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C的高职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与评价研究开题论证报告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一)问题的提出目前网络的发展,使anyone、anywhere、anytime都能方便接受信息,这对于教育具有里程碑意义。MOOC是当下教育界最流行和最热门的字眼,它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来撼动传统教学,并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提供了平台与条件。然而,面对新的教育形式,很多高职院校及
教师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住主导地位。这一方面是我国教育界长期存在着相对保守的弊端,“互联网+”还远未从根本上改变高职教育教学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是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网络教学理论的有效指导,导致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不能深度融合。基于此,本课题以基于MOOC的混合式课程教学为研究视角,意在转变教学理念,促进高职教师积极开展数字化教学改革具体实践,推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二)课题界定MOOC,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
而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的开放课程。
.
2
混合式教学,就是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及学习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基于MOOC的混合式课程教学,就是将MOOC教学技术及形式与课程进行整合,在课程教学中实施网络化教学与学习,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优势。(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999年,电大教育杂志发表了“积极探索远程开放教育的全新教学模式”和“关于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认识与初
步实践”两篇论文,开启了远程教育理论的初步研究。2000年,何克抗等4位专家在电化教育杂志发表了“ ‘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论文,这种理论基础后来成为构建网络教学模式的主流指导思想。2004~2005年,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能充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李克东教授认为混合式教学是包括了基于不同教学理论的教学模式的混合,其关键是对媒体的选择与组合。2006~2009年,研究者更加关注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探讨,网络协作学习模式研究也呈缓慢上升趋势。2010年后,对网络环境下复制和移植传统教育模式的现象进行了理性反思,甚至有
学者认为“目前主要践行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交互结构和以学生为中心交互结构,我们缺乏的是教、学并重交互结构”。
.
3
从2013年开始,MOOC、SPOC、翻转课堂及微课研究成为热点并逐渐被运用于教育中,其中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开展的在线课程、学堂在线、雨课堂、混合式教学工作坊等对我国网络教育发展正起积极的推进作用。目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纷纷开展了在线课程,在线教育已融入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关于网络教学,1962年,一位叫伊万·伊里奇学者极力推进教育过程的开放。2000年,美国迈阿密大学在教授“经济学入门”课时,研究并首先采用基于网络的“翻转教学”模式,在美国教育界引起热议。同年,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报告认为:即为
了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思科CEO约翰·钱伯斯也认为“互联网应用的第三次浪潮是E-Learning”。关于混合式教学,“美国教育技术白皮书”中强调要把传统学习方式优势和E-Learning优势结合,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过程的主体作用。2014年,艾伦和希曼共同主持的《等级水平:美国网络教育调查报告》表明,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是大势所趋。美国滨州大学校长认为,单纯课堂讲授和网上个别化学习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将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融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能满足学生的自主
学习需要。(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
4
(1)在当前“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之际,本研究契合并响应了国家创新发展与“互联网+”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高职教育质量。(2)面对互联网时代高职教育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状况,本研究能提高高职教育新时期发展迫切性和重要性认识,引导教师教学改革与创新,激发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教育创新研究的热情。(3)本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给教学改革提供了新路径与新思路,将进
一步推动高职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二、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一)课题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积极主动建构和探索的过程。学习者知识的建构是多元的,教师是学习的支持者。(2)关联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者构成了学习网络,并通过多种不同的路径寻找和意义建构完成对知识领域的探索和协商。
(3)人本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中以组织教学设
.
5
计,重视学习者的意愿与兴趣。(二)研究目标本研究有三个主要目标:一是促进教师适应当前形势,改变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二是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数字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三是促进“互联网+”时代高职教育教学生态变化,丰富高职网络教学理论,推动高职教育理论在新时代的发展。(三)研究内容(1)研究国内外MOOC教学理论研究现状与混合式教学
发展情况,分析“互联网+”时代高职教育教学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成因。(2)分析MOOC环境下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区别,探索基于MOOC的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的主要原则与设计框架。(3)探索基于MOOC的混合式课程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导学方法。探索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组织管理机制、考核与评价机制。(4)探索基于MOOC的混合式课程教与学理论的新形态及发展模型。
(四)研究假设(1)“互联网+”的概念及技术发展给高职教育教学带
.
6
来了变革契机,必将驱动教育变革,导致思想观念、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发生深刻变化。这种变化是一场思维革命,一种结构性变革和教学流程再造,也必将存在着自己的发展逻辑和理论特色。(2)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正相关。(五)创新之处(1)研究视角创新。①网络教学设计要基于学习者视角、移动互联学习形式、分布式学习方式环境,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形式、个性化学习内容和碎片化学习时间要求,并
融贯网络教育人文伦理和人本主义思维;②课堂教学设计要基于相匹配的教育理念、技术、工具、媒体和环境,重构课程与课堂,重设教学过程与技术,重新研究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③混合式教学要满足线上与线下、课堂与实训、院校教师与行业专家的有效结合与最佳协同,并围绕理论、资源、环境、方式的混合对教学模式进行重构、扩展与实践。(2)研究方法创新。“教育为本,互联网为用”,秉承正确的教育技术观,坚持技术哲学、教育哲学和人本主义内在结合;以学习者行为分析为支持,以学习者学习体验和
混合式教学效果为重要考量对象,并能促进以MOOC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可持续发展。
.
