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山东省临沂市2023学年期末测试高二语文试题
2023-08-29 | 阅:  转:  |  分享 
  
山东省临沂市2023学年期末测试高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伟大的转折》用镜头寻觅红军战士的闪光足迹,用艺术丈量惊心动魄的血色距离,力图通过一幕幕以少胜多的浴血搏战、一场场殊死战役
的惨烈与凶险,叩问如今的人们:我们当年为什么出发可还记得清?红军在长征路上书写的壮烈史诗可还读得懂?《伟大的转折》植根史实,坚持现
实主义创作手法,尽量对长征的真实状态做历史和艺术的还原——艰难的抉择、艰苦的跋涉、艰窘的生活和浴血的战斗。作品描写的是红军长征最关
键的一段时间,即湘江战役后,转战黔、滇、川等地的5个月。应当说,这是我党的一次思想解放,是我党带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走向胜利与复兴
的伟大转折。经过80多年的岁月淘沥、时空化合,长征精神已不仅仅属于一个军队、一个政党、一片地域,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表现出人类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伟大的转折》真实地再现历史,艺术地揭示历史经验,这是为了坚守和传承留存在历史中的高贵英雄
主义精神,以期其成为今天的思想烛照和精神钙质。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部剧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制作不够精良、特型演员的形与神拿捏得不
够到位等问题。长征有着说不尽的深厚历史内涵、思想内涵、人文内涵,虽然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远去,但艺术创作的长征依旧任重道远。(摘编
自李树声《让长征精神成为我们的精神之钙》,《光明日报》2019年11月5日)材料二?80?多年前,长征的胜利鼓舞了当时大批进步青年
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投身革命事业,这直接促进了我们党和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大发展。80多年后的今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新的
长征。长征精神没有丢,不能丢,更不会丢,因为它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长征途中,“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革命战士为何如此
英雄气概,答案是他们坚守着共产主义信仰追求,正所谓“心有所信,才能行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这些年
,又何尝不是一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伟大长征? 80多年前的长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自信与文化自信,这种“走自己的路”的自
信正逐渐沉淀升华为中华民族前进的强大定力和深厚历史底蕴。正如毛泽东同志后来所说:“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不算很大,有什么了不起呀!比起
万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总要好一点吧。”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只有高扬理想信念的风帆,保有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念,从对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摸索中、自省中、挫折中、成功中获得自信,才能从容应对各种考验,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进。“一个行动
胜过一打纲领。”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当年的红军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永葆斗志和毅力,既勇于直面困难,又敢于接受挑战。长征的胜利
启示我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长征不常有,长征亦常态。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应明确关键时期还会有许多新的“
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许多新的‘金沙江”“大渡河”需要征服。绝不能看到困难就畏首畏尾、喊苦喊累,提条件讲难度,向挫折和压力妥协,
否则,任何工作都只能受困于“泥沼”,寸步难行。在长征前,红军的三大任务之一就是要向群众宣传,做群众工作,帮助群众建立政权和地方党组
织。长征途中,红军用实际行动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在红军途经少数民族地区时,很多少数民族同胞主动为红军带路、送粮草、救护伤病员
。可以说,长征精神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红军是人民的军队,人民群众是红军的胜利之本。80多年前的长征有终点,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
的长征没有终点。中国梦的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梦不会自动成真。只有把
党的战略目标变成群众的自觉实践,不忘密切联系群众,不断调动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聚合众力、融合众智,以实现中华民
