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中药的起源二、中药学的发展(各时期的代表著作)《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 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载药 365 种,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其对四气、五味、毒性、七情等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本 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载药 844 种,开创药物图谱文 字说明等图文对照法。《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载药 1558 多种《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载药 1892 种,集 16 世纪以前药学成就的大成。《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载药 921 种,其中新增药物 716 种。《中华本草》成书于 1999 年,载药 8980 种。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中药材的产地、采集、贮存对中药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临床效应(安全性与 有效性)第一节中药的产地道地药材:是某地出产的、在同一品种中质量优等的药材。第二节中药的采集采收方法和时间由药物的有效成分的质、量 决定,保护药物资源。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植物药采收季节与药效的关系;植物药不同药用部分的采收原则;①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 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连根拔起。②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③花类: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④果实和种子类 :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⑤根和根茎类:通常秋末至春初时采收。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⑥树皮和根皮类: 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根皮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芽前采集。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品种不同,采收各异。三、矿物 类药物的采收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炮制的含义:药物在应用前或做成各种剂型以前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炮制目的: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保证用药安全,如半夏、乌头。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需要,如生地制成熟地,生何首乌与制 首乌等。改变药物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矫臭、矫味,便于服用。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1.修治(修制 )纯净:保证药物质量。粉碎:便于煎煮、服用、制剂。切制:便于煎煮、炮制、制剂、干燥、贮藏、调剂称量。2.水制洗,淋,泡,润,漂,水 飞。润 :便于切制。漂 :去腥味、盐分、毒性成分。水飞:便于煎煮、制剂、服用。3.火制 炒,炙,煅,煨,烘焙。炒:便于粉碎、煎煮、 服用、缓和药性,减轻毒性、副作用,增强疗效。炙:改变药性,增强疗效,减轻毒性、副作用,引药入经。煅:易于粉碎、煎煮。煨:减轻烈性、 副作用,增强疗效。烘焙:便于干燥。4.水火共制煮,蒸,燀,淬煮:减毒,增效蒸:改变药效,稳定药物质量燀:便于干燥、贮藏,去掉非药用 部分或有毒部分淬:易于粉碎、煎煮、制剂5.其它制法制霜:种子压去油、矿石重结晶发酵:产生新药发芽:产生新功效第二节中药的功效第四章 中药的作用第一节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中药的功效是对中药治疗作用高度概括的表现形式。第五章中药的性能中药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 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 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性能≠性状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 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1.四气(四性)概念:第一节四气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 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与热,寒与凉性质同而程度异。第二节 五味1.五味的概念:指辛、甘、酸、苦、咸五味。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淡附于甘,涩附于酸,故习称五味。2.五味的作用及意义:(1) 辛 味:(气虚、多汗、出血、阴虚阳亢等慎用)能散——发散表邪-治疗表证;能行——行血-治疗血瘀证;行气-治疗气滞证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