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好酒种出来 酒城记·泸州02
2023-04-26 | 阅:  转:  |  分享 
  
好酒种出来 | 酒城记 · 泸州川酒核心产区之一的泸州,高粱种植规模十分可观。作为泸州8大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之一的泸州糯红高粱,早已遍布泸州
5个县区77个乡镇,面积达1.98万公顷(29.7万亩,2021年统计数据),总产量81675吨,分别占四川省同期产量的31%和2
5.7%,均排名第一。(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广布于川南丘陵地带的坝子,是泸州农业的精华所在,这里生长着四川乃至全国,最优质的
酿酒原粮。泸酒最大“功臣”,尽藏于此!四川泸州,糯高粱。地形、气候、植被类型的多样性,造就了泸州境内肤色各异的多种土壤类型。其中最
为独特的,当属有着“天府农业根基”之称的紫色土。紫色土是由侏罗纪、白垩纪紫色砂页岩岩层上发育的初育土(初育土是指土壤发育程度微弱,
土壤剖面层次分异不明显,母质特征显著,土壤保持相对的幼年阶段,并明显区别于地带性土壤的一些土壤类型),经长年累月残积或局部经搬运堆
积逐渐形成。中国紫色土广布于长江以南的川、滇、黔、桂、粤、湘、鄂、赣、苏、浙、闽中亚热带省份。但最典型、最集中分布区,当属四川盆地
。这里不仅分布面积最大,高达7000万亩,占四川耕地的70%,且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最具代表性。这些紫色母岩上形成的土,完美遗传了母
岩的盛世美颜,并在盆地南部山地、台地风化后,随着雨水的冲刷,源源不断向北侧低洼盆地中心汇聚。母质、降水与地形携手,与盆地内部风化残
积的紫色土一起,最终将盆地染成鲜艳的“紫红色”。泸州大地,由点连成片,最终让大地“红彤彤”。摄影/杨涛虽然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耕作土,
紫色土含腐殖质不多,略显贫瘠。但易于风化分解,矿性胶体(指土壤黏粒中的矿质部分,包括土壤母质中矿物的残屑和矿物的风化产物)品质好,
磷(0.087%)、钾(2.23%)含量高,只要稍加耕锄,就能种植生命力顽强、耐旱耐涝,堪称“作物中骆驼”的糯红高粱。泸州,为泸酒
“天赐红粮”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雏形土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一个土纲。我国境内多山地和丘陵,不同岩层风化物形成土壤大多发育程度较弱,加之
风化物的侵蚀流失,并经过再次搬运堆积,其形成的土壤也年幼,由此导致我国雏形土有大面积分布的可能。紫色土在土壤分类中属于紫色湿润雏形
土。是湿润雏形土的一个土类。它是在侏罗纪、白垩纪紫色或紫红色砂岩、页岩岩层上发育的土壤,紫色来自母岩,且非常稳定。它主要分布于四川
盆地,其他亦少量见于如云南、江西、浙江、福建、江苏等地。紫色土又可分为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3个亚型。土壤发生与地貌
之间的关系在这里表现得相当紧密。酸性紫色土仅见于长江以南和四川盆地广大低山丘陵。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相对较高,磷、钾稍低。土壤呈酸
性,pH小于5.5,盐基饱和度较低;中性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的桌状山和丘陵地区,紫色土层较薄,约30至60cm,碳酸钙含量小
于30g/kg,pH值约为7.5,肥力水平较高,但有机质、氮、磷稍显不足;石灰性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滇中等地,土质疏松,碳酸
钙含量大于6%,土壤有机质在10g/kg左右,氮、磷低,锌、硼严重缺乏,土体浅薄,保水抗旱能力差。总的说来,紫色土中的有机质含量低
,一般1.0%左右。但磷、钾相对丰富,这与紫色土母岩有关。开辟肥源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的含量,是提高紫色土生产力的重要措施。浅丘坝
子里的紫色土不负众望,赋予了糯红高粱“逆天颜值”,成为所有高粱种类中最“红”的一个,也被泸州人亲切称为“红粮”。这种艳丽的高粱红,
不仅成为食用红色素的重要来源,广泛用于调制乳品、发酵乳、干酪、冰淇淋、雪糕类、水果罐头、果酱等食品生产,让食物变得更有食欲,也同样深刻影响了酒的风味。四川泸州,被泸州人盛赞为“红粮”的当地糯高粱。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