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经济、需求与货币思想
2023-02-08 | 阅:  转:  |  分享 
  
经济、需求与货币思想第一节:从“人”的角度诠释经济的含义从“人”的角度来讲,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皆是源于生存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考虑经济的含义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经济,即是人类生存需求的总称。经济活动,即是人类为了满足其生存需求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那么经济危机,即是人
类的生存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发展过程。简单地讲,经济即是对生存需求的满足;是对人类生存中的基本需求、支付能力、支付意愿、避险需求和信
用水平这一整体动态现象的总称。这一概念微观上指的是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和教育、医疗、养老等不断扩充的基本需求的满足,宏观上指的是地球生
态系统中的人类生存系统的平衡。在这一动态整体中,包含着人类的基本需求、支付能力、支付意愿、避险需求和信用水平的各项活动。基本需求是
这一动态的基础,信用水平是这一动态的终点。温饱是人类的底线生存需求,是最基础的、最核心的、最根本的生存需求。但人类的基本需求是随着
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着的,在不同的时间线上、不同的地域里,关于穿衣、饮食、居住、出行、教育、医疗、养老、娱乐的不同性质的内容,存在着不
同的基本需求。这些不同性质的内容在不同地域里形成了不同的基本需求,而在今天这个时代,人们的基本需求涵盖的内容更为全面,尽管在内容的
深度上有所区别。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是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基本(生存)需求是在底线生存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了需求的种类
,是现当代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而且,在吃饱穿暖的层次上有了一定的提升,比如,吃得更好,更为精致。以上这些是覆盖
大多数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并且有所取舍地在基本生存需求的内容上选择了高、中、低不同层次的配置,因为人类的货币收入所得与一个社会的福利
保障水平还不足以完成基本生存需求的全方位高水平配置。但是,有一部分人已经突破了人类对生存需求的传统理解范围,实现了内容上的拓展。比
如:科学、文化、艺术、影视、娱乐、旅游、游戏等活动,已经成为了这部分人的基本生存需求的一部分内容,这样的基本生存需求的内容拓展,既
包括了种类的增加,也包括了层次的提升。这是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主要通过货币收入所得实现的一种生活状态。社会大生产,经济全球化,这个
社会复杂了,人类生存系统复杂了,我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了,我们本能地对基本生存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潜移默化的,甚至有些时候,
我们是忽略了:进行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生存需求的满足。人类生存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我们需要两个系统都是健康的,健
康即是意味着循环、平衡和可持续。如果人类生存系统崩溃了,经济活动是可以重启的,是可以再次繁荣的,比如说金融危机;但是在人类生存系统
遭遇毁灭性打击后,所有的经济活动将不再有任何意义,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比如说核战、生化战。那么从这样的一个层面上来讲,我们面对的就
不再是经济危机了,而是社会危机。有一点是需要指出的:经济即需求的概念,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中的表现,是广义上的经济概念,是
理想中的状态;就今天的社会来看,经济是“狭义上的经济”,也就是说:经济是有效需求,是拥有支付能力的实际生存需求的总称。我们可以认为
,狭义上的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也就是有效需求的发展与繁荣。第二节:生存需求的满足与生态系统的保护人类生存需求的满足,是建立在地球自然
环境及其改造上的。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环境的总和,我们可以称为生物圈,而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种开放性意味着它的稳定是需要
外部能量不断输入的,否则就会存在崩溃的可能性。这一外部能量即是太阳,太阳就像是一台发动机,源源不断地给地球提供着能量。地球上存在着
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它们相互交错着、相互影响着、相互制约着,比如:湿地、森林,以及海洋这三大生态系统。而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
统,包含了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是结合了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全球性的生态系统。人类主要活动在农田和城市生态系统中, 属
于人工生态系统, 人类生存系统仅仅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但人类是生物圈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生物,为了满足人类不同的需求,?就必
然要对生物圈进行改造,改造的过程是可以大规模地改变生物圈的,而且这种改变可能是破坏性的、可能是永久性的,可能是会反噬到人类自身的,
毕竟人类也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生物圈本身是一个可以自动调节的系统,存在着一种动态平衡性。但是自工业革命两百余年以来,人类在对自然环境
的改造过程中,比如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矿业等行业,存在着泛滥的、没有节制的利用和开发;造成了环境的持续污染与气候的异
常变化,人为干预下的生态系统存在失衡的可能性。如何长期地、稳定地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如何长期地、稳定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
衡,这是今天的世界存在着的两个棘手问题。人类与环境形成的关系总和,我们称之为社会,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科技活动、军
事活动等,皆属于社会活动的范畴。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由不同的个体构成的组织形式,包括:家庭组织、集体组织、群体组
织、国家组织等;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最核心的经济组织。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所形成的
的关系,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有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与传统习俗,而国家是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由一定的
群体所形成的的政治共同体,是一个大的社会。人类社会划分成了以国家地理疆域为界限的大大小小的社会,在面对前面提到的两个基于全球的棘手
问题时,存在着不同的,短期、中长期的利益争端,共识不易形成。群体性的利益争端以国家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的对抗,是谓国际冲突;不同群体
的利益诉求在一个社会内部形成的争议,是谓社会矛盾。满足人类生存需求的一切物质上的、精神上的产品与服务的总称,我们可以称之为利益,包
括金钱、权力、肉欲、情感、名气、地位等。尽管冲突与矛盾不断,人类社会依然需要给出一个可以执行下去的、有效的解决方案。第三节:人们在
