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专题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
2023-04-21 | 阅:  转:  |  分享 
  
历史专题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一、20世纪的重大战争二、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1.(2016,广安中考)结盟是战争
的序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的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是( )A.反法西斯联盟与法
西斯集团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C.北约集团与华约集团D.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2.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
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三四年,将有800万至1 000万士兵相互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战争结果给无
产阶级革命胜利创造了条件。”恩格斯的预言首先得到应验的是(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C.第二次
世界大战 D.科索沃战争BB3.学者们喜欢用这样的语言来形容某个国家:“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
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这个国家是( )A.俄国
B.日本C.英国 D.德国D4.(2016,重庆中考B卷)下列对右图漫画的解读,错误的是( )A.英国推行绥靖
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C.漫画作者站在反法西斯的正义立场D.世界进步力量联合打击法西斯势力5.第二次世
界大战中,法西斯国家最终都遭到了失败,相继投降,下列国家以投降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德国 ②日本 ③意大
利A.①②③ B.②①③C.①③② D.③①②AD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动荡不定,其中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下列说法不符合巴以地区局势的是( )(导学号:35422037)A.宗教信仰不同是双方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B.双
方不断争斗,陷入“以暴制暴”的怪圈C.大国插手有助于消除双方矛盾D.该地区和平进程曲折反复7.(2016,聊城模拟)“为使中国之门
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一般优越权利。”研究材
料中各国“缔约”的史料文件是( )A.《巴黎和会秘史》B.《华盛顿会议之中国问题》C.《慕尼黑会议后的世界》D
.《美、英、苏三国的雅尔塔会议》CB8.(2016,成都中考)“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
”。与该材料描述的历史进程相符合的国家是( )A.苏俄 B.苏联C.独联体 D.俄罗斯9.(2016,烟台中考)某班开
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同学参考了《意识形态与冷战的起源》《北约与华约变化的前瞻》《从苏东剧变到多极化趋势》等文章。据此判断,该研究
性学习的主题是( )A.全球化迅速发展 B.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C.亚非拉国家的振兴 D.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B
10.(2016,烟台模拟)一些标志性事件往往成为定格历史的坐标。对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诺曼底登陆标志
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B.北约的建立标志着冷战的开始C.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D.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
义运动的失败C11.“在战争的年代里,我们需要和平,在和平的年代里,我们不需要战争,我们愿铸剑为犁,我们愿枪炮弯曲。”世界逐步走向
多极化的今天,和平与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数字记忆】材料一 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
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材料二 1945年8月6日8时15分,一颗代号为“小男
孩”的原子弹在日本广岛轰炸……广岛市的建筑全部倒塌,全市24.5万人口中,死伤总人数达20余万。迄今为止,广岛因受原子弹伤害而死亡
的人数已达247 787人。 (1)根据两则材料归纳战争带来了哪些灾难?造成这些灾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战争破坏了家园,造成了巨大的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现实案例】材料三(2)请你为材料三的三幅图
片确定一个最准确的主题。请问这一主题的关键是什么?中东问题。(类似即可)巴以矛盾。(3)二战后局部战争和冲突仍然不断,严重影响着世
界的和平与稳定,请再举一例。你认为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还有哪些?印巴冲突、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任举一例即可)霸权主
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民族与宗教纷争等。【历史反思】历史的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
。历史的教训还在于:所有企图靠战争来征服、暴力来压迫,其结局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大国崛起》解说词(4)结合20世纪30年代
史实,给上述结论加以例证。如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企图靠战争来征服、压迫和掠夺其他国家,是二战的主要发起国,结果自食其果,沦为战
败国。(意思相近即可)12.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
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规定:“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的全体之攻
击。”材料三 伴随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当今世界实际形成了美国、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
世界的安全与稳定。(1)材料一中图一、二反映的两次会议使帝国主义列强在一战后形成了哪一体系?简要评价这一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这一体系建立了战后暂时的帝国主义世界和平秩序,但由于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因此,不能长久维持下去。(2)依据材料二中《
北大西洋公约》成立的北约组织,是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哪一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该政策开始执行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冷战
政策;杜鲁门主义出台。(3)针对北约组织的建立,苏联成立哪一组织与之对抗并标志两极格局局面形成?华沙条约组织(或华约组织)。(4)从材料三看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面对世界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奉行的基本外交政策是什么?多极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献花(0)
+1
(本文系中书令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