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南宋‧李龏之四首集唐人句詩
2022-05-20 | 阅:  转:  |  分享 
  
南宋?李龏之四首集唐人句詩



上傳書齋名:瀟湘館112XiāoXiāngGuǎn112

何世強HoSaiKeung



提要:本文主要談及南宋?李龏四首集句詩----〈寄茅山講莊道侶集唐〉、〈重寄集唐〉、〈遣興集唐〉與〈西陵旅思集唐〉。本文尚談及各句之唐人原詩。

關鍵詞:李龏集唐御選宋詩





第1節李龏之〈寄茅山講莊道侶集唐〉及〈重寄集唐〉詩



本文主要談及南宋?李龏四首集句詩----〈寄茅山講莊道侶集唐〉、〈重寄集唐〉、〈遣興集唐〉與〈西陵旅思集唐〉,詩見於《御選宋詩?卷七十八?雜體》。

李龏之“龏”乃“龔”之古字,粵音為“恭”,“龔”亦有“恭”義。

李龏乃宋菏澤﹝或作荷澤﹞人,字和父,號雪林。有《剪綃集》﹝《翦綃集》﹞及《唐僧弘秀集》等。

“集唐”指集唐人之詩句而成另一首詩。“集句”詩並非隨意將前人詩句合併成詩,必須配合平仄及詩韻,尚須注意詩意之配合。

李龏之〈寄茅山講莊道侶集唐〉詩乃集唐人之鄭璧、李咸用、皮日休、陸龜蒙之句,其詩如下:

不用燒蘭望玉京,人間無事不曾經。大椿枯後新為記,從許人間小兆聽。

首句見於唐末?鄭璧〈文燕潤卿不至〉詩之第二句:

已知羽駕朝金闕,不用燒蘭望玉京。

應是易遷明月好,玉皇留看舞雙成。

第二句見於唐末?李咸用〈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其九〉詩之第八句:

太玄太易小窗明,古義尋來醉復醒。

西伯縱逢頭已白,步兵如在眼應青。

寒猿斷後雲爲檻,宿鳥驚時月滿庭。

此景得閑閑去得,人間無事不曾經。

第三句見唐?皮日休〈顧道士亡弟子以束帛乞銘于余魯望因賦戲贈日休奉和〉詩之第三句:

師去東華卻鍊形,門人求我誌金庭。

大椿枯後新爲記,仙鶴亡來始有銘﹝前朝文集,未有道士銘誌﹞。

瓊板欲刊知不朽,冰紈將受恐通靈。

君才莫歎無茲分,合注神玄劒解經。

第四句見唐?陸龜蒙〈文讌招潤卿博士辭以道侶將至一絕寄之〉詩之第四句:

仙客何時下鶴翎,方瞳如水腦華清。

不過傳達楊君夢,從許人間小兆聽。

以下為唐?陸龜蒙《甫里集?卷十一》原文:



〈寄茅山講莊道侶集唐〉詩為七絶,第一句押平水韻下平聲八“庚”韻;第二及第四句則押平水韻下平聲九“青”韻;“庚”韻與“青”韻古通。七律或七絶首句有詩家喜用“旁韻”,本詩即其一例,“庚”為“青”韻之“旁韻”。因押“青”韻字數較多,故視作押“青”韻。

茅山位於江蘇省句容市和常州市金壇區交界,乃道教名山,漢代“三茅真君”在此隱居,故稱茅山。

首句之“燒蘭”應指蘭花之一種,有香氣。唐?白居易有詩題為〈看惲﹝一作渾﹞家牡丹花戲贈李二十〉,曰:

香勝燒蘭紅勝霞,城中最數令公家。人人散後君須看,歸到江南無此花。

首句指牡丹花之香勝燒蘭,而其紅則勝朝霞或晚霞。

“玉京”乃道家勝地,道家認為隨“燒蘭”之香可至“玉京”,今不用燒蘭亦可望見玉京也。“人間無事不曾經”指經歷人間各種酸甜苦辣及喜怒哀樂之事,即無事不經歷也。

第三句之“大椿”乃木名。《莊子?逍遙遊》曰:“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爲春,以八千歲爲秋。”“大椿枯後新爲記”指一大椿枯後另一大椿生長,今以新之大椿為標記,即新之紀元開始。

第四句之“兆”指古代占卜時灼龜甲所成之裂紋。“小兆”疑指占卜人生之小事;占卜朝廷家國之事方為大事,是為“大兆”。

唐?陸龜蒙有另詩名為〈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襲美〉,曰:

三清今日聚靈官,玉刺齊抽謁廣寒。

執蓋冒花香寂歷,侍晨交佩響闌珊﹝執蓋、侍晨,皆仙之貴侶矣﹞。

將排鳳節分階易,欲校龍書下筆難。

唯有世塵中小兆,夜來心拜七星壇。

上詩之“小兆”亦指占卜人生之事也。“從許人間小兆聽”意指可以在人間聽聽自己日後凶吉之事。

第二首〈重寄集唐〉詩集皮日休、張賁、陸龜蒙之詩句,其詩如下:

竹杖芒鞵稱野情,醉鄉無貨沒人爭。近年已絕詩書癖,誰問山中宰相名?