经济上的五层需求与狭义上的经济概念从经济的意义上来讲,人类的需求存在着五层含义:必需支付需求,支付能力需求,支付意愿需求,资产配置
需求,信用水平需求。必需支付需求:个体为了满足其在一个社会中的生存需求所必需要完成的一切支付。包括食物(米面粮油、蔬菜、水果等),
能源(木材、煤炭、燃气、电力等),衣物(上衣、下衣、帽子、鞋等),住房(单元楼、平房、别墅等的租赁或者购买),出行等及相关用品。这
里还应该存在维系一定社会关系所必需的支付,例如 :家庭关系、工作关系、乡亲关系等 ;温饱需求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最底线的必需支付
需求,这是一种狭义上的生存需求。支付能力需求:个体在满足其广义范围上必需支付需求时的实际支付能力。广义必需支付需求可以包括医疗(看
病、就医、住院、医疗保险等),教育(职业培训、自主学习、子女教育等),养老(主要表现为预先存款、养老保险),文娱(文学、影视、音乐
、娱乐活动等),家电(冰箱、空调、电视、洗衣机等),3C产品(电脑、平板、手机、相机等);以及在基于诸如产品质量、品类,服务水平等
属性上的不同选择。现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成为了生存与生活的必需品,就业与收入水平是衡量个体支付能力和社会发展情况的最重要
的、最根本的、最核心的经济指标。支付意愿需求:个体在对其支付能力与所处市场环境的不同感知程度下所表现出来的消费态度,反映的是有支付
能力的消费意愿。拥有支付能力的个体在其某种需求得到满足之前,存在一个支付意愿的问题,也就是说个体有钱购买某种产品或者服务,但是个体
要考虑买还是不买,这种“考虑”可以理解成是“支付意愿”。没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是有效需求,经济的发展需要增加有效需求量, 通俗的讲,
不仅要让个体有钱,还要愿意花这笔钱。资产配置需求:个体在对其资产的分类配置中体现出来的投资与避险倾向。关于资产配置,可以包括房产、
股票、债券、基金、外汇、金银等,现金、存款亦是一种很重要的配置方式;我们以是否参与国外资产配置为衡量标准,大致可以分为规避市场风险
的资产配置和规避主权风险的资产配置两种类别;个体对资产的不同配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市场行情和经济形势的预期。某些时候,避险是避
无可避的,投资即是最好的避险,资产配置思想亦不再是投资收益的最大化,而是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信用水平需求:个体的信用水平决定了
其需求得到满足的最高上限。就个体而言,信用的基础是什么,是房产、汽车、票据、股票等,是职业、职位以及所处的行业等,是信誉、一个组织
的成员身份以及社会关系等;个体的纯信用贷款是不需要抵押品或者担保即可取得的贷款,这笔贷款暂时性地提升了其支付能力,实现了超前消费,
这一行为在一定时期内是可以缓解有效需求不足的;但是在经济形势严峻以及进一步恶化的过程中,这笔贷款是有可能还不上的,那么也就意味着其
个人信用面临破产的风险。现当代经济的信用形式根据行为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国家信用,它们在社会经济的发
展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个体的差异是存在的,需求的满足是不同的。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人为地将“需求”分离出来了一个“有效需求”;对
于没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社会可能会给予救济,但这种救济也仅仅是用于满足其最底线的温饱需求;而且从根本上来讲,也是出于维护一个社会既有
秩序和规则的需要;即便如此,生产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在威胁着现当代世界秩序的稳定,威胁着一个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与持久繁荣。从广义上讲,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建立在人类本身的需求之上的,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经济的发展即需求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也就是需
求的繁荣;但是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达到“经济即需求”的程度,我们不得不把“需求”分离出一个“有效需求”,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认为,“狭义
经济的发展”即“有效需求的发展”,“狭义经济的繁荣”也就是“有效需求的繁荣”。此时,我们还可以认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受限于人
类的“ 有效需求量 ”的,而生产关系在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会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有效需求量”的增加。个人的需求需要得到满足,是
谓努力与奋斗;群体的需求需要得到满足,是谓斗争与妥协;一个社会的需求需要得到满足,是谓发展与繁荣。抛却一定的范围去谈论经济的发展与
繁荣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多个群体形成的共同体,例如国家,一个大的社会,是考虑经济的发展与繁荣问题的传统边界,边界之外的水深与火热
不在其考虑范围,是谓殖民。工业化社会大生产促使生产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全球合作初步形成一种秩序,是谓国际分工。经济危机是国际分工秩
序的“周期性”痼疾,存在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为此,将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繁荣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成为一种可能,是谓人类共同体思想。我
们说“有效需求”是从“需求”中剥离出来的,那么问题来了,人类的“需求”是否已经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开发了呢?第四节:货币共识与铸币权问
题货币是一种关于交换权的约定。从以物易物这种交换方式的不匹配开始萌芽,逐渐寻找一种能被市场所有人接受的一般等价物,无论贝壳,金银,
还是纸币,皆是如此。以物易物是最原始的、最纯粹的、最基础的交换方式,是从原始社会到二十一世纪一直存在着的、从来没有中断过的一种交换
方式。小到个体、大到国家,无论中外,在实际需求的满足中使用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时,是表现出了一种近乎本能的反应,是切合自身利益需求—
—短期亦或中长期利益需求的一种反应。例如:某家的一头牛可以交换两头猪,一头猪可以交换三只羊,一只羊可以交换十二只鸡;例如:某国用一
揽子产品交换另一国的一揽子产品,或者具体地讲,使用衣服、食品等生活用品交换石油、矿产等各类资源,不管是怎样的交换比例,各取所需是双
方交换的基础。也就是说我之供应是你之所需,你之供应是我之所需,而且在交换时间、交换数量和交换地点上是匹配的,交换才有可能完成,这样
的交换方式在交易范围狭窄、种类不多的情况下是有效率的,也是符合实际的。但人们在能动地改造大自然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活动的范围扩大了
、物品的生产也丰盛了,人们逐渐地发现这一交换方式的局限性制约了货物的流通、阻碍了各自需求的满足;例如,我想用一头猪同时来交换一些鸡
、鸭、鱼肉和瓜果蔬菜等物品,而这些物品又分属不同的个体所有,这些个体也不一定就想换取一头猪肉的份额,即使成功完成了交换,也无法储藏
多久,而且这样的交换方式也不支持长距离远行。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特殊的物品来充当交换媒介或者一般等价物,以使得物品交换简易便利,我们
暂且可以将其称之为货币。货币,其实物表现形式存在多种,从人类历史上看,贝币、铁币、铜币、银币、金币都曾经出现过,从区域性到全球性的
认可与使用,货币形式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支撑;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名目繁多的纸币,以国家主权信用背书,例如:人民币、美
元、英镑、日元、纽元、澳元等,亦是货币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对于它们的使用是被限制在了一定的地域空间里,而不能全球通用,因为
