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9北京初三二模历史汇编:中国古代史(选择题三)(教师版)
2023-05-29 | 阅:  转:  |  分享 
  
2019北京初三二模历史汇编:中国古代史(选择题三)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19?西城区二模)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北方和南方的主要农
作物分别是(  )A.水稻 胡豆B.粟 水稻C.粟 小麦D.水稻 玉米2.(2019?石景山区二模)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
济、文化的交流。若当时一位商人从江都经运河贩运商品到涿郡,他首先经过的应是(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3.(20
19?西城区二模)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和睦。下列史事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玄奘西行②文成公主入藏③被北方和西北
各族尊奉为“天可汗”④鉴真东渡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4.(2019?丰台区二模)某部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革衣服之制
”“诏改姓为元氏”“文武尽迁洛阳”“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这部史书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商鞅变法B.光武中兴C.孝文帝改
革D.贞观之治5.(2019?石景山区二模)朝代歌是记忆历史时序的重要方法。如图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商 两汉 辽
B.金 两晋 元C.商 两晋 金D.商 两汉 元6.(2019?丰台区二模)1790年乾隆帝八十寿辰时,徽商组织四大徽班进京献艺。
后来,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形成新的剧种。这个剧种是(  )A.昆曲B.秦腔C.京剧D.元曲7.(2019?丰台区
二模)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外江泄洪,内江灌溉。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B.都江
堰C.灵渠D.大运河8.(2019?石景山区二模)南北朝时期,贾思勰著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
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这本书是(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伤寒杂病论》D.《史记》9.(2019?丰台区二模
)东晋时期,有位书法家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B.钟繇C.
顾恺之D.苏轼10.(2019?西城区二模)如图邮票展示了中国某剧种的脸谱艺术,该剧种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它是(  )A.秦腔B.
汉调C.京剧D.昆曲11.(2019?石景山区二模)以下关于郑和远航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远航的目的是为了殖民扩张B.加强了
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C.连通了中国到欧洲的航路D.增加了明朝的财政收入12.(2019?石景山区二模)如图材料是对我国哪一时期经济
发展水平的描述?(  )A.唐朝前期B.宋朝前期C.明朝前期D.清朝前期13.(2019?丰台区二模)连环画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
刻画人物。下列连环画中,属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A.大泽乡起义B.黄巾起义C.李自成起义D.金田起义14.(
2019?平谷区二模)清朝前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如图所示清朝乾隆年间设立的机构,其职能是(  )A.管理南疆军
政事务B.管理北疆军政事务C.总理南、北疆军政事务D.总理西北地区军政事务15.(2019?平谷区二模)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
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蜀、东晋、隋B.蜀、东晋、元C.东汉、东晋、北宋D.蜀、西夏、元16.(2019
?平谷区二模)如图是一幅与秦末农民战争有关的想象图,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楚汉之争B.巨鹿之战C.陈胜、吴广起义D.黄巾起
义17.(2019?平谷区二模)2017 年 11 月,甲骨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以下关于甲骨文的 表述,正确
的是(  )①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②有助于了解夏商两朝的历史③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阳④内容主要是用于占卜的卜辞A.①②③B.①②④C.
