打开可调电炉,由低档逐渐升高,馏出液以2ml/min~4ml

/min速度进行加热蒸馏。氰化氢易挥发,因此每一步骤操作都要迅速,并随时盖紧瓶塞。

8.1.5测定易释放氰化物步骤

a)将10ml±0.050ml硝酸锌溶液(5.7)加入蒸馏瓶(2)内,加入7-8滴甲基橙指示剂(5.12)。

b)迅速加入5ml±0.025ml酒石酸溶液(5.6),立即盖好瓶塞,使瓶内溶液保持红色。打

开冷凝水,打开可调电炉,由低档逐渐升高,馏出液以2ml/min~4ml/min速度进行加热

蒸馏。氰化氢易挥发,因此每一步骤操作都要迅速,并随时盖紧瓶塞。

8.1.6接收瓶(4)内试样近100ml时,停止蒸馏,用少量水洗馏出液导管(5),取出接收瓶(4),

用水稀释至标线,此碱性试样“A”待测。

8.1.7干扰物的排除

a)若样品中存在活性氯等氧化剂,由于蒸馏时,氰化物会被分解,使结果偏低,干扰测

定。可量取两份体积相同的试样,向其中一份试样投加碘化钾-淀粉试纸(5.11)1~3片,

加硫酸(5.9)酸化,用亚硫酸钠溶液(5.8)滴至碘化钾-淀粉试纸由蓝色变为无色为止,记

下用量。另一份样品,不加试纸,仅加上述用量的亚硫酸钠溶液,然后按步骤8.1.1至8.1.6

操作。

b)若样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离子将干扰测定,可加入适量的氨基磺酸(5.1)分解亚硝

酸离子,一般1mg亚硝酸离子需要加2.5mg氨基磺酸,然后按步骤8.1.1至8.1.6操作。

c)若样品中含有少量硫化物(S2-<1mg/L),可在蒸馏前加入2ml±0.010ml0.02mol/L

硝酸银溶液。若样品中有大量硫化物存在,将200ml试样(7.3)过滤,沉淀物用1%氢氧化

钠(5.3)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涤液,然后按步骤8.1.1至8.1.6操作。

d)少量油类对测定无影响,中性油或酸性油大于40mg/L时干扰测定,可加入水样体

积的20%量的正己烷,在中性条件下短时间萃取,分离出正己烷相后,水相用于蒸馏测定。

8.2空白实验

用实验用水代替样品,按步骤8.1.1至8.1.6操作,得到空白试验试样“B”待用。







第二部分样品分析方法

方法1硝酸银滴定法

9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受污染的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本方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25mg/L,检测上限为100mg/L。

10方法原理

经蒸馏得到的碱性试样“A”,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氰离子与硝酸银作用生成可溶性

的银氰络合离子[Ag(CN)2]-,过量的银离子与试银灵指示剂反应,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

11试剂和材料

5

11.1氯化钠标准溶液:c(NaCl)=0.01mol/L

将氯化钠(NaCl,基准试剂)置瓷坩埚内,经500℃-600℃灼烧至无爆烈声后,在干燥

器内冷却,称取0.5844g±1mg于烧杯中,用水溶解,移入1000ml±0.40ml容量瓶,稀释至

标线,混合摇匀。

11.2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3)=0.0100mol/L

11.2.1称取1.699g±1mg硝酸银(AgNO3)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0.40ml,贮于棕色试剂

瓶中,摇匀,待标定后使用。

11.2.2硝酸银溶液的标定

a)吸取0.01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11.1)10.00ml±0.020ml,于150mL具柄瓷皿或锥形

瓶(12.2)中,加50ml水,同时另取一具柄瓷皿或锥形瓶,加入60ml水作空白试验。

b)向溶液中加入3~5滴铬酸钾指示剂(11.5),在不断搅拌下,用滴定管加入待标定的

硝酸银溶液(11.2.1),直至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砖红色为止,记下读数(V)。同样滴定空白溶液,

读数(V0)。

硝酸银浓度C1(mol/L)按式(1)计算:

c1=c×10.00/(V-V0)…………………(1)式中:

c——氯化钠标准溶液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滴定氯化钠标准溶液时硝酸银溶液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0——滴定空白溶液时硝酸银溶液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11.3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3)=0.00100mol/L。

11.4试银灵指示剂

称取0.02g试银灵(对二甲氨基亚苄基罗丹宁,paradimethylaminobenzalrhodanine)溶于

100mL丙酮中,贮存于棕色瓶并于暗处可稳定一个月。

11.5铬酸钾(K2CrO4)指示剂

称取10g铬酸钾溶于少量水中,滴加硝酸银标准溶液(11.2)至产生橙红色沉淀为止,放

置过夜后,过滤,用水稀释至100mL。

12仪器

12.110ml棕色酸式滴定管。

12.2150ml具柄瓷皿或250ml锥形瓶。

13分析步骤

13.1样品的测定

13.1.1取100ml±0.080ml试样“A”(如试样中氰化物含量高时,可少取试样,用水稀释至

100ml)于具柄瓷皿或锥形瓶(12.2)中。

13.1.2加入0.2ml±0.006ml试银灵指示剂(11.4),摇匀。用硝酸银标准溶液(11.2)滴定

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为止,记下读数(Va)。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试样前,应以pH试

纸试验试样的pH值。必要时,应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pH>11。

6

13.2空白实验

另取100ml±0.080ml空白试验试样“B”于锥形瓶(12.2)中,按13.1.2进行滴定,记下

读数(V0)。

注:若样品氰化物浓度小于1mg/L,可用0.00100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11.3)滴定。

14结果计算

氰化物含量ρ1(mg/L)以氰离子(CN-)计,按式(2)计算:

式中:

c——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a——测定试样时硝酸银标准溶液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0——空白试验硝酸银标准溶液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样品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1——试样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2——试料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52.04——相当于1L的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氰离子(2CN-)质量,单位为克(g)。__

献花(0)
+1
(本文系宋文富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