铸币权的存在。关于货币的理解,我们考虑将这些具象的货币形式抽象出来,抽象成“一种关于交换权的约定”,是一定地理疆域内的所有人所达成
的一种共识,这一地理疆域,一般意义上被认为是国家的概念,这一共识是将某一纸币等作为物品的交换媒介,并满足其它的货币职能需求,而在这
一共识里也隐含了关于铸币权的唯一性,即货币只能由该国央行发行。货币不仅仅是一般等价物,货币还是财富本身,货币的主权性决定了传统的货
币传导机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财富分配方式,这一建筑在传统货币之上的分配方式正在一个社会里走向不可解的困境,比较普遍性的是财富两极分化
下的经济危机的加剧,地方性质的政府以及国家的破产将随着债务危机的蔓延在全球分割开来的各个主权国家上演。世界所面临着财富分配问题,生
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应问题,这一问题是全球性的,而不是一国一地的问题;任何一国一地想要独立地解决自身的问题都是行不通的,而全球性的协
作需要文明世界近乎同步的变革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目前并没有一个可以持久性的执行下去的全球方案。之所以提及分配问题,是因为在生产力
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即有效需求相对于生产而言表现出不足时,生产关系就需要随之改变了;如果不能改变,那便是经济危机的历史性重复,金融危
机、债务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亦会纷至沓来,愈演愈烈到某个时间节点,在流血中完成变革;或者到不了变革的程度,只是促成了文明的某种
进步,并再一次地踏入历史的循环之中,等待着科技的极大发展来砸碎这个旧的世界,这可能是一个很长的时间线,不确定的是人类文明是否还存在
着。传统的货币共识已经难以为继了,未来的世界通用货币,不仅是关于交换权与铸币权的约定,还将在这个约定的基础上,就全球财富再分配问题
达成一种共识,这个共识将会集成在货币的设计之中。也就是说,货币或将可能是解决分配问题的一个突破口。第五节:经济的运行逻辑与需求的三
个维度世界经济的运行逻辑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人们需要通过一定的付出形式来获得货币性收入。例如:体力、知识、经验、技术、资金
等合法的付出形式,也包括一些不合法的付出形式,例如:暴力、抢劫、革命等,权力、关系亦是不同的付出形式。从“生存需求的满足”这一意义
上来讲,这些不同的付出形式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区别的只是道德与法律的约束与允许与否。如果是在没有通过付出的情况下从社会中获得了物
品和货币,按照这个世界一直以来的说法,此类情况属于人道主义性质的援助。不论是怎样的货币获得,都会形成一定的支付能力,而拥有支付能力
的需求才可以称之为有效需求,有效需求的存在与扩大是经济发展与繁荣的基础。其二,经济的运行是扩张性的。狭义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即是有效需
求的发展与繁荣,这样的发展与繁荣需要提高有效需求在实际需求中的比例,而经济的这种扩张性反映在需求上,包括了三个维度的内容,即需求的
种类、需求的层次和需求的市场空间。需求的种类,衣、食、住、行和医疗、教育、养老是人们的基本需求,这些基本需求在范围和规模上的发展是
可以而且已经形成行业、产业了,当然人们还有诸如文化、娱乐、游戏、旅游等其他方面的需求。这些不同种类的需求的产生与发展是基于人们的生
存需求,而需求的挖掘与开发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有些需求是被刻意压制了的,例如黄、赌、毒,有些需求
是被引导着的,例如生态环境的保护、产业的规划与经济的制裁。人们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想方设法地发现、创造、并满足人们不同种类的需求,
或是细化的小众需求种类、或是已存的大众需求种类,是对政府与市场双重作用的一种要求,这样的要求里飘散着一股博弈的味道。需求的层次,在
人们能动地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会给一个社会的不同群体提供需求分层的物质基础,群体的划分来源于一个社会生产力决定着的生产
关系,是一个社会分配制度最敏感的外在表现。如果是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长久以来,社会是“按付出分配”,“人的付出价值”由社会度量,
或者实物化或者货币化,而人们关于“付出价值”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是贯穿了整个人类发展史的斗争。需求的分层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跳
脱一个社会实际的政治经济环境,例如:曾经处在同一个时期的城市与乡村,早已在城市普及的冰箱,在一些乡村却是一种奢侈品,夏天的饭菜与水
果,需要用绳子将其系到院子里三米深的水井中,起到一点冰镇的效果,需求的分层体现了有效需求的不足。需求的市场空间,?就某一需求来讲,
满足这一需求的产品,从一个地域流向了另一个地域,从一个群体流向了另一个群体,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生产过剩的现象。如果以地理疆
域划分的话,那便是从一个国家流向另一个国家乃至全球,在流通中存在着倾销、关税等问题,就一个国家内部而言,其流通在城乡之间、东西南北
之间、近远郊区之间,这样的流通会涉及到基础设施的建设、消费补贴与税收优惠的政策。人们的需求需要得到满足,在满足人们需求的过程中,经
济危机一直都是存在着的,从生产端来讲,是生产相对于有效需求而言表现出过剩的一种危机,从需求端来讲,是有效需求相对于生产而言表现出不
足的一种危机,两种表述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在应对危机的解决方案上亦存在着区别。需求的满足是被制约着的,其有效需求在实际需求中的比例
可能存在不增反降的情况,是支付能力与支付意愿的降低,是收入水平与信用额度的一种制约。一个社会需要充分的就业环境才能稳定提供正常的有
效需求量,这样充分的就业环境需要一个社会在需求的三个维度上不断挖掘与开发,直到一个临界窗口,即是大部分群体“正常的货币获得”不再能
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那么此时的分配制度就需要调整了,主动或者被动的调整,否则人们将冲破道德的约束与法律的规定,并进一步与暴力机器对
抗,因为这是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内在矛盾的具体外在反应。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人们最根本的生存需求在人们的需求一再细分化
的过程中,变得有些模糊了,这种模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个体所做的某件事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或者根本就不是为了自己的生
存而付出着,甚至是面临死亡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个体可能是为了他人去付出,可能为了他人的生存而死去;例如,为了父母、爱人、孩子,亲人,
甚至是完全不相干的人,是为了生存,只不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人的生存以及更好生存的可能;对于这样的个体来讲,精神需求或者信仰需
求是超越了自己的生存需求的,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可能就是我们经常在耳边听到的关于爱、正义、和信仰的力量吧。其二,为了满足个体的
某种需求,为其服务的他人的付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而从事的一份工作,但是对于这位个体而言,其需求可能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生存,还
有可能是其他的需求,例如文化、娱乐、游戏、旅游等方面的需求;而且这位个体在其所从事的工作中的付出,或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某种直接生存需
求之外的需求,而对于这位个体而言,是为了满足其生存需求,人们在满足自己生存需求的过程中,存在着或强或弱的关联性。换句话说,在人类的
需求越来越细化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化了,或者说是社会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伴随着这种复杂化,体现出来的是人
类生存系统的复杂化,这种生存系统的复杂化也是人类需求的满足变得复杂化的一种社会表现。第六节:生存需求是一种潜意识的需求生存是一种需