①③④D.①②③④18.(2019?平谷区二模)如图中的建筑位于河南新政,它所纪念的传说人物教化先民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
还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是(  )A.黄帝B.炎帝C.仓颉D.嫘祖2019北京初三二模历史汇编:中国古代
史(选择题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19?西城区二模)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北方和南方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A
.水稻 胡豆B.粟 水稻C.粟 小麦D.水稻 玉米【分析】本题考查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解答】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北方和南方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粟、水稻。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
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生活在距今约五
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
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
用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2.(2019?石景山区二模)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若当时一位商人从
江都经运河贩运商品到涿郡,他首先经过的应是(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分析】本题以“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促进了南
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若当时一位商人从江都经运河贩运商品到涿郡,他首先经过的应是”为切入点,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解答】若当时
一位商人从江都经运河贩运商品到涿郡,他首先经过的应是邗沟。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
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按
由北到南的顺序);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故选:C。【点评】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
识记与理解。3.(2019?西城区二模)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和睦。下列史事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玄奘西行②文成
公主入藏③被北方和西北各族尊奉为“天可汗”④鉴真东渡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分析】本题以“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
了民族和睦。”为切入点,考查了唐朝的民族关系。【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和睦。唐太宗被北方和西北各
族尊奉为“天可汗”。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朝求亲。641年,唐太宗在位时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②③符合题意。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属于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不符
合题意。故选:B。【点评】考查了唐朝的民族关系,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4.(2019?丰台区二模)某部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革
衣服之制”“诏改姓为元氏”“文武尽迁洛阳”“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这部史书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商鞅变法B.光武中兴C.
孝文帝改革D.贞观之治【分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
,并进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包括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话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
键是掌握基础知识。5.(2019?石景山区二模)朝代歌是记忆历史时序的重要方法。如图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商 两汉
辽B.金 两晋 元C.商 两晋 金D.商 两汉 元【分析】本题考查历代王朝的更替,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朝
代歌的全文应是,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
完。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历代王朝的更替,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6.(2019?丰台区二模)179
0年乾隆帝八十寿辰时,徽商组织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后来,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形成新的剧种。这个剧种是(  )A.昆
曲B.秦腔C.京剧D.元曲【分析】本题以1790年乾隆帝八十寿辰时,徽商组织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后来,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
他剧种,形成新的剧种为依托,考查京剧。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1790年乾隆帝八十寿辰时,徽商组织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后来,以
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形成新的剧种。这个剧种是京剧。1790年,乾隆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
献艺,徽班一时誉满京城。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出现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
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7.(2019?丰台区二模)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将岷江
分为内江和外江,外江泄洪,内江灌溉。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灵渠D.大运河【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的相关史
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
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鱼嘴是在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于江中,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
洪。宝瓶口是在内江下游人工凿山开出的出水口,引水流入网状的渠道,灌溉农田。飞沙堰是分水堤坝与宝瓶口之间长120米的滚水坝,在洪水期
用于泄洪,并减少泥沙淤积。因此,都江堰的主体工程及各自作用:分水鱼嘴﹣﹣分水工程,飞沙堰﹣﹣溢流排沙工程,宝瓶口﹣﹣引水工程。三大
工程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自动引水分流、调节两江流量和防洪排沙的作用,既保证了灌溉区的用水需要,又防止和减轻了洪灾的威胁,成为古代世界
史上科学治水的伟大壮举和一大奇观。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都江
堰的相关史实。8.(2019?石景山区二模)南北朝时期,贾思勰著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
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这本书是(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伤寒杂病论》D.《史记》【分析】本题以南北朝时期,贾思勰
著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为依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科技、文化和艺术。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学家,著有《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
,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自己还在生产实践中证明和丰富了这些经验,《齐民要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
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这部农业科学技术的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
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A
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9.(2019?
