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摆脱老干体力求诗境新
2023-02-01 | 阅:  转:  |  分享 
  
   摆脱老干体,力求诗境新    卢明

写诗有一定功力的人,要有更高的追求。不能满足于话说了,心到了,文字写在纸上了。要有造美境,发美语,出美感,让诗作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衰的追求。   有些人写诗,固然有他们优点,能够做到思路清晰、格律严谨、结构完整、主题突出、调子明朗,很大气,能站时代之上,写人民心声。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最需要做的,就是彻底摆脱老干体的影响。   老干体,取事大,但写出来干巴,不滋润。有些地方直说,缺乏应有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强调普遍观点,缺少独特感受。一首诗,如果不说谁写的,不细看谁的用语特点,说谁的都行。也就是说,诗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情感联系不多。   重大题材不是不可以写,而是要以小见大,大中有小,处处看到“我”的影子。古代诗人都是这样。你看,老杜忧国忧民,但,每首诗里,都有他自己具体的生活。《石豪吏》中,有诗人在那里过夜的情形;《羗村三首》,有诗人妻子儿女和乡邻的情感。“风急天高”,那是杜甫本人在奉节看到的。“襄阳洛阳”,那是诗人归家的路途。“老夫聊发的少年狂”,有苏轼在密州的思想活动;“凄凄惨惨凄凄”,那是清照凄凉晚年的写照。而现在我们的老干体,写改革开放,写神七飞天,写奥运成功,写三峡建成,都只是点一下那个事或那类事,并没有自己切身的感受。不深、不新、也不透。   诗,要有奇思妙想,要有清雅的韵味,就像坐在中秋小院品南山绿茶,而不是到大街上看热闹。看热闹的人大多浮躁,热闹完也就完了,鲜有写出好诗来的。   诗人的诗,应当是自己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自己独特的感受。只有摆脱了老干体大而空的写法,从自身生活看祖国,由内心验观民族,把宏大的主题与细微的情感融为一体来写诗,才能有更大的作为,才不愧于诗人的称号。

如果我们只是跟着报纸电台说些一般性的话,这诗的价值也就不高了。因为,按说得快,你不如电视;按说得准,你不如报纸。那,你这诗还有什么独立存在的价值?简单地跟风,人云亦云,那,事过了,境迁了,我们的诗也就没人读了。我们的诗,不是不想成为诗史,但,诗史不是新闻史。诗史,首先要是诗,然后才成史。   文学贵在创新,贵在形象,贵在独特。我这里以一首诗为例:      七律·重阳望海     瘦肩宽领入风羞,高处开怀天染眸。     松勒孤崖三寸土,身倾万鸟一湾秋。     云帆思发力尤劲,菊酒忘携情渐柔。     远海渔归听浪话,莫偏航道始丰收。     这首诗,境界开阔,写大的情怀,“莫偏航道始丰收”,不仅实写,而且有政治上的寓义。但,诗写得形象,善于用形象说话。尤其是“松勒孤崖三寸土,身倾万鸟一湾秋。”这一联,很有感染力。能一下子把人拉入诗营造的氛围中。   这里再举一首诗:      七绝·枫     读罢秋词问碧空,悄然一叶为谁红?     相思恰似朱砂痣,点上心头不嫁风。   这首诗,可以说每一句都清新优美,比喻新奇而又恰到好处,给人以阅读的美感。这样的诗,四句,可能要比几十首干巴巴的诗效果都好。机趣,理趣,情趣,充盈于诗中的时候,这诗也就美了。那些清新优美的诗,总能给读者一种美好的享受。   写诗,要细致具体,避免假大空,就要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寓大于小,以小见大,这样写出来的诗,才可体。不要怕写小事,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如果一开始就把架子扎得很大,那,实际上是给自己设置了难题。真正像《长征》那样的诗,也只有伟人毛泽东有这样的境界、气魄和写作功力,一般人写不来,反倒不如从小处着手。一件背心,只要可体了,就好看。棉胞固然肥大,却很容易使人显得雍肿。光着脚丫穿皮鞋,没有衬衣穿棉袄,都是不舒服的。自己穿着不舒服,别人看着也不舒服。

老干体是传统诗词写作的一种风格,也体现出一种思维方式,摆脱起来很难。但,既然有不合诗格处,还是要努力摆脱之。

(本文撰于2008年,现在看来,依然有用)

献花(0)
+1
(本文系杏坛归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