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精品)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倍的认识
2022-11-22 | 阅:  转:  |  分享 
  
第2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倍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10活动1第(4)(5)题,完成教科书P112~113“练习二十四”第7、8、9、1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倍的概念并能解决相关的问题,进一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在回顾梳理、查漏补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简单的归纳、整理能力。

?教学重点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倍的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复习了量的计量,知道了量的计量都可以通过数数找到,各种不同的计量单位有不同的用途。还复习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除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学期我们还学习了哪些跟运算有关的知识呢?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清楚地回忆起本学期所学过的计算的内容,但表达不规范。

教师注意观察学生表达的条理性以及学生心中分类的标准。

师:今天我们接着复习数的运算。(板书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倍的认识)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复习的知识,唤起学生的复习经验、探究意识。鼓励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总结上有更深层次的收获。在以前的复习中没有给学生明确归类的概念,都是以教师组织、按单元归总的形式进行。现阶段学生已有一定感知能力,这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区分数学中各部分的内容。本环节的设置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情,便于后面活动的开展与细微调整。

二、集体汇报,查漏补缺

1.小组合作,知识梳理。

师: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倍的认识,你们能用自己的方式梳理知识点吗?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并巡视观察,搜集案例。

【学情预设】学生会从不同的方面来总结。

2.汇报交流。

师:谁能分享一下自己的梳理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学情预设】形式可能出现大括号形式、知识树形式、文字叙述形式。

预设1:学生根据单元进行梳理。

预设2:学生根据计算方法来进行梳理:口算、笔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件出示思维导图。



3.查漏补缺,突破难点。

师: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较难,你容易在什么地方出错?

学生发言,对知识点进行具体分析与巩固。同时生生互动,查漏补缺。

【学情预设】连续进位乘法比较难;进位的数老忘加;有时忘写等式后面的数;对倍的实际问题有时理解不清楚。

4.分析例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110活动1第(4)小题。



(1)读题并理解题意,尝试列式并计算。

(2)指名学生列竖式计算,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算理。

师小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分别乘多位数的每一个数,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改变问题求解。

师:5架这样的飞机大约可以载客多少人?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大约”一词,复习估算的方法。(课件演示估算过程)

【设计意图】计算能力是数学的基本能力,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必备技能,特别是口算和估算。本环节首先让学生总结归纳相关知识,然后再进行口头细化分析,表达已有经验和需注意事项。在全面思考后,再结合课本例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应用能力。

5.课件出示教科书P110活动1第(5)小题。



(1)读题并理解题意,尝试列式。

(2)课件出示算式2×2,让学生说出两个2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三、学以致用,形成技能

师:请同学们运用前面讨论的方法,尝试完成下面的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12“练习二十四”第7题。

师:题目的要求是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算法,说说是怎样估算的。

【学情预设】学生有可能先笔算,在笔算的基础上再进行估算。

在讨论估算方法时,允许学生根据积的前两位连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思考,再下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答题过程中观察要仔细,思考要全面。

2.完成教科书P112“练习二十四”第8题。

师:“这场的票都卖完了”说明了什么?

【学情预设】卖出了870张票,收入是870个8元。

(1)学生自主解答。

(2)集中交流,说说各自列式的理由。

3.完成教科书P112“练习二十四”第9题。

(1)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如果学生出现理解错误,可提示他们画示意图,再来想一想。

(2)集体讲解。

师: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看看大家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师小结:在对题意的了解不够清晰时,示意图是很好的帮手。

4.完成教科书P113“练习二十四”第1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讲解。

师:说一说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巩固复习内容,同时利用常见的场景设置数学问题,考查学生理解现实问题情境,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复习课更应该如此。考虑到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计算领域中的表现与收获各不相同,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自主整理,课中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及时处理与反馈,练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准确把握学生的已有水平和认知局限,灵活安排复习方案。

?作业设计

二、直接写出得数。

700×5= 156×0= 80×5= 300×9=

35×2= 26×3= 399×9≈ 403×5≈

三、列竖式计算。

389×8= 847×3= 204×6= 720×5=





四、购物。

1.上衣的价钱是袜子的几倍?





2.短裤的价钱是袜子的4倍。买一条短裤和一件上衣共要多少钱?





五、超市货架上放着大、中、小三种洗洁精。只知道小瓶里装250克,每层装的洗洁精同样重,大瓶、中瓶里各装多少克洗洁精?











参考答案

二、3500 0 400 2700 70 78 3600 2000

三、3112 2541 1224 3600

四、1.40÷8=5 2.8×4+40=72(元)

五、从下往上定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

由第一层、第三层可知:2中瓶洗洁精质量=4小瓶洗洁精质量。则1中瓶洗洁精质量=2小瓶洗洁精质量=2×250=500(克)。

由第一层,第二层可知:1大瓶洗洁精质量=2中瓶洗洁精质量=2×500=1000(克)。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注意区分学生的发言是否属于数的运算。此过程也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一次了解。



【教学提示】

选取优秀案例展示。还可选择罗列与有序呈现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有条理地进行归纳的能力。



【教学提示】

对于难点,可以让学生交流互动,举实例说明,并帮助其他同学理解相应的知识。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清楚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明确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要让学生清晰表达量与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可以结合示意图说一说。



◎教学笔记







献花(0)
+1
(本文系11路人甲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