丰台区二模)东晋时期,有位书法家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B
.钟繇C.顾恺之D.苏轼【分析】本题以东晋时期,有位书法家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为依托,
考查王羲之。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东晋的王羲之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楷、行、草书尤为精湛。当时的人称赞他的
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王
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
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10.(2019?西城区二模)如图邮票展示了中国某剧种的脸谱艺术,该剧种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
它是(  )A.秦腔B.汉调C.京剧D.昆曲【分析】本题以邮票展示了中国某剧种的脸谱艺术,该剧种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依托,考查京剧
。【解答】邮票展示了中国某剧种的脸谱艺术,该剧种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它是京剧。京剧形成于清道光二十年以后到咸丰末年这段时间,即18
40年至1860年。当初徽班风靡京华,到嘉庆、道光年间,湖北的汉调艺人纷纷进京,其中不少搭入了徽班,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徽戏在声腔
、剧目、演出诸方面都发生新的变化。经过较长时间的孕育、演化,经过多种融合与嬗变,终于产生了一种新的剧种,那就是京剧。故选:C。【点
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11.(2019?石景山区二模)以下关于郑和远
航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远航的目的是为了殖民扩张B.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C.连通了中国到欧洲的航路D.增加了明朝的财政
收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和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143
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
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12.(2019?石景山区二模)如图材料是对我国哪一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描述?(  )A.唐朝前期B.宋朝前期
C.明朝前期D.清朝前期【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前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
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
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
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和贸易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据题干图片文字
可知,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清朝前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史实
。13.(2019?丰台区二模)连环画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下列连环画中,属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
A.大泽乡起义B.黄巾起义C.李自成起义D.金田起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泽乡起义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公元前20
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
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虽然起义失败了,但他们的
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题干连环画中,属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
农民起义的是大泽乡起义。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大泽乡起义的相关史实。14.(
2019?平谷区二模)清朝前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如图所示清朝乾隆年间设立的机构,其职能是(  )A.管理南疆军
政事务B.管理北疆军政事务C.总理南、北疆军政事务D.总理西北地区军政事务【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伊犁将军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观察题干图片可知,这与伊犁将军的设立有关。乾隆帝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新疆地区,总
理南、北疆军政事务,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清朝乾隆年间设立的机构﹣﹣伊犁将军,其职能是总理南、北疆军政事务。故选:C。【点评】本题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清朝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相关史实。15.(2019?平谷区二模)图为
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蜀、东晋、隋B.蜀、东晋、元C.东汉、东晋、北宋D.蜀、西
夏、元【分析】本题以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三国鼎立的相关知识点。【解答】依据题干中“朝代更替示意图”指
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20年,曹魏、蜀汉、孙吴先后称帝建国,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280年西晋完成短期统一,但
迅速败亡;317年西晋皇族在江南建立东晋政权;420年,刘裕废晋自立,东晋灭亡;420年﹣589年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即南
朝;东晋时期,北方和西南地区先后出现十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割据政权,统称十六国;439年﹣581年北方先后出现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
北周,即北朝;北周主张胡汉融合,于577年攻灭北齐,统一北方。578年,武帝死后,政权逐渐掌握在杨坚手上。581年杨坚篡北周,建立
隋朝,并于589年灭南朝陈,统一中国,长达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结束,隋朝时期开始。据此分析可知①②③分别为蜀、东晋、隋。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熟悉中国历史朝代更替情况,尤其是政权并立情况。如题干中与魏国和吴国并立的政权,西晋之后,地处南方,与十六国
并立的政权;结束南北朝时期,实现统一的朝代。也可分析选项中出现的朝代与题干示意图中朝代的关系,排除不合题意的选项。16.(2019
?平谷区二模)如图是一幅与秦末农民战争有关的想象图,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楚汉之争B.巨鹿之战C.陈胜、吴广起义D.黄巾起
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史实。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
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解答】题干是与秦末农民战争有关的想象图,观察题干图片可知,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
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
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
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秦的暴政和秦末农
民起义的相关史实。17.(2019?平谷区二模)2017 年 11 月,甲骨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以下关于甲骨
文的 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②有助于了解夏商两朝的历史③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阳④内容主要是用于占卜的卜辞A.①②
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甲骨文,知道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其中以象形为最主要,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涉及祭祀、战争、天文历法等内容,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对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所以①③④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甲骨文的有关内容。18.(2019?平谷区二模)如图中的建筑位于河南新政,它所纪念的传说人物教化先民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还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是(  )A.黄帝B.炎帝C.仓颉D.嫘祖【分析】本题以河南新政的建筑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黄帝主要成就。【解答】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一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因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所敬仰,被尊为“人文始祖”。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华民族的起源。 1 / 1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