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9-2021北京初二(上)期末生物汇编: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2023-05-26 | 阅:  转:  |  分享 
  
2019-2021北京初二(上)期末生物汇编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一、单选题1.(2021·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变形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原生动
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成形的细胞核B.能进行光合作用C.能在水中运动D.可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2021·北京石景山·
八年级期末)人体长高主要是长骨两端的骺软骨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和骨化而引起的,骺软骨属于(?)A.结缔组织B.肌肉组织C.上皮组织D.
神经组织3.(2021·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月季和菊花是北京的市花,决定这两种花差异的遗传物质主要位于细胞的(?)A.细胞膜B
.细胞质C.细胞核D.液泡4.(2021·北京昌平·八年级期末)人们普遍认可的生命起源所经历的过程依次为A.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
命B.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C.原始生命→有机物→无机物D.原始生命→无机物→有机物5.(2021·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下列
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能够趋利避害、适应环境C.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D.能通过生殖器官
进行繁殖6.(2021·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皮肤是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它属于( )A.细胞B.组织C.
器官D.系统7.(2021·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DNA作为生物的遗传物质,具有特异性。在寻亲过程中,可以通过DNA鉴定的方式确定
亲子关系,实现家庭团圆。DNA主要存在于细胞的哪一结构中(  )A.细胞核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壁8.(2020·北京房山·
八年级期末)下图所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的是(?)A.B.C.D.9.(2020·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科研人员提取了一级
功勋犬“化煌马”的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注射到取自A犬的无核卵细胞中,体外培养成早期胚胎,然后将其移植到代孕B犬的子宫内,生下了克隆大
“昆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克隆犬“昆勋”的遗传特性与“化煌马”几乎相同B.克隆犬“昆勋”的遗传物质和A犬完全相同C.该实例说明
了细胞核能够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D.克隆犬“昆勋”的培育过程中有细胞分裂和分化10.(2020·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小明在生物学
科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检索到如图表示的红细胞、骨骼肌,心脏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当手指皮肤被刺破时,红细胞从毛细
血管中溢出B.骨骼肌组织是由许多形态结构功能相似的细胞组成C.骨骼肌细胞包含有细胞膜和线粒体等重要的结构D.组成心脏左心室的肌纤维
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器官11.(2020·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下列细胞能独立完成生长、繁殖等各项生命活动的是A.洋葱鱗片叶内表皮
细胞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C.向日葵根尖细胞D.草履虫12.(2020·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关于杜鹃花和杜鹃鸟的共同的细胞结构特征
,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有细胞核B.都有细胞膜C.都有细胞壁D.都有遗传物质13.(2020·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大熊猫
是我国的国宝,深受大家的喜爱。构成大熊猫眼睛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系统B.器官C.组织D.细胞14.(2020·北京房山·八
年级期末)受精卵不断分裂,逐渐形成胚泡,在此过程中胚泡的体积基本不变。胚泡早期发育过程如下图所示,关于胚泡早期发育的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A.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不变B.胚泡细胞数目不断地增加C.胚泡内每个细胞体积减小D.胚泡有机物总量不断增加15.(2020·
北京密云·八年级期末)在显微镜下观察池塘水,可看到多种水生生物。营养方式属于异养的包括(?)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6.