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摘编自季琳欢《新时期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材料三长征是“当 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
诗般的远征”。令人感叹的是,长征其实也是“一群年轻人的进发”。因为在这支一往无前的队伍里,大约54%的人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在江
西信丰,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只有25岁;在湖南道县,死守湘江阵地的陈树湘也不到30岁....就是这群胸怀理想的年轻
人,在这条淬火成钢的道路上舍生忘死、抛洒热血,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怎么看待来时的路,往往决定了能否走好未
来的路。让人欣慰的是,不断有年轻人回到长征路上,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切身感受这一传奇史诗。一名20多岁的网络主播,用直播的形式挖掘红
军艰苦卓绝的英雄故事,观察长征路上变化与发展中的今日中国;一名95后大学生在重走长征路时,为过去不了解红军的艰辛而流泪。精神是可以
传承的,这条地球红飘带所孕育的英雄的基因,感染与召唤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条曲折而顽强的道路上努力奔跑、奋力前进,探寻走向胜利的密码。
有人曾提出疑问,今天的年轻人还用“长征”、还能“长征”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长征除了是脚步的丈量,更是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
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
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摘编自盛玉雷《激扬新长征的青春力量》,《人民日报》
2019年6月24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征精神表现出了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是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长征精神启示我们,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直面困难,接受挑战,才能在新时代阔步前行。C.长征
的历史告诉我们,只要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群众路线,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D.以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的英雄故事、重走长征路等,都是
当代年轻人感受长征的做法。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伟大的转折》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聚焦红军
长征最关键的时间,为我们展现了我党我军的成长轨迹。B.用艺术再现历史,更利于大众接受,也利于传承长征精神,但艺术并不代表历史,只能
做到尽量还原。C.年轻人重走长征路,不仅可以用脚步与先辈对话,还可以确定未来之路的方向,探寻成功的密码。D.新时代的年轻人,依然需
要“长征”,只不过“长征”的含义有所变化,它更多地强调精神和价值。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
闽南师范大学校团委组织团员开展“重走红军路”主题活动,通过带领学生们体验“红军长征路”,提升新时代青年的思想和精神境界。B.近日,
共青团江西省委“创在江西”青创AI基地举行电影《红色往事》公益放映活动,这标志着电影《红色往事》“重走长征路公益放映万里行”活动正
式开始。C.“他们这种长征精神,将成为我人生中重要的一一课,我也会坚守和发扬这种精神,走好我今后的人生路。”广西大学生“重走长征路
”主题活动结束后,参加的学生这样说。D.“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某地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沿着红军在当地的
足迹重走长征路,从红色基因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4.请简要说明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5.我们应该如何传承
和发扬长征精神?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
~9题。书匠(节选)葛亮秋天的时候,我父亲接到了小龙的电话。小龙说,毛羽,这个老董,差点没把我气死。父亲问他怎么回事。他说,馆里昨
天开了一个古籍修复的研讨会,请了许多业界有声望的学者。我好心让老董列席,他竟然和那些权威叫起板来。说起来,还是因为馆里来了本清雍正
国子监刊本《论语》,很稀见。可是书皮烧毁了一多半,给修复带来很大难度。省外的专家,都主张将整页书皮换掉。没承想老董跟人家轴上了,说
什么“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弄得几个专家都下不了台。其中一个,当时就站起身要走,说,我倒要看看,到哪里找这么个“良工”。老董也站起
来,说,好,给我一个月,我把这书皮补上。不然,我就从馆里走人,永远离开修书行。你说说看,仪器做了电子配比都没辙。你一个肉眼凡胎,却
要跟自己过不去,还立了军令状。毛羽,再想保他,我怕是有心无力了。父亲找到老董,说,董哥,你怎么应承我的?老董不说话,闷着头,不吱声