求,一种潜意识的需求,最底层的需求。从个体之间的三五成群、集体劳动,从家庭、部落狩猎耕种的分工协作,从城市、乡村关于土地、水、能源
等各类资源的争议不休,到国家、地区之间对生存资料的控制夺取和不合理交换,无不体现了生存需求在其中的内在驱动力。广泛地讲,衣、食、住
、行和教育、医疗、养老是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的基本产品与服务,是人们的的基本需求,这一基本需求的种类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增加,层
次亦会有所提升,是一个社会整体上的、普遍性的需求的增加与提升;而吃饱穿暖则是人们最初的、最低线的生存需求,从食可果腹、衣可蔽体发展
到有了多种多样的选择。例如,科学、文化、艺术、影视、娱乐、旅游、游戏等活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可能成为人们的基本需求里的内容;
或许已经有一部分人实现了这一基本需求的内容拓展,但很大一部分人可能是困在了温饱线上,在其基本需求中争取着最低层次的满足,或者有所取
舍地在基本需求的内容上选择高、中、低不同层次的配置,这一趋势的可能性存在,不分国界。生存需求,是一种实际需求,然而在实际需求与有效
需求之间横亘着一个支付能力的硬性要求,对于没有支付能力的实际需求的满足,“我们”称之为人道主义援助,这样的援助可能维持人们在温饱这
一最低线的生存需求上,但温饱的水平往往不会支持种类、层次的自主选择。人们付出了体力、知识、经验、技术、资金等,在其付出价值货币化的
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差异与日俱增,使得贫富向两极化方向快速推进。在全球债务经济发展模式下,大多数人们的收入和信用水平将有可能越来越不足
以满足其衣、食、住、行和医疗、教育、养老这些基本需求的支出,甚至一部分人正在考虑压缩这些基本需求的种类和层次,或者已经在这样做了,
直至压缩到温饱这一最低线的生存需求的满足,这一群体可能在扩大着,这一最低线的生存需求存在不能满足的可能性。经济在发展中,亦在危机中
,如果是从“物”的角度考虑,是生产相对于有效需求的过剩,如果是从“人”的角度考虑,是有效需求相对于生产的不足;这一危机,不论是从哪
一个角度来分析,欲求人类社会的文明向前稳定发展,最后的原因都指向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不适应。进一步地讲,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缺
失了“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世界不可逆的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单独一国、一域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等经济手段的技术性调整将难有作为,债务的不断
高企亦是无力解决,“我们”将不得不面对并考虑“制度性调整”;这一“制度性调整”是“政治的协同性”,协同的是经济发展的成果如何分配;
“政治协同”是走向“政治一体”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不论是最终的目的,亦或是结果。政治是什么,政治是关于如何分配的这么一个东西。分配
什么,分配的是经济发展的成果。经济发展的成果是什么,是人们通过一定的付出形式所创造出来的产品与服务的总和。遗憾的是,人们所创造出来
的经济成果,却不能直接地用于人们对生存需求的满足,而是通过“货币”这一间接的方式来实现各自需求的满足。对于“生产相对过剩”的产品与
服务,存在“倾销”的可能性,当“倾销”的利润不在时,将其直接“舍弃”、“扔掉”即成为一种现实。此时,人们的“付出价值”在这一“货币
经济系统”内降到了零;紧接着的是,“过剩的产能”会被人为的去除掉,“产量的控制”成了企业不得不考虑的一件事情。从全人类的角度讲,这
一“过剩的产品与服务”仍然是某地、某类群体的实际需求,只是因为他们在这一既定的“货币经济系统”内没有货币获得,形不成支付能力,或者
存在货币获得,但支付能力勉强、支付意愿较弱,而不能将实际需求转为有效需求,从而满足自身的某种生存需求。因此,在今天的世界,如果有人
依然在温饱线上挣扎着;在今天的世界,如果人们对衣、食、住、行和教育、医疗、养老这些基本需求的最低层次的满足还不能够拥有;那么一定不
是生产力出了问题,一定是生产关系出了问题。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分配问题,这是一个政治问题,这是围绕货币运行的、“将人们的付出价值货币
化”的全球经济运行系统出了问题,“货币债务问题”即是最直观的、最极端的表现,这是一个覆盖全球的问题。是的,经济全球化了,用于满足人
们的生存需求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全球化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们的生存系统是全球化了的,也就意味着人们对生存需求的满足的实现,
更为复杂了。这一复杂性不仅包括了人们付出的本质是源于生存需求,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人的生存需求,从整体上来讲都是为了满足生存的
需求。还包括了人们的需求的多样化,在生产与消费中,彼此之间的付出与需求存在着或强或弱的关联性,无形中将人们对生存需求的满足交织在了
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运行系统。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生物多样性的逐渐减少,同样事关人们的生存,人们为此进行
着各种各样的付出或者“牺牲”,这些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若不能积极妥善应对,恐将威胁全人类的生存。第七节:生存系统的复杂化与生存空间
的争夺就生存系统的复杂性而言,在经济角度上主要存在两种表现:其一,某一整件产品的组装所需要的零部件往往由全球各地的生产商来提供,而
在组装的过程中又会涉及到更多的工作内容,可以说,离开了某一个零件的提供,这一完整的产品组装就无法完成了。其二,各个产业链之间存在着
密切的联系,离开了某一个产业链,其他产业链都会受到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多个地区的经济繁荣以及多个群体的生存需求的满足。例如智
能手机,智能手机产业链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上游环节,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开发商、芯片开发商以及元器件供应商;中游环节,包括智能手机设计公
司、智能手机生产企业等;下游环节,包括各种应用及增值服务商、移动通信运营商、分销商以及终端用户等。智能手机产业链涵盖了材料、生产、
代工等领域,当然还可以按照行业进一步细分,比如说触摸屏、液晶显示屏(模组、液晶面板)、连接器件、外壳(结构件)、PCB(即印刷电路
板)、天线、电池组件(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芯片、电声器件、摄像头(镜头、马达、滤光片、图像传感器)等,而且这里面还包含有各
个子产业链。另外,在该产业链上工作的人们亦存在着穿衣、吃饭、住房、出行、娱乐、游玩等各类需求,这些需求的供应背后都是一个个行业;以
及在人们满足这些需求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垃圾等是需要处理的,支撑这么多行业正常运行的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与维护亦是一种复杂的
产业链,人们在各自生存需求的满足过程中,这种或强或弱的关联性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我们可以这样讲,自全球工业化大生产以来,各个产业链
之间已经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在一起了,若是脱离了既有的整个供应系统,一味刻意地去单独建设某个产业链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越来越不切实际了
,尤其是在这种社会分工全球化的时代。但这样的“困难”与“不切实际”是在全球没有明确地进入彻底分裂的状态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如果某个
支柱性的产业链出现了一些问题,或者说萎缩了,那么其他依附于此的行业也会受到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并不是那么容易控制的
。产业链的分工合作需要庞大的工业人口,如果一国的工业人口不足以支撑复杂的产业链分工,那么人工费用的上涨就会成为可能,产业的转移也会
随之而来,尤其是低附加值的一些产业将可能被转移他国。与此同时,对于自动化、智能化的研究亦在推进之中,并设想使用这些自动化的、智能的
