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8北京市昌平区初三(上)期末化学含答案
2023-05-29 | 阅:  转:  |  分享 
  
2018北京市昌平区初三(上)期末

化 学 2018.1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2.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A.红磷 B.木炭 C.铁丝 D.石蜡

3.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期,需要摄入足量钙,这里的钙是指

A.元素 B.原子   C. D.

4.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水晶(SiO2) B.(Na2CO3) C.锰氧() D.钟乳石(CaCO3)

5.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过滤 6.

A.2H B.H2 C.2H2 D.2H2O2

. 已知一种氯原子,原子核内含有17个质子和18个中子,则该氯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1 B.17 C.18 D.35

8. 下列方法中,能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

A.观察颜色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将适量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9.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于灭火 B.作光合作用原料

C.干冰作冷冻剂 D.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10、11题。

25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









② ③ ④



10. 上述烧杯中KCl固体全部溶解的是

A. B. C. D.

11. ④中溶液的质量约为

A.40% B.% C.% D.6%

12. 碳原子是神奇的,既可构成世界最软的矿物质石墨,也能构成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金刚石。2017年合成出碳原子构成的另外新物质T-碳。T-碳是一种蓬松的碳材料,内部有很大的可利用空间,密度非常小(约为石墨的2/3,金刚石的),具有很高的硬度。下列关于T-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碳内部的可利用空间作为可能

B.体积的T-碳石墨、金刚石质量最轻的是石墨

C.T-碳、石墨、金刚石

D.T-碳、石墨、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3分)

〖生活现象解释〗

13.(1分)13-A或13-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13-A计分。

13-A 补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 13-B 补齐标识与其含义的连线

除异味 消毒 急救 可回收物 节约用水 禁止吸烟 14.(1分)养液是无土栽培作物所需等营养和水分主要来源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5.(1分)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16.(1分)工业上制取氢气的方法之一是在通电的条件下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17. (1分)过程中,变化的 (填字母)。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18.(1分)以天然气为燃料取暖做饭,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天然气完全燃烧的

化学方程式为 。

19.(1分)超级金属铼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七氧化二铼(Re2O7)是铼最常见的氧化物,其中铼元素的化合价为 。

20. (2分)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

已知: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1)若用“ ”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

请在方框内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

(2)宇航员呼出的CO2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生成Li2CO3和H2O,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科普阅读理解〗

21.(4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在中国古代化工发展的历史征程中,我国古代先民们在火药、制陶烧瓷、炼铜冶铁等化学加工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非凡的成就,为促进我国古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火药】

人类最早使用的火药是黑火药,主要反应如下:







【制陶烧瓷】

瓷器与陶器,都属于硅酸盐系列制品,最主要的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及多种金属(Ca、Mg、Fe、K、Na等)氧化物。但在化学成分含量、用途等方面却大有区别。

制品 化学成分 性能用途等 陶器 Al2O3 约15%~18%;

Fe2O3约5%~6%;

CaO、MgO等3%。 粗糙,不够坚硬,常用于取水、盛放食物等。 瓷器 Al2O3 约18%~28%;

Fe2O3约1%~2%;

CaO、MgO等1%。 高温烧结,坚硬致密,洁白,薄,

呈半透明,敲击时清脆悦耳,美观,用途广泛,观赏、收藏价值高等。 【金属冶炼】

制陶发展起来的高温技术为金属的冶炼、熔铸创造了条件,我国由新石器时代晚期逐步进入了先是炼铜(称为“青铜器时代”)后是炼铁(称为“铁器时代”)的金属时代。

青铜冶炼

天然铜夹杂在铜矿石之中,人们在加热熔化天然铜的过程中,将绿色的孔雀石[Cu2(OH)2CO3]、棕或黑色的锡石(SnO2)、蓝色的方铅矿(PbS)放在一起烧,便产生了  青铜。青铜是铜与锡或铅熔成的合金。熔点比纯铜(1083)低100~300,更易加工和铸造,铸造性能也比纯铜好,硬度几乎提高一倍,适合制作工具和兵器。

铁的冶炼

到了春秋中后期,我国先民们在熟悉地掌握了块炼法炼铁后,又在世界上率先发明了以高温液体还原法冶炼生铁的技术,这在冶金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随着炼铁技术的进步,人们也逐渐懂得了炼钢。生铁和钢都是铁碳合金。含碳量>2%,为生铁;含碳量<0.02%,为纯铁;含碳量在两者之间为钢。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火药的主要成分是 。

(2)陶器与瓷器化学成分的主要区别是 。

(3)生铁碳含量 “高于”或“低于”)钢碳含量。

(4)与纯金属相比,合金的优点是 。

〖生产实际分析〗

22.(4分)工业上制取硝酸铵(NH4NO3)的流程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备A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