。父亲说,你回头想想,当年你和夏主任那梁子,是怎么结下的。你能回来不容易,为了一本书,值得吗?老董将手中那把乌黑发亮的竹起子,用一
块绒布擦了擦,说,值得。后来,父亲托了丝绸研究所的朋友,在库房里搜寻,找到了一块绢。这块绢的质地和经纬,都很接近内府绢。但可惜的是
,绢是米色的。老董摸一摸说,毛羽,你是帮了我大忙。剩下的交给我。我把这蓝绢染出来。父亲说,谈何容易,这染蓝的工艺已经失传了。老董笑
笑,凡蓝五种,皆可为靛。《天工开物》里写着呢,无非“菘、蓼、马、吴、苋”。这造靛的老法子,是师父教会的。我总能将它试出来。此后很久
,没见着老董,听说这蓝染得并不顺利。老董家里,沙发套和桌布、窗帘,都变成了靛蓝色。这是让老董拿去当了实验品。中秋后,我照旧去老董家
练书法。父亲拎了一笼螃蟹给他家。老董说,毛羽,今天放个假。我带孩子出去玩玩。老董穿了一件卡其布的工作服,肩膀上挎了个军挎。父亲笑笑
,也没有多问,只是让我听伯伯的话。老董就踩着一辆二八型的自行车,带着我,穿过了整个校园。老董踩得不快不慢,中间经过了夫子庙,停下来
,给我买了一串糖葫芦。我问老董,伯伯,我们去哪里啊?老董说,咱们看秋去。也不知骑了多久,我们在东郊一处颓败的城墙处停住了。这里是我
所不熟悉的南京。萧瑟、空阔,人烟稀少,但是似乎充满了野趣。沿着水塘,生着许多高大的树。枝叶生长蔓延,彼此相接,树冠于是像伞一样张开
来。我问,这是什么树?老董抬着头,也静静地看着,说,橡树。老董说,这么多年了。这是寿数长的树啊。老董说,我刚刚到南京的时候,老师傅
们就带我到这里来。后来,我每年都来,有时候自己来,有时和人结伴。有一次,我和你爷爷一起来。你爷爷那次带了画架,就支在那里。老董抬起
胳膊,指了指一个地方。那里是一人高的芦苇丛,在微风中摇荡。你爷爷说,这是个好地方,有难得的风景啊。他说这个话,已经是三十年前了。老
董的目光,渐渐变得肃穆。他抬起头,喃喃说,老馆长,我带您的后人来了。我问,伯伯,我们来做什么呢?老董俯下身,从地上捡起一个东西,放
在我手里。那东西浑身毛刺刺的,像个海胆。老董说,收橡碗啊。我问,橡碗是什么呢?老董用大拇指,在手里揉捏一下,说,你瞧,橡树结的橡子
,熟透了,就掉到地上,壳也爆开了。这壳子就是橡碗。这时候,忽然从树上跳下来个毛茸茸的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松鼠。它落到了地上,
竟像人一样站起了身,前爪紧紧擒着一颗橡子。看到我们,便慌慌张张地跑远了。老董说,它也识得宝呢。我问,橡碗有什么用呢?老董这才回过神
,说,捡回去洗洗干净,在锅里煮到咕嘟响,那汤就是好染料啊。哪朝哪代的旧书,可都补得赢喽。我们这些人啊,一年也盼中秋,不求分月饼吃螃
蟹,就盼橡碗熟呢。我听了恍然大悟,说,原来是为了修书啊,那咱们赶快捡吧。老董到底把那块蓝绢染出来了。据说送去做光谱检测,色温、光泽
度与成分配比率,和古书的原书皮相似度接近百分之九十。也就是说,基本完美地将雍正年间的官刻品复制了出来。因为本地一家媒体的报道,老董
成了修书界的英雄。图书馆要给老董转正,请他参与主持修复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工作。老董摇摇头,说,不了,还是原来那样吧,挺好。(有删
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董穿了一件卡其色的工作服,肩膀上挎了个军挎”,“踩着一辆二八型的自
行车”,是老董生活现状、职业习惯、正直性格的表现。B.“老董将手中那把乌黑发亮的竹起子,用一块绒布擦了擦,说,值得”,把竹起子擦了
又擦,是其沉默的抵抗;说“值得”,是其态度的决然。C.“我们这些人啊,一年也盼中秋,不求分月饼吃螃蟹,就盼橡碗熟呢。”老董对“橡碗
熟”的期盼是对其书匠专业精神的生动注解。D.“仪器做了电子配比都没辙”,老董却用传统工艺修复了罕见典籍,说明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传统
技艺仍有用武之地。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龙与“我”父亲毛羽的电话,既介绍了本文故事发生的起
因,表现了书匠老董的性格,也为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B.文中多处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如写小松鼠跳到地上,“像人一样站起了身,前爪
紧紧擒着一颗橡子”,烘托了老董的童心与快乐。C.老董带我去“看秋”,拣橡碗的情节充满了抒情色彩,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为整段选文营造
出了一种浪漫诗意的格调。D.本文语言疏朗、淡远,简单中蕴含着悠长的韵味,字里行间充满对传统手艺和工匠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如同一首献
给书匠的优美抒情诗。8.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4分)9.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
本文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萧相国何者
,沛丰人也。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以徭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
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
,十馀年矣,皆附君,常复孶孶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货以自污,上心乃安。”於是相国从其计,上乃
大说。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
民。”相国因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原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禽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乃为请吾苑!”