第一句未知出自何人之詩。第二句見唐?皮日休〈奉和魯望看壓新醅〉詩之第六句:

一簀松花細有聲,旋將渠椀撇寒清。

秦吳只恐篘來近,劉項真能釀得平。

酒德有神多客頌,醉鄉無貨沒人爭。

五湖煙水郎山月,合向樽前問底名。

第三句見唐末?張賁〈酬襲美先見寄倒來韻〉詩之第五句:

尋疑天意喪斯文,故選茅峰寄白雲。

酒後只留滄海客,香前唯見紫陽君。

近年已絕詩書癖,今日兼將筆硯焚。

爲有此身猶苦患,不知何者是玄纁。

第四句見唐?陸龜蒙〈和傷開元觀顧道士〉詩之第八句:

何事神超入杳冥,不騎孤鶴上三清。

多應白簡迎將去,即是朱陵鍊更生。

藥奠肯同椒醑味,雲謠空替薤歌聲。

武皇徒有飄飄思,誰問山中宰相名。

以下為唐?陸龜蒙《甫里集?卷十》原文:



〈重寄集唐〉詩為七絶,押平水韻下平聲八“庚”韻。

“竹杖芒鞵稱野情”之“芒鞵”即“芒鞋”。拄竹杖穿芒鞋而居於山中,可以稱為“愛好郊野之性情”也。宋?梅堯臣〈魯山山行〉詩曰: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峯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醉鄉無貨沒人爭”指人醉酒後入醉鄉,醉鄉無酒,人醉後亦不須酒,故曰“沒人爭”。

“近年已絕詩書癖”意指退居郊野已不談詩書,不為世俗之功名而苦惱。“誰問山中宰相名”意指昔日高官厚祿,一旦退隱山林,縱使貴為宰相,亦無人過問也。

第2節李龏之〈遣興集唐〉及〈西陵旅思集唐〉詩

其〈遣興集唐〉詩乃集唐人姚合、徐凝、來鵬及隱巒之句,以下為其詩:

〈遣興集唐〉

春色何因向酒疎?畫簷愁見燕歸初。不知獨坐閒多少,釋悶還拈架上書。

首句見於唐?姚合〈和李紳助教不赴看花〉詩之第六句:

笑辭聘禮深坊住,門館長閑似野居。

太學官資清品秩,高人公事說經書。

年華未是登朝晚,春色何因向酒疎?

且看牡丹吟麗句,不知此外復何如。

次句見於唐?徐凝〈讀遠書〉詩之第二句:

兩轉三回讀遠書,畫簷愁見燕歸初。

百花時節教人懶,雲髻朝來不欲梳。

三句見於唐?來鵬〈新安官舍閑坐〉詩之第三句:

寂寞空階草亂生,簟涼風動若爲情。

不知獨坐閑多少,看得蜘蛛結網成。

末句則源自唐末詩僧隱巒,但含此句之原詩未見。隱巒曾居廬山,後入蜀。《全唐詩?卷八百二十五》載其詩五首,曰:

隱巒,唐末匡廬僧,詩五首。

“匡廬”即廬山。五首詩分別為〈逢老人〉、〈牧童〉、〈蜀中送人遊廬山〉、〈琴〉、〈浮橋〉。上述五詩均無“釋悶還拈架上書”句。

〈遣興集唐〉詩為七絶,押平水韻上平聲六“魚”韻;所以第一、第二及第四句原詩亦必屬此韻。首句指因賞春色而少飲酒,次句指燕子在畫簷上築巢,但春歸之燕令人添愁緒。第三句指獨坐書房中百無聊賴,只好隨手拈架上書而讀之﹝第四句﹞。

以下為〈西陵旅思集唐〉詩:

漁曲飄秋野調清,半窗殘月帶潮聲。不知短髮能多少,一夜新添白數莖。

首句源自唐?陸龜蒙〈晚渡〉詩之第二句:

半波風﹝一作飛﹞雨半波晴,漁曲飄秋野調清。

各樣蓮船逗村去,笠簷衰袂有殘﹝一作餘﹞聲。

第二句源自中唐?雍陶〈憶江南舊居〉詩之第四句:

閑思往事在湖亭,亭上秋燈照月明。

宿客盡眠眠不得,半牕殘月帶潮聲。

第三句源自唐末?韓偓〈秋霖夜憶家〉﹝隨駕在鳳翔府﹞詩之第三句:

垂老何時見弟兄,背燈愁﹝一作悲﹞泣到天明。

不知短髮能多少,一滴秋霖白一莖。

第四句源自唐?王轂〈秋〉詩之第四句:

蟬噪古槐疏葉下,樹銜斜日映孤城。

欲知潘鬢愁多少,一夜新添白數莖。

此詩《全唐詩》有兩載:卷六百九十四,題為〈秋〉,作者為王轂;又卷五百零五,題亦為〈秋〉,作者為王叡。相信以“王轂”為是。

〈西陵旅思集唐〉詩之“思”字乃名詞,陰去聲。其義與“夜思”、“秋思”之“思”字相同。“旅思”乃指因遠行而產生之愁緒也。

此詩為七絶,押平水韻下平聲八“庚”韻;所以第一、第二及第四句原詩亦必屬此韻。首句指秋天聽漁歌其調更為清晰,眺望窗外,只見一勾殘月,伴潮聲而惹人愁。“牕”同“窗”。因煩惱事多,頭上之髪漸少,不但如此,一夜間即新增數莖白髪。“莖”粵音“亨”,即hang4,陰平聲,屬下平聲八“庚”韻,但粵人多唸作“敬”。

以下為《御選宋詩?卷七十八?雜體》原文:





















-1-







献花(0)
+1
(本文系瀟湘館112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