7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一)研究思路本课题基于实践探索和现有研究成果,禀承发展与创新理念,综合运用教育学、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网络等多学科理论进行研究。从整体上来看,研究将以“高职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与评价”为内容主线,采用从理论-实践-实证-理论的思路,循序渐进地完成以下问题:首先,通过调查研究和现有成果总结,分析MOOC发展面临主要问题及成因,探索混合式课程教学在要素、结构与活动程序等方面的新发展;其次,以建构主义等理论为视角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
探索基于MOOC的高职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原则、内容和方法,探索互联网环境下混合式课程教学组织管理机制、考核与评价机制;其三,以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对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实践与实证分析,进一步完善理论研究。(二)研究方法文献法:查询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的文献资料,把握该项究的国内外动态,搜集、总结、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打下基础。调查法:以专家、教师、学生为调查对象,对MOOC发展和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现状进行研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证材料。理论研究法:依据文献资料和调查数据,借助相关理论,
.
8
对基于MOOC的高职混合式课程教学及评价进行理论探讨。实践研究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查找问题,完善理论。(三)技术路线研究过程还将结合下列路线进行:理论基础研究(文献法)→实证基础研究(调查法)→反思与调整(对前期基础研究成果进行反思,对原有的课题设计思路作出调整)→深化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法)→实践研究(实践研究法)→完成最终成果(系列论文、总报告)。(四)实施步骤(1))研究设计:xx年4-12月,文献资料收集整理,
研究框架设计和课题相关项目的预研究(2)调查研究:xx年1-5月,实证调研及分析,拟完成1篇调研论文。(3)理论研究:xx年6-xx年3月,教学设计与评价研究,拟完成3篇论文。(4)实践研究:xx年4-9月,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实践研究,进一步完善理论。(5)结题阶段:xx年10-12月,撰写研究报告,整理课题最终成果,申请课题鉴定。参考思路:课题如何做
研究计划教育研究项目,又称教育研究项目,是如何开展研究的
.
9
具体思路,它初步规定了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步骤。项目研究方案能够保证整个项目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研究方案的水平是一个项目质量和研究人员研究水平的重要体现。这是科研管理部门是否批准立项的关键,也是科研管理部门开展项目中期审查鉴定的重要依据。二、研究方案的基本内容教育研究项目种类繁多,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案各不相同,但结构相似。写研究项目基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作为项目计划,首先要阐述项目研究的背景和要达到的
研究目的,回答“为什么要进行研究”的问题。在方案中,研究项目的背景通常用“提出项目”或“项目背景”来说明,主要介绍研究项目的目的和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从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探讨,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以及这个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效果,进而写出这个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更具体、更有针对性,不要乱喊口号。(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有必要说明在课题范围内是否有研究,研究了哪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成就所表达的观点是否一致?如
果有区别,它们的区别是什么?缺点是什么,发展方向是什么。对这些内容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论证本研究的地位和价
.
1 0
值,另一方面也说明研究者对本研究是否有很好的把握,是否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因为我们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一定要对某个问题的研究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三)研究的理论基础我们老师现在做的课题研究,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要有一些基本的理论基础,才能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要对活动课进行实验研究,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作为研究性实验的理论基础。开展教育模式创新的实验研究,必须以教学理论和教育实验理论为理论基础。
(四)研究对象和范围教育研究总是指向某些对象。这些对象往往是人、由人组成的群体、组织及其行为和特征。因为人,人的行为和特征是极其复杂的,所以必须明确定义,以免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造成混乱。三、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是研究方案的主体,回答了哪些问题,研究了问题的哪些方面。它进一步将该课题提出的研究问题细化为几个小问题。研究内容的多寡与学科的大小有关,学科越大,内容越多。但是很多老师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
的不是很具体。所写的研究内容非常笼统模糊,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作为研究内容,对整个研究非常不利。所以要学会
.
1 1
分解提炼主题,一点一点去做。(五)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指教育研究方法,回答如何学习的问题。教育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比较研究、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等,但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的方法,如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文献法等。这些方法旨在获得对象的客观资料,而不给予对象任何影响。另一类方法是旨在改变和影响变量的方法,如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这些方法是要通过施加某些
干预而获得某些期望的结果。有一些研究可能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有的研究则可能采用多种方法。例如采用实验法或行动研究法,也必然要采用第一类的数据资料收集方法,以了解实验的最终结果如何。(六)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要达到什么要求,用多少时间,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它使得研究者一开始就心中有数,
在实施研究中一环接一环、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从而保证研究能按预定要求如期完成。步骤基本上包括方案准备
.
1 2
阶段;方案实施阶段;专家论证评价,总结验收和结题三个阶段。(七)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成果形式指最后的研究结果以什么形式出现。教育研究成果可以有研究论文和报告,专著和教材,教具和教学仪器,教学软件(包括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研究周期较长的课题,还应该分别有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阶段成果可以按学期列出。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就没有完成。
(八)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课题组成员要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而确定。课题组成员并不是越多越好。课题组的成员必须都承担课题研究的某一方面任务。不应有光挂名不干事者。课题组各成员承担的任务的性质应与承担者的学识、能力相适合。计划中要把课题组负责人、成员的名单、分工写出。必要时,还应把各人的专业、能力特长,曾有的研究经历和成果列出,以便课题管理者对课题组的研究力量有所了解。(九)经费预算与设备条件要求经费与设备是开展教育科研的物质条件。不同的研究所
要求的条件是不同的。经费的支出主要包括:1、资料费:购买、检索或复印文献资料;2、印刷费:印刷问卷调查材
.
1 3
料、成果材料;3、旅差费:外出调查;4、会议费:组织或参加研讨会、课题论证会;5、设备费:购置研究所需的设备、器材,如电脑等。作为小课题一般可以不写这部分内容,因为所需经费不多,学校一般多能答应实报实销。但确需添加设备的课题和某些大课题的研究。在方案中要把开支的项目、用途和金额—一列出、所列的项目应是研究所必需的,要本着少花钱办大事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谋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