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二化学寒假作业
2023-01-20 | 阅:  转:  |  分享 
  
寒假作业 二

学习目标 1.学会控制变量法分析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学会化学反应速率图像的分析与应用。

一、控制变量法分析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控制变量法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思维模型

(1)先分析确定变量,即要理清影响其实验探究结果 (化学反应速率 )的因素有哪些。

(2)采取 “ 定多变一 ” 法,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一种因素,看这种因素与探究的问题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样

确定一种关系,再确定另一种。

(3)通过分析每种因素与所探究问题之间的关系,得出所有因素与探究问题之间的关系。

二、化学反应速率图像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图像题的解题方法

解答化学反应速率图像题,要注意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分清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

析:

(1)明确坐标轴含义:首先要知道横轴和纵轴所代表的物理量。

(2)看起点: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或物质的量减小的是反应物,浓度或物质的量增大的是生成物。反应物以高

于原点为起点,生成物多以原点为起点。

(3)看变化趋势:根据图像的变化趋势,结合浓度、温度、压强等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确定产生这种变化

趋势的因素。

(4)看时间:反应速率图像中出现拐点和突变点等时对应的 时间。注意分析曲线的 “ 连续 ” 或 “ 跳跃 ” 所代表的含义。

(5)看终点:确定反应物消耗的浓度或生成物增加的浓度。



1.在不同浓度 (c)、温度 (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 (v)如下表数据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c/(mol·L- 1)

v/(mol·

L- 1·min- 1)

T/K

0.600 0.500 0.400 0.300

318.2 3.60 3.00 2.40 1.80

328.2 9.00 7.50 a 4.50

b 2.16 1.80 1.44 1.08



A.a= 6.00

B.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 v可能不变

C. b<318.2

D.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

2.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2O3+ H2SO4===Na2SO4+ SO2↑ + S↓ + H2O,下列各组实验

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

实验 反应温度 /℃

Na2S2O3溶液 稀 H2SO4 H2O

V/mL c/(mol·L- 1) V/mL c/(mol·L- 1) V/mL

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2 5 0.2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10



3.以反应 5H2C2O4+ 2MnO-4+ 6H+ ===10CO2↑ + 2Mn2+ + 8H2O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

分别量取 H2C2O4溶液和酸性 KMnO4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编号

H2C2O4溶液 酸性 KMnO4溶液

温度

℃ 浓度

mol·L- 1

体积

mL

浓度

mol·L- 1

体积

mL

① 0.10 2.0 0.010 4.0 25

② 0.20 2.0 0.010 4.0 25

③ 0.20 2.0 0.010 4.0 50



A.实验 ① 、 ② 、 ③ 所加的 H2C2O4溶液均要过量

B.实验 ① 和实验 ② 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 ② 和实验 ③ 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实验 ① 和实验 ② 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可能是生成的 Mn2+ 对反应起催化作用

D.若实验 ① 测得 KMnO4溶液的褪色时间为 40 s,则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 v(KMnO4)= 2.5× 10- 4 mol·L- 1·s- 1

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100 mL 2 mol·L- 1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 NaCl溶液,生成 H2的速率不变

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 H2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 H2的速率

C.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汽车尾气中的 CO和 N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 N2和 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5.CaCO3与稀盐酸反应 (放热反应 )生成 CO2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反应开始 2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

B.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反应开始 4 min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

D.反应在 2~ 4 min内以 CO2的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v(CO2)= 0.1 mol·min- 1

6.如图所示为反应 N2(g)+ 3H2(g) 2NH3(g)的反应速率 v(N2)变化的图像,则横轴不可能是 ( )



A.反应时间 B.温度

C.压强 D. N2的浓度

7.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X及 Y时,每隔半分钟分别测定反应放出气体的体积。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实

验 X及 Y的结果的是 ( )

实验 所用盐酸

X 25 mL 0.2 mol·L- 1

Y 50 mL 0.1 mol·L- 1









8.为研究某溶液中溶质 R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用三份不同初 始浓度的 R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 c(R)

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25 ℃ 时,在 10~ 30 min内, R的分解平均速率为 0.030 mol·L- 1·min- 1

B.对比 30 ℃ 和 10 ℃ 曲线,在 50 min时, R的分解百分率相等

C.对比 30 ℃ 和 25 ℃ 曲线,在 0~ 50 min内,能说明 R的分解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对比 30 ℃ 和 10 ℃ 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 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9.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 TiO2光催化染料 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在 0~ 50 min之间, pH= 2和 pH= 7时 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

B.溶液酸性越强, R的降解速率越小

C. 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

D.在 20~ 25 min之间, pH= 10时 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 0.04 mol·L- 1·min- 1

10. 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 70 ℃ 时不同条件下 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 H2O2浓度越 小,其分解速率越快

