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刘向军:训练语言就在训练思想——张志公语文思想读书笔记20041020
2023-05-26 | 阅:  转:  |  分享 
  
训练语言就在训练思想

——张志公语文思想有关文献

刘向军



说明:张志公著、孟宪范编:《语文教学论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本华:《张志公论语文·集外集》,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

张志公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于如何培养、调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无视它甚至压制它。”(《语文教学论集》,第148页,1963年发表。)

张志公论语言与思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承担者。我们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就是在训练思维;反过来看,不重视语言训练,实际上也就影响了思维训练。”(《语文教学论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66页,1978年发表。)

张志公论教师的引导:“高明的老师从来不把现成的东西灌给学生,而是设法调动起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认识活动。他们的讲解总是既有所启发而又留有余地。”(《语文教学论集》,第99页,1979年发表。)“老师讲得少了,学生反而对这门课更加重视了,感到更有所得了,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第198页,1979年发表。)

张志公论语文学科的现代化:“什么是语文学科的现代化呢?首先是语文学科的要求要现代化。要考虑现代文化科学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各项工作,对于每个受过一定教育的人在语文能力方面有哪些要求。这些要求有的可能是古今中外共同的;有的可能是过去就有而现在格外突出了;有的可能是现代社会提出的新的要求。编选教材和进行教学,都必须从这些要求出发设计方案,决定内容,采取措施。古今中外共同一致的那些要求大家都会注意到,而后两种要求往往被忽视。研究语文学科的现代化问题,要着重考虑这两种要求。”(《张志公自选集》,第244页,1981年发表。)

张志公论启发式教学:“所谓‘启发’,就是阐述一些事理,举一些事例,引起对方的联想、想象、思考,这就是启发。所谓启发式,是教学用的一个术语,指的就是采取这种启发的办法进行教学,来代替完完全全由教师来讲,学生完完全全的被动的来听的这种方式。”(《张志公自选集》,第343页,1982年发表。)

张志公论教师的讲:“满堂灌显然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说法。可是我们万万不能从这里得出来教师不能讲,教师一讲,或者教师讲的多一些,就是满堂灌了,不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教师就是要讲,得会讲,得善于讲,得讲得好,讲不等于灌。”“讲可以是灌,也可以不是灌。”“不是灌的讲法,就是启发性的讲法。”“教师不讲是不行的,教师不能当哑巴,教师的本领,相当大的一部分就用在讲上,教师就是要讲的。”“只要讲的能够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那就不能叫灌。”(《张志公自选集》,第343页,1982年发表。)

张志公论文学教育:“我很重视文学教育。”“更重要的是文学可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这一点时常被忽略。”“文学最足以唤起人们的联想、想象,进而诱发创造性思维。”(《张志公自选集》,第297页,1994年。)

张志公论智力:“什么是智力?智力的主要内容是思维能力,包括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以及突破性。一个人能够迅速、准确地接受外界的刺激、信息,并经过分析、选择、判断,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这个人的思维能力就比较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比较聪明。”(《张志公自选集》,第316页。)“能动地让已经储存积累的知识相互作用,产生新的见解,新的成果,这才是智力。”(第317页)

张志公论智力与知识:“知识丰富,对于发展已有智力,开发潜在智力,起着极大的作用。智力不是凭空发展起来或开发出来的,它需要凭借一定的基础,其中知识就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谈到开发智力,绝不可忽视知识教学。同时,智力水平提高了,对原储备起来的知识可以更好地加以运用,实现知识迁移,甚至有所突破,从已知到未知,获得更多的知识。可见,开发智力和基础知识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明确,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是开发智力的必要基础。绝不能抛弃正常的教学,另外设计一套特殊的办法来开发智力。”(《张志公自选集》,第319页。)

(2004/10/24于临汾。笔记:1658字。)



















张志公语文思想有关文献.doc Page 1 of 2









1









献花(0)
+1
(本文系三驾马车19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