机器设备逐渐地取代人工生产,并期待在未来某一天可以大部地甚至近乎全部地取代人工生产,这一可能性是存在的。“社会福利”是在科技向前发
展的过程中逐步增加的,并在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国家之间表现出了一种差异,甚至是巨大差异,这是在人类社会既有的政治经济秩序中,“
价值链”与“国际分工”的共同推动下形成的局面,而这一局面是动态发展着的,并在渐趋平衡中迎来全球性的“制度性调整”。如果妄想在某一个
时间节点,全球各国会自发地、主动地、毫发无损的开启“制度性调整”,那么这样的想法是愚蠢的;从一个国家的整体上来讲,有些国家的社会福
利会被拉低,有些国家的社会福利会有所提升,这是国家之间的科技与产业竞争所带来的的一种结果,这一结果亦是动态存在着的一种现象,这一动
态是缓慢加速进行着的,但不是摧枯拉朽式的改变。国家之间的分配矛盾在这一过程中越发凸显出来了,这个时候,就不必再过于纠结经济运行的逻
辑了,“生存需求的满足”即是最大的逻辑。“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需求需要得到满足”即是逻辑的起点,如果不能使
之得到满足,那么他们可能会认为这是“政府”的错、是“社会”的错,是其他国家政府与社会的错,是人类社会与文明的错。在既有的国际秩序里
,国家之间的生存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可以认为合作与联盟,竞争与冲突,封杀与制裁,暴乱与战争
,皆是源于各自的生存需求,是对自身生存空间可能受到挤压的一种担忧、恐慌,并为之采取的行动。第八节:按付出分配与付出价值的货币量化为
了生存需求的满足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我们称之为付出。为了生存需求的满足,人们能动地进行着大自然的改造,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不
同的付出形式,例如:体力、知识、经验、技术、资金。是的,体力是一种付出形式、知识是一种付出形式、经验是一种付出形式、技术是一种付出
形式、资金是一种付出形式,所有这些不同形式的付出行为,都是为了生存需求的满足。而且,人们为了生存需求的满足,所采取的暴力、关系、权
力等行为,同样属于付出行为。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中,就人类社会整体而言,用于满足人们生存需求的工作种类是增加了的,也是细化
了的,其付出行为不再仅仅是采取最直接的手段来获取吃饱穿暖的各类资源,而且,人们对生存需求的满足所涉及到的需求种类和层次是提出了更高
要求的。需求种类的增加和层次的提高,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被挖掘出来的,并在开发和细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工种。不同的工种对
应了不同的付出形式,或是体力、知识、经验、技术、资金,或是暴力、关系、权力,或是几种付出行为的结合;人们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付出行为
来交换用以满足其生存需求的各类产品与服务,而且,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讲,人们是已经摆脱了“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选择了“货币”这一交
换媒介的间接交换方式。从“人”的角度考虑,生存需求的满足,需要人们通过一定形式的付出行为才能获得。即是说:不论个体的付出形式是体力
、知识、经验、技术,亦或是资金等其他形式,也不论其付出行为的价值如何用货币度量,并在社会上能换来的资源是什么、有多少,人类社会在整
体上执行的分配方式,皆是按付出分配的方式,自古至今,无论中外。但是,就付出能力而言,在一个小集体中处于相对弱势的个体,在一个社会中
处于绝对弱势的群体,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没有付出能力,一些人的付出能力可能不足以支撑其生存需求的满足,集体、社会可能会对这样的弱势者
进行资源上的照顾,给予其人道主义性质的物质与精神上的帮扶,即便是最低水平上的生存需求的满足。长期来看,这亦是一种分配方式,尽管不是
主要的分配方式。人类社会形态可以分为两种:付出型社会与需求型社会,前者以按付出分配为主,后者以按需求分配为主,人类社会,目前皆处于
付出型社会。一个社会的公共服务部门会考虑给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以直接的货币补助,让其有选择性地购买自身所需的各类产品与服务,或者为其
发放购物券、代金券等为其消费提供指定的类目,或者在最低水平的温饱需求上提供诸如米、面、粮、油等生存必需品。这一实际需求的满足,从社
会形态划分的意义上来讲,是将需求型社会中的主要分配方式,即按需求分配,提前运用到了现实社会中,即付出型社会,并成为付出型社会中的次
要分配方式。这两种分配方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是一直存在着的,并将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长期共存,不能否认的是按付出分配在社会发展
方面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同样不能否认的是按需求分配在人类文明方面所起到的稳定作用。社会需要向前发展,人类需要文明延续。在生产力不断发
展的过程中,从“物”的角度看,生产相对于有效需求而言表现出了过剩的态势;在这一态势中,人们的付出能力可能面临不能体现的困境,即是说
人们可能直面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失业、半失业或将在社会中广泛存在,就业竞争加剧,以及由此带来的收入水平在整体上呈现出的两极分化;大
多数的人们在面对实际生存需求的满足时,其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可能会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从“人”的角度看,有效需求量表现出不足了。是的,
从“人”的角度来讲,没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是有效需求,尽管可能是人们的实际生存需求。人类社会自从使用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以来,?便通过
货币来度量人们的付出行为“存在的价值”,这一“存在的价值”包括“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不论个体的付出形式是体力、知识、经验、技
术,亦或是资金等其他形式,其付出价值的体现皆是基于货币这一“交换共识”,包括工资、奖金、补贴、股权、期权等;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讲,
我们是可以这么认为的:即人们的付出价值是货币化了的。但是,在付出价值货币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问题,即关于付出价值的争议,例如:为
什么有些群体“付出了资金”、“付出了土地”、“付出了关系”,其所获得的收益远高于一些群体“付出的体力”、“付出的知识”、“付出的技
术和经验”?为什么人们的付出价值在货币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这么大的差异?曾经,政治上的、经济上的理论或多或少的做过这样、那样的解释,有
反对的,有支持的,始终未能形成一个全球统一的共识。而且还表现出了两极分化的理解,并将各自的理解付诸于了实践中,斗争或者战争是这些理
论的现实应用,例如:工人罢工与内外战争。这一实践的结果“最终”反映在了各国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中,是在社会矛盾与国际冲突的妥协中寻
求了一种平衡,这一“最终的结果”并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暂时性的、阶段性的,因为争议依然是存在着的。这种平衡性的具体表现是:促使社会
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并尽可能让人们的付出价值得到足够的货币体现,这一“足够”即是让人们的货币收入不仅可以用来支付吃饱穿暖这一最低水平
的消费,还可以在生存需求的满足上能够有选择地扩充需求的种类和提升需求的层次,例如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娱乐、旅行、游戏
、影视等。对于不愿和不能就业的人们,他们的实际生存需求亦是存在的,公共部门将给予其“人道主义性质”的援助,或者货币或者实物,以满足
其最低水平的生存需求。这是在历史的诸多斗争中促成的一个阶段性的共识,这一斗争包括群体性聚闹事件以及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这一阶段性的共
