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教版-七年级下初一下-历史期末复习-专题二经济发展
2023-01-02 | 阅:  转:  |  分享 
  


- 1 -

专题二 经济发展







唐宋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

时期 类别 概 况

唐朝

时期

农业

垦田面积扩大 ,兴修水利工程 ;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生产工具革新 ,如曲辕犁和

筒车

手工业

纺织业品种繁多 ,以蜀锦为代表的丝织工艺水平高 ;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 ,如

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闻名中外的唐三彩 ;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颇

具规模

商业

商业繁荣 ,水陆交通发达 ,贸易往来频繁 ;都市 繁华 ,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

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 ,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宋朝

时期

农业

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出现了 “苏湖熟 ,天下足 ”或 “苏常熟 ,天下足 ”的谚语 ;茶树

和棉花种植区域不断扩大

手工业

纺织业 丝织业发达 ;棉纺织业兴起

制瓷业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 ,江南

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造船业 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北宋东京郊外 ,建有世界上现



- 2 -

存最早的船坞

商业

开封和杭州是最大的商业城市 ;出现早市和夜市 ,乡镇出现了草市 ;城乡之间

的市镇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 贸易区 ;北宋前期 ,四川地区出现 “交子 ”,这是世

界上最早的纸币

海外

贸易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 ,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加以管理

明朝

时期

农业 明代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手工业

棉纺织业进一步推广 ;苏州是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所产青

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商业

商品经济相当活跃 ;北京、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出现了山西晋商、安徽

徽商等商帮

清朝

前期

农业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重视兴修水利 ,改进种植技术 ,改良新品种 ,经济作物种植

面积不断扩大

手工业 清朝前期 ,手工业有很大发展 ,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商业

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形

成了一些大的商帮 ,如山西的晋商、江南徽州府的徽商

人口增



表现

康熙时 ,全国人口总数达 1.5亿 ;乾隆末年 ,全国人口发展到 3亿 ,占当时

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影响 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 ,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

1.“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反映



- 3 -

了唐朝开元时期 ( B )

A.百姓生活富 足 B.经济发展繁荣

C.民族关系融洽 D.社会秩序稳定

【解析】 诗句反映了唐朝开元时期经济发展繁荣。唐玄宗在位的前期 ,年号为 “开

元 ”,当时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 ,国库充盈 ,民众生活安定 ,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

的强大 ,进入鼎盛时期 ,历史上称为 “开元盛世 ”。

2.如图文物能直接印证唐朝 ( C )



A.中外交流活跃 B.文化教育昌盛

C.手工业的高超 D.社会风气开放

【解析】 唐代秘色瓷、唐三彩等是唐朝的艺术珍品 ,反映了唐朝制瓷业发展的高

超水平 ;唐代金器反映唐朝的金器制作水平的高超 ,这都体现了唐朝手工业的制

作 水平高超。

3.(2021·益阳模拟 )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的景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D )

① 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

② 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 ,景德镇成为闻名中外的瓷都

③ 商业十分繁荣 ,都城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④ 出现了著名的商帮 ,如晋商、徽商等

A.①②③ B.①②



- 4 -

C.②③④ D.①③

【解析】 景德镇成为闻名中外的瓷都是在宋朝 ;出现了著名的商帮 ,如晋商、徽商

等是在明朝 ;①③ 说法符合唐朝的史实。

4.货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我国使用货币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下 列货币

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D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④

D.②④③①

【解析】 ① 交子最早出现在北宋前期 ;② 秦半两钱出现在秦朝 ,是秦始皇经济大一

统的重要措施 ;③ 开元通宝出现在唐朝 ;④ 五铢钱出现在西汉 ,是汉武帝经济大一

统的重要措施。故按照朝代先后顺序排列 ,应选 D。

5.(2021·长沙模拟 )《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 :“亦间或有卖洗面

水、煎点汤茶药者 ,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 ,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 ,动即百数。 ”

此景表明宋代 ( B )

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城市商业繁荣

C.商业发展辐射到农村

D.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改变



- 5 -

【解析】 两宋时期汴京和临安是当时繁华的都市 ,“直至天明 ”体现了商业活动突

破了时间的限制 ,体现了城市商业的繁荣。

6.如表是不同文献对唐宋时期江南经济状况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 )

记述 出处

“至于长安宝货药肆 ,咸丰衍于南方之物 ” 唐 ·高彦休《阙史》

“天下无江淮 ,不能以足用 ;江淮无天下 ,自可以为国 ” 北宋 ·李觏《寄上富枢密书》

“大江之东 ,南至五岭 …… 舟车南北 ,日夜灌输京师

者 ,居天下之七 ”

北宋 ·沈括《扬州重修平山

堂记》

A.江南 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B.扬州成为最富庶的城市

C.江淮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长安地区物资严重缺乏

【解析】 三则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区物产的丰富和经济的发达 ,说明江南经济社会

影响力上升 ,西汉时期经济重心在北方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开

发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南宋时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 ,重心由黄河流域转

移到长江流域。

7.如表反映了北宋和南宋时期 ,南北方在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例变化情况。这一

变化说明南宋时期 ( D )

朝代 项目 南方 北方 南北比例

北宋

(1045 年 )

