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温作业和中暑预防
2022-07-05 | 阅:  转:  |  分享 
  
AwarenessonHeatStress高温作业和中暑预防了解高温作业熟
悉中暑健康危害了解高温风险评估熟悉高温控制熟悉中暑预防和急救措施培训目的高温作业定义高温作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
作地点平均WGBT指数等于或大于25?C的作业高温天气: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
35℃以上的天气 注意:温度不是高温唯一因素!必须考虑湿度、辐射热、空气流动等因素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2012
GBT4200-2008公司主要高温作业岗位露天作业现场巡检?高温对机体的影响人体之正常核心体温约为摄氏37
℃;受环境、运动及身体状况等影响,变动±0.5℃,极限±2℃;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为脑干中之下丘脑,当身体因运动或工作等产生代谢热
致使血液温度升高时,下视丘会透过中枢神经传递讯息使心跳加快、血管扩张等使得更多血液流向体表,升高体表温度,提高出汗等体温调节机制将
过多的热能经由皮肤以传导、对流及辐射等方式散热,同时导致水分及电解质的丢失。中暑性疾病:热疹热昏厥热衰竭热休克
当无法藉由正常机制调节体温时,便会造成体热蓄积于体内,体温升高,水盐代谢失调,产生中枢、循环及内分泌等系统症状,即中暑性疾病,
包括:热疹临床特点:患处出现大量红色小皮疹病因:主要由于工作服及湿热环境造成汗液难以蒸发,导致汗腺管堵塞产生炎症.处
理方法:转移到凉爽环境中,保持皮肤干燥,或用冷水冲洗预防措施:保持皮肤干燥.中暑性疾病和应对措施热昏厥临床特点:
血淤积在人体皮肤和扩张的血管中而导致血压突然下降,感觉精疲力尽,头痛、眩晕,并会昏厥,体温通常正常或下降处理方法:移
至阴凉处躺下休息即很快恢复预防措施:加强员工热环境的适应,适当工间休息中暑症状和应对措施热痉挛临床:过度流汗
导致电解质流失而出现的明显肌痉挛,患者神志清醒,体温通常不升高处理方法: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
,并补充水盐,严重者需医疗观察和治疗预防措施:加强热适应;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盐临床特点: 口渴、乏力、皮肤湿冷
、脸苍白等;可能晕厥、低血压、脉搏跳动快;体温通常升高(37.5-38.5oC)应对措施:转移到较凉爽环境中、休息、补
充水盐预防措施: 加强热适应; 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盐; 医疗观察热衰竭临床特点: 最严重的中暑疾病;
无汗、体温很高(可达40?C以上)、皮肤干红、意识混浊、抽筋和昏迷 可导致死亡处理方法: 转移到阴凉处,脱下衣服
等帮助降温; 并且必须马上寻求医疗治疗,降低体温预防措施:健康监护、补充水份、加强热适应热休克高温评估要素空气
温度湿度辐射温度空气流动并考虑员工穿戴的个体情况(如个人防护用品特别是工作服的类型)和工作强度/机体代谢率等
高温评估公式湿球温度 tn黑球温度 tg空气温度 ta计算公式室外工作WBGT=0.7xtn+0.2
xtg+0.1xta室内工作WBGT=0.7xtn+0.3xtg WBGT湿球黑球温度高
温作业限值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WBGT限值接触时间率体力劳动强度IIIIIIIV100%3028
262575%3129282650%3230292825%33323130(GBZ2.1-20
07)持续接触高温时间限值注意:持续高温作业后休息时应该脱离高温作业环境,休息不得少于15分钟工作温度IIIII
I&IV30-32>32>34>36>38>40>42-448070605040302070
60504030201060504030201510GBT4200
献花(0)
+1
(本文系安全生产资...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