(2)设备B、C中,空气中的______一定参加了反应。

(3)设备C中,生产硝酸过程排出的废气中会含有一些氮的氧化物,可用如下两种

方法处理:

方法一、NaOH溶液吸收法:NO + NO2 + 2NaOH = 2NaNO2 + H2O

方法二、NH3还原法:8NH3 + 6NO2 7N2 + 12H2O(NO也有类似的反应)



以上两种方法中,你哪种方法好说明理由________。

(4)设备D中,用NH3和HNO3制备NH4NO3。NH4NO3中元素质量分数计算式________。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图1 图2 图3

23.(2分)图1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

(1)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

.(分)利用图所示装置

(1)对比铜片上白磷燃烧和红磷不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分)利用装置进行下列实验放着一支燃着的蜡烛)打开K。

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观察到蜡烛________,燃烧剧烈程度因素 。

2.(3分)用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图 4 图 5 实验过程中广口瓶内压强变化曲线

(1)图4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图5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

(3)实验前广口瓶内空气体积为V,烧杯中水的体积为V1;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水的

体积为V2。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用V、V1、V2表示)。

〖科学探究〗

2.(5分)用装置制得验证能水反应生成的性质。

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同学在实验时的有性气味,于是同学的来源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酸性物质产生了针对探究如下:

资料】大理石盐酸产生热量大理石无气味,盐酸有刺激性气味

【猜想与假设】实验时制得的中气味稀盐酸,气体混入气的速率

【进行实验装置如下(稀盐酸及石蕊溶液体积、溶质的质量

分数均相同装置略去。

实验1 实验2 【解释与结论】

)进行是。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猜想与假设正确。提示

同学仍有不足,补充一实验方案。

【反思与评价】

在的

装置C中药品应具有

2018北京市昌平区初三(上)期末化学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B C A A D C B B C A D 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3分)

〖生活现象解释〗

13.(1分)

13-A 13-B



除异味 消毒 可回收物 节约用水 14.(1分)混合物

15.(1分)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6.(1分) 2H2O ====== 2H2↑ + O2↑

17.(1分)AB

18.(1分)CH4 + 2O2 CO2 + 2H2O

19.(1分)+7

20.(2分)

(1) (1分)







(2) (1分)CO2 + 2LiOH ==== Li2CO3 + H2O



〖科普阅读理解〗

21.(4分)

(1)(1分)硝酸钾、木炭、硫(KNO3 、C、S)

(2)(1分)陶瓷中Al2O3含量比瓷器低,Fe2O3、CaO、MgO含量比瓷器高

(3)(1分)高于 (4)(1分)硬度大、熔点低

〖生产实际分析〗

22.(4分)

(1)(1分)化合反应 (2)(1分)氧气

(3)(1分)方法一,简单易行;方法二,环保。(答案合理即给分)

(4)(答案合理即给分)

23.(2分)

(1)(1分)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1分)氧气不易溶于水

24.(3分)

(1)(1分)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1分)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3)(1分)加热、隔绝氧气

25.(3分)

(1)(1分)2H2O2 2H2O + O2↑

(2)(2分)燃烧更旺 氧气浓度

26.(3分)

(1)(1分)4P + 5O2 2P2O5

(2)(1分)温度降低至室温、瓶中氧气被消耗

(3)(1分)

27.(5分)

(1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解释与结论】

(1)(1分)稀盐酸有刺激性气味;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产生CO2会

引起气体的流动

(2)(1分)用与实验1相同的装置(去掉烧杯和热水)及药品,与实验1、2对比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需要的时间。若所需时间更长,则猜想与假设正确(答案合理即给分)。

【反思与评价】

(3)(1分)除去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分)液体、与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且不产生其他有干扰性的气体;不与CO2反应。



















1 / 8











/

g



60



50



10gKCl



20gKCl



30gKCl



40gKCl



40



30



10



20



0



10



90



100



80



70



60



50



40



30



20



温度/℃









过氧化氢溶液

3%













2KNO3 + 3C + S N2↑ + 3CO2↑ + K2S + 707KJ

硝酸钾 木炭 硫 氮气 二氧化碳 硫化钾 大量热,爆炸



点燃



Pt、Ph合金网



空气



设备B



N2



H2



铁砂网



设备A



氨气(NH3)



一氧化氮(NO)





吸收塔



设备C







空气



硝酸铵

(NH4NO3)





合成



设备D



硝酸

(HNO3)















二氧化锰



K



过氧化氢溶液



白磷



红磷



热水



白磷



铜片



红磷







稀盐酸



大理石



紫色石蕊溶液



A B



N2







稀盐酸

60oC热水



稀盐酸





紫色石蕊溶液



C









过氧化氢溶液

3%



直流电



点燃







MnO2



点燃







献花(0)
+1
(本文系小磊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