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侍,前问曰:“相国何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与。今相国多
受贾竖金而为民请吾苑,以自媚於民,故系治之。”王卫尉曰:“夫职事苟有便於民而请之,真宰相事,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且陛下距楚
数岁,陈豨、黥布反,陛下自将而往,当是时,相国守关中,摇足则关以西非陛下有也。相国不以此时为利,今乃利贾人之金乎?且秦以不闻其过亡
天下,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陛下何疑宰相之浅也。”高帝不怿。是日,使使持节赦出相国。相国年老,素恭谨,入,徒跣谢。高帝曰:“相国
休矣!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高祖崩,何事惠帝。何病,上亲自临视何疾,
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对曰:“知臣莫如主。”帝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何死不恨矣!”孝惠二年,相国何卒
,谥为文终侯。(摘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
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B.?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
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C.?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
佐军/D.?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11.?下列对文中加横线
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借指平民,后也以布衣称做官后归隐的人。B.?贾人指
商人,古时也指官府掌管采购物品的人员。“委身为贾人妇”中贾人即商人。C.?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本义是台阶,特指皇宫的台阶,后演变为
臣子对帝王的尊称。D.?持节,节代表皇帝的身分,凡持节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行使权利。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
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萧何做沛主吏掾时,多次在刑狱之事上袒护高祖,高祖以吏卒的身份到咸阳服役,吏卒们都送份子钱三百,萧何
独自送了五百。B.?萧何从谏如流,韬光养晦,自污其名。当门客劝说他声名过盛,民望太高,离灭族不远时,他能及时听取建议,自污名节,受
到了刘邦的认可。C.?萧何心系天下,为民请命,不怕牢狱之灾。因为为百姓争取上林苑的空闲土地,于是被刘邦以欺君罔上、不为皇帝分过的罪
名把他交给廷尉,用镣铐拘禁了他。D.?萧何先后辅助两代皇帝都能精忠为国、尽心尽责。在他病危之际,惠帝向他询问曹参可不可以替代他为相
时,他认为曹参是个很不错的人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2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14.?刘邦说他之所以对萧何“拘而又放”是想让百姓知道自己的过错,如何理解他这
种想法?请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蚕麦①二首(其一)苏辙疏慵自分人嫌我,贫
病可怜天养人。蚕眠已报冬裘具,麦熟旋供汤饼新。撷桑晓出露濡足,拾穗暮归尘满身。家家辛苦大作社②,典我千钱追四邻。注:①苏辙晚年因政
见与当政者不和被免官赋闲在家,还曾一度被褫夺俸禄。一家老小主要靠种地为生。此诗即写于这一时期。②社:此处指秋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约新谷登场八月,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祀土地神报谢。15.?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清淡如话,既无华丽辞藻、难
解词句,又能对仗灵活、格律工细,可谓炉火纯青。B.?首联说因为自己的懒散招致别人的嫌弃,好在老天有眼还肯着顾我这贫病之人。C.?颔
联写蚕吐丝作茧冬裘已备,麦子成熟新汤饼可供食用,表达了衣食无忧的富足安乐.D.?颈联写农人早出采桑,露水湿足;捡拾麦穗,日暮方归。
表现丰收的来之不易。16.?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心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
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体生命相较于自然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表明诗人虽有对
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与绝望的句子是“??????????????,????????????????。”(2)《书愤》“???
????????????,?????????????”一联采用蒙太奇手法再现了北宋军队在瓜洲一带据守击溃金兵和浩浩荡荡进兵长安,强
渡渭水,激战大散关,两种场景。(3)《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1967年,马尔克斯创作的《百年孤独》横
空出世,很快便?了世界文坛。作品不仅描述了马孔多小镇上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也反映了拉丁美洲的百年历史,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
义最具代表性的鸿篇巨制。马尔克斯用魔幻的笔法,把现实社会中政客的虚伪、统治者的残忍、民众的愚昧和盲从写得??,令人拍案叫绝。此后他
还推出了《家长的没落》《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佳作。马尔克斯对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除了在创作实践上拥有像《百年孤独
》这样的世纪之作以外,在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理论方面,他也是颇有建树的。一是他首先将民族传统和现代意识结合起来,发掘古老的印第安人
神话传说,把它和当代拉丁美洲的现实有机地融合成一体,并在一种虚幻的情景和氛围中,给现实披上了一件????的魔幻外衣。二是他的创作成
功地借鉴了欧美现代主义各种新颖的创作手法。他在运用象征、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梦幻意识的技巧方面非常高超,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尤其
可贵的是,(???????????),而是 善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不拘一格地开创表现新路。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独》便十分鲜明地体现
了他的这种理论创新精神。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震动???淋漓尽致?????扛鼎?????光怪
陆离B.振动???穷形尽相?????扛鼎????斑驳陆离C.震动???穷形尽相????压轴????光怪陆离D.振动???淋漓尽致?