(2020·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2018年12月19日全国首只克隆警犬“昆勋”诞生。下图为“昆勋”的诞生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昆勋”的性状与“化煌马”相像B.“昆勋”的性状与A犬相像C.“昆勋”的性状与B犬相像D.“昆勋”的培育过程中用到了转基因
技术17.(2020·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下列生物中所有生命活动都是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的是(?)A.草履虫B.水螅C.涡虫D.病毒
18.(2020·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如图是某学生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和观察装片的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步骤是abcdB.观察装片时甲为镜筒上升,乙为镜筒下降C.欲将视野右上角的细胞移至视野
中央,装片应向右上方移动D.该同学觉得看到的细胞太小,就转动转换器,又觉得太暗,继而换成平面镜19.(2020·北京房山·八年级期
末)如图①→④主要表示变形虫细胞的某一重要生理过程。该过程是(  )A.生长B.分化C.分裂D.癌变20.(2020·北京门头沟·
八年级期末)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 (?)A.卵细胞B.受精卵C.胎儿D.婴儿21.(2020·北京密云·八年级期末
)如图,蘑菇长在朽木上,它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部分22.(2019·北京平谷·八年级期
末)下列蔬菜日常食用部分为叶的是(  )A.白菜B.胡萝卜C.黄花菜D.西红柿23.(2019·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人的个体发育
起点是A.精子B.卵细胞C.受精卵D.婴儿24.(2020·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
响环境的是(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二、综合题25.(20
20·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长江三峡大坝是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其工程设计的很多细节,高度关注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1)长江内所有_____与非生物部分构成河流生态系统。长江是我国淡水鱼种类最丰富的河流,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来看,鱼类属于__
___。大坝建设对鱼类生存和繁衍产生多方面的影响。(2)大坝运行后,上游库区营养物质丰富,浮游植物数量增加,一些鱼类通过食物链获得
的物质和_____也随之增加,因此,鱼的数量增多,很多水库成了渔业基地。(3)大坝蓄水之后,库区江段由急流变为静水,使长江中喜急流
的以及需要江水涨落才能完成产卵、孵化的鱼类受到影响。为此,三峡水库每年都会泄流制造人造洪峰,从生态因素的角度来看,这基本保证了影响
这些鱼类繁殖的水流、水温等_____因素不变。(4)长江中一些鱼类需要从下游洄游到中上游繁殖。为保障鱼类洄游顺利进行,大坝中修建过
鱼设施—“鱼道”(见下图)。鱼类经鱼道向上游动所需能最主要来自细胞中的_____(结构)。由于物种的差异,一些鱼的跳跃能力较弱,大
坝还采用类似于电梯的“升鱼机”将鱼直接运送到上游。这些措施为保证鱼类的_____及所占比例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参考答案1.B【分析
】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详解】变形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有成形
的细胞核,生活在淡水中,靠伪足进行运动,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选B。【点睛】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结构
和生活。2.A【分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详解】A.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
,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营养、支持、连接、保护等作用。B.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
等。C.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D.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接受
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骺软骨属于结缔组织,故选A。【点睛】人体基本组织的概念好记,关键是要真正理解才能用以分析、解决具体的问题.3
.C【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详解】A.细胞膜:细胞壁的内侧紧贴着一层极薄的膜,叫做细胞膜,它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
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A错误。B.细胞质:细胞质不是凝固静止的,而
是缓缓地运动着的,这样便促进了细胞内物质的转运,也加强了细胞器之间的相互联系,细胞质运动是一种消耗能量的生命现象,细胞的生命活动越
旺盛,细胞质流动越快,B错误。C.细胞核:细胞质里含有一个近似球形的细胞核,通常位于细胞的中央,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易被洋红、苏木
精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叫做染色体,生物体用于传种接代的物质即遗传物质,就在染色体上。所以,决定月季和菊花差异的遗传物质主要位于细胞
的细胞核中,C正确。D.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营养物质等),D错误。故选C。【点
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4.A【分析】对于生命起源的问题,历史上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多种臆测和假说,并有很
多争议,现在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详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
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
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
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
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简而言之
即是:原始大气在雷电、紫外线等长期作用下,形成有机小分子,这些有机物随雨水汇集到原始海洋中,形成有机大分子,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
后形成原始的生命,体现了生命起源由“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的过程。故选A。【点睛】熟知化学起源说的内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D
【分析】草履虫①纤毛: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②表膜:通过表膜(细胞膜)呼吸。氧气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进行。③收
集管和伸缩泡:把多余的水分和含氮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④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⑤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其中
的食物逐渐被消化。⑥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胞肛排出。【详解】A.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具有表膜(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A正
确。B.草履虫是一种动物,能躲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这种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叫生物的应激性,B正确。C.据估计
,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所以,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200个细菌,它对污水
有一定的净化作用,C正确。D.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生殖器官,通过分裂方式繁殖,D错误。故选D。【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草履虫的结
构、功能繁殖方式是解题的关键。6.C【分析】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是细胞,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
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
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据此答题。【详解】皮