识即是关于付出价值货币化的基本合理线——使得大多数群体能够处于温饱线上且存在改善的希望。这一阶段性的共识在某些国家、某些区域、某些
领域,被某些群体一再地冲击着,因为某些群体一直在温饱线上挣扎着,因为某些群体的希望存在破灭的可能,因为某些群体并不满足于这一基本合
理线。他们要求巩固,他们要求提高,他们要求更高,他们为此狂热,他们呐喊着,如果这个社会的分配制度不能向他们倾斜,那么他们,将举起正
义的大旗,他们随时准备把钢铁般的拳头挥向另一类群体。他们紧握起手中的镰刀和锄头,他们在等待一个机会。第九节:人们的社会价值与付出价
值体系概述社会,一般以国家地理疆域为界限作为划分依据,一个国家即是一个社会,而自从大航海时代开启到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地理上的隔离已
经不存在了,经济的扩张性使得人类社会密切联系在了一起,这种“密切性”在于不再有脱离世界而完全独立存在的一个社会及其制度、法律和道德
。我们撇开一定的范围去谈论一个具体的问题,如果这个具体的问题既有一国社会的特殊性又具有全球普遍性,那么这样的谈论就是有意义的,“按
付出分配”、“付出价值的争议”即是这样的问题,且更具全球普遍性。付出价值,包括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我们亦可以将直接价值称为经济价值
,间接价值称为社会价值。直接价值是在经济层面上的表现,人们通过进行不同形式的付出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并在经济活动的参与中获得相应的货
币报酬,以此来支付满足其自身需求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这一直接价值的货币体现是由经济主体以工资等形式予以确认,我们将其称之为收入
;例如,在某公司就职的张三,通过一定形式的付出,或体力或知识、经验等,其付出价值中的直接价值是由该公司用工资等形式给予了确认,不论
其收入是多少,也不论其收入相比较他人而言是多了还是少了,总之,张三的付出价值中的直接价值是由该公司通过工资等形式确认了。我们还应该
承认: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人与人之间是有区别的。人的差异性,包括身体素质、知识、经验、关系等在内,我们应当承认这种差异性,这种差
异性在既有的付出价值体系里被放大了,体现在付出和回报的不成比例,而且这种差异性是不分国界的覆盖各个社会。在一个开放的、市场化的社会
中,在财富形式有限的情况下,也就必然会造成贫富差距的相对性和扩大化。间接价值是在社会层面上的表现,生存是一种潜意识的需求、温饱是人
们最低线的生存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无论通过什么形式的付出行为来获得最低线的生存需求的满足都不过分,包括暴力与革命。随着生产力的
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这一最低线生存需求的安抚上了,人们想要更多,也就意味着其基本需求的种类增加和层次提升;于是,在文明世界里比较
普遍存在的诸如八小时工作制、社会救济与社会保险等制度性保障就成为了政府与企业共同的负担或者责任。请记住,这是人们主动或者被动地、以
及暂时性地放弃了“武装斗争”等极端的付出行为,与政府和企业交换得来的成果,是放弃了某些付出形式的交换所得,这是人们间接价值的体现。
很明显,在一些国家,人们的这一间接价值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体现,而且这一不太良好的体现存在不能体现的可能。当一个人忍饥挨饿到了一定程度
,就会萌生“恶”的想法,进而做出“恶”的付出行为来,当这样的生存情况从个体走向群体时,这样的“恶”就具备了“正义”的力量,文明是建
立在温饱之上的,但许多人并不这样认为。付出形式本身并没有善恶之分,“善”与“恶”是一种道德上的约束,而法律上规定了一些付出形式是合
法的,一些付出形式是违法的,这是一种秩序和规则,这一秩序和规则,亦是一种共识。我们暂时地放弃了一些付出形式(例如暴力与革命),我们
制约了一些付出形式(例如土地和资金),我们打击了一些付出形式(例如权力与抢夺),我们鼓励、提倡、维护了一些付出形式(例如知识与技术
)。但是在文明式微时,被文明排斥的付出形式将会在社会中”蔓延成灾“。在既有的国际秩序和规则里,人们宽容了经济层面上的直接价值在货币
化上所存在的巨大差异,因为个体之间确有差异;人们暂时性地放弃了一些付出行为交换来了社会层面上的间接价值,不论主动地还是被动着,但这
样的宽容是有限度的,这样的放弃是有条件的。从人类社会的整体来讲,人的权益是生产力赋予的,生产关系应该确认之。温饱只是最低线的生存需
求,生产力在发展着,人们对生存需求的满足标准是提高了的,从人类社会的局部来讲,这一提高的标准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表现,甚至有些国
家的部分人们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提高,或者提高的程度相当有限,或者仍然停留在温饱线上。我们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而造成这一严重的分化现
象的根源在于既有付出价值体系的全球化运行,与全球生产力发展的矛盾。付出价值体系,包括直接价值体系与间接价值体系,直接价值体系是人类
社会发展至今相对“成熟”了的一个共识,是一枚硬币的正面,而这枚硬币的反面并没有引起足够的理解和重视,或者其共识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就单独一个国家社会而言,例如,美国政府给予失业、半失业等人群以直接的货币补助和具体产品与服务的提供,是部分地确定了这一间接价值。但
从现实意义来讲,更多的是出于一种人道上的理解,而不是间接价值的确认,而且其覆盖的也仅仅是美国一个社会的部分群体,即使如此,这也是需
要全球产业链的配合才能做到这样的程度;而对于某些国家社会而言,即便是如此程度的作为,也是无能为力的。我们站在全球政治格局的态势上来
看,这一付出价值体系的持续性是有问题的,存在被修复的可能。如果一个社会执行的是完全的直接价值体系,那么这个社会即是完全的按付出分配
的、完全的付出型社会。如果一个社会执行的是完全的间接价值体系,那么这个社会即是完全的按需求分配的、完全的需求型社会。从这个意义上来
讲,我们是处于不完全的付出型社会之中的,在分配方式上选择了以执行直接价值的按付出分配为主,以执行间接价值的按需求分配为辅。但这个“
主”带来了财富分配两极分化的趋势,不论是从人类社会的整体上来看,还是在局部上的一个国家社会范围里,这个“辅”不仅没有得到足够的货币
体现,而且更重要的是认知上的缺失,间接价值被严重的低估了。放弃了的付出形式,怎么能够轻易的拿回来,并被市场主体所重视?我们有理由认
为,世界需要建立全新的、完整的间接价值体系,与此同时,以执行间接价值的按需求分配在社会分配方式中的地位应该被提高。人性有善恶之分,
导之以善则善,诱之以恶则恶,间接价值的完全性即是放弃了一切人性的恶,完全的间接价值的实现意味着人们放弃了一切人性的恶的行为,这是完
全的需求型社会所存在的社会现象,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存在可能并不是单独一个国家就能促成的,而且即便是向这样的社会
存在发展,以及无限地趋近于这样的社会存在,也不是单独一个国家就能做到的;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形成的生存系统已不可阻挡地走向了全球化,政
治上的矛盾几无传统方法调解的可能,全球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已日渐威胁全人类的生命安全,但付出价值体系的执行与落实是依托于既有国际货
币与经济运行秩序的,为此,若要改变这一付出价值体系,货币与经济运行逻辑需要随之改变,这也是分配制度调整的需要。这一改变和调整需要坚
持两个基本原则:一、覆盖全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的满足以及标准的提高。二、基于全球的生态系统的修复与动态平衡。请记住这两个基本原则。全
球利益格局的不断变化使得全球分工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各个国家、各类群体的各种细分化需求在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伴随着的是付出机会的减少
以及付出报酬的降低,有些需求或将不再具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而对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也面临支付意愿的减弱,如果恐慌情绪蔓延,避险需求升温
,并进一步传导至整个社会,那么危机也就近在眼前了,即经济危机。第十节:广义经济危机与夹层中的社会形态经济危机,即是人们的生存需求不
能得到满足的发展过程。从“人”的角度出发, 我们似乎一直是处于经济危机之中的,而且经济危机并不是某个时刻静止的画面,而是一种动态发
展着的社会现象。经济即需求,这是完全的需求型社会所定义的内容,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的生产关系,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