??压轴????斑驳陆离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从来都不轻易借鉴和运用这些手法B.他在借鉴
和运用中很清楚这些手法的局限C.他不只是在自己的创作中借鉴和运用这些手法D.他在借鉴和运用中从不囿于这些手法的固定程式(二)课本知
识梳理20.下列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何不餔(吃)其糟而啜其醴/争宠而心害(嫉妒)其能?B.卒使上官大夫短 (诋毁)
屈原于顷襄王/?新沐(洗澡)者必弹冠C.然亡国破家相随属(接连)/?其存(保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D.人君无(没有)愚智贤不肖/试使
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衡量)大21.下列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何谓相坐??B.圣人不凝滞于物/夫祸患常
积于忽微C.故内惑于郑袖/是以见放???????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22.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
)A.《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
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B.汉代时,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后世诗歌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C.《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分为帝纪、表、书与列传,是古代传
记文学名著,其中还收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D.《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记载五代即唐宋之间后梁、后唐、后晋、
后汉、后周这五个朝代的历史。后人为了把它与北宋初年宰相薛居正奉诏监修的《五代史》区别开来,就称为《新五代史》。23.下面的文段有五
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5?分)①疫情面前,容不得半点侥幸心理。②无论是谁,都必须做到“早报告、早发现
、早隔离、早治疗”。③这是切断疫情传播过程、防止疫情扩散的最有效措施。④只要据实报告,就可以使自已获得及时的隔离与救治。⑤让亲友乃
至更多的人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才能让管理部门充分掌握疫情和警示信息,更有效地统筹部署针对性的防控。⑥如此,才有利于疫情防控的大局。
⑦相继曝光的隐瞒案例无时无刻都在敲响着警钟。⑧事实证明,疫情防控工作仍容不得我们一丝一毫的懈怠。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列
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某年高考结束后,山西朔州的一位地理老师带着孩子们骑行1800多公里到上海。在这位老师出发前后,他的同事
、领导都非常紧张,某位同学的妈妈甚至气得住进了医院。与此同时,马云也就此事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说:今天,教育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不是如何
增长知识,而是如何去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老师的责任,就是让每一个孩子在发现世界的同时,去发现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假如你是上述班级中
的一员,班委会决定,在到达上海后要给那位住院的家长写封信以表达慰问之情并打消家长的某些顾虑;这封信想请你代写。要求:格式正确,情感
真挚,事理透彻,不少于800字。署名为x班委会,时间为X年X月X日,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参考答案1.【C】“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群众路
线”并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条件,因此“只要……就……”表述绝对。2.【C】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
曲解文意,对重走长征路的意义理解不当,文中并无重走长征路可以“确定未来之路的方向”的意思。3.【B】材料二主要论证的观点是长征精神
具有的时代意义。B项强调电影《红色往事》“重走长征路公益放映万里行”活动正式开始,并未提及长征精神在新时期的意义。4.材料二采用了
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论证。开头先提出论点“长征精神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然后分为“坚定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依靠人民群众”
三个分论点进行论述,最后再次总结观点,强调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4分)5.①重走长征路,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在心底与先辈共鸣,了解红
军英雄们的艰辛;②积极主动地参加不同形式的红色教育活动,了解更多的红军故事,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③坚定理想信念
,不断追求,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④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当年红军长征的不易,鼓励自己勇敢向前。(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
可。)6.A7.B8.①多年后面对自己职业起点时的人生感慨;②带老馆长后人重游旧地时,对老前辈的深切怀念;③对岁月如梭,世事沧桑的
生命感悟。(4分,对1条1分,2条2分,3条4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①坚持行业规矩。不忘“不遇良工,宁存故物
”的古训,为此甚至跟权威叫板。 ②恪守职业操守。敬畏与热爱自己的职业,为了一本书,即使再次失去工作,也认为值得。③修书精益求精。为
染蓝绢不断试验,最终完成修复任务。(6分,每条2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0. B 11. A12. C??13.