肤最外面的表皮是由上皮细胞构成的,属于上皮组织,其内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皮肤是
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故选C。【点睛】解题关键是真正理解器官的概念,结合题意,仔
细分析进而总结出皮肤所属的结构层次。7.A【分析】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遗传物质DNA。【详解】细胞核内容
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组成的,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
片段。因此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染色体的组成。8.C【分析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详解】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
组织,植物体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不同的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就叫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其中花、果实和种子主要与繁殖后代有关属于生殖器官,根、茎和叶主要有储
存和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属于营养器官。题干中A是植物体,B是组织,C是叶,属于营养器官,D是细胞。故选C。【点睛】理解植物体不同层次
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9.B【分析】(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克隆的过程
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2)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
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详解】A、克隆犬“昆勋”的遗传特性是由移植的“化煌马”的细胞核中
的遗传信息所决定的,因此与“化煌马”的遗传特性几乎相同,A正确。B、克隆犬“昆勋”的遗传物质和“化煌马”的完全相同,因为它提供了细
胞核,错误。C、克隆犬“昆勋”的遗传特性与“化煌马”几乎相同,说明了细胞核能够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C正确。D、克隆犬“昆勋”的培
育过程中有细胞分裂和分化,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克隆技术的特点以及克隆的过程。10.D【分析】(1)红细胞在
毛细血管中只能单行通过。(2)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3)动物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详解】A.红细胞在毛细血管中只能单行通过,当手指皮肤被刺破时,红细胞从毛细血管中溢出,A正确。B.组织是
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B正确。C.骨骼肌细胞是动物细胞,动物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线粒体等结构,C正确。D. 组成心脏左心室的肌纤维即肌细胞,属于细胞层次,D错误。【点睛】此题考查的内容较多,为基础题,平时注意
积累。11.D【分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
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详解】ABC.洋葱表皮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和向日葵根尖细胞都属于单个细胞,
不能独立完成生长、繁殖等各项生命活动,不符合题意。D.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符合题意。【点睛】理解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征是关键。12.C【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如下表所示:?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不同点无细胞
壁、无叶绿体、液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相同点都有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详解】杜鹃花属于植物,杜鹃鸟属于动物,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
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
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故选 C。【点睛】理解掌握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13.D【分析】正确地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
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解题的关键。【详解】细胞既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上的基本单位,又是功能上的基本单位。从结构上看,植物按照由大到小的
结构层次依次是由:器官、组织、细胞组成的,动物按照由大到小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由: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组成的,除病毒外,其它的微生物
的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由细胞组成的。从功能上看,细胞能独立的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是代谢的基本单位,具有分裂、遗传的功能,是有机体生长
发育的基础。除病毒外,最小的生物体为单细胞生物。故选:D。【点睛】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4.D【分析】生殖细胞
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
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
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
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38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详解】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染色体先复制
后再平均分配,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不变,A不符合题意。观图可知,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数目不
断增加,B不符合题意。观图可知,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数目不断增加,胚泡内每个细胞体积减小,C不符合题意。受精卵
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肺泡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来自卵黄,胚泡有机物总量不断减少,D符合题意。【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胚胎的发
育过程。15.D【分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
落。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
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详解】①衣藻是单细胞的藻类植物,生活在淡水中。细胞呈卵形或球形,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里有
一个杯状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营养方式属于自养,①不符合题意。②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分布很广。生活在清水池塘或在水流
缓慢藻类较多的浅水中。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营养方式属于异养,②符合题意。③水绵是多细胞的淡水藻类植物,没有
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营养方式属于自养,③不符合题意。④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
,它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营养方式属于异养,④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掌
握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是解题的关键。16.A【分析】(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
义。因此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2)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
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详解】克隆犬“昆勋”的遗传特性是由移植的“化
