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浓度》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2023-04-17 | 阅:  转:  |  分享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浓度》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单选题1.已知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则下列比例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溶液
质量=1∶5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5C.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4∶52.无土栽培所用的某种营养液
中,含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7%,欲配制该营养液300kg,需要硝酸钾的质量是A.7kgB.21kgC.70kgD.140kg3.在实
验室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现已有仪器:烧杯、托盘天平、胶头滴管、玻璃棒和药匙,还需要的仪器是(  )A.酒精灯B.量筒C.试管D.
锥形瓶4.关于溶液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B.物质溶解形成溶液时,常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C.饱和溶液析出晶
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D.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5.溶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
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5gNaCl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一定增
大C.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D.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
,过氧化氢溶液极易分解产生氧气B.验满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C.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必需的玻璃仪器只有烧
杯和玻璃棒D.因自然界各种水体均有自净能力,故污水可以任意排放7.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对某物质的饱和
溶液进行实验时的变化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t1°C时,乙溶液和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t3℃时,50g水中加入30g
甲形成80g溶液C.如图2滴入水后,饱和溶液变浑浊,则该饱和溶液的溶质是甲D.将t3℃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两种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
降低C.欲使100克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变成10%,可向其中加入5克KNO3固体D.25℃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
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10mL饱和Ca(O
H)2溶液加热到50℃,会使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95gKCl溶液蒸干得到5g固体,则原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5%C
.20℃时,50g水中溶解了18gNaCl,则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D.从质量分数为25%的H2SO4溶液中取出10mL
,则取出的10mL H2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仍为25%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区别硬水和软水取
样,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B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取样,加水溶解,测量温度C配制 50g 20%的蔗糖溶液取 10g 蔗糖溶于
50mL 水中D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A.AB.BC.CD.D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B.汽油去除油污是乳化现象C.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D.将5g某物质投入水中配成100g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定是5%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等质量的镁粉和
铝粉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B.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D.向
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13.现有100mL 20%的硫酸,其密度为1.14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含溶质20 gB.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6C.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D.该溶液中,溶液质量
:溶剂质量=5:414.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B.t1℃时
,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C.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
的质量甲大于乙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5.两种固体物质NaCl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1
所示,现有40 gNaCl、40gKC1两份固体,分别置于两只烧杯中,各倒入100g60℃蒸馏水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下图2所示,下
列推断正确的是A.甲中加入的固体是NaClB.60℃时,甲中溶液可能饱和,乙中溶液一定饱和C.60℃时,要使乙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可
以采用加溶剂的方法D.分别将甲、乙中的溶液降温至10℃,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二、填空题16.奥密克绒病毒传染性
强,疫情防控不可松懈。我们要坚持科学防疫,出行佩戴口罩,坚持每天锻炼,注意合理膳食。(1)口罩的防护原理与化学中的_____(填实
验操作名称)相似。(2)“84”消毒液(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是主要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的试剂,其中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
合价为_____价。(3)“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或腐蚀性,必须稀释后才能使用,将50克含NaClO5%的次氯酸钠溶液稀释至1
%,需向原溶液中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克。17.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在_______℃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2)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任写一种)。(3)t1℃时,100g水中加入4
0g甲,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精确到0.1%)。18.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
)______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2)t2℃时,将5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中溶质和溶剂质量比______。(
3)当甲混有少量的乙时,可采用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4)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
液降温到 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1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3)t2℃时,三种物质的饱
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4)当b中含少量a时,可用______的方法提纯a:(5)将
c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20.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温度大于20℃时,甲
物质的溶解度______(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2)40℃时,若将20g乙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40g水中充分
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保留到0.1%).(3)4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
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较多的物质是______.(4)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应该采用__________方法提纯甲物
质.三、实验题21.学生在开放实验室进行“配制70g20%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1)需要称取氯化
钠的质量是________,称量时A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①左边的平衡螺丝向左调②右边的平衡螺丝
向右调③右盘中减少砝码④左盘中增加食盐(2)B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量取水时,如果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
质质量分数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3)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4)D中所贴标签有不妥之处,
请在方框中写出适合的内容________。参考答案1.A2.B3.B4.C5.D6.B7.D8.C9.D10.C11.A12.A1
3.D14.B15.C16.(1)过滤 (2)+1 (3)20017.(1)t2 (2)降低温度 (3)18.(1)t1 (2)1
:2 (3)降温结晶 (4)乙甲丙19.(1)t1oC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且为20g (2)a>b>c (3)b>a>c(4)蒸发结晶 (5)升高温度20.???? >???? 28.6%???? 甲????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21.(1)???? 14g???? ④(2)???? 量筒???? 偏小(3)加速溶解(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 2 页 共 7 页第 1 页 共 7 页
献花(0)
+1
(本文系夏哥在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