(1)再说秦始皇正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错而失去天下,李斯分担过错,又哪里值得效法呢????(2) 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吗?还
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采分点1,以:因为;亡:失去;法:效法。采分点2:采分点:岂、抑、本、迹)14.?一是告
诫自己不能因为把萧何关押起来而错上加错,真成了桀纣那样的暴君;二是告诫萧何要知道自己的过错,不能因为为百姓争取利益而让国君进退失据
,失信于天下;三是要告诫百姓,萧何还在我刘邦的掌控之中,生杀予夺,全决于我。【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
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
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
”“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译文为“汉十二年的秋天,黥布反叛,高祖亲自率军征讨他,多次派人来询问萧相国
在做什么。萧相国因为皇上在前线指挥作战,就在后方安抚勉励百姓,把自己的家财全都捐助军队。”根据译文可知“将击之”的主语是“上”,所
以“上自将击之”不能断开,排除A;“之”是代词,代指黥布,“上自将击之”主谓宾结构完整,后面应断开,排除C;“乃拊循勉力百姓”主语
是“相国”,谓语动词是“拊循勉力”,“百姓”是其宾语,若在“百姓”前断开,则该句却宾语,故排除D。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
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
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
语境的含义作答。A项,“以布衣称做官后归隐的人”错,古代可以用布衣指称还没有做官的读书人。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
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
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
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以欺君罔上、不为皇帝分过的罪名”错,原文第一段中刘邦只是认为萧何“多受贾人财物,乃为请
吾苑”,而没有明确这就是“欺君罔上”的罪行,且“不为君分过”也不是刘邦给萧何所明确界定的罪行,只是他例举前人的做法而已。故选C。【
14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与。
今相国多受贾竖金而为民请吾苑,以自媚於民,故系治之”是告诫萧何要知道自己的过错,不能因为为百姓争取利益而让国君进退失据,失信于天下
;“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是告诫自己不能因为把萧何关押起来而错上加错,
真成了桀纣那样的暴君”;关押和释放也是要告诫百姓,萧何还在我刘邦的掌控之中,生杀予夺,全决于我。【点睛】译文:萧相国萧何,沛县丰邑
人,担任沛县的主吏禄。汉高祖刘邦还是平民时,萧何多次利用职务权力保护他。刘邦以吏员的身分到咸阳服役,官员们都奉送他三百钱,唯独萧何
送他五百钱。汉十二年(前195)的秋天,黥布反叛,高祖亲自率军征讨他,多次派人来询问萧相国在做什么。萧相国因为皇上在前线指挥作战,
就在后方安抚勉励百姓,把自己的家财全都捐助军队。有一个门客劝告萧相国说:“您被灭族的日子不远了。您位居相国,功劳数第一,还能够再加
功吗?您当初进入关中就深得民心,至今十多年了,民众都亲附您,您还是那么勤勉地做事,与百姓关系和谐相处。皇上之所以屡次询问您的情况,
是害怕您震撼关中。如今您何不多买田地,采取低价、赊借等手段来败坏自己的声誉?这样,皇上的心才会安定。”于是萧相国听从了他的计谋,高
祖才非常高兴。高祖打败黥布军队回来,民众拦路上书,说相国低价强买了百姓数量极多的田地房屋。高祖回到京城,相国进见。高祖笑着说:“你
这个相国竟然这样利民’!”高祖把民众的上书都交给相国,说:“你自己向百姓们谢罪吧。”相国趁这个机会为民众请求说:“长安一带地域狭窄
,上林苑中有很多空地,已经废弃荒芜,希望让百姓们进去耕种打粮,留下禾秆作为禽兽的饲料。”高祖大怒说:“相国你大量地接受了商人的财物
,竟然替他们请求占用我的上林苑!”于是就把相国交给廷尉,用镣铐拘禁了他。几天以后,一个姓王的卫尉侍奉高祖时,上前问道:“相国犯了什
么弥天大罪,陛下把他拘禁得如此严酷?”高祖说“我听说李斯辅佐秦始皇时,有了成绩归于主上,出了差错自己承担。如今相国大量地收受奸商钱
财而且替他们请求占用我的苑林,以此向民众讨好,所以把他铐起来治罪。”王卫尉说:“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如果有利于百姓而为他们请求,这确