煌马”的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所决定的,因此与“化煌马”的遗传特性相像,A正确;克隆犬“昆勋”的遗传特性和“化煌马”的相像,BC错误。
克隆犬“昆勋”的培育过程中用到的是克隆技术,没有用到转基因技术,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克隆技术的特点以及克隆
的过程。17.A【分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
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详解】草履虫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属于单细胞原生动物,A符合题意。水螅是腔肠动
物,属于多细胞动物,B不符合题意。涡虫是扁形动物,属于多细胞动物,C不符合题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不符合题意。【点睛】解题的关键
是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并能与多细胞生物区分。18.C【分析】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为:擦、滴、刮、涂、盖、染、吸。制
成的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是上下左右颠倒的物像,物像移动方向与标本移动方向相反。【详解】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
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碘液)→吸,图中a是滴,b是刮,c是染,d是盖,所以正确顺序是abdc,A错误;观察装片时,甲
图眼睛看着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物镜接近标本,乙图眼睛向目境内观察,同时逆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
物像,B错误;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上下左右颠倒,如果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朝着
物像相同的方向移动,因此欲将视野右上角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装片应向右上方移动,C正确;显微镜中用于调节光线的有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
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该同学觉得太
暗,应该换成凹面镜,D错误。【点睛】理解和掌握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及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19.C【分析】考查的是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解答时从细胞分裂的概念和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方面来切入。【详解】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步骤是首先细胞
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细胞的中部向凹陷,形成新的细胞膜,缢裂为两个细胞。于是,一个细
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
胞中。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由于染色体内有遗传物质DNA,因此,新细胞与原细胞所
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如图所示变形虫由一个变形虫变为两个变形虫的生理过程,因此是变形虫的分裂过程。【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
胞分裂以及细胞分裂过程。20.B【分析】生物的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大
多数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人也一样。【详解】人的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
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人的生命之旅开始于受
精卵,不能说人的生命起点是胚胎或婴儿。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正确。故选B。【点睛】人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
21.C【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土壤、温度、湿度和水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
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详解】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
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A不符合题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B不符合题意;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
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我们吃的蘑菇属真菌靠分解腐烂的有机物为生,因此在生态系统的属于分解者,C符合题意;非生物部分包括
阳光、空气、土壤、温度、湿度和水等,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需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2.A【分析】被子
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详解】白菜食用部分为叶,A符合题意;胡萝卜
食用部分为根,B不符合题意;黄花菜食用的部分为花,C不符合题意;西红柿食用的部分为果实,D不符合题意。【点睛】熟练掌握植物的六大器
官,理解它们的功能,很快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23.C【详解】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形成胚胎并且长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人体的发育
包括两个过程,一是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的胎儿的胚胎发育阶段;二是从婴儿出生发育到个体成熟的胚后发育阶段。精子和卵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
、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是人体发育的起点。24.D【详解】试题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解:A、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一种复杂反射,B错误.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吃蝉、
黄雀吃螳螂,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C错误;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正确;故选D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5.???? 生物部分???? 消费者???? 能量???? 非生物???? 线粒体???? 种类和数量【分析】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统称为环境。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要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区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非生物因素会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产生的影响。【详解】(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环境,生物因素包括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光能,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鱼类属于消费者。(2)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其中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鱼类的食物浮游植物数量增加,一些鱼类通过食物链获得的物质和能量也随之增加。(3)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非生物因素会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产生影响。水流、水温属于非生物因素。(4)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鱼类所需能最主要来自细胞中的线粒体。“升鱼机”将鱼直接运送到上游,便不会阻断一些鱼类的生殖洄游,能保证鱼类的种类和数量及所占比例相对稳定。【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保护。 1 / 1
献花(0)
+1
(本文系小磊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