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沈周传统山水画:见情、见景、见风骨01
2022-12-07 | 阅:  转:  |  分享 
  
沈周传统山水画:见情、见景、见风骨山水画在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方学者有把中国宋代的山水画与德国古典音乐、古希腊雕塑并
称为世界三大古典艺术的高峰。“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这是王维诗里对画中山水的描述,意境悠远而唯美。渐渐山水画作为文人士大夫心灵
的安顿之处,亦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画,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期开始独立,到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
。古人图画山川的年代,历史上可以追溯到非常遥远的时期,在中国画学术界认为最早的一幅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而展子虔是朝散大
夫,从五品下,作为官方人物作品得以记录和展现,比寻常百姓更容易一点,相信在民间山水绘画始于更早。人们在山川中领悟天地之玄趣,感受蕴
含着无尽审美意趣的山水,与之相互交流,体味现实世界里没有的虚静旷远。因此画山水,并不是简单的为它图真状形,而是把客观山川纳入胸怀,
变为“心象”,使其成为意境中的丘壑,这就是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基础。沈周像沈周(1427——1508),字启南,号石田。生于明宣德二年
(1427)十一月二十一日,正德四年八月卒,年八十三岁。沈周成为研究明代画风不可避免的巨峰,也是影响甚至决定明代画风的一代大师,创
始之功最为重大。沈周可谓传统文人的典范,人品和画品均以深沉、敦厚、静穆著称。沈周山水笔墨苍中带秀,刚中有柔;墨法、设色浓而不浊。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