是宰相分内的事,陛下怎么怀疑相国收受商人钱财呢!况且陛下多年抗击楚军,陈稀、黥布反叛时,陛下又亲自带兵前往平叛,当时相国留守关中,
他只动一动脚,那么函谷关以西的地盘就不归陛下所有了。相国不趁着这个时机为己谋利,现在却贪图商人的钱财吗?再说秦始皇正因为听不到自己
的过错而失去天下,李斯分担过错,又哪里值得效法呢?陛下为什么怀疑宰相到如此浅薄的地步!”高祖听后不太高兴。当天,高祖派遣使持节赦免
释放了相国。相国上了年纪,一向谦恭谨慎,入见高祖,赤脚步行谢罪。高祖说:“相国算了吧!相国为民众请求苑林,我不答应,我不过是桀、纣
那样的君主,而你则是个贤相。我故意把相国拘禁,是想让百姓们知道我的过错。”高祖去世后,萧何侍奉惠帝。萧何生了重病,皇上亲自前去探望
他,趁机询问他说:“您百岁后,谁可以替代您呢?”萧何回答说:“懂得臣子的,没有谁比得上我主。”惠帝说:“曹参怎么样?”萧何叩拜说:
“皇上得到他,我死了也没有遗憾了。”孝惠二年(前193),相国萧何去世,谥号是文终侯。15. B 16.?尾联意思是家家都不辞辛苦
大办一年一度秋社祭祀活动,庆祝来之不易的大丰收;面对如此热闹的庆祝场景,诗人自己虽然贫病不堪,但也要借钱来买贡品像四邻那样献上诚心
。表现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之情。【15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
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项,“因为自己的懒散招致别人的嫌弃”
错,原文是诗人“自分”也就是自认为别人嫌弃自己,而非是自己真的懒散。从苏辙当时所处的被朝廷贬官甚至被褫夺俸禄的政治环境看,这里的“
嫌”所表达的应该是政治上的牢骚和不满,此句中既有讥讽也有自嘲。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分析具体诗句,按照由大到小的手法来分析。答题时先说术语,再分析运用,最后结合情感
分析效果。结合小注“此处指秋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八月,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祀土地神报谢”可知,尾联意思是:家家都不辞
辛苦大办一年一度的秋社祭祀活动,庆祝来之不易的大丰收。面对如此热闹的庆祝场景,贫病不堪的诗人,借钱来买贡品像四邻那样献上诚心,能够
充分表现作者对丰收的喜悦之情。17.(1)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2)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3)昆山玉碎凤凰
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第1小题写为“只相似”也可得分)18.A【解析】“振动”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有其规律和周期。“震动”才能表示
重大的消息使人心不平静的意思。“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细致生动,现指丑态毕露,不能作补语。“扛鼎之作”指文学作品在社会上的影响广泛
,意义深远。“压轴之作”是指虽然后出场、但是最有分量的作品。“光怪陆离”可形容离奇怪异的社会现象,而“斑驳陆离”则没有此意,只指色
彩多样、斑斓绚丽。19.D20.A(B沐:洗头C存:思念D无:无论,)21.B(A:宾前B:被动/状后C:被动D:定后 )22.C
(“书”为“志”)23.②句,“早报告、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改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③句,“切断疫情传播过程”
改为“切断疫情传播途径”。④句,“只要……就……”改为“只有……才……”。⑤句“统筹部署针对性的防控”改为“统筹部署针对性的防控措
施”。⑦句,“无时无刻都在敲响着警钟”改为“无时无刻不在敲响着警钟”。24.?例文给家长的一封信亲爱的阿姨:您好!身体好些了吗?我
知道现在的您很担心您孩子的安全,无论是校领导、家长还是社会上的一部分人都和您有相同的顾虑。阿姨,但身为骑行队伍中的一员,我想说:“
先行自在凌绝顶,何畏浮云遮望眼!”我知道,您的担心并非空穴来潮,一位老师要带学生们骑行近2000公里,在国内都极为少见,也有众多质
疑反对声。但是我想请您相信我们的老师,他有高超的学科素养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在骑行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且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会把学生