会。需求指的是实际需求,而我们从需求中分离出了一个有效需求,即是说拥有支付能力的实际需求才是有效需求,狭义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即是有效
需求的发展与繁荣。狭义上的经济危机,即是人们的有效生存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发展过程,而人们的实际生存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发展过程 ,即
是广义上的经济危机。在经济的意义上,人们存在五层需求,那么从需求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亦存在与之对应的五层含义。经济危机的
第一层含义,即是人们的货币获得,其实际购买力越来越不足以完成对生存必需用品的支付了。经济危机的第二层含义,即是人们对广义生活必需支
付需求的支付能力开始下降,压缩支出甚至失去支付能力。经济危机的第三层含义,即是人们对广义生活必需支付需求的支付意愿开始减弱,逐渐减
少甚至不愿支出。经济危机的第四层含义,即是人们对各类资产的投资配置,风险偏好急剧下降,避险需求明显上升甚至成为社会主流意识。经济危
机的第五层含义,即是信用违约使得围绕货币的流通体系出现裂痕,形成缺口甚至造成系统性崩溃。以上五层含义,暂时不展开叙述了。在一次又一
次地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财政压力增加、债务不断高企,甚至是极致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更是将债务拉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没有人知道会
是哪一个具体的事件成为引爆危机的导火索,但是人们知道这一既有的货币经济运行体系不可持续了,怎么办?人们对物质上的追逐完全转移到对精
神文化上的追求,是在完全的需求型社会所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在生产力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在其生存需求得到满足的发展过程中所
产生的矛盾只可能存在缓和与紧张两种关系。这两种关系交替进行着,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复杂地纠缠在了一起。合作是关系的缓和,制裁是关
系的紧张,既合作又制裁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经济的广泛与深度绑定;于是,在这样一种略显怪异的氛围里,各国继续着全球问题解决方案
的研究与谈判。这样的研究与谈判,是在生产力尚未达到高度发达的状态,但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情况下进行着的,这个“一定阶段”是全球生
产关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了,分配制度的调整应该被提上议事日程了。但,分配制度的调整,何其艰难。各国皆处于付出型社会之
中,并在既有的货币经济体系里,执行按付出分配为主、按需求分配为辅的分配方式。但人们对按需求分配的理解是人道主义性质的,因为这个世界
自古以来的生存逻辑是按付出分配的,不论个体是付出了体力、知识、经验还是技术或者其他形式,总之,个体要有所付出才能交换生存所需的产品
与服务。这个世界并不是按需求分配的,你感觉到饿了,所以要给你饭吃,按照这个世界的既有逻辑,这属于人道主义的概念。如果按需求分配所涵
盖的种类增加与层次提升到了一定的程度,例如,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在一个社会的全面高水平覆盖,那么届时,人们对按需求分配的理解会有
一个深刻的变化。按需求分配的雏形是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再分配,是在按付出分配方式的主导下,就付出
价值货币化所产生的巨大差异的一种价值修复,是既有货币经济运行体系得以长期正常运转的基础。可是,如果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
例如:存量资金没有了或者即将见底,入不敷出又没有新的足够的资金来源了,那么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社会保障体系就有全面崩溃的危险了,这一
可能性是存在的。当这一可能变成现实时,某类或者某几类群体一再地压缩满足自身生存需求的种类和层次,直到温饱这一有效生存需求也不能得到
满足时,社会保障体系亦失去了作用,那么某类或者某几类群体仅剩的温饱这一最低线的实际生存需求越来越不能得到满足就不是一种可能了,而是
一定会发生。最先面临这层困境的应该是普通工人、失地农民,一般私企人员、临时工、以及已经处于失业状态的普通人。从付出型社会演变为需求
型社会不是一瞬间的事情,存在着一个过渡过程,这个过渡过程占据了很长的一个时间线;如果这个时间线够长,那么在一定空间里会形成一个过渡
的社会形态,这个社会形态是半独立存在着的,理论上来讲是一个“夹层中的社会”。在科技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基本需求已不再仅仅局限在吃饱
穿暖这一最低水平的物质要求上了,也就意味着人们对基本需求的标准是逐渐提高的。今天的世界已然紧密的、不可逆的联系在了一起,单独一个国
家、一个社会是无力完成财富再分配变革的,各国联动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动态发展的过程,或将趋向于形成一个夹层中的社会。社会,既是人类
社会,又以国界划分,“夹层中的社会”是超越了国界的,确切地讲,应该是“夹层中的世界”,我将这一世界称为权益世界。第十一节:货币的属
性、本质与新的共识货币是关于交换权的约定,即是交换,就意味着公平与效率,因此,货币有两大属性:公平与效率。但是,在货币的概念实质诞
生的那一刻起,公平属性就被弱化了,越发突出了效率属性。公平属性之所以被弱化了,是因为交换双方的议价权分了一部分出去,变成了铸币权。
铸币权,最后完全到了管理者手中。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例一:张三有几只鸡,李四有几只鸭,张三想吃鸭,李四想吃鸡,两人需要交换才能满足
各自的需求,两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决定两只鸡交换一只鸭,这个时候,议价权是完全在各自手里的。例二:张三有几只鸡,李四有几只鸭,王五
有几头牛,张三想吃鸭腿,李四想吃牛腿,王五想吃鸡腿,这个时候,就需要三个人相互交换,才能满足各自的需求,议价权也同样完全在各自的手
里。例三:张三有几只鸡,李四有几只鸭,王五有几头牛,张三想吃鸭腿,李四想吃牛腿,王五想吃猪腿,因为他们三个人的需求形不成循环,所以
交换就无法完成了,这个时候,议价权也还完全在手里。我们来分析一下:他们几个人,甚至更多的他们,存在各种各样的需求,这些需求,需要交
换才能满足。而且,这些各种各样的需求,存在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张三今天早上想吃鸭腿,李四下个星期想吃牛腿,王五下个月想吃鸡腿
,这是需求的时间性。张三在某地想吃鸭腿,李四在距离某地十公里的地方想吃牛腿,王五在距离某地一百公里的地方想吃鸡腿,这是需求的空间性
。这样的交换怎么完成?需求的时间和空间性,使得交换变得更为复杂了。货币的出现,作为可以交换一切商品的特殊商品,即一般等价物的出现,
可以大大的方便交换的完成。比如:张三想吃鸭腿了,可以直接付货币给对方,而不用以物易物,不用再考虑对方的需求了,对方亦是如此。这就是
效率,交换的效率,也就是货币的第一大属性。但公平呢?什么是公平?在拥有完全议价权的同时,形成的交换,即是公平。(但现实,往往不能实
现,议价权会被人为的压制,名义上公平,实际上不公平)在货币出现以后,交换者的议价权就被无形的剥夺了一部分,交换者依然存在一部分议价
权,但却是在货币的基础上进行讨价还价,在“货币的基础上”讨价还价,而不是直接交换实际所需。这凭空多出来的“货币的基础”,就是引入了
第三方,议价权的一部分转移到了这个第三方,形成了我在开始时所讲的铸币权。作为交换者,需求的满足不得不交换,交换的完成不得不使用货币
。“不得不”三个字,也就意味着议价权的部分剥夺,剥夺者的主体即是第三方。在货币可以度量一切的世界,货币的传导机制,流通方式,决定了
财富的分配路径,理论上,谁离货币更近一些,谁就更容易获得财富。而货币,本身就是财富。货币的公平属性被弱化了,所以,今天的货币,是有
问题的;当然,过去的货币,也是有问题的。关于货币的本质问题,我认为是分配权。原则上拥有多少货币,就拥有多少资源分配权;但实际上并非
如此,分配权被抽离了一部分出去,也就是说,有些资源,不是货币可以交换得到的。分配权的抽离,源于铸币权对议价权的部分剥夺,而铸币权在
近现代的表现与主权密切相关,表现为主权货币,信用货币,并由此诞生了一系列关于货币的理论体系。而在主权所涉及到的内容里,又存在主权国
