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案:总复习 第3部分 第1课时 统计(一)
2023-04-22 | 阅:  转:  |  分享 
  




第三部分 统计与概率

第1课时 统计(一)

教学导航

一、复习内容

统计(一)。(教材第102页“回顾与交流”第1、2题)

二、复习目标

1.回顾所学的统计知识,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和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统计的重要性。

2.进一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全过程,渗透统计的思想。

3.在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培养统计意识。通过复习,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进一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描述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回顾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做一项调查统计工作的主要步骤:

(1)确定调查的主题及需要调查的数据;

(2)设计调查表或统计表;

(3)确定调查的方法;

(4)进行调查,予以记录;

(5)整理和描述数据;

(6)根据统计图表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和决策。

【回顾2】收集数据的方法。

(1)直接收集数据的方法:测量法、调查法、实验法;

(2)间接收集数据的方法: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

二、知识应用

1.创设问题情境。

(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回顾与交流第1题)

师: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怎样向他们介绍我们班的一些情况呢? (指名学生回答)

师:先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出几个你想调查的问题。

学生分小组交流,整理出各小组都比较感兴趣的,又能实施的3个问题。(小组汇报、交流整理)

然后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罗列在黑板上)

师:大家想调查的问题很多,现在我们就选择其中有价值并且能够实施的问题进行调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整理)

师:调查这几个问题,你需要收集哪些数据?怎样收集这些数据?与同伴交流一下收集数据的方法。

师:开展实际调查的话,如何进行调查比较有效?在调查的时候大家需要注意什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全班评议)

2.展开调查。

针对学生提出的某个问题,先组织小组开展收集数据的活动,然后把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分工,怎样调查和记录数据的?(指名学生汇报)

全班汇总、整理、归纳各小组数据。

师:分析上面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报。

学生在汇报时可能出现不同情况,师生共同指正补充,最后出示比较完整的调查表。

师:我们已经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整理。为了更清晰、更形象地说明问题,下面还要制作统计图和统计表,并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和决策。

师:根据整理的数据,想一想绘制什么统计图比较好呢?(学生独立绘制统计图,小组内评价)

师:画统计表、统计图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你会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上面的数据吗?你是怎样考虑的?(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师:从统计图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补充)

3.回顾统计活动。

师:在刚才的统计活动中,我们都做了些什么?你能按顺序说一说吗?(小组内讨论,全班集体补充)

师生共同总结: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

师:收集在生活中应用统计的例子,并说说这些例子中的数据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全班交流。教师指名学生汇报。其他学生注意听,并指出从这个学生举的例子中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回顾与交流第2题)

师: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说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引导学生结合例子说说自己的方法,教师归纳总结)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题目)

下面是某校运动队跳绳测试的记录单。(以每分钟跳的次数计算)

编号 成绩 编号 成绩 编号 成绩 编号 成绩 1 39 11 38 21 44 31 44 2 40 12 43 22 36 32 34 3 44 13 37 23 39 33 50 4 43 14 45 24 42 34 43 5 34 15 46 25 29 35 36 6 43 16 38 26 50 36 37 7 37 17 35 27 37 37 45 8 47 18 45 28 43 38 44 9 45 19 48 29 39 39 38 10 42 20 39 30 48 40 49 根据上面收集的数据如何进行分类整理?按不同的分数段整理上面的数据并作记录。

答案:按分数段统计。

成绩 46~50 41~45 36~40 31~35 26~30 人数 7 15 14 3 1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统计(一)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反思

1.立足教材,理清概念,夯实基础。学生通过复习,应熟练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统计与现实生活、科学领域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将统计的学习与实际问题密切结合,选择典型的、充满趣味性和富有时代气息的实际问题作为例子,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处理数据的方法,理解统计的概念和原理,树立统计观念。

2.复习反思,或称为“反思性复习”,是指教师在复习实践中,批判地考查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复习的质量,提高复习的效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应如何调整复习计划,应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复习,确保复习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献花(0)
+1
(本文系紫佑妍岚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