的安全放在第一位。首先,骑行本身是一种健康绿色的出行方式。跨越如此大的距离本身就是一项壮举,对我们学生而言更是一项极大的身心磨炼。
它既能开阔我们的视野,磨炼我们的意志,也能使我们收获人生路上更多意想不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如此一举多得的事又怎么会是错的呢?诚然,骑
行本身有一定风险,按传统观念,去人生地不熟的异乡并不明智,可是除去心理因素,无论是对锻炼身心还是增加经历都是极其有益的。在美国,高
中毕业生独自骑行至大学早已屡见不鲜,您没有必要为此烦恼。其次,这件事一定会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现在全社会倡导绿色出行,倡导“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骑行近2000公里,看遍祖国大好风光,弘扬当今的青年形象,又何尝不是对社会的贡献呢?再者,教育
也应注重实践,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您能支持我们这次出行,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难得且珍贵的机会,我们也会实时
向您汇报我们的行程,我们的骑行路线您也会通过手机随时查看,希望您能理解,您不必担心,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您也不必烦心。相信假以时日
,我们骑行归来会让您看到满意的答卷。也希望您能支持我们的老师,先行者,身在凌绝顶,目光长远,不畏浮云遮望眼。同时也希望您可以适当和
其他家长沟通,我代表全体同学希望您和其他家长支持我们。阿姨,您不要担心,祝您早日康复。X班委会X年X月X日【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
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
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以班级成员的身份给一位因担心同学而住院的同学家长写信表慰问并打消家长的某些
顾虑,文体注意书信的格式。对象是这位学生家长,由材料可知是该同学的母亲,内容应表达对家长的关心和理解,并告诉家长骑行的必要性和安全
性,如:骑行的收获,大家的互助,吃住行安全等,让家长放下沉重的心理负担,希望家长支持和放心等。立意:1.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2.正确认识“教育”。3.青春需要无畏前行。素材:1.?日本教师解释说:教师在避免风险的同时,孩子也失去了在风险、冲突中学习的机会
。孩子最终需要独立去面对未来,也只有独立才能应对未来生活。因而,我们(教师、家长)必须将学生视为独立自主的个体予以对待和教育,最终
使学生获得完满的个体自主性。唯有这样,他们未来才能独立地追求属于他们的美好生活。2.?古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代文人也多次强调“经世致用”“知行合一”。你们担心途中我遇到的各种问题,可殊不知,这些正是我期待的!高中毕业,我已成年。也该学
会自己独立解决问题,而不是让你们继续帮我包办一切。十几年的学习生活,虽然只学到人生知识中的冰山一角,可接触到的课内课外知识也不少。
我一直在好奇当它们从文字跳跃到现实生活中时,它们该是什么样子?这一次骑行,将会是我实践他们的一次良机!3.?岁月匆匆如流水,光阴百年不待人。现在的我早已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我已长大,应该独自去面对生活对我的洗礼。即使它会使我受伤,我也愿意用微笑去面对,就像你们微笑迎接我的降临一样。泰戈尔说过,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成长带给我的不仅是磨难,它更让我认识到这个世界比我想象中要大得多。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我想在这广阔天地中寻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即使荆棘遍布,亦可步步生莲,脚下生风。所以亲爱的爸妈,请别担心我,我自己选择的路,我一定会坚持走完结构层次:本文选取“在骑行活动中,给家长写一封信”这一任务,中心突出,情感真挚。“骑行本身是一种健康绿色的出行方式” “这件事一定会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教育也应注重实践”三个分论点的设置,彰显了文章结构,脉络清晰。结尾处“先行者,身在凌绝顶,目光长远,不畏浮云遮望眼”再次点题,首尾呼应。【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一篇习作具备了上述五个部件构建而成,已是有模有样、中规中矩,若能加上一些必备的调味品,如菜肴之于姜葱蒜,而后定然可取得高分好评。
献花(0)
+1
(本文系乔一2022原创)