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 pH越小, H2O2分解速率越快

C.图丙表明,少量 Mn 2+ 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 H2O2分解速率越快

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 Mn2+ 对 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



11.一定条件下,容积为 2 L的密闭容器中,将 2 mol L气体和 3 mol M气体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2L(g)+ 3M(g)===xQ(g)

+ 3R(g), 10 s末,生成 2.4 mol R,并测得 Q的浓度为 0.4 mol·

L- 1。计算 :

(1)10 s末 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前 10 s内用 M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3)化学方程式中 x值为 。

(4)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往容器中加入 1 mol氦气,反应速率 (填 “ 增大 ”“ 减小 ” 或 “ 不变 ” ,下同 )。

(5)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往容器中加入 1 mol氦气,反应速率 。

12.向含有 H2SO4的 H2O2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 KMnO4溶液,反应开始后,溶液中 c(Mn2+ )将随时间 (t)的变化而变

化。某学生在做实验前认为, c(Mn2+ )与时间 (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做完实验后,得到的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

列问题:



(1)写出 H2O2与 KMn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OA段的意义为 。

(3)AB段的意义及 AB 段陡的原因为



(4)BC段的意义为 。

13. “ 碘钟 ” 实验中, 3I- + S2O2-8 ===I-3+ 2SO2-4 的反应速率可以用 I-3遇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 t 来度量, t

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 20 ℃ 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c(I- )/(mol·L- 1)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

c(S2O2-8 )/(mol·L- 1) 0.040 0.040 0.080 0.020 0.040

t/s 88.0 44.0 22.0 44.0 t1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

(2)显色时间 t1为 。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 40 ℃ 条件下进行编号 ③ 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 t2的范

围为 (填字母 )。

A.< 22.0 B. 22.0~ 44.0

C.> 44.0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述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14.某研究小组为了验证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选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在室温下进行反

应。实验中所用的草酸溶液为稀溶液,视为强酸。

(1)写出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草酸稀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

(2)该小组进行了实验 Ⅰ ,数据如下表。

H2SO4溶液 KMnO4溶液 H2C2O4溶液 褪色用时 (分:秒 )

1 mL

2 mol·L- 1

2 mL

0.01 mol·L- 1

1 mL

0.1 mol·L- 1 2: 03

1 mL

2 mol·L- 1

2 mL

0.01 mol·L- 1

1 mL

0.2 mol·L- 1 2: 16



一般来说,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 (填 “ 增大 ” 或 “ 减小 ” )。但分析该实验数据,

得到的结论是在当前实验条件下,增大草酸浓度,反应速率减小。

(3)该小组欲探究出现上述异常现象的原因,在实验 Ⅰ 的基础上,只改变草酸溶液的浓度,进行了实验 Ⅱ ,获得实验

数据并绘制曲线如图所示:



该小组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其中能够解释 MO段变化趋势的是 (填字母 )。

a

KMnO4与 H2C2O4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反应过程中生成 Mn(Ⅵ )、 Mn(Ⅲ )、 Mn(Ⅳ ),

最终变为无色的 Mn(Ⅱ )(括号中罗马数字表示锰元素的化合价 )

b 草酸根离子易与不同价态锰离子形成较稳定的配位化合物

c 草酸稳定性较差,加热至 185 ℃ 可分解



(4)该小组为探究 ON段曲线变化趋势的原因,又进行了实验 Ⅲ ,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H2SO4溶液 Na2SO4固体 KMnO4溶液 H2C2O4溶液

褪色用时

(分:秒 )

1 mL

0.1 mol·L- 1 1.9× 10

- 3 mol 2 mL

0.01 mol·L- 1

1 mL

0.8 mol·L- 1 16: 20

1 mL

0.5 mol·L- 1 1.5× 10

- 3 mol 2 mL

0.01 mol·L- 1

1 mL

0.8 mol·L- 1 8: 25

1 mL

1.0 mol·L- 1 1.0× 10

- 3 mol 2 mL

0.01 mol·L- 1

1 mL

0.8 mol·L- 1 6: 15

1 mL

2.0 mol·L- 1 0

2 mL

0.01 mol·L- 1

1 mL

0.8 mol·L- 1 2: 16



该小组进行实验 Ⅲ 的目的是 。

(5)综合实验 Ⅰ 、 Ⅱ 、 Ⅲ ,推测造成曲线 MN变化趋势的原因为 (填字母 )。

a.当草酸浓度较小时, C2O2-4 起主要作用,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小

b.当草酸浓度较小时, H+ 起主要作用, H+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c.当草酸浓度较大时, C2O2-4 起主要作用,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小

d.当草酸浓度较大时, H+ 起主要作用, H+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献花(0)
+1
(本文系太好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