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公有制,私有制,特权等一切关于人的权益的问题。被剥夺的议价权,是否有利于人的权益的实现?被抽离的分配权,或许可以
称为公共权,以实现基本人权?货币,是有残缺的,可能是先天性残缺。在既有货币经济运行体系里,分配制度的调整是困难的,尤其是存量经济下
的变革,既得利益者的阻碍牵涉到了方方面面,一不小心会加剧危机向深层次发展,并进一步造成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以及政治与社会危机。我们
一直处在危机之中,只是危机表现出来的程度不同而已,今天的生产力已经相当发达了,如果人们的衣食住行与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生存需求还
不能得到与生产力相匹配的满足,那么一定是生产关系出了问题,是分配制度出了问题;为此,社会的变革或许需要在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尽可能
地创造增量经济,在增量经济下才更有可能完成变革。其二是跳出既有的信用货币经济体系框架,新建一个全新的货币经济运行体系,是新建,而不
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推到重建。经济全球化,使得既有货币经济运行体系覆盖了全球各国,一国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实施,不仅受到一国内部经济环境
的影响,也被国际经济环境所制约着,各国联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如果是要在既有的秩序和规则里进行存量变革,需要全球各主要国家近乎
同步地进行才有成功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各主要国家变革的动力,但可以预料的是,这一过程将会是极其缓慢的,缓慢到爆发军事冲突的可
能。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创建新的货币经济体系,跳出既有秩序和规则的约束,而且全球既有信用货币经济体系的发展已经到了债务高企的程度,甚
至是前所未有的高度;依托既有货币经济体系的经济政策不仅无力负担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还有下降的可能性,即使是现有的社会保障水平,想要
得到较长时间的维系,其面临的困难也近乎到了无解的程度。货币的传统共识已经难以为继了,新的货币经济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创造新的货币共识,
基于全球的货币共识,我们可以认为是未来的“世界通用货币”,这一货币不是一个主权货币代替另一个主权货币,也不是完全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
,而是“半中心化”、“共享铸币权”的货币,突出的是全球财富再分配功能,是对既有货币公平属性的修补。这一货币共识存在这样一种逻辑:1
,一方面我们在能动地改造着自然环境,发展至今形成了全球产业链,创造各类物质产品与服务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2、一方面我们还在不断地
通过各种付出形式,治理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使得地球生态系统趋于稳定,以适合人们的生存。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讲,这两个方面构成
了一个可持续的循环,存在着一种动态平衡性,是关于生存需求的满足与生态系统的保护的一种动态平衡。基于这样的一种动态平衡,就可能存在着
一种货币,这种货币基于的是虚拟,这一虚拟性指的是这种动态平衡,生物圈的动态平衡,而不是物理性的,也不是主权的,是一种新的货币共识,
也是稳定的。在工业革命两百多年的过程里,全球性的人为破坏使生态系统有失衡的危险,人是生物圈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生物,但人也是其中的一员,对生态系统持久性的破坏是会反噬到人类自身的;世界经济运行的逻辑不应该只是这样,全球生态资源的存在亦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但是这一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货币体现,或者没有得到足够的货币体现,我们需要使用货币的手段来使其回到有利于人类长期生存的动态平衡中来。生态资源的价值,货币价值,需要得到人们的认可,这里的“人们”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们,还应该包括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里的人们,尤其是富含各类生态资源的国家和地区,甚至是全人类,否则就是自娱自乐;因为不论是哪个区域的生态系统,都是地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不会脱离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而单独存在,如果存在一种与生态资源锚定的货币,那这种货币锚定的生态资源必然是地球生态系统,而不是哪一个区域的资源,而且生态资源的价值不能依附于主权,不应该是主权货币。我们需要一起去做的是创造一种新的货币,而不是利用现有的已经存在的货币,新创造的这样的一种货币也就必然是世界通用货币了,各国的主权货币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辅助货币,流通于各国内部或者某些势力范围内。最重要的是新创造的货币不仅仅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创造意味着财富的创造,它还是财富本身,地球上的生态资源及其保护是被低估了的价值,没有被赋予货币财富,新的货币会给予其价值以实际的货币财富,通俗的讲,这一价值,值很多钱,而且这一价值是用新的货币来度量的,事实上的为全球创造了增量经济,而且这一货币又同时扮演了财富再分配的载体角色。这一货币存在一个初始发行量,这一初始发行量存在两种可能性:其一,在两百多年的工业革命大发展中,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了历史之最,我们需要对这一破坏进行“合适的估值”。其二,“剩余价值”是一个群体在整体上的占有,我们需要使用新的货币来完成对剩余价值的估值,如果这一“剩余价值”存在的话。如此,我们就相当于“凭空”得到了一笔货币财富,是可以在全球流通的、相对稳定的货币财富,这笔财富的分配执行的是按需求分配方式,是弱化的按需求分配,是按需求分配的雏形,即社会保障体系在生存需求的满足上所涉及到的种类和层次的全方位、高水平覆盖。如果这一“合适的估值”接近于“剩余价值”,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是通过新建一个货币经济体系,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反对了“剥削”,抑制了“剥削”,并将“资本家”所占有的“剩余价值”重新还给了大多数人,这也是对“剩余价值”的一种“变相消灭”,而且不会引起什么反抗与社会动荡。因为“剩余价值”在既有货币经济运行体系里依然存在着。因为新的货币经济运行体系,全方位地提升了社会保障水平,人们更愿意参与进经济活动之中了,这一新的货币经济体系的建立意味着将创造更大规模的全球增量经济。这就是可能存在的新的货币共识,并在这一新的货币共识下建立全新的全球经济运行体系,这一新的货币经济体系将与既有体系长期共存;实质上,这是一次全球财富再分配,是将百分之二的人占有的百分之九十八的财富,通过创建新的货币的方式,还给了大多数人,这一货币经济运行体系执行的是按需求分配为主,按付出分配为辅的分配制度。如果这一货币被成功设计出来,那么将促成全球社会经济分配制度进一步向前发展,人类或将进入新的纪元。对于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养老,这些基本需求的满足,应该被纳入到更高层次的、覆盖一个社会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并循序渐进的推行到覆盖全人类的基本需求的社会保障体系中。至于绝对的按需求分配,是“夹层中的世界”覆盖的群体逐渐增多,付出型社会覆盖的群体逐渐减少,直到国家概念的消失或者重新定义,即是要发展成为完全的需求型社会才会存在的情况。这一天太远了,我们还是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以后有可能形成的“夹层中的世界”比较妥当。而这一“夹层中的世界”亦存在着相应的国际政治与经济组织,关于组织问题,我们以后再讲。——王又王,2023年2月修改版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5991l...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