赋税

(贯 )

35 811 000 45 095 000 44∶ 56



- 6 -

南宋

(1196 年 )

赋税

(贯 )

60 000 000 14 319 000 81∶ 19

A.农业科技进步 B.海外贸易扩大

C.商品经济发展 D.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 依据图表可知 ,北宋时政府财政收入北方所占比例高于南方 ;南宋时政府

收入南方所占比例大幅高于北方 ,可知南宋时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南方 ,这

主要是由于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8.南宋时 ,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 ,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

构办理手续 ( B )

A.宣政院 B.市舶司

C.瓦子 D.澎湖巡检司

【解析】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 ,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

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广州、泉州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加以管理。因此 ,商人抵达泉州后应到市舶司办理手续。

9.元朝时 ,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 ,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当时与中国

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 140 多个。上述材料说明了元朝 ( C )

A.科学技术发达 B.民族关系融洽

C.对外贸易繁盛 D.军事实力强大

【解析】 元朝海上交通发达 ,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 形成了多条航线 ,可通往

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 ,远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

岸。元朝时 ,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 ,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材料说明

了元朝对外贸易繁盛。



- 7 -

10.有历史学家指出 :“明清社会变革的一大特征是商品经济发展。 ”以下史实支持

这一观点的是 ( A )

A.出现了晋商徽商等大的商帮

B.推行垦荒政策

C.推广了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D.人地矛盾突出

【解析】 题干关键词是 “商品经济发展 ”。根据题干信息 “明清社会变革的一大特

征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 ,陆路和水路 的商旅往来频繁 ,各

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 ,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

场组成的商业网。在商业活动中 ,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 ,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 ,在全

国进行商业活动。例如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和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徽商 ;B、 C、

D 没有体现 “商品经济发展 ”。

11.(2021·东营中考 )如图是一同学自学某朝代经济发展时的笔记 ,由此判断他学

习的朝代是 ( D )

1.出现了 “湖广熟 ,天下足 ”的谚语

2.佛山镇棉织业手工工场达 2 500 家

3.全国人口发展到 3 亿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 解析】 清朝中期 ,江汉平原、洞庭湖等地区普遍推广了玉米、甘薯等作物的种

植 ,粮食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当时的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 ,所以出现了

“湖广熟 ,天下足 ”的谚语 ;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等手工业有了很大的

发展 ,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并颇具规模 ;清朝人口增长较快 ,到乾隆末年



- 8 -

全国人口发展到 3 亿 ,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 1/3。综上可以判断该同学学习的朝代

是清朝。

二、非选择题

12.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阅读材料 ,进行探究。

【技术引导】



(1)图一、二分别是什么生产工具 ?选择其中一项说明其作 用。

答 :曲辕犁 ;筒车。曲辕犁 :适于精耕细作 ,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或者筒车 :

节省人力 ,提高了灌溉效率和水平 )。

【品种引入】

宋真宗大中祥符 (1008-1016)年间从福建推广于江淮、两浙等路。相传其种

来自占城国 (今属越南 )而得名。性早莳 (栽种 )、早熟、耐旱、粒细 ,宜于高仰之田 ,

对防止东南各地的旱害有一定效果。南宋时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 ,江南东、西路

和两浙路尤为盛行。其与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 ,使谷物产量大为增加。

(2)宋代引入的这一新作物品种是什么 ?依据材料指出其有哪些优点。

答 :占城稻。适合早栽种 ,成熟早 ,抗旱力强 ,米粒精细 ,适宜高田栽作等。 (回答其中

两点即可 )

【政策引领】

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

济 ,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是 “国之大计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



- 9 -

王 ,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并有了较

大的发展 ,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明朝末年的大动荡 ”指什么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 ,谈谈清初统治者哪些举措

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答 :指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兴修水利 ,改良推广新品种 ,重视

农业生产。 (两点即可 )

(4)结合以上探究 ,你认为农业的发展与哪些因素有关 ?

答 :因素 :新技术与新工具的发明 ;积极引进新作物品种 ;安定的社会秩序 ;统治者

的重视 ;正确的农业政策等。 (两点即可 )

【解析】 第 (1)题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两幅图分别是曲辕犁和筒车 ;曲辕犁适于精

耕细作 ,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筒车节省人力 ,提高了灌溉效率和水平。第

(2)题 ,根据材料 “相传其种来自占城国 (今属越南 )而得名 ”可见 ,引进的新作物品种

是占城稻 ;根据材料 “性早莳 (栽种 )、早熟、耐旱、粒细 ,宜于 高仰之田 ,对防止东

南各地的旱害有一定效果 ”可见 ,占城稻的特点是适合早栽种 ,成熟早 ,抗旱力强 ,

米粒精细 ,适宜高田栽作等。第 (3)题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明朝末年的大动荡 ”指的

是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 ;清朝前期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兴修水利 ,改进种植技术 ,改

良新品种 ,重视农业生产 ,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第 (4)题 ,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影

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新技术与新工具的发明 ;积极引进新作物品种 ;安定的社会秩

序 ;统治者的重视 ;正确的农业政策等。

献花(0)
+1
